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發怨言」
「不要發怨言」
你們無論做什麼,總不要發怨言。——腓立比書2:14
1,2.使徒保羅向腓立比和哥林多的基督徒提出什麼勸誡?為什麼?
公元1世紀,使徒保羅受聖靈啟示寫信給腓立比的基督徒會眾,大大稱讚他們慷慨和熱心,說他們的善工叫他歡喜。可是,保羅也提醒他們「無論做什麼,總不要發怨言」。(腓立比書2:14)為什麼保羅要提出這個勸告呢?
2 保羅知道發怨言會有怎樣的後果。他寫信給腓立比會眾之前幾年,曾提醒哥林多會眾發怨言是很危險的。他提到古代的以色列人在曠野一再激怒耶和華。他們做了什麼事呢?就是貪戀惡事、拜偶像、淫亂、試探耶和華,還有發怨言。保羅勸誡哥林多的基督徒要從以色列人的遭遇汲取教訓,說:「不要發怨言,像他們有些人發怨言,就被滅命的消滅了。」(哥林多前書10:6-11)
3.關於發怨言這個問題,為什麼值得我們關注?
3 今天,耶和華的僕人也像腓立比會眾那樣熱心行善,彼此相愛。(約翰福音13:34,35)然而,鑑於以往上帝的子民由於發怨言而帶來不少惡果,我們大有理由留意保羅的忠告:「無論做什麼,總不要發怨言」。讓我們先看看聖經中一些跟發怨言有關的例子,再看看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事,以避免好發怨言的精神及其帶來的惡果。
一群邪惡的會眾埋怨耶和華
4.以色列人怎樣發怨言?
4 古代以色列人在曠野流浪了四十年,聖經記載他們在這其間發生的事時,曾使用一個希伯來語詞,含有「發怨言、喃喃埋怨、不滿、申訴、大發牢騷」的意思。由於對自己的境遇不滿,以色列人不止一次發怨言。例如,上帝拯救他們擺脫埃及的奴役後,才幾個星期全會眾就「向摩西、亞倫發怨言」,埋怨沒有食物吃。他們說:「我們不如在埃及地被耶和華殺死還好!那時候我們坐在肉鍋旁,吃得飽足,現在你們卻把我們帶到曠野,要全會眾都在這裡餓死!」(出埃及記16:1-3)
5.以色列人發怨言,他們埋怨的其實是誰?
5 其實,耶和華關愛以色列人,讓他們得到生活所需,他們在曠野有食物吃,有水喝,根本不可能餓死。只是他們毫不知足,大發怨言,誇大自己的苦況。在耶和華看來,民眾對摩西和亞倫表示不滿,其實就是對他不滿。摩西告訴以色列人:「耶和華已經聽見你們向他發怨言。我們算什麼?你們不是埋怨我們,而是埋怨耶和華。」(出埃及記16:4-8)
6,7.根據民數記14:1-3的記載,以色列人的態度有什麼改變?
6 此後不久,以色列人又發怨言了。摩西派了十二個男子去窺探應許之地,其中十個帶回來壞消息。接著發生什麼事呢?「以色列人全都向摩西、亞倫發怨言。全會眾都責怪他們說:『我們不如死在埃及地,或死在這個曠野好了!耶和華怎麼把我們領到[迦南]這裡來,讓我們被刀劍殺死?我們的妻子和小孩必被人擄去。我們回埃及去不是更好嗎?』」(民數記14:1-3)
7 以色列人的態度竟然完全改變了!起初,耶和華幫助他們擺脫埃及的奴役,又在紅海那裡拯救他們,當時他們深受感動,不禁歌頌讚美耶和華。(出埃及記15:1-21)後來,他們因曠野的生活不舒適,加上害怕迦南人,起初的感激之情就被不滿的情緒取代了。他們不再感激上帝使他們得到自由,反而埋怨上帝令他們失去很多東西,其實他們根本一無所缺。他們發怨言,顯示出他們對耶和華缺乏感恩之心。難怪耶和華說:「這群邪惡的會眾還要這樣埋怨我多久呢?」(民數記14:27;21:5)
公元1世紀的發怨言例子
8,9.《希臘語經卷》記載了哪些關於發怨言的例子?
