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在逆境下保持克制

在逆境下保持克制

在逆境下保持克制

主的奴隸不必爭辯,倒要對所有人和氣,在逆境下保持克制。——提摩太後書2:24

1.為什麼我們傳道時可能會遇到說話尖刻的人?

要是別人敵視你或藐視你所傳的信息,你會有什麼反應呢?使徒保羅預言,在這個制度的最後日子,人必褻瀆上帝,毀謗別人。此外,漫無自制、性情兇悍的人也會十分常見。(提摩太後書3:1-5,12)你傳道時或在其他場合,可能也會遇到這樣的人。

2.我們實踐什麼聖經原則,就能以適當的方式對待那些說話尖刻的人?

2 然而,並不是每個說話尖刻的人都不喜愛正義。有些人也許飽經磨難或大受困擾,禁不住要向別人發泄內心的積鬱。(傳道書7:7)此外,不少人在居住和工作的地方所接觸到的人都說污言穢語,結果受到薰染,說話也變得尖酸刻薄。當然,這並不是說惡言惡語是基督徒可以接受的,但我們洞悉背後的這些因素,就能對人表現諒解。要是別人對我們說話尖刻,我們應該有什麼態度呢?箴言19:11說:「人洞悉事理,就不輕易發怒」。羅馬書12:17,18也說:「對誰都不要以惡報惡……只要自己做得到,就要盡力跟所有人和睦相處。」

3.為什麼我們應該和和氣氣地傳講聖經的信息?

3 我們要是真的想跟別人和睦相處,就會在態度方面表明出來。我們的所言所行,以至於神情語氣,都應該是和和氣氣的。(箴言17:27)耶穌差遣門徒出去傳道時,吩咐他們:「你們進那一家的時候,要向家裡的人問好[說:『願你們平安』,現譯]。那一家如果是配得的,就願你們所求的平安臨到他們;如果是不配得的,就願你們所求的平安歸於你們。」(馬太福音10:12,13)我們所傳的是個好消息,聖經把這個信息稱為「和平的好消息」,「上帝分外恩典的好消息」,「王國的好消息」。(以弗所書6:15;使徒行傳20:24;馬太福音24:14)我們傳道的目的不是要批評別人的信仰,也不是要跟別人爭論,而是要把聖經的好消息告訴別人。

4.你還未說明來意,住戶就說沒興趣聽,你可以怎樣回應?

4 我們向人傳道時,住戶可能連聽也不聽就說:「我沒興趣。」這個時候,你不妨建議:「我離開之前,很想把一節簡短的經文讀給你聽,好嗎?」也許對方會讓你這樣做。有時,我們也可以說:「我想告訴你,將來世上再也沒有不公平的事,人人都會相親相愛。」如果對方並沒有表示想多知道一點,你可以繼續說:「但你現在好像不大方便聽我說……」即使住戶的態度不大友善,我們應不應該因而斷定對方「是不配得的」呢?無論住戶的反應如何,我們都必須謹記聖經的勸告:「要對所有人和氣……在逆境下保持克制」。(提摩太後書2:24

受人誤導,善惡不辨

5,6.掃羅怎樣對待耶穌的門徒?為什麼他會這樣做?

5 公元1世紀,一個叫掃羅的人常常出言不遜,甚至行為粗暴,因而惡名昭著。聖經說他「殺氣騰騰,氣勢洶洶地威嚇主的門徒」。(使徒行傳9:1,2)後來,他自認從前「褻瀆上帝,迫害人,凌辱人」。(提摩太前書1:13)掃羅有些親屬可能也是基督徒,儘管如此,他憶述當時自己對基督徒的態度,說:「我對他們憤怒若狂,甚至在境外各城,也迫害他們。」(使徒行傳23:16;26:11;羅馬書16:7,11)沒有證據顯示,耶穌的門徒曾跟當時態度惡劣的掃羅公開辯論。

