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忠貞不渝教我獲益良多
人物生平
家人忠貞不渝教我獲益良多
凱瑟琳·庫克自述
1911年,我的外婆瑪麗·湯普森到蘇格蘭格拉斯哥探訪親戚,聽了一個由查爾斯·泰茲·羅素發表的聖經演講。羅素是聖經研究者(耶和華見證人當時的名稱)的主要成員。外婆聽過演講後,大感振奮。返回南非後,她就聯絡當地的聖經研究者。1914年4月,聖經研究者首次在南非舉行大會,外婆跟另外15個人就在這個大會受了浸。外婆的女兒伊迪絲,也就是我的母親,當時6歲。
羅素弟兄在1916年去世後,各地聖經研究者之間出現了分歧。在德班的忠貞基督徒由60人減至12人。一個剛受浸不久的年輕人亨利·米達跟他媽媽英格博格(後來成為我的奶奶)採取立場,支持忠貞的基督徒。1924年,亨利成為派書者,即耶和華見證人的全時傳道員。在其後五年裡,亨利在非洲南部多處地方傳道。1930年,亨利和伊迪絲結婚,三年後我就出生了。
熱鬧的家庭
我們在莫桑比克住了一段時間後,在1939年搬到約翰內斯堡跟外公外婆住。外公對聖經真理毫無興趣,有時甚至反對外婆學習聖經,但他卻很慷慨
好客。我的妹妹特爾瑪在1940年出生。我們兩姐妹都學會了照顧年長的人。我們整家人總愛一邊吃飯,一邊分享當天的點滴或回首往事;很多時候,一頓飯就這樣用了很長時間才吃完。我們很喜歡有耶和華見證人到訪,尤其是全時傳道員。我們一邊吃晚飯,一邊暢談當天發生的事,他們的話令我們更加珍惜自己擁有的屬靈產業。這鼓勵了我和特爾瑪渴望像他們一樣,成為全時傳道員。
由我們年幼開始,爸爸、媽媽和外婆經常給我們朗讀有益的故事書或聖經,讓我們嘗到了閱讀的樂趣。基督徒聚會和傳道也成了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爸爸是約翰內斯堡會眾的連務僕人(現時稱為主持監督),所以我們常常都會提早到達王國聚會所。每當有大會舉行,爸爸就忙於進行籌備工作,媽媽則負責為大會代表安排住宿。
意義重大的大會
1948年在約翰內斯堡舉行的大會,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紐約布魯克林耶和華見證人總部的成員首次來到南非參加大會。爸爸獲指派充當司機,駕著他的汽車接送內森·諾爾弟兄和米爾頓·韓素爾弟兄。我在這個大會受了浸。
不久之後,爺爺對爸爸說,他在羅素弟兄去世後,竟聽信了離棄聖經研究者的人的話,他對此事深感後悔。爺爺這番話令爸爸大感驚訝。幾個月後,爺爺去世了。奶奶在1955年走完她地上的路程,至死對上帝忠貞不二。
定下人生方向
1949年2月1日,我加入正規先驅的行列。不久,我們聽到宣布,明年在紐約市會舉行國際大會,這實在叫我們歡欣雀躍。我們很想參加這個大會,可是沒有足夠的旅費。1950年2月,外公去世了,外婆就用他留下的錢,讓我們一行五人前往紐約參加大會。
就在出發前幾個星期,我收到紐約布魯克林耶和華見證人總部的來信,邀請我參加基列學校的第16屆海外傳道員訓練班。當時我還不足17歲,這個消息確實叫我興奮。除了我之外,還有九個來自南非的弟兄姊妹得享這個莫大的殊榮,能夠在基列學校受訓。
我們在1951年2月畢業,連同我一共八個人奉派回到南非做海外傳道員。隨後幾年,我和另一個姊妹大多在說南非荷蘭語的小鎮傳道。起初,我實在沒法掌握這種語言。我記得有一天,我騎自行車回家途中,想到自己在傳道工作上多麼不濟,就哭了起來。不過,過了一段時間後,我的南非荷蘭語有所進步。我的努力得蒙耶和華大大賜福。
