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甘心獻出自己一生充滿福樂

甘心獻出自己一生充滿福樂

人物生平

甘心獻出自己一生充滿福樂

馬里安·舒米格和妻子露莎自述

詩篇54:6說:「我要甘心向你獻上祭牲。」這句話正是馬里安·舒米格和妻子露莎的生活寫照。他們住在法國,多年來一直熱心為耶和華服務。最近,舒米格夫婦回顧一生,細味事奉上帝多年的喜樂經歷。

馬里安:我的爸爸和媽媽原籍波蘭,是天主教徒。爸爸出身寒微,從沒機會上學念書。不過,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當兵期間,學會了讀書寫字。爸爸敬畏上帝,但教會卻時常叫他失望。

後來發生了一件事,令爸爸十分難忘。戰事期間的一天,一個牧師探訪爸爸所屬的部隊。突然間,附近有一個炮彈爆炸,牧師恐慌起來,就用十字架猛打馬兒,策馬而逃。為了逃命,這個「代表」上帝的人竟然如此運用「聖物」,叫爸爸大為震驚。除了這類事情,爸爸還目睹戰爭的慘狀,但這一切都沒有削弱他對上帝的信心。他還經常感謝上帝,讓他在戰後平安歸來。

「小波蘭」

1911年,爸爸跟鄰近村莊一個名叫安娜·齊索夫斯基的女子結婚。1919年,即戰爭結束後不久,爸爸和媽媽從波蘭移居法國。爸爸在這裡做煤礦工人。1926年3月,我在法國西南部的卡尼克萊曼斯出生。後來,爸爸和媽媽搬到洛斯昂戈埃勒的一個波蘭社區居住,這個地方位於法國北部的朗斯附近。這裡,麵包店店主是波蘭人,肉商是波蘭人,連堂區牧師也是波蘭人,無怪乎這裡叫做「小波蘭」了。爸爸和媽媽積極參與社區活動。爸爸經常籌辦一些表演節目,有話劇,有奏樂,也有唱歌。他還經常跟牧師討論聖經,但牧師總是說:「世上的奧秘多著呢!」這叫爸爸大失所望。

1930年的一天,兩個女子敲我家的門。她們都是聖經研究者(耶和華見證人當時的名稱)。爸爸從她們那裡得著一本聖經,也就是他多年來渴望讀到的書。他和媽媽很愛看那兩個女子留下的聖經書刊,而且深受其中的內容打動。儘管生活忙碌,爸爸和媽媽也撥出時間參加聖經研究者的聚會。久而久之,爸爸跟牧師的討論愈來愈激烈了;有一天,牧師還威脅說,要是爸爸和媽媽繼續與聖經研究者來往,我的姐姐絲特凡妮參加要理問答課的資格就會被取消。爸爸回答說:「你不用操心了。從今以後,我所有兒女都會跟我們參加聖經研究者的聚會。」此後,爸爸退出教會。爸爸和媽媽在1932年年初受浸。當時,法國只有大約八百個傳道員。

露莎:我的雙親原籍匈牙利。跟馬里安的家庭一樣,爸爸和媽媽移居到法國北部,做煤礦工人。我在1925年出生。1937年,一個名叫奧古斯特·伯然(我們也叫他做「奧古斯特爸爸」)的耶和華見證人,帶給我爸爸和媽媽一些匈牙利語的《守望台》。他們對這些雜誌的內容深感興趣,但始終沒有成為耶和華見證人。

雖然我當時十分年幼,但也給《守望台》的內容深深打動。奧古斯特爸爸的媳婦蘇珊·伯然十分關心我。爸爸和媽媽准許她帶我參加聚會。不過,我開始出外工作後,爸爸對我每星期日都參加聚會大感不滿。爸爸雖然一向性情和善,但如今他也抱怨說:「你平日已經不在家,星期日還要去參加聚會!」儘管這樣,我繼續參加聚會。直至有一天,爸爸對我說:「收拾行李,離開這個家吧!」當時天色已晚,我只有17歲,根本不知道該到哪裡去。最後,我到了蘇珊的家,那時候我已經淚如雨下了。我在蘇珊那裡住了大約一個星期之後,爸爸吩咐姐姐把我接回家去。我天性就害羞膽怯,但約翰一書4:18激勵我要保持堅強。經文說:「完美的愛能驅除恐懼」。我在1942年受浸。

