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他不斷守望,耐心等候

他不斷守望,耐心等候

信心的典範

他不斷守望,耐心等候

以利亞渴望獨自向天父禱告,無奈眾人都圍著他。群眾剛剛看到這位真先知叫火從天降下來,無疑很想討好他。以利亞上當風的迦密山頂向耶和華禱告之前,要完成一個惹人反感的任務,就是要向亞哈王說話。

亞哈和以利亞簡直大為不同。亞哈一身華麗的王服,是個貪婪、懦弱、叛道不忠的人。以利亞則可能身穿野獸皮或以駱駝毛或山羊毛製成的先知外袍,袍子簡樸,質料粗糙。以利亞勇敢正直,信心堅定。那天快要過去了,但二人的性情還會進一步顯露出來。 *

對亞哈和崇拜巴力的人來說,這是個壞日子。亞哈和王后耶洗別在十部族的以色列國倡導的異教崇拜,剛受過嚴重的打擊。事實證明巴力是假神。儘管崇拜者聲嘶力竭地哀求,又跳舞又按照慣例自割身體,但是這個沒有生命的假神卻連點火回應崇拜者這麼簡單的事也做不到。巴力無力保護那450個人逃脫死亡的刑罰,這是他們罪有應得的。這個假神在另一件事上也無能為力,從而證明自己徹底失敗了。在三年多的時間裡,巴力的崇拜者祈求他們的神使旱災停止,但是巴力無能為力。不久,耶和華就要止住旱災,證明自己是至高的真神。(列王紀上16:30-17:1;18:1-40

可是,耶和華在什麼時候才會採取行動呢?在此之前,以利亞怎樣做呢?我們可以從這個信心堅定的人身上學到什麼呢?讓我們來查考一下列王紀上18:41-46的記載。

懇切祈求

以利亞對亞哈說:「你上去吃喝吧,因為大雨的聲音已經響起了。」(41節)這個邪惡的國王有沒有從當天發生的事學到教訓呢?聖經沒有詳細說明,但這節經文沒有透露亞哈有半點悔意,也沒有顯示他懇求以利亞先知幫他親近耶和華和懇求耶和華寬恕。亞哈不過是「上去吃喝」罷了。(42節)以利亞又怎樣呢?

「以利亞上了迦密山頂,伏在地上,把臉放在兩膝之間。」趁亞哈去填飽肚子之際,以利亞把握機會向他的天父禱告。請留意經文所描述的謙卑姿勢,以利亞伏在地上,頭彎得這麼低,以至臉也碰到膝蓋了。以利亞在求什麼呢?我們無需猜測,聖經的雅各書5:18告訴我們,以利亞禱告祈求止住旱災。無疑他就是在迦密山頂向耶和華作這個禱告的。

較早之前,耶和華說過:「我要降雨在地上了。」(列王紀上18:1)以利亞祈求天父實現應許,就好像大約一千年後耶穌教門徒禱告那樣。(馬太福音6:9,10

以利亞在禱告方面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以利亞最關心的是天父的旨意實現。我們禱告時,最好記住「我們按照上帝的旨意,不管求什麼,他都聽我們」。(約翰一書5:14)顯然,為了使禱告蒙上帝垂聽,我們就要知道上帝的旨意是什麼。因此,我們有理由要天天研讀聖經。當然,以利亞也很想看到旱災止息,因為旱災叫他的同胞苦不堪言。看到耶和華當天所施行的奇跡,他的心充滿感激之情。我們也要在禱告裡表達感恩之情和對別人的關心。(哥林多後書1:11;腓立比書4:6

信心堅定,不斷守望

以利亞堅信耶和華會採取行動止住旱災,但是他並不確定耶和華在什麼時候 行動。那麼,這個先知在等待的時候做了些什麼事呢?留意43節說:「他對侍役說:『請你上去,向海那邊觀看。』侍役就上去觀看,說:『沒有什麼。』他說:『你再上去觀看。』這樣說了七次。」我們至少可以從以利亞的榜樣學到兩件事。第一,留意他的信心。第二,想想他不斷守望的態度。

以利亞密切注意有什麼徵兆顯示耶和華快要採取行動,於是差侍役上到高處往海邊觀看,留意有沒有下雨的跡象。侍役卻帶來消極的報告:「沒有什麼。」海邊清朗明晰,天空萬里無雲。這下你是否留意到有點不尋常呢?記得以利亞剛才告訴亞哈王:「大雨的聲音已經響起了。」既然天空沒有一片雲,為什麼他說大雨的聲音已經響起了呢?

以利亞知道耶和華的應許。身為耶和華的先知和代表,他確信上帝會實現應許。以利亞的信心這麼堅定,以至彷彿聽到了大雨的響聲。這也許讓我們想起聖經對摩西所作的描述:「他堅定不移,像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上帝。」對你來說,上帝也是這麼真實嗎?上帝讓我們有充分理由對他和他的應許滿懷信心。(希伯來書11:1,27

接下來,請留意以利亞怎樣不斷守望。他差侍役再上去觀看,不是一次、二次,而是七次!我們可以想像,侍役一再來回奔走,一定疲累不堪。但是以利亞熱切想看到徵象,決不放棄。終於到了第七次,侍役回來報告:「看哪!有一小片雲,好像人的手掌那麼大,正從海裡升上來。」(44節)你能想像當時的情景嗎?侍役伸手用巴掌比劃著,一小朵雲彩從大海 *升上來。侍役也許覺得這一小片雲無關重要。但對以利亞來說,這片雲彩卻意義重大。他立刻催促侍役:「你上去告訴亞哈說:『快套車下去,免得被大雨耽擱!』」

