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歐洲歷史的轉捩點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歐洲歷史的轉捩點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歐洲歷史的轉捩點

1998年10月,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前總統羅曼·赫爾措格說了以下一句話:「今天在這裡,有這麼多歐洲首腦聚首一堂,真是十分罕見。」當時,在場的嘉賓有四個國王、四個女王、兩名王子、一個大公和幾位總統。這次隆重的集會由歐洲委員會發起,是德國近代50年歷史上一件舉足輕重的大事。這是什麼場合呢?

1998年10月是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訂立的350周年。和約往往是歷史的轉捩點,標誌著重要決策的出現,而且影響深遠。在這方面,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有更深的意義。這個和約在1648年簽訂,不但結束了三十年戰爭,同時標誌著由主權國家組成的近代歐洲誕生了。

舊制度搖搖欲墜

在中世紀,天主教和神聖羅馬帝國在歐洲勢力雄厚。神聖羅馬帝國由多個大大小小的邦國組成,疆土覆蓋了現今的奧地利、捷克共和國、法國東部、德意志、瑞士、低地國家和意大利部分地區,其中以德意志的邦國佔地最廣,因此,神聖羅馬帝國又稱為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每個邦國都是由諸侯以半自治的方式統治。皇帝是信奉天主教的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成員。由於神聖羅馬帝國和教皇都大權在握,所以天主教在歐洲權傾一時是必然的了。

到了16,17世紀,舊制度開始搖搖欲墜。在歐洲各地,人們對天主教窮奢極侈的作風非常不滿。宗教改革運動領袖馬丁·路德和約翰·加爾文等紛紛起來,倡議再次奉行聖經的標準。路德和加爾文深受人民擁戴。他們的宗教運動不但引發了宗教改革,也衍變出基督新教。宗教改革運動把神聖羅馬帝國的宗教分裂為三個派別:天主教、路德宗和加爾文宗。

可是,天主教徒不信任基督新教徒,新教徒也輕視他們的對頭天主教徒。在這種氣氛下,兩方信徒在17世紀初分別組成了新教聯盟和天主教聯盟。有些諸侯成了新教聯盟的一分子,有些則加入天主教聯盟。在歐洲,特別在神聖羅馬帝國內,大家互不信任,彼此猜疑,少許挑釁就足以觸發爭端。當時緊張的局勢好比一個火藥桶,只消一點火花就能引發爆炸。事態的發展是,這點火花果然亮起,觸發了一場持續三十年的戰爭。

致命的火花導致歐洲戰火連年

基督新教的統治者嘗試游說信奉天主教的哈布斯堡家族,希望他們放寬宗教自由,卻遲遲沒有回應。在1617至1618年,波希米亞(捷克共和國)兩座路德宗的教堂被強行關閉,觸怒了新教的貴族們。貴族們闖入布拉格一座皇宮,抓住三個天主教官員,把他們擲出窗外。事件引發歐洲各地短兵相接、戰火紛飛。

敵對兩派的信徒理應效法和平的領袖耶穌基督,但如今卻彼此對立、相互殘殺。(以賽亞書9:6)在白山戰役,天主教聯盟發動了一次猛烈的進攻,新教聯盟大敗收場,被迫瓦解。基督新教的貴族在布拉格市集被處決。在波希米亞各地,不肯放棄信仰的新教徒,財產全被充公,由天主教徒瓜分。《1648年——歐洲之戰爭與和平》一書描述,那時候被充公的財產重新分配,可說是「中歐史上財產擁有權最大規模的變動」。

波希米亞的宗教衝突逐步升級,演變成一場國際的權力鬥爭。在其後的三十年間,丹麥、法國、荷蘭、西班牙和瑞典全都捲入了這場戰鬥的漩渦中。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的統治者貪得無厭、渴求權力,他們不惜耍手腕,爭奪政治權力,謀取商業利益。三十年戰爭分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以皇帝的主要敵國命名。有些參考書把三十年戰爭分為四個階段:波希米亞和巴拉丁戰爭、丹麥-下薩克森戰爭、瑞典戰爭、法國-瑞典戰爭。當中大部分戰役均在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土內發生。

那時候,人們所用的武器包括了手槍、火槍、迫擊炮和大炮,瑞典是最大的軍火供應商。天主教徒和基督新教徒全都無法置身事外。士兵衝上戰場,投入戰鬥,不是喊叫「聖瑪麗亞」,就是高呼「神與我們同在」。軍隊把德意志的大城小鎮洗劫一空,又濫殺敵軍和平民。戰爭殘酷血腥,跟聖經所載的預言有天壤之別:「國與國不再拔劍相攻,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彌迦書4:3

那一代的德國人在連年戰禍的陰霾下成長,除了戰爭以外,他們彷彿什麼也不懂了。人民對戰事極其厭倦,盼望和平早日來臨。事實上,要不是各地領袖為政治利益拼個死活,和平早就可以實現了。戰爭漸漸失去宗教性質,不再單單是基督新教徒與天主教徒之間的衝突,而是變得越來越政治化。諷刺的是,在幕後推動這個轉變的,竟是天主教會內一個位高權重的樞機主教!