寶貴的屬靈產業

馬里安:1942年,我跟姐姐絲特凡妮、梅拉妮和哥哥斯特凡內一起受浸。我們的家庭生活都以上帝的話語為重心。我們常常圍桌而坐,聽爸爸用波蘭語朗讀聖經。黃昏時分,我們總會聽爸爸和媽媽講述傳道經歷。這些時光大大強化我們的靈性,幫助我們更加愛戴和信賴耶和華。後來,因為身體不好,爸爸再不能幹活謀生,但他繼續在靈性和物質上照顧我們。

由於有較多空餘時間,爸爸每週一次用波蘭語跟會眾的年輕人研讀聖經。我因此學會了波蘭語。爸爸也在其他方面鼓勵年輕人。有一次,古斯塔夫·措費爾弟兄探訪我們的會眾,他當時負責督導耶和華見證人在法國的工作。爸爸安排了一個合唱節目,以及一齣古裝的聖經戲劇,上演伯沙撒王的盛宴及牆上字跡的故事。(但以理書5:1-31)路易·彼艾卓塔扮演但以理,這個弟兄後來在納粹統治期間堅守忠義。 *我們就是在這種良好的屬靈氣氛下成長的了。爸爸和媽媽經常熱心從事屬靈的活動,我們做兒女的都有目共睹。今天,我體會到他們留給我們的,是多麼寶貴的屬靈產業!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耶和華見證人在法國的傳道工作受到禁止。有一次,我們的村莊要給搜查。每個房子都被德軍包圍。爸爸在衣櫃底部做了一個暗格,用來藏聖經書刊。不過,有幾本《法西斯主義抑或自由》的冊子還放在櫥櫃的抽屜裡,爸爸於是趕快把冊子塞進掛在走廊的一件外套的口袋裡。兩個士兵和一個法國警察前來搜查我們的房子。我們都非常緊張,屏息靜待。一個士兵開始搜查掛在走廊的衣服,他很快就搜出冊子,並把冊子帶到廚房去,我們也在那裡。他緊盯著我們,卻把冊子放在桌子上,然後繼續搜查其他地方。我連忙拿回冊子,放在士兵搜過的抽屜裡。後來,那個士兵再沒有問起冊子的事,彷彿他已經把冊子忘得一乾二淨了!

投身全時服務

1948年,我決定投身全時傳道工作,為耶和華服務。作了這個決定之後幾天,我收到耶和華見證人法國分部的來信,委派我到比利時鄰近的色當市會眾做先驅。爸爸和媽媽看到我甘心樂意為耶和華服務,深感欣慰。爸爸告訴我,先驅服務絕非兒戲,而是要辛勤工作的。但他說,要是我遇上困難,可以隨時回家找他幫忙。雖然我的爸爸和媽媽積蓄不多,他們卻給我買了一輛新的自行車。至今我仍然保存那輛自行車的收據。每次我看著那張收據,都感動得流下淚來。爸爸和媽媽在1961年去世,但爸爸的金玉良言卻時刻縈迴腦際。在這多年的全時服務裡,爸爸的話不斷鼓勵和安慰我。

在色當市會眾,75歲的埃莉斯·莫特姊妹也給我不少鼓勵。夏天時,我會騎自行車到偏遠的村莊傳道,埃莉斯則乘火車前去跟我會合。有一天,火車技師罷工,埃莉斯沒法子回家。當時我只想到一個辦法,就是讓她坐在我那輛自行車的行李架上,送她回家。不用說,坐在行李架上一點也不好受。翌日早上,我帶了一個坐墊,到埃莉斯的家接她。後來埃莉斯索性不乘火車,改乘我的自行車。由於省了火車費,埃莉斯在午飯時就可給我倆買點熱飲。誰會想到,我的自行車也可充當公共交通工具呢。