6 掃羅為什麼要迫害基督徒呢?多年後,他提起這件事,說:「我先前無知,由於不信才做出這些事。」(提摩太前書1:13)掃羅屬於法利賽派,「按祖先嚴格的律法蒙訓誨」。(使徒行傳22:3)雖然掃羅的導師迦瑪列比較開明,但掃羅後來卻跟一個狂熱的宗教領袖,就是大祭司該亞法密切來往。事實上,耶穌基督被殺害,該亞法是主謀之一。(馬太福音26:3,4,63-66;使徒行傳5:34-39)耶穌死後,該亞法還命人拷打使徒,嚴厲禁止他們再奉耶穌的名傳道。司提反在公議會受審,接著被情緒激動的群眾拉到城外用石頭打死,當時主持審訊的正是該亞法。(使徒行傳5:27,28,40;7:1-60)司提反被人用石頭打的時候,掃羅站在一旁觀看。此後,該亞法還不罷休,授權掃羅到大馬士革去逮捕基督徒。(使徒行傳8:1;9:1,2)在該亞法的不良影響下,掃羅以為自己正熱心事奉上帝,但其實他對上帝並沒有真正的信心。(使徒行傳22:3-5)由於這緣故,掃羅未能看出耶穌是真正的彌賽亞。後來,掃羅前往大馬士革的途中,聽見復活了的耶穌以神奇的方式對他說話,這才覺悟過來。(使徒行傳9:3-6

7.耶穌在掃羅前往大馬士革途中向他顯現,這個經歷對掃羅有什麼影響?

7 此後不久,耶穌差遣門徒亞拿尼亞去找掃羅,向他作見證。假如你是亞拿尼亞,會喜歡這個任務嗎?亞拿尼亞雖然有點疑慮,卻還是去找掃羅,以仁慈的方式對他說話。耶穌在掃羅前往大馬士革途中向他顯現,徹底改變了掃羅的態度。(使徒行傳9:10-22)後來,他成了使徒保羅,熱心地到海外傳道。

待人溫和,處事勇敢

8.耶穌怎樣對待做過壞事的人,從而反映天父的精神?

8 耶穌熱心地宣揚王國,而且待人溫和,處事勇敢。(馬太福音11:29)他反映天父的精神,勸諭惡人離開歧途,改過自新。(以賽亞書55:6,7)只要罪人有悔改的心,耶穌都能看出,並且鼓勵他們離惡行善。(路加福音7:37-50;19:2-10)耶穌並不以貌取人,倒效法天父,對人表現仁慈、寬容和堅忍,一心要引領他們悔改。(羅馬書2:4)耶和華的旨意正是要各種各樣的人悔改而得救。(提摩太前書2:3,4

9.耶穌像以賽亞書42:1-4所說的那樣處事待人,這給我們什麼啟發?

9 談到耶和華對耶穌基督的看法,福音書執筆者馬太引述以賽亞的預言說:「看哪!這是我的僕人,我所揀選、我所喜愛、我所悅納的!我要把我的靈降在他身上,他必向列國闡明公正的含意。他不爭鬧,不高叫,誰也不會在大街上聽見他的聲音。被人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餘煙將盡的麻芯,他不熄滅,直到他顯揚公正,大功告成。列國的人都要仰望他的名。」(馬太福音12:17-21;以賽亞書42:1-4)耶穌就像預言所描述的那樣,從不跟別人爭鬧。即使在不利的環境下,他仍然態度溫和,用真理打動內心誠懇的人。(約翰福音7:32,40,45,46

10,11.(甲)既受法利賽派公然敵視,耶穌為什麼仍向他們當中的一些人作見證?(乙)有時耶穌會怎樣回應反對者?但他不會怎樣做?