結婚和探訪會眾的工作
1955年,我認識了約翰·庫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約翰曾在法國、葡萄牙和西班牙開拓當地的傳道工作。我認識他的那年,他剛來到南非做海外傳道員。後來他寫道:「就在一個星期之內,發生了三件令我又驚又喜的事……首先、一個十分慷慨的弟兄送我一輛小汽車;第二、我獲委任為區域僕人;第三、我戀愛了。」 *我們在1957年12月結為夫婦。
戀愛期間,約翰曾向我保證,跟他一起生活絕不會沉悶。他說得一點也不假。我們探訪南非各地的會眾,其中大多數是黑人聚居的地區。我們每星期都要申請批准才能進入這些地區,單是進入這些地區已不容易,更不用說要在那裡留宿了。有時,情況迫不得已,我們就睡在毗鄰的白人地區的一個空置店鋪地上,我們非常小心,以免被路過的人察覺。許多時候,我們都住在最近的白種見證人家中,但他們的家通常跟探訪地區距離很遠。
我們面對的另一個問題是,要在灌木叢
裡舉行大會,可想而知,大會的設施是多麼簡陋貧乏。我們放映耶和華見證人製作的影片,希望幫助當地的人認識我們全球的弟兄團體。由於這些地區通常沒有電力供應,我們得帶來自己的發電機。還有的困難是,我們的書刊在英屬地區受到禁止。當然,學習祖魯語也殊不容易。儘管如此,能夠為弟兄服務,我們深感快樂。1961年8月,約翰獲派擔任王國職務訓練班的導師。這個訓練班首次在南非舉行,為期四週,目的是培訓會眾裡的監督。約翰善於教導,他提出的論據簡潔有力,又經常運用生動的比喻,令人印象難忘。有一年半的時間,我們前往不同的地方安排這個以英語授課的訓練班。約翰授課時,我就跟當地的見證人一起傳道。後來,我們接獲邀請,由1964年7月1日開始在約翰內斯堡附近的南非分部辦事處服務,這個消息令我們感到很意外。
不過,在這個時候,約翰的健康狀況開始叫人擔心。1948年,約翰患上肺結核;這次之後,他的身體很虛弱,經常體力不足。他有類似感冒的病徵,一病就病上好幾天。他不能做任何事,也沒法見任何人。我們奉派到分部辦事處服務前不久,看了一個醫生,他說約翰患了抑鬱病。
醫生建議我們放慢生活的步調,這對我們來說實在難以接受。在分部辦事處,約翰在傳道部服務,我則負責校對工作。我們有自己的房間,這是多大的福分!在約翰內斯堡和周邊地區,有許多葡萄牙人居住,但只有一個葡萄牙見證人家庭。由於約翰婚前曾在說葡萄牙語的地區服務,所以我們在1967年奉派協助葡萄牙語地區。換句話說,我又得學另一種新的語言了。
由於葡萄牙人散居在不同的地方,我們要長途跋涉,有時甚至要走300公里才能找著對聖經感興趣的人。每逢我們舉行大會的時候,莫桑比克說葡萄牙語的見證人就前來探訪我們,這對新近學習聖經的人來說是很大的幫助。我們在葡萄牙語地區服務了11年,起初只有一個大約30人的小組,後來就發展成四群會眾。
家庭環境轉變
時光流逝,父母家中的環境也有了轉變。1960年,妹妹特爾瑪跟約翰·厄本結婚。約翰來自美國,是一個先驅。1965年,他們參加了基列學校第40屆的訓練班,並在巴西忠心耿耿地服務了25年。1990年,他們返回美國俄亥俄州,照顧約翰年老體衰的雙親。雖然照顧父母要面對不少壓力,但他們繼續緊守崗位,到了今天仍然從事全時傳道工作。
1965年,外婆忠心地完成地上的路程,享年98歲。爸爸也在同年退休。因此,當我們奉派到葡萄牙語地區服務時,爸媽主動提出要來幫助我們。他們倆在小組中發揮了穩定的作用。幾個月之後,葡萄牙語地區建立了第一群會眾。沒多久,媽媽開始受癌病折磨,在1971年病逝。七年之後,爸爸也與世長辭了。