肩負更多責任

1950年,我奉派到法國北部作分區監督。當時我只有23歲,想到要肩負這個重任,頓時感到驚惶失措,還以為必定是分部弄錯了呢!我隨即想到許多問題:「從我的屬靈狀況和體魄去看,我擔當得了這項重任嗎?我怎樣才能適應每星期都住在不同的地方呢?」還有,打從六歲開始,我就患上斜視,以致一隻眼睛的視線向外偏斜。由於這緣故,我在別人面前總是侷促不安,擔心別人會有不好的反應。在這方面,我很感謝斯特凡·貝於尼克弟兄給我莫大的幫助。這個弟兄是在基列學校畢業的海外傳道員,曾因傳道工作而被逐出波蘭,後來轉派到法國服務。貝於尼克弟兄勇敢堅定,令我欽敬。他深深尊重耶和華和聖經真理。有些人覺得他對我太嚴厲,但我從他身上確是獲益良多。他在做事方面所表現的勇氣,大大幫助我養成所需的自信心。

探訪分區的工作讓我積累了不少美好的傳道經歷。1953年,我收到通知要探訪一個保利先生。他住在巴黎南面,訂閱了《守望台》。我找到保利,並獲悉他是個退役軍人。保利十分喜愛《守望台》的文章,還告訴我,有一次,他讀了一篇關於耶穌受難紀念的文章,之後就獨自舉行了受難紀念聚會,甚至整晚閱讀詩篇。我們幾乎整個下午都在討論聖經。我離開之前跟他略略談到受浸的問題。後來,我寄信邀請保利參加1954年年初舉行的分區大會,他應邀前來。那次大會有26人受浸,保利弟兄也是其中的一個呢。現在,回想起這類經歷,仍叫我深感喜樂。

露莎:1948年10月,我加入先驅行列。我曾在比利時鄰近的阿諾爾鎮服務,後來轉派到巴黎,跟另一個先驅姊妹伊雷娜·科蘭斯基(現在是勒魯瓦姊妹)一起工作。我們住在市中心聖日耳曼-德普雷斯一個細小的房間。由於自幼在鄉村長大,我有點懼怕巴黎的人。在我心目中,他們都是久經世故、聰慧過人的。不過,在這裡傳道後,我很快就發覺他們跟其他地方的人沒有兩樣。我們常常都被看門人趕走,要建立聖經研究也殊不容易。儘管這樣,仍然有人願意接受我們傳講的信息。

在1951年的分區大會裡,我跟伊雷娜接受訪問,講述先驅服務的經歷。你可知道訪問我們的是誰?就是年青的分區監督馬里安·舒米格弟兄。我先前也跟他見過一面,但那個大會過後就開始互相通信。馬里安跟我有不少共同點,例如我們在同一年受浸、在同一年開始做先驅等等。最重要的是,我們都渴望繼續參與全時服務。我們向上帝禱告,並經過深思熟慮後,就在1956年7月31日結婚。從此以後,我就過著新的生活了。我不但要學做妻子,還要適應每星期都住在不同的地方,好陪同馬里安探訪分區中的各個會眾。這種生活起初雖然叫我覺得頗難適應,卻在隨後的歲月為我們帶來莫大的喜樂。

充滿福樂的生活

馬里安:多年以來,我們有殊榮為幾個大會做好預備工作。1966年在波爾多舉行的大會尤其叫我印象深刻。當時,耶和華見證人在葡萄牙的活動受到禁止,大會於是安排葡萄牙語的節目,好讓那些能夠前來法國的葡萄牙弟兄得益。參加大會的葡萄牙弟兄有幾百人,但住宿問題不易解決。鑑於波爾多的傳道員的房子一般不大,無法接待訪客,我們於是租了一座空置的戲院,充當臨時宿舍。我們移去所有椅子,然後用舞台帷幕把戲院分隔成兩部分,一部分供弟兄使用,另一部分供姊妹使用。我們還設置了淋浴間和洗滌槽,並在地板上放些乾草,然後鋪上帆布。對於這樣的安排,人人都很滿意。

大會節目結束後,我們前去臨時宿舍探望弟兄姊妹。那裡的氣氛真叫人感動。他們雖然忍受當局多年的反對,但仍然對上帝保持忠心,這使我們大受激勵!大會結束後,他們隨即離開法國,人人都含淚相送,依依不捨。