10 耶穌傳道時,接觸到不少法利賽派的人。雖然有些人存心要從耶穌的話裡找把柄,但耶穌並沒有因此斷定他們都是存心不良的。西門是法利賽派的人,對人有點吹毛求疵,看來為了仔細觀察耶穌的言行,就請耶穌到家裡吃飯。耶穌應邀而去,並向在場的人作見證。(路加福音7:36-50)還有一次,法利賽派中一個有名望的人乘夜去見耶穌,他叫尼哥德慕。耶穌不但沒有責備他冒昧夜訪,還向他談論上帝的大愛,告訴他上帝差遣愛子來到世上,是要拯救信從的人。耶穌還仁慈地指出,順從上帝的安排十分重要。(約翰福音3:1-21)後來,有人讚揚耶穌,法利賽派的人卻大表不滿,極力抨擊耶穌,尼哥德慕挺身為耶穌講公道話。(約翰福音7:46-51

11 耶穌很清楚,有些人假仁假義,一心要引他落入圈套。耶穌絕不會讓反對者得逞,跟他們作無謂的爭論。但如果有需要,耶穌會作出簡短有力的回應,例如講一條原則、打一個比喻,或引述一節經文。(馬太福音12:38-42;15:1-9;16:1-4)不過,如果耶穌看出作任何回應都不會帶來好結果,就會乾脆保持緘默。(馬可福音15:2-5;路加福音22:67-70

12.雖然有人向耶穌大喊大叫,耶穌卻怎樣幫助他們?

12 耶穌不只一次遇到受污靈操縱的人向他大喊大叫。面對這種情況,耶穌保持克制,甚至用上帝所賜的能力趕走污靈,為人帶來舒解。(馬可福音1:23-28;5:2-8,15)我們傳道時要是被人喝罵,也要保持克制,盡力以仁慈、得體的方式去面對。(歌羅西書4:6

與家人和睦相處

13.為什麼有些學習聖經的人受到家人反對?

13 基督徒在家裡特別需要保持克制。一個人深受聖經真理打動,自然渴望其他家人也認識真理。可是,耶穌說他的門徒也許會受家人敵視。(馬太福音10:32-37;約翰福音15:20,21)家人之所以這樣,原因很多。例如,聖經教導人要誠實、有責任感、尊重其他人,同時也指出,人對造物主負有更大的責任,必須首先向他交代。(傳道書12:1,13;使徒行傳5:29)由於這緣故,不是信徒的家人也許覺得自己在家裡的地位被削弱,因而感到不滿。在這種情形下,基督徒像耶穌那樣保持克制多麼重要!(彼得前書2:21-23;3:1,2

14-16.有些人曾反對家人學習聖經,後來卻因什麼而改變過來?

14 有些人起初學習聖經時,在生活上作出不少改變,結果受配偶或其他家人反對。他們的家人也許聽信了一些毀謗耶和華見證人的言論,或擔心家人跟見證人來往會對家庭造成不良的影響。後來,這些反對的家人態度都改變了。為什麼呢?一個重要因素往往是人學習聖經以後有好行為。他們鍥而不舍地實踐聖經的教誨,一面經常參加基督徒聚會和向人傳道,一面好好履行自己對家庭的責任,就算受到家人冷嘲熱諷,也盡力保持克制。結果,家人的態度漸漸軟化,不再反對他們。(彼得前書2:12

15 有時,儘管基督徒根據聖經解釋自己的信仰,他們的家人卻因偏見或自驕心而拒絕聆聽。在美國,一個自認很愛國的男子正是這樣。有一次,他在妻子去參加大會時,收拾自己的衣物,然後搬走了。又有一次,他離家時拿著一把手槍,聲言要自殺。無論他做些什麼不合理的事,都通通歸咎於妻子的信仰。雖然如此,他妻子卻繼續努力實踐聖經的勸告。結果,在妻子成為耶和華見證人20年後,這個丈夫也成了信徒。阿爾巴尼亞一個女子跟耶和華見證人學習聖經,後來受浸成為上帝的僕人。她的母親十分氣憤,曾先後12次毀掉女兒的聖經。有一天,母親發覺女兒的新聖經擱在桌子上,於是隨便打開,剛好看到馬太福音10:36,她覺得經文彷彿是在說她。後來女兒要跟其他見證人乘船到意大利參加大會,這位母親因十分關心女兒,就陪伴女兒到碼頭去。在那裡,她看到見證人相親相愛,非常喜樂,於是開始對見證人產生好感。此後不久,母親也願意學習聖經。今天,這個母親正努力幫助人明白聖經,包括那些曾表示反對的人。

