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7日
全球新聞
時隔九十年,馬丁·博爾的罪名獲斯洛伐克法院撤銷
斯洛伐克的法院於2015年9月18日撤銷了馬丁·博爾的罪名。馬丁·博爾在九十年前依良心拒服兵役而遭法院判刑。截至目前,在斯洛伐克獲平反的依良心拒服兵役者的案件中,馬丁的案件年代最久遠。
因堅守信仰遭判刑入獄
馬丁在1920年成為萬國聖經研究者(耶和華見證人早期的名稱)。他當時17歲,是一名熱心的傳道員。後來,他在1924年10月收到徵集令,但是他因信仰的緣故拒絕參軍,也拒絕發入伍誓詞。當局懷疑他的精神狀況有異,對他進行心理評估。評估的結果顯示馬丁的精神狀況正常。醫師說馬丁拒服兵役「是因信仰的緣故,而非出現幻覺」。
1925年4月2日,法院認定馬丁在精神狀況正常的情況下拒服兵役是一項嚴重的罪行,因此將他處以兩年有期徒刑並須單獨監禁和減少食物供應。馬丁當時新婚,但是他坦然接受法院的判決。不過,馬丁因在獄中表現良好,於1926年8月13日假釋出獄。
歐洲人權法院的判決奠定平反的基礎
馬丁在1985年1月7日逝世。他的親屬在2004年申請撤銷馬丁的罪名但遭拒絕。後來,歐洲人權法院在巴亞特揚訴亞美尼亞政府一案的判決中,表明依良心拒服兵役的權益受「歐洲人權公約」保障。這項判決給了馬丁的親屬一線希望。於是他們在2011年再次向布拉迪斯拉發第一區法院提出撤銷罪名的申請。雖然馬丁親屬的申請有堅實的法律基礎,但仍舊不了了之。馬丁獲得平反的轉機來自另一宗案件的判決。
瓦伊達案起關鍵作用
伊姆里赫·瓦伊達的案件和馬丁·博爾的很類似。瓦伊達是耶和華見證人,他也因信仰的緣故拒服兵役。結果,他在共產統治期間,於1959年和1961年被判刑。在2014年3月13日,斯洛伐克共和國憲法法院根據捷克斯洛伐克法第119/1990號法令,撤銷瓦伊達的罪名,除去他的犯罪紀錄。政府制定這個法令,是為了救濟在共產政權下遭不當判決的人。在審理伊姆里赫·瓦伊達的案件時,憲法法院首次表明,政府應根據巴亞特揚一案,特赦依良心拒服兵役者或為他們平反。
瓦伊達案的判決為馬丁的案件帶來轉機。布拉迪斯拉發第一區法院重新審理撤銷馬丁罪名的申請。法院於2015年9月18日准許家屬的請求,除去馬丁九十年前因信仰拒服兵役而留下的犯罪紀錄。馬丁在逝世三十年後終於洗清罪名。
歐洲人權法院和憲法法院的判決使依良心拒服兵役者擺脫長期以來遭受的不公正對待。截至目前,已有51名耶和華見證人(當中大多數人在1948年至1989年遭判刑)的罪名被斯洛伐克的法院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