悉心照料病中的約翰
到了20世紀70年代,約翰的病情每況愈下。他不得不放棄一些他很珍視的委派,例如主持伯特利家庭的每週《守望台》研究班
和早晨崇拜。他由傳道部轉到郵務室工作,後來獲派打理花園。約翰做事向來幹勁十足,從不言棄,所以要他作出這些調整,並不是容易的事。當我三番五次勸他放慢步調的時候,他總會笑我礙手礙腳,之後就溫柔地摟摟我。後來,我們覺得離開葡萄牙語地區,搬到設於分部的王國聚會所服務,也許是明智之舉。
雖然約翰的健康越來越壞,但看到他與耶和華之間的親密關係,令我大受感動。有時候,約翰會在午夜醒來,情緒極度低落。我就跟他交談,直到他平復下來,可以向上帝禱告為止。久而久之,約翰學會了獨自應付這些困難的時刻。他強迫自己慢慢地反覆念著腓立比書4:6,7的經文:「什麼事 都不要憂慮……」。之後,他就能平復下來,開始向上帝禱告。我常常都會醒來,靜靜地看著他翕動嘴唇,向耶和華懇切祈求。
由於分部設施不敷應用,弟兄開始在約翰內斯堡以外的地方興建一座新的大樓。大樓所在的地方遠離都市煩囂,環境清幽靜謐。我和約翰經常都到那裡看看。雖然新的大樓還沒落成,但我們獲准搬到那裡的臨時房子居住,這對約翰的病情大有幫助。
面對新的考驗
由於約翰的思考和推理能力日漸衰退,他執行委派時感到越來越困難。不過,看見其他人怎樣全力幫助約翰,的確令我深受感動。舉例說,一個弟兄到公共圖書館搜集資料時,總會帶著約翰一起去。約翰出門時,口袋裡放滿傳單和雜誌,這樣可以令約翰得著成就感,讓他覺得自己仍然有用。
後來,約翰患了早老性痴呆病,他不能看懂文字了。我們多麼感激組織出版了聖經刊物和王國詩歌的錄音帶。我們經常聆聽這些錄音帶,聽完一次又一次。要是我沒有坐下來跟約翰一起聆聽,他就會心緒不寧。所以,我會一邊做針線,一邊陪他聽錄音帶。正是這個緣故,家中的毛衣和毯子總不缺乏!
後來,約翰的病情進一步惡化,我要花更多時間照顧他。雖然我有時倦得沒法看書或研讀,但能夠照顧約翰是我的殊榮。1998年,約翰過了85歲不久,他在我懷中安詳地去世了。他對上帝保持忠貞,至死不渝。我切切期待在新世界裡,跟身心恢復健康的約翰重逢!
大受鼓舞
約翰去世後,我要學習自己一個人生活,這一點並不容易。因此,在1999年5月,我前往美國探訪妹妹特爾瑪和她的丈夫。在美國逗留期間,我也探訪了紐約的耶和華見證人總部,跟許許多多對上帝保持忠心的摯友重聚,真的叫我欣喜雀躍,大受鼓舞!這正正是我需要的屬靈鼓勵。
我親愛的家人對上帝忠貞不渝,回想他們的經歷,確實叫我獲益良多。憑藉他們的指導、榜樣和幫助,我學會了開闊心胸,對不同國家和種族的人表現愛心。我也學會保持忍耐,並懂得靈活變通,好適應新的環境。最重要的是,我體會到聽禱告的主耶和華多麼慈悲為懷。我跟詩篇的執筆者深有同感:「人蒙你揀選,可以親近你,住在你院子裡,就實在有福。我們必在你家中飽享美福,因你殿中的聖所而滿足。」(詩篇65:4)
[腳注]
^ 18段 請參看《守望台》1961年4月15日刊248-251頁。
[第8頁的圖片]
外婆跟她的女兒
[第9頁的圖片]
1948年受浸時跟父母合照
[第10頁的圖片]
我和南非的九個學員跟基列學校的教務長史勞德弟兄合照
[第10頁的圖片]
1984年,跟約翰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