16 有一次,一個基督徒姊妹快到達王國聚會所的時候,她的丈夫走過來,一面揮動刀子,一面破口大罵。姊妹卻溫溫和和地說:「不如你自己進來看看吧。」這個男子果然進聚會所看看。後來,他成為基督徒,現在是會眾的一位長老。

17.在基督徒家庭裡,要是彼此的關係變得緊張,大家可以實踐哪些聖經勸告?

17 即使全家都是基督徒,有時彼此的關係也可能會變得緊張。由於人是不完美的,說話可能會失了分寸。古時以弗所的基督徒受到勸誡:「一切惡毒、怒氣、憤恨、尖叫、詆毀,連同一切惡念,都該從你們當中除掉。」(以弗所書4:31)以弗所的基督徒言行失當,看來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包括他們的生活環境、與生俱來的罪性,還有從前的生活方式。他們怎樣做才能改善自己的品格呢?就是要更新「思想背後的動力」。(以弗所書4:23)只要他們認真地學習聖經,沉思自己該怎樣實踐其中的教誨,熱切禱告,並與其他基督徒互勵互勉,就能更充分地表現聖靈的果實,並學會「以仁慈相待,存慈憐的心,彼此甘心寬恕,就像上帝藉著基督甘心寬恕了[他們]一樣」。(以弗所書4:32)同樣,無論別人怎樣對待我們,我們都必須保持克制,努力表現仁慈和憐憫,樂於寬恕人。千萬「不要以惡報惡」。(羅馬書12:17,18)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該效法上帝,對人表現真摯的愛心。(約翰一書4:8

人人都該保持克制

18.提摩太後書2:24的勸告,為什麼值得以弗所會眾的長老提摩太留意?為什麼所有基督徒也能從這個勸告得益?

18 所有基督徒都應當聽從保羅的勸告,「在逆境下保持克制」。(提摩太後書2:24)提摩太是第一個接獲這個勸告的人,當時他是以弗所會眾的長老。在這個會眾裡,有些人公開發表個人的見解,提倡錯誤的教義。他們由於未能充分領悟摩西律法的宗旨,結果看不出信心、愛心和無愧的良心多麼重要。有些人驕傲自大,為字眼爭辯,引起爭端,根本就不理解基督教誨的要旨,也不明白敬虔的真義。面對這種情勢,提摩太必須堅定地維護聖經的真理,卻同時以溫和的態度對待弟兄。他知道「羊群」並不屬於自己,明白自己必須促進基督徒會眾的團結友愛。今天的長老也有同樣的精神態度。(以弗所書4:1-3;提摩太前書1:3-11;5:1,2;6:3-5

19.為什麼我們所有人都應當「力求謙和」?

19 上帝勸諭他的子民要「力求謙和」。(西番雅書2:3)譯做「謙和」的希伯來語詞是指一種性情,有這種性情的人能忍受逆境,儘管受到傷害,也不會懷恨在心或設法報復。讓我們懇求耶和華,幫助我們在逆境下也能保持克制,好表明我們是他的真正敬拜者。

你學到什麼?

面對說話尖刻的人,我們該謹記什麼經文?

為什麼掃羅曾以粗暴的方式對待基督徒?

我們效法耶穌,就該怎樣對待各種各樣的人?

我們跟家人說話時保持克制有什麼益處?

[研讀問題]

[第26頁的圖片]

雖然掃羅惡名昭著,亞拿尼亞卻對他表現仁慈

[第29頁的圖片]

基督徒好好履行自己的家庭責任,能使反對他的家人態度軟化

[第30頁的圖片]

基督徒努力使會眾保持團結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