8 以上提到的例子,發怨言的群眾顯然是公開表示不滿的。但在公元32年,耶穌基督在耶路撒冷守住棚節時,群眾則是「紛紛低聲議論 他」。(約翰福音7:12,13,32)他們在耶穌背後說長道短,有的說他是好人,有的則說他不是。
9 另一次,耶穌和門徒在收稅人利未(又叫馬太)家裡作客,「法利賽派的人和他們的抄經士向耶穌的門徒埋怨說:『你們為什麼跟收稅人和罪人一起吃喝呢?』」(路加福音5:27-30)不久之後,在加利利,「猶太人因耶穌而竊竊私議,因為他說,『我是從天而降的食物』」,連耶穌有些門徒也對 這番話表示反感,於是竊竊私語,喃喃埋怨。(約翰福音6:41,60,61)
10,11.說希臘語的猶太人為了什麼事發怨言?今天,基督徒長老可以怎樣向使徒借鏡?
10 公元33年五旬節之後不久,有些基督徒也為某些緣故而發怨言,但這次卻帶來了好的結果。當時,有許多新近歸信的門徒都是來自以色列境外的,猶地亞的信徒慷慨地接待他們,但在膳食分配方面卻出現了問題。聖經記載:「說希臘語的猶太人向說希伯來語的猶太人發怨言,因為在日常的膳食分配上,他們的寡婦被人忽視了。」(使徒行傳6:1)
11 這一次,發怨言的人的態度跟在曠野的以色列人並不相同。那些說希臘語的猶太人並不是只想到自己,對自己的際遇諸多不滿,而是要讓使徒知道有些寡婦得不到所需的協助。再說,發怨言的人並沒有公然埋怨耶和華而製造麻煩,他們只是向使徒申訴。由於他們的申訴是合理的,使徒就迅速作出安排,糾正事態。使徒為今天基督徒長老樹立了多麼優良的榜樣!身為屬靈的牧人,長老切不可「塞耳不聽寒微人[的]怨聲」。(箴言21:13;使徒行傳6:2-6)
提防發怨言的腐化影響
12,13.(甲)什麼比喻可以說明發怨言所造成的影響?(乙)人可能會因什麼事而感到不滿?
12 在上述大部分的聖經事例中,上帝以往的子民都因為發怨言而招致惡果。因此,我們應該認真想想,今天,發怨言又會造成怎樣的腐化影響。以下比喻有助於說明發怨言的惡果:金屬大都會生鏽,如果有鏽蝕的跡象出現而不加處理,金屬最後就會鏽壞變質,不能使用;許多汽車報廢不是由於機件出現問題,而是汽車的金屬鏽壞,開車時會有危險。那麼,人發怨言跟金屬生鏽有什麼關係呢?
13 正如金屬有生鏽的特性,不完美的人也會有發怨言的傾向。我們必須提高警覺,留意自己有沒有愛抱怨的跡象。如果天氣潮濕,空氣中的鹽分又高,金屬很快就會生鏽;同樣,當遇上逆境時,我們也很容易會怨天尤人。在壓力下,我們可能會小題大做,稍不愉快就大發牢騷。這個世界已到了最後的日子,人要面對的難題將越來越多,可以抱怨的事也很可能會越來越多。(提摩太後書3:1-5)因此,一個基督徒可能會因很小的事,就對另一個信徒同工感到不滿,例如不太喜歡對方的弱點、覺得對方的辦事能力低,或者不滿對方在會眾裡享有某些服務機會等。
14,15.為什麼我們應當好好克制不滿的情緒?
14 無論是什麼事令我們感到不快,如果我們一不順心就發怨言,很容易就會養成好發怨言的精神,動不動就滿腹牢騷。好發怨言的精神確能腐化人,徹底「鏽蝕」我們的屬靈品格。古代的以色列人對曠野的生活諸多不滿,竟然埋怨耶和華。(出埃及記16:8)我們千萬不要像他們那樣才好!
15 金屬的表面塗上防鏽漆,並在出現鏽斑時就盡快處理,金屬鏽壞的可能就會大大降低。同樣,我們一旦發覺自己有愛發
怨言的跡象,只要祈求上帝的幫助,並盡快作出調整,就能克制不滿的情緒。我們可以作出什麼調整呢?從耶和華的觀點看事情
16.我們可以怎樣克制發怨言的傾向?
16 我們發怨言時,只會想到自己和所面對的難題,完全忘了自己身為耶和華見證人所享有的福分。如果我們想克制發怨言的傾向,就必須謹記我們正享有的種種屬靈福分,例如:我們的名稱「耶和華見證人」包含了「耶和華」這個偉大的名字,這是多大的榮幸!(以賽亞書43:10)此外,我們得以跟耶和華建立親密的友誼,隨時都可以向這位「聽禱告的主」祈求。(詩篇65:2;雅各書4:8)我們明白關於宇宙至高統治權的爭議,知道能夠對上帝堅守忠義是莫大的殊榮,謹記這點,我們所過的生活就有了真正的意義。(箴言27:11)另外,我們可以經常傳講王國的好消息。(馬太福音24:14)還有,我們對耶穌基督獻出的贖價有信心,得以在上帝面前享有無愧的良心。(約翰福音3:16)不管我們要忍受什麼考驗,都能享有這些福分。
17.即使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表示不滿,為什麼也該從耶和華的觀點看事情?