在此之前兩年,即1964年,我享有另外一個殊榮,就是奉派做區域監督。再一次,我懷疑自己是否勝任這件工作。但我想,既然負有職責的弟兄把任務委派給我,他們必然認為我是可以勝任的。能夠跟其他分區監督並肩工作,確實是賞心樂事。我從他們身上學得很多東西。他們處事有耐心,在逆境下堅毅不屈。這些品質在耶和華眼中都是十分可貴的。我也開始明白,只要耐心等候耶和華,到了適當的時候,他定會樂意任用我們。

1982年,法國分部請我們照料巴黎市郊布洛涅-比揚古一個有12位波蘭傳道員的小組。這項委派叫我大感詫異。雖然我懂得一些波蘭語的屬靈詞彙,但要用波蘭語造句卻相當吃力。然而,弟兄們仁慈體貼,樂於合作,給我莫大幫助。今天,那個小組已擴展成一個有大約170個傳道員的會眾,其中有差不多60個是先驅。後來,我和露莎也探訪過奧地利、丹麥和德國的波蘭語小組和會眾。

環境不斷轉變

由於身體不好,我不得不在2001年停止探訪各群會眾的工作。我們在皮蒂維耶鎮找到了一個住所,我的妹妹露特也住在這個鎮。分部委派我們做特別先驅,並且仁慈地調低我們的傳道時間定額。

露莎:在停止分區工作的頭一年,我感到很難過。轉變實在太大,我覺得自己很沒用。但我提醒自己:「我仍可以藉著參與先驅工作,善用現有的時間和精力。」今天,能夠跟會眾其他先驅一起工作,為我帶來莫大喜樂。

耶和華一直照顧我們

馬里安:我十分感謝耶和華,讓露莎在過去48年來一直作我的良伴。在分區工作的多年歲月裡,露莎給了我莫大支持。她從未埋怨過說:「要是再不用舟車勞頓,有自己的房子,這就好了!」

露莎:有人對我說:「你經常要住在別人家裡,這不是正常生活啊。」然而,怎樣的生活才真的是「正常」呢?這個世界有許多事都會妨礙我們從事屬靈活動。我們真正需要的不過是一張舒適的床、一張桌子和幾樣必需品。我們做先驅的並沒有什麼物質享受,但我們卻有所需的一切去遵行耶和華的旨意。一些人問我:「你將來老了,沒有自己的房子,沒有退休金,怎樣過活呢?」這時候,我會引述詩篇34:10的話:「尋求耶和華的人,一切美福都不缺乏。」耶和華一直照顧我們。

馬里安:露莎說得很對!事實上,耶和華賜給我們的超過了我們所想所求的。例如在1958年,我獲派代表分區參加在紐約舉行的國際大會。但是,我們卻不夠錢買露莎的機票。一天黃昏,一個弟兄把一個信封交給我們,上面寫著「紐約」。信封內的禮物就成了露莎跟隨我到紐約去的旅費了!

對於為耶和華所作的多年服務,我和露莎從沒有後悔過。我們並沒有失去什麼,得著的反而很多很多——我們有幸參與全時服務,過著充滿福樂的生活。耶和華真是一位無與倫比的上帝。我們學會了全心信賴他,對他的愛也日漸加深。有些基督徒弟兄為了堅守忠義,不惜犧牲生命。雖然我們未必要為了信仰而犧牲生命,但我們也可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獻出自己,為耶和華服務,藉此表現自我犧牲的精神。一直以來,我和露莎都竭盡全力這樣做;在未來的日子,我們也會繼續甘心樂意為耶和華服務。

[腳注]

^ 14段 關於路易·彼艾卓塔的生平,請看《守望台》1981年2月15日刊「我得以從『死亡進軍』生還」一文。

[第20頁的圖片]

弗朗索瓦·舒米格和妻子安娜跟兒女合影。兒女包括絲特凡妮、斯特凡內、梅拉妮,以及站在凳子上的馬里安。大約攝於1930年

[第22頁的圖片]

上圖:1950年,在法國北部阿爾芒蒂耶爾的市場攤子向人介紹聖經書刊

[第22頁的圖片]

左圖:1950年,斯特凡·貝於尼克和馬里安合影

[第23頁的圖片]

1951年,露莎(最左邊)跟先驅同伴伊雷娜(左起第四人)邀請人參加大會

[第23頁的圖片]

馬里安與露莎,攝於結婚前的一天

[第23頁的圖片]

我們主要是騎自行車去探訪分區的各個會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