樞機主教黎塞留手執大權

阿爾芒-讓·普萊西的官銜是樞機主教黎塞留。他於1624至1642年出任法國首相。黎塞留希望把法國發展成歐洲霸權。為此,他不惜逐步削弱天主教同胞——哈布斯堡家族的權力。他怎樣做呢?他向德意志各邦、丹麥、荷蘭和瑞典的基督新教軍隊提供資金,軍隊當時正跟哈布斯堡家族對抗。

1635年,黎塞留首次調派法國軍隊作戰。《和平萬歲!》一書解釋說,在最後階段,「三十年戰爭不再是宗教之間的衝突……這場戰爭成為了歐洲各國的權力鬥爭」。天主教徒與基督新教徒之間的紛爭,最終演變成天主教徒聯同基督新教徒跟其他天主教徒的戰鬥。天主教聯盟在17世紀30年代初大大失勢,終於在1635年解體。

威斯特伐利亞的和平會議

在歐洲,姦淫擄掠、殺人害命等暴行十分猖獗,疫症也到處肆虐。交戰各方漸漸意識到這場戰爭根本不會有贏家,因此大家都渴望和平早日來到。《和平萬歲!》一書評論說:「到了17世紀30年代末葉,執政的諸侯終於明白,他們不能再借助軍力來達到目標。」既然人人都渴望和平,那麼和平怎樣實現呢?

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費迪南德三世、法王路易十三和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一致同意召開和平會議,讓交戰各方聚首一堂,商議和平條款。他們選擇了兩個地點舉行和談——德意志威斯特伐利亞省的奧斯納布呂克和明斯特,兩個城鎮恰好位於瑞典和法國首府之間。自1643年起,約150個代表團先後前來這兩個城鎮參加和談,有些甚至帶同陣容強大的顧問團到來。天主教的使節雲集明斯特,新教的代表則聚集在奧斯納布呂克。

首先,他們制定了一個工作程序,訂明使節的職銜及等級、座位編排和議事程序等細節,接著就展開和談。調停人負責把建議書從一個代表團轉交給另一個。大約五年後,雖然戰事仍然持續,但各方已商定了和平條款。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不是個單一的和約,還包括皇帝費迪南德三世與瑞典簽署的條約,以及皇帝與法國簽訂的和約。

和約簽訂的消息一傳出,到處開始歡呼慶祝。戰爭曾因一點「火花」而爆發,最後則以燃放的煙花告終。當日,煙花璀璨奪目,照亮了多個城市的天空。教堂響起鐘聲,禮炮轟鳴,人們跑到街上,放聲高歌。然而,恆久的和平會在歐洲實現嗎?

恆久的和平能實現嗎?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確認了主權的原則。簽署和約的各方都同意,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也不干預別國的內政。由主權國家組成的近代歐洲就誕生了。然而,在這些主權國當中,部分國家根據和約所得的利益較其他的為多。

法國成為了歐洲霸權,荷蘭和瑞士也相繼宣布獨立。德意志的邦國,有不少飽受戰火蹂躪、破敗不堪,因此和約對德意志來說實在弊多於利。德意志的結局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其他國家決定的。《新不列顛百科全書》(英語)說:「德意志諸侯的得與失,取決於主要強國的利益有沒有受損,這些強國有法國、瑞典和奧地利。」德意志的邦國並沒有聯合起來成為一個國家,相反像以往一樣四分五裂。不但如此,有些領土也得歸其他國家管轄,如德意志的主要河流——萊茵河、易北河及奧德河的部分地區。

天主教、路德宗和加爾文宗同樣得到認可。不過,和約卻不盡如人意。舉個例,教皇英諾森十世就強烈反對,宣稱和約一點約束力也沒有。即使這樣,和約所制定的宗教分立,在其後的三個世紀大致沒有什麼改變。雖然不是人人都享有宗教自由,但以當日的情況而言,宗教自由確已邁進了一大步!

和約給三十年戰爭畫上句號,許多敵國也能化干戈為玉帛。這是歐洲最後一場大規模的宗教戰爭。然而,戰爭並沒有從世上消失,只是開戰的原因不再是宗教分歧,而是關係到政治和商業因素。這不是說宗教在歐洲的交戰國中失去了影響力,因為在兩場世界大戰中,德國軍人的皮帶扣上,就刻有一句人所熟知的口號:「神與我們同在」。在這兩場殘酷不仁的戰爭中,天主教徒與基督新教徒一再聯手,對抗另一方的天主教徒和基督新教徒。

事實表明,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沒有帶來恆久的和平。然而,順服的人類不久就會經歷真正的和平。耶和華上帝會通過他愛子耶穌基督的彌賽亞王國,為人帶來恆久的和平。在王國統治下,全地人民都會歸附惟一的正確宗教,精誠團結、無分彼此。人不會再因宗教或其他原因參與戰爭。屆時,上帝的王國會統治全地,「和平持久不息」,這為人類帶來多大的舒解!(以賽亞書9:6,7

[第21頁的精選語句]

天主教徒與基督新教徒之間的衝突,最終演變成天主教徒聯同基督新教徒跟其他天主教徒的戰鬥

[第22頁的精選語句]

士兵衝上戰場,投入戰鬥,不是喊叫「聖瑪麗亞」,就是高呼「神與我們同在」

[第21頁的圖片]

樞機主教黎塞留

[第23頁的圖片]

繪於16世紀的一幅圖畫,描述路德、加爾文和教皇相互鬥毆

[第20頁的圖片鳴謝]

From the book Spamers Illustrierte Weltgeschichte VI

[第23頁的圖片鳴謝]

宗教領袖相互鬥毆:From the book Wider die Pfaffenherrschaft; 地圖:The Complete Encyclopedia of Illustration/J. G. He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