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時代的生活——農耕工作
聖經時代的生活——農耕工作
「[耶穌]對門徒說:『莊稼的確很多,工人實在太少。所以,你們要懇求莊稼的主人,差工人出去收割他的莊稼。』」(馬太福音9:37,38)
耶穌解釋重要的道理時,常常用農耕活動和農具來打比喻。(馬太福音11:28-30;馬可福音4:3-9;路加福音13:6-9)為什麼呢?因為當日是一個農業社會,而耶穌的聽眾大都採用一些沿用已久的農耕方法。耶穌以人們日常的農耕活動來打比喻,聽眾都很有共鳴。他們看出耶穌了解他們的生活,因此深受打動。(馬太福音7:28)
1世紀的農夫是種什麼的呢?他們用什麼農具?耕種有多辛苦?我們了解一下他們的生活,就會更加明白耶穌的比喻和其他聖經記載。
當你讀這篇文章時,嘗試想像一下農夫在田裡幹活的情景。請讀讀列出的經文,並想想你可以從中學到什麼。
有撒種的時候
清晨,農夫站在家門前,用手擋住耀眼的晨光,並深深地呼吸了一下。啊,空氣有點濕潤,昨夜的雨水已經把曬硬的泥土軟化了吧,應該可以去犁地了。他拿起一個輕便的木犁,扛在肩上,然後往田裡走去。
路加福音9:62)這塊農田面積不大,所以農夫必須好好善用自己地界範圍內的土地。
到了田裡,農夫用軛把他那對牛套在一起,然後拿起刺棒,驅趕拖著木犁的牛向前走。犁不是用來翻土的,鐵製的犁頭只會在多石的土壤上挖出淺溝(1)。農夫要很費勁才能把犁扶穩和挖出筆直的溝。他不會向後看,否則挖出來的溝就會歪歪斜斜了。(現在田裡布滿一行行的溝,可以播種了。農夫一手拿著一袋大麥種子,一手把這些珍貴的種子向左右撒開(2)。田裡穿插著一些小路,農夫會小心撒種,確保種子「落在好土上」,而不是落在被人踐踏得堅實的路面上。(路加福音8:5,8)
之後就輪到耙地了。農夫讓牛拖著一些荊棘枝條,在田裡來回地走。這時,一群咕咕叫的鳥兒飛來啄食,趁種子還沒被泥土掩蓋之前飽餐一頓。然後,農夫用鎬頭(3)把泥土翻鬆和除草,以免雜草把幼苗擠死。(馬太福音13:7)
有收割的時候
經過幾個月雨水的滋潤,一株株成熟的大麥在陽光下迎風搖晃,麥田看起來就像一片白色的海洋。(約翰福音4:35)
每到收割時節,農夫一家都會忙得不可開交。收割的人左手抓住麥稈,右手揮動鐵鐮刀,把莊稼割下(4)。另一些人把割下來的莊稼一束束捆起來(5),放在驢子或手推車上(6),再運到村裡的脫穀場。
中午,烈日在蔚藍的天空中燃燒,白得刺眼。農夫一家在無花果樹下歇息,大家有說有笑,一起享用帶來的餅、烘穀、橄欖、葡萄乾和乾無花果。他們很快地把食物吃完,然後吞幾口泉水就繼續工作了。(申命記8:7)
在旁邊的一塊田,有些人在撿拾遺留在申命記24:19-21)
田裡的莊稼(7)。他們也許是窮人,沒有自己的土地。(收割結束後,農夫前往村裡的脫穀場,那是一塊地勢較高的硬地。他把捆著的莊稼解開,鋪在地上。有兩頭牛拖著沉重的碾穀橇,在那裡繞著圈子走(8)。(申命記25:4)碾穀橇的底部裝有尖石和刀片,可以把麥稈割開。
之後,農夫耐心等待,直到晚風吹起。(路得記3:2)在昏沉的暮色中,他用一把木叉或一把「揚穀鏟」(9),把碾過的穀物揚到空中。(馬太福音3:12)較輕的穀殼隨風而去,較重的穀粒就跌回地面。他不斷重複這個動作,直到把所有穀物揚過為止。
天一亮,農夫的妻子和女兒們就開始篩穀(10),把夾雜著砂子的穀粒過篩。搖動篩子時,穀粒會掉進籃子裡,留在篩裡的砂石就會倒掉。今年是大豐收,人們把部分穀物存放在罐子裡(11),其餘的就倒進坑裡儲存。
脫穀場上,農夫直起身子,舒展一下疲勞的肌肉,然後環顧村子四周的農田。一片片只剩下殘莖的土地,是連日來辛勞工作的結果。看著這些淡黃色的農田,農夫心裡很是滿足。接著,他又看到有些人在料理葡萄園、橄欖園、石榴樹和無花果樹。不遠處,一個鄰居向他揮手,那人正在料理一個小小的菜園。這個菜園會出產黃瓜、小扁豆、蠶豆、韭蔥、鷹嘴豆和洋蔥。這時,農夫抬頭看著天空,向上帝作了一個簡短的禱告,衷心感謝他賜下的許多美物。(詩篇65:9-11)
[第28-30頁的圖片]
(見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