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惡語傷人有害無益

惡語傷人有害無益

惡語傷人有害無益

你們當中的戰事和爭鬥是哪裡來的呢?——雅各書4:1

聖經執筆者雅各向誰提出這個問題呢?他是在問當日連連征戰的羅馬軍團嗎?還是在問1世紀的猶太匕首黨,想知道他們發動游擊戰的原因呢?都不是。雅各是在談人與人之間的紛爭,這類紛爭有時只涉及兩個人。雅各把紛爭比作「戰事」,是因為紛爭像戰事一樣,深具破壞力。請看看以下的聖經例子。

族長時代,雅各的兒子們痛恨幼弟約瑟,把他賣給別人做奴隸。(創世記37:4-28)以色列立國後,掃羅王想殺死大衛。為什麼呢?因為他嫉妒大衛。(撒母耳記上18:7-11;23:14,15)公元1世紀,友阿蝶和循都姬這兩個基督徒女子感情不和,破壞了會眾的和睦氣氛。(腓立比書4:2

近代,有人以決鬥解決紛爭。敵對雙方持劍或手槍格鬥、對射,落敗的輕則殘廢,重則喪命。今天,人們多半不再以武力解決問題了。他們怎樣做呢?說話尖酸,以口傷人。這樣做雖不會令人皮破血流,卻會損害感情、毀人名譽。另一方面,旁人也常常不知不覺地淪為這些「戰事」的受害者。

且舉個例。若干年前,一名聖公會牧師指責另一名牧師在處理教會經費方面有欠妥當。他們的不和越演越烈,以致教會的信徒分成兩派。有的信徒只出席自己支持的牧師所主持的崇拜。漸漸地,兩派信徒勢如水火,在教會崇拜時互不理睬。當初提出指責的牧師,後來被指道德有問題。兩派之間的紛爭頓時變本加厲。

坎特伯雷大主教指這兩個牧師的鬥爭「毒害教會」,「醜詆了上主的名聲」。1997年,其中一個牧師接受建議,退休去了。不過,另一個就繼續當牧師,直至退休年齡為止。雖然不得不退休,這個牧師卻遲遲不肯離職。他在2001年8月7日,即滿70歲時,才正式離去。《聖公會紀事報》(英語)說,當天正是「聖人」維特里烏斯的紀念日。「聖人」維特里烏斯是誰呢?他是個主教,生於公元4世紀,據說因拒絕參軍而慘遭鞭笞。《聖公會紀事報》說,遲遲不願退休的牧師跟「聖人」維特里烏斯天差地遠:「[即將退休的牧師]爭強好鬥,沒有把紛爭當一回事。」

如果這兩個牧師肯實踐羅馬書12:17,18的勸告,就不致害己害人了。經文說:「對誰都不要以惡報惡。所有人看為美好的事,要立志去做。只要自己做得到,就要盡力跟所有人和睦相處。」

你又怎樣呢?假如有人得罪你,你會怒火中燒、張嘴就罵嗎?還是會克制舌頭,好讓日後有機會和解呢?另外,如果你得罪別人,你會避開對方,希望對方隨著時間淡忘一切嗎?還是會敏於道歉、懇求寬恕呢?求別人原諒也好,自己寬恕別人也好,於身心都是大有益處的。聖經提出不少勸告,只要人加以實踐,就能解決紛爭,甚至消除積怨。下篇文章會說明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