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優西比烏斯——「教會史之父」?

優西比烏斯——「教會史之父」?

優西比烏斯——「教會史之父」?

公元325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下令各主教齊集尼西亞舉行會議。在此之前,主教們就上帝和他愛子的關係爭論不休。君士坦丁此舉旨在平息爭議。出席會議的人當中,有一位被譽為當代學識最淵博的。這人就是凱撒里亞的優西比烏斯。優西比烏斯潛心研究聖經,曾經是基督教一神論的衛道之士。

據《不列顛百科全書》說,在尼西亞大公會議上,「君士坦丁擔當主持,積極指引所作的討論,並且親自提議……關係重大的信仰表白書,按照會議所頒布的信經聲稱基督與上帝的關係是『與父屬於同一本質』。……主教們懾服於皇帝的權勢,所以同意簽署信經;只有兩個人不肯簽,雖然許多主教其實並不是甘願簽署的。」優西比烏斯是不是兩個不簽署的人之一?他採取的立場給我們什麼教訓?且先回顧一下優西比烏斯的資歷和貢獻。

重要著作

優西比烏斯很可能在公元260年生於巴勒斯坦。早年時,他結識了凱撒里亞的主教龐菲勒斯。不久,優西比烏斯成為龐菲勒斯開辦的教理學校的門生,為人勤奮好學。他時常到宏偉的龐菲勒斯圖書館埋頭苦讀。他醉心研習,尤其熱心鑽研聖經。後來,他成了龐菲勒斯的心腹摯友,甚至稱自己為「龐菲勒斯的優西比烏斯」。

談到自己的志願,優西比烏斯說:「我立志要為聖使徒的繼承人立傳,並且詳述從救主的時代直至我們這一代的歷史。我要把教會歷史每樁大事記錄下來,也要給督導教區的傑出人物,以及歷代以著述或口述方式傳揚上帝話語的人表揚一番。」

優西比烏斯名聞後世,主要是由於他所著的《基督教教會史》。此套共10卷的史書在公元324年面世,被視為教會歷史最重要的著作。優西比烏斯後來因此被譽為教會史之父。

除《基督教教會史》之外,優西比烏斯也著有《編年史》共兩卷。第一卷著述的是世界歷史綱要。此綱要成為公元4世紀世界史的參考藍本。第二卷羅列了許多歷史事件發生的年日,並以對照形式,分欄列出不同國族的王權繼承人。

優西比烏斯另外兩本歷史著作,分別是《巴勒斯坦殉道錄》和《君士坦丁傳》。前者記述的是公元303-310年間的殉道者事跡。優西比烏斯可能曾目睹這些事件發生。《君士坦丁傳》則在公元337年君士坦丁大帝駕崩後,以一套四冊的形式面世,當中包含了珍貴的史料。此史書採用的不是簡明的敘事體,而主要是以頌詞的體裁表述。

優西比烏斯的護教文包括寫給當日一位羅馬總督希羅克洛斯的答辯。希羅克洛斯曾撰文抨擊基督徒,優西比烏斯就此提出抗辯。除此之外,他所寫的35本作證聖經受上帝啟示的著作,也被認為是同類著述中最重要的和最詳盡的。這些著作的頭15本極力申明基督徒接納希伯來語聖經。接著的20本援引佐證,說明基督徒不墨守猶太人的規條,轉而採納新的原則和做事方式是合情合理的。這些著作全面地捍衛了優西比烏斯所理解的基督教信仰。

優西比烏斯享年約八十歲(約260年-約340年),是古代最多產作家之一。他著述的事跡涵蓋了公元最初三個世紀,直至君士坦丁大帝的日子。優西比烏斯晚年,除了寫作之外,同時也擔任凱撒里亞主教一職。優西比烏斯不僅是個著名的歷史家,也是個護教士、地形學學者、傳道者、評論員和注釋家。