以利亞的榜樣仍能大大激勵我們。我們也生活在上帝即將採取行動實現他旨意的時代。以利亞等待旱災終止;上帝的現代忠僕也等待這個腐敗的世界制度終結。(約翰一書2:17)在耶和華上帝採取行動之前,我們需要繼續守望,好像以利亞一樣。上帝的兒子耶穌向跟隨他的人提出勸告:「所以,你們要不斷守望,因為不知道你們的主在什麼日子來到。」(馬太福音24:42)關於終結會在什麼時候來到,耶穌是不是說門徒一無所知呢?不是的,因為他詳細描述終結來到之前世界的情況會怎樣。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仔細查考「這個制度的末期」的徵象。(馬太福音24:3-7 *

末期徵象的每個細節都提出令人信服的有力證據。這些證據足以推動我們立即採取行動嗎?從海裡升上來的一小片雲彩足以讓以利亞相信耶和華快要採取行動。這位信心堅定的先知會不會失望呢?

從耶和華獲得紓解和福分

記載接著說:「轉瞬間,風起雲湧,天昏地暗,大雨滂沱。亞哈坐上了車,往耶斯列去了。」(45節)事情的發展非常迅速。侍役還沒有把以利亞先知的口信傳給亞哈,一小片雲瞬間已經變成滿天的烏雲了。大風刮起,過了三年半,雨水終於落在以色列的土地上。 *乾裂的土地吞飲著雨水。大雨傾盆而下,基順河漲溢,那些被處決的巴力先知的血都給沖乾淨了。叛逆的以色列人也有一個機會,去潔淨國內巴力崇拜的嚴重污點。

以利亞當然希望以色列人會這樣做!亞哈有沒有悔改,棄絕不潔的巴力崇拜呢?那天發生的事大有理由促使亞哈作出這樣的改變。當然,我們不知道在那一刻亞哈到底是怎麼想的。聖經僅僅說:「亞哈坐上了車,往耶斯列去了。」他有沒有學到教訓?他決心洗心革面嗎?後來發生的事表明,答案是否定的。不過對亞哈和以利亞來說,那天的事還沒有了結。

耶和華的這位先知上路了,沿著亞哈走過的路走。當時天色昏暗,路途漫漫,道路泥濘。但異乎尋常的事還在前頭。

「耶和華的能力臨到以利亞,他就束上腰,跑在亞哈前頭,直跑到耶斯列。」(46節)顯然,「耶和華的能力」以超自然的方式臨到以利亞。耶斯列位於30公里以外的地方,以利亞也不是年輕人。 *試想想,先知把長袍束在腰間,這樣他就能在泥濘的道路上奔跑自如。他跑得飛快,趕上皇家馬車,再跑在馬車的前頭!

以利亞享有多大的福分啊!他所體驗到的力量、活力和耐力,是他年輕時未曾感受過的。這必定令以利亞大為震撼。這也許讓我們想起聖經一些應許,忠信的人會在地上樂園裡享有完美的健康和活力。(以賽亞書35:6;路加福音23:43)以利亞在泥濘路上飛奔時,他無疑深知自己已蒙他的天父、獨一的真神耶和華悅納!

耶和華渴望賜福給我們。為了蒙上帝賜福,我們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像以利亞一樣,我們要不斷守望,密切思量哪些有力證據表明在這個危難的日子耶和華快要採取行動;像以利亞一樣,我們大有理由全心信賴耶和華的應許,因為他是「信守真理的上帝」。(詩篇31:5

[腳注]

^ 16段 大海就是現今的地中海。

^ 17段 有關耶穌的話在今天正獲得應驗的證據,詳見《辨明聖經的真理》第9章。耶和華見證人出版。

^ 20段 有些人想知道,關於旱災延續了多久,聖經的記載是不是自相矛盾。請看第19頁的附欄。

^ 23段 自此以後,耶和華吩咐以利亞訓練以利沙。後來以利沙成了人所共知的那個「倒水在以利亞手上服事他」的人。(列王紀下3:11)以利沙是以利亞的侍役,全力協助這位長者。

[第19頁的附欄或圖片]

以利亞日子的旱災持續了多久?

耶和華的先知以利亞向亞哈王宣布,悠長的旱災很快就會結束。這件事發生在「第三年」,顯然是從以利亞初次宣告旱災時算起。(列王紀上18:1)以利亞說上帝快要降雨之後不久,上帝就降下雨來。有些人也許因此推斷,既然旱災在第三年期間結束,那麼旱災的時日不會超過三年。可是,耶穌和雅各都告訴我們,旱災持續了「三年零六個月」。(路加福音4:25;雅各書5:17)這豈不是自相矛盾嗎?

一點也不矛盾。古代以色列的旱季相當長,可以持續六個月。無疑在以利亞向亞哈宣告旱災的時候,旱季已經持續了好一段時日,而且旱情嚴重。其實,早在半年前旱災就已經開始了。所以,以利亞在「第三年」(從他初次宣布旱災時算起)宣告旱災結束,旱災已經持續將近三年半了。當群眾聚集在迦密山目擊這場重大的比試時,旱災已經持續整整「三年零六個月」了。

請再考慮以利亞在什麼時候初次進見亞哈。人們相信巴力是「駕雲」的神,他會降雨止住旱災。假如旱季超過正常的時間,人們很可能會想:「巴力在哪裡?什麼時候要降雨呢?」以利亞宣布除非他下令,否則天必不下雨也不降露,這話必定叫崇拜巴力的人十分震驚。(列王記上17:1)

[鳴謝]

Pictorial Archive (Near Eastern History)Est.

[第18頁的圖片]

以利亞的禱告顯示他熱切渴望看見上帝的旨意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