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何必須互相依存
我們為何必須互相依存
兩個人比一個人好。要是一個跌倒,另一個可以扶起夥伴。——所羅門王
古代以色列的所羅門王說:「兩個人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辛勞,共享美好的收穫。要是一個跌倒,另一個可以扶起夥伴。要是只有一個人,跌倒了就沒有別人扶起來,那怎麼辦呢?」(傳道書4:9,10)這位君王閱盡人生百態,智慧超群。他強調人需要友伴,不能孤立自己。所羅門的看法其實反映上帝的觀點,並不僅是人的主張,因為他受到上帝的啟示,得著超凡的智慧。
的確,孤立自己是不明智的,人需要互相依存。我們人人都需要別人的扶持和幫助。聖經的箴言說:「孤立自己的人只求滿足自私的心願,並違背一切實用智慧。」(箴言18:1)難怪社會學家鼓勵人生活在群體中,關心別人。
為了使人們恢復群體生活,有不少建議提出來,政治學教授羅伯特·普特曼提到「加強宗教信仰的影響力」。在這方面,耶和華見證人可說出類拔萃,他們在世界各地的會眾像家庭一樣,為信徒提供保護。他們遵行使徒彼得的話,「愛整個弟兄團體,敬畏上帝」。(彼得前書2:17)耶和華見證人奉行正確的宗教,積極行善,幫助人學習聖經真理,因此不會孤立自己, 也免受孤立自己的不利影響。(提摩太後書2:15)
愛心和友誼改變人生
耶和華見證人同心同德、團結一致,在他們的團體中,人人都發揮重要作用。拉丁美洲一個家庭有三名成員:米格爾、弗勒於蘭、艾爾瑪·魯特。由於先天骨骼畸形,侏儒身材,他們要以輪椅代步。跟見證人交往怎樣改變了他們一生呢?
米格爾說:「有幾個時期,我嘗盡艱辛。但跟耶和華的子民交往以後,我的一生
就改變了。我意識到孤立自己是非常危險的。參加基督徒聚會,每週跟信徒交往,對我大有益處,使我心滿意足。」艾爾瑪·魯特補充說:「過去我時常感到極度沮喪,心情悲傷。但認識耶和華之後,我覺得自己能跟他建立親密的關係。對我來說,跟耶和華的關係成了一生最重要的事。另外,家人也給我很大支持,使我們一家更為團結。」
米格爾的父親仁愛地教他讀書寫字。隨後,米格爾又幫助弗勒於蘭和艾爾瑪·魯特學會讀寫。學會讀寫,對他們三人的靈性十分重要。艾爾瑪·魯特說:「學會閱讀對我們有很大益處,我們能夠閱讀聖經和聖經書刊,得到屬靈滋養。」
現在,米格爾已是個基督徒長老。弗勒於蘭則把聖經讀了九遍。艾爾瑪·魯特為了擴大對耶和華的服務,從1996年起成為先驅傳道員(即全時的王國宣揚者)。她說:「憑著耶和華賜福,我達到了做先驅的目標。基督徒姊妹也大力支持我,幫助我傳道、教導別人,使我能夠主持11個自己建立的聖經研究。」
另一個好榜樣是埃米莉亞。埃米莉亞在一次事故中雙腿和脊柱受了傷,只得以輪椅代步。墨西哥城的耶和華見證人教導她學習聖經,她在1996年受了浸。埃米莉亞說:「認識真理之前, 我曾經想過自殺, 不想活下去了。我感到生活很空虛,整天哭泣。但跟耶和華的子民交往之後,我感受到弟兄團體的友愛。弟兄姊妹對我表現關注,給我很大的鼓勵。有一位長老就像父兄一樣待我。這位長老和幾個助理僕人經常帶我去參加聚會、坐著輪椅傳道。」
若澤是個獨居的老人,1992年受浸成為耶和華見證人。他今年70歲,1990年退休。若澤曾一度灰心沮喪,但當一位耶和華見證人向他傳道後,他就立即開始參加腓立比書1:1;彼得前書5:2)這些信徒「幫助」若澤「堅強起來」。(歌羅西書4:11)他們帶他去看病,拜訪他,在他四次手術期間安慰他、鼓勵他。若澤說:「他們真的關心我。我覺得他們就是我的親人。他們的友情令我欣慰。」
基督徒聚會。若澤很喜歡聚會裡的所見所聞。例如,他發現基督徒都很友愛,也感到他們真正關心他。現在,會眾的長老和助理僕人都很照顧他。(施與帶來快樂
所羅門王在論及「兩個人比一個人好」之前談到,拼命追求財富是空虛無益的。(傳道書4:7-9)今天,很多人都一心發財致富,甚至不惜為此犧牲親情和友情。
貪婪、自私的心使很多人孤立自己。這樣的人普遍感到沮喪絕望,無法活得滿足快樂。相比之下,上述列舉的一些事例表明,跟崇拜耶和華的人交往,益處良多。這些人愛耶和華,也愛人。那些一度孤立自己的人之所以能夠擺脫消極情緒,是因為他們經常參加基督徒聚會,熱心參與傳道工作,並且受到基督徒同工的扶持和關愛。(箴言17:17;希伯來書10:24,25)
由於我們必須互相依存,所以為別人服務自然帶來滿足。愛因斯坦的工作造福大眾,他曾經說過:「一個人的價值……在於貢獻而非索取。」這話跟主耶穌基督的話頗為吻合,耶穌說:「施與比接受更快樂。」(使徒行傳20:35)因此,接受別人的關愛固然令人愉快,主動關愛別人也有益於身心。
一位奉派探訪會眾的監督多年來探訪不同會眾,為會眾提供屬靈幫助,並協助貧困的基督徒建造聚會所。他表達自己的感受說:「為弟兄服務,看見他們一臉感激,我就有說不出的高興,決心繼續尋找機會幫助弟兄。我切身體驗到,對別人表現個人關注,是幸福生活的要訣。我明白,作為長老,我們應該『有如避風之所……像河流在乾旱之地,又像大磐石的影子在久旱疲乏之地』。」(以賽亞書32:2)
團結同住,多麼可喜!