雙重動機

優西比烏斯編寫的史籍數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什麼推使他投身著作呢?答案在於他堅信自己正生活在一段邁向新時代的過度時期中。關於過去的世代發生的大事,他覺得他需要為後世保存一份文字記錄。

優西比烏斯寫作的另一個目的,是為了捍衛信仰。他相信基督教信仰是源自上帝的。可是,有些人卻大唱反調。優西比烏斯寫道:「有些喜歡破舊立新的人,其實犯了大錯,還偽稱自己發現了什麼知識。他們好像吞噬基督羊群的兇暴豺狼一樣。我定意將這些人的名字、數目,以及時代背景公諸於世。」

優西比烏斯認為自己是基督徒嗎?顯然是的,因為他稱基督為「我們的救主」。他寫道:「猶太人謀害我們的救主,結果禍患臨到他們身上。我打算……把他們的經歷一一陳明出來。我要記述上帝的話語如何及何時遭受外邦人污衊,也要表揚歷代忠貞之士如何視死如歸,挺身維護上帝的話語;報導當代的人如何奮不顧身,為信仰作證;也說明我們的救主如何廣施恩惠,給與人人所需的幫助。」

深入研究

優西比烏斯參考了巨量的文獻。公元最初三世紀許多重要人物是惟有通過他筆下的史書才得以認識的。某些有助於理解事態發展的關鍵史料也只有他的史書加以記載。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

在資料的收集整理方面,優西比烏斯做得仔細而徹底。看來,他小心考證過史料的真確性。但是他的著述並不是毫無錯漏。優西比烏斯曾經誤解,甚或曲解了某些人和他們所做的事。在年代的資料方面,有時也欠準確。此外,他表述的風格也缺乏新意。儘管有明顯不足之處,優西比烏斯的著述仍堪稱無價之寶。

熱愛真理?

優西比烏斯關注天父與他愛子關係的爭議。天父是否好像優西比烏斯所相信的一般,先於他愛子而存在?還是,父子不分先後,始終共存?他問道:「假如父子不分先後,始終共存,父又怎麼可能是父,子又怎麼可能是子呢?」他甚至引用聖經支持自己的信仰。他引用了約翰福音14:28,這節經文說:「父親是比我大的。」約翰福音17:3是他引用的另一節經文。這節經文指出耶穌是獨一的真神所差來的。他也提及歌羅西書1:15和約翰福音1:1,表明邏各斯(即「話語」)是「那不能見的上帝的形像」,也就是上帝的兒子。

然而,出人意表的是,優西比烏斯在尼西亞大公會議結束之時竟然支持相反的論調。他違背基於聖經的立場,不再反對基督與上帝同樣永存的謬見,轉移趨附帝王。

吸取教訓

為什麼在尼西亞的會議上優西比烏斯竟然不保晚節,反過來支持不符合聖經的道理呢?為了達成某些政治目的嗎?歸根結底,為什麼他要出席該次會議呢?雖然各主教都受到傳召,但只有大約300人(只佔總數的一小部分)實際出席。難道優西比烏斯想明哲保身嗎?為什麼君士坦丁大帝如此器重他呢?在該會議上,坐在君士坦丁右邊的正是優西比烏斯。

顯然,優西比烏斯忽視了耶穌要門徒「不屬於世界」的吩咐。(約翰福音17:16;18:36)門徒雅各問道:「你們這些通姦的人,難道不知道跟世俗友好,就是跟上帝敵對嗎?」(雅各書4:4)保羅的勸告的確十分適切,他說:「你們跟不信的人毫不相配,不要與他們同負一軛」!(哥林多後書6:14)願我們跟世界保持分離,繼續「用心靈按真理」崇拜天父。(約翰福音4:24

[第31頁的圖片]

描繪尼西亞大公會議的壁畫

[鳴謝]

Scala/Art Resource, NY

[第29頁的圖片鳴謝]

Courtesy of Special Collections Library, University of Michi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