17 不要單從自己的觀點看事情,倒要想想上帝的觀點。詩篇的一位執筆者大衛說:「耶和華啊,求你使我認識你的道,教導我走你的路。」(詩篇25:4)要是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表示不滿,耶和華不會不知道。上帝當然可以立刻糾正事態,那麼,他為什麼有時會容許某些難題持續下去呢?也許耶和華想藉此幫助我們培養更多美德,比如耐心、忍耐、信心和堅忍。(雅各書1:2-4)
18,19.請舉例說明我們甘願忍受不便、不發怨言,可以帶來好結果。
18 我們甘願忍受不便,避免發怨言,不單可以改善品格,也許還可以對那些從旁觀察我們的人有好的影響。2003年,德國一群耶和華見證人坐車前往匈牙利參加大會。司機不是個耶和華見證人,當他知道要跟耶和華見證人一起相處十天,心裡並不那麼願意,但到旅程結束時,卻對耶和華見證人完全改觀了。為什麼呢?
19 原來,在旅途中曾出了不少岔子,但耶和華見證人卻沒有發過一句怨言。司機說他從沒有遇過這麼好的乘客,還說以後如果耶和華見證人拜訪他家,他一定會請他們進屋裡去,細聽他們傳講的信息。由於實踐了「無論做什麼,總不要發怨言」這個勸告,這群乘客給人留下了多麼美好的印象!
寬恕包容能維繫團結
20.為什麼我們應該彼此寬恕?
20 如果我們對某個信徒同工感到不滿,那該怎麼辦呢?假如事情嚴重,就應該按照馬太福音18:15-17的原則去解決。不過,我們通常都不必採取這樣的步驟,因為令我們感到不滿的大都是一些小事。那麼,何不視之為學習寬恕別人的機會呢?保羅說:「無論誰有理由對人不滿,都要繼續彼此包容,彼此甘心寬恕。耶和華怎樣甘心寬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甘心寬恕人。除了這一切之外,還要穿上愛,因為愛能完美地維繫團結。」(歌羅西書3:13,14)耶和華不是也很有理由對我們不滿嗎?然而,上帝一次又一次地憐憫我們、寬恕我們。我們也有容人之量嗎?
21.一般人對愛發怨言的人有什麼感覺?
21 無論我們為了什麼事而憤憤不平,發怨言也不能解決問題。譯成「發怨言」的希伯來語詞也含有「大發牢騷」的意思。如果我們身邊有人常常埋怨這個、埋怨那個,我們很可能會覺得十分厭煩而想跟對方疏遠。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凡事諸多不滿,常常大發牢騷,別人也會覺得厭煩,對我們敬而遠之。大發牢騷也許能得到別人的注意,但絕不能得到別人的好感。
22.一個少女怎樣論及耶和華見證人?
22 耶和華的子民十分珍惜彼此間的團結,而樂於寬恕的精神能促進這樣的團結。(詩篇133:1-3)耶和華見證人歐洲的一個分部收到一封信,是一個信奉天主教的17歲 少女寄來的。她在信中稱讚耶和華見證人,說:「在我認識的團體中,只有你們是團結一致的,你們當中沒有仇恨不和,沒有貪婪自私,也沒有不容異己的情況。」
23.下一篇文章會談談什麼?
23 我們崇拜真神耶和華,蒙他賜予許多屬靈的福分,我們感激上帝賜下這些福分,就會盡力促進團結,避免因個人的糾紛彼此埋怨。關於發怨言,下一篇文章會談談,培養敬虔的特質怎樣幫助我們避免另一種更嚴重的情況——埋怨耶和華的地上組織。
你記得嗎?
• 發怨言反映出當事人的什麼心態?
• 什麼比喻可以說明發怨言所造成的影響?
• 我們怎樣做有助於克制不滿的情緒?
• 樂於寬恕為什麼可以幫助人避免發怨言?
[研讀問題]
[第14頁的圖片]
以色列人埋怨的其實是耶和華!
[第17頁的圖片]
你會從耶和華的觀點看事情嗎?
[第18頁的圖片]
寬恕包容能維繫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