的確,幫助別人、跟崇拜耶和華的人為伴,對人大有益處,給人帶來真正快樂。詩篇執筆者唱道:「看哪!弟兄團結同住,多麼美善,多麼可喜!」(詩篇133:1)米格爾、弗勒於蘭、艾爾瑪·魯特的事例表明,家庭團結對於家人之間的互助互愛是至關 重要的。此外,跟信徒同工團結一致地奉行正確的宗教,又是多大的福分!使徒彼得曾對基督徒丈夫和妻子提出勸勉,然後說:「最後,你們人人都要思想一致,體恤別人,懷有弟兄之情、憐恤之心,為人謙卑」。(彼得前書3:8)
真摯的友誼能使人在感情和屬靈方面都大得益處。使徒保羅勸勉信徒要「安慰憂鬱的人,支持軟弱的人,以堅忍待所有人」。又說:「不論是彼此相待,還是對待其他人,總要追求良善。」(帖撒羅尼迦前書5:14,15)
因此,願我們都努力尋找機會向別人行善,對人提供實際的幫助,「對信徒就更該這樣」。我們這樣做,就會活得更有意義,活得心滿意足。(加拉太書6:9,10)使徒雅各說:「要是有弟兄或姊妹沒衣服穿,連當天需用的食物也不夠,你們中間有人只對他們說,『祝你平安,願你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必需的,這又有什麼好處呢?」(雅各書2:15,16)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我們「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及別人的事。」(腓立比書2:4)
除了對有特殊需要或遭遇災禍的人提供物質上的幫助,耶和華見證人也忙於宣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因為這件工作能大大造福人類同胞。(馬太福音24:14)王國的好消息是個予人希望和安慰的信息,全球六百多萬耶和華見證人努力向人宣揚這個信息,表明他們真正關愛別人。另外,用聖經來幫助別人也能滿足人的另一個需要。什麼需要呢?
滿足人的重大需要
想得到真正的快樂,就必須跟上帝有良好的關係。一位作者說:「事實上,從古到今,無論何時何地,人都相信有某個地位更高、能力更強的個體存在,而且心裡渴望向這個個體求助。由此可見,信仰宗教出於人的天性,應該在科學上予以承認……人類普遍尋求並信仰一位至高的主宰,這點應使我們感到驚訝,心存敬畏。」(《人活著不能單靠自己》,克雷西·莫里森著)
耶穌基督說:「自覺有屬靈需要的人有福了」。(馬太福音5:3)上文談到,人要是一直孤立自己,遠離人群,就會跟別人關係疏離,活得不快樂。人要是遠離造物主,情況會更糟,就會更不快樂。(啟示錄4:11)因此,學習上帝的知識並付諸實行,對我們的生活十分重要。(箴言2:1-5)的確,我們必須決心滿足自己的屬靈需要,因為我們無法離開上帝,單靠自己就行。想過真正快樂和有意義的生活,就要跟「統治全地的至高者」耶和華上帝建立良好的關係。(詩篇83:18)
[第5頁的圖片]
米格爾說:「我嘗盡艱辛,但跟耶和華的子民交往以後,我的一生就改變了」
[第5頁的圖片]
艾爾瑪·魯特說:「認識耶和華之後,我覺得自己能跟他建立親密的關係」
[第6頁的圖片]
埃米莉亞說:「認識真理之前,……我感到生活很空虛」
[第7頁的圖片]
跟真正崇拜上帝的人交往能滿足我們的屬靈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