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靈」是什麼?

「聖靈」是什麼?

聖經的答案

 很多聖經譯本出現「聖靈」這個詞。在聖經裡,這個詞指的其實是上帝發出的力量,所以更準確、更易懂的譯法是「神聖力量」。(彌迦書3:8;路加福音1:35及腳注)上帝能夠在任何地方施展他的力量,去達成他的旨意。(詩篇104:30;139:7

 許多聖經譯本中的「靈」這個詞,在希伯來語原文中是「魯阿」,希臘語是「普紐馬」。這兩個詞通常用來指上帝發出的力量。(創世記1:2)可是,這兩個詞在聖經裡也有其他的含義:

 以上幾個含義都有一個共同點,也就是雖然肉眼看不見,但都產生了看得見的效果。瓦因編著的《新約詞語詮釋詞典》(英語)指出:「[上帝的靈]好像風,是看不見的,是非物質的,是強有力的。」

 聖經也把上帝的神聖力量,也就是「聖靈」,描述為他的「手」或「指頭」。(詩篇8:3;19:1;路加福音11:20;參看馬太福音12:28)就像一個工匠用雙手來製作工藝品,上帝也用他的神聖力量來完成許多事,例如:

不是一個個體

 既然聖經把「神聖力量」說成上帝的「手」「指頭」和「氣」,「神聖力量」就不是一個有思想、有感情的個體了。(出埃及記15:8,10)上帝的「神聖力量」必須在他的控制下才能運作,就像工匠的雙手要由他的頭腦和身體來控制一樣。(路加福音11:13)此外,聖經說「神聖力量」可以像水一樣傾注下來。聖經也把「神聖力量」跟信心、知識並列在一起。這些描述都顯示「神聖力量」不是一個個體,既沒有思想也沒有感情。(以賽亞書44:3;使徒行傳6:5;哥林多後書6:6

 聖經說上帝的名字是耶和華,他兒子的名字是耶穌,可是聖經從沒有說「神聖力量」有個名字。(以賽亞書42:8;路加福音1:31)耶穌的門徒司提反殉道之前,上帝讓他看見一個異象。聖經說:「司提反充滿神聖力量,凝視著天空,看見上帝的榮耀,還看見耶穌站在上帝右邊。」(使徒行傳7:55)當時司提反並沒有看見天上有三個個體,只看見上帝和耶穌這兩位。其實是上帝用神聖力量讓司提反看見這個異象的。

一些誤解

 有人認為:根據和合本的馬太福音28:19,20,「聖靈」是一位神,是三位一體神中的一位

 事實:有些人用這兩節經文來支持三位一體的說法,因為經文同時提到父、子、聖靈(神聖力量)。不過,經文裡沒有任何字眼表示父、子、聖靈是同一位神,或表示三者在能力、地位、智慧以及永恆的特性等方面都是同等的。其他同時提及三者的經文也一樣。

 有人認為:聖經用擬人的手法描述「聖靈」,可見「聖靈」是一個個體。

 事實:有時聖經的確會用擬人的手法,但這並不能證明「聖靈」(神聖力量)是一個有思想、有感情的個體。聖經也把智慧、死亡、罪擬人化,但它們並不是個體。(箴言1:20;羅馬書5:17,21)例如,聖經說智慧在「高呼」,死亡會「轄制人」,罪能「殺」人。(箴言8:1;羅馬書5:14;7:11

 類似地,使徒約翰在引述耶穌的話時,也用擬人的手法來描述「神聖力量」。他說「神聖力量」是「幫助者」,能夠聽見、說話、宣講、領受、引導人、提出證據、使人得到榮耀。約翰提到這個「幫助者」時,用了陽性的人稱代詞「他」。(約翰福音16:7-15)約翰這麼做就證明「神聖力量」是一個個體嗎?不是的。按照希臘語的語法,名詞和代詞有陽性、陰性、中性之分。譯作「幫助者」的希臘語詞「帕拉克萊托斯」是個陽性的名詞。因此,約翰根據語法用了陽性的人稱代詞。同樣,當約翰用「普紐馬」這個中性名詞來指「神聖力量」時,就用了中性的代詞。(約翰福音14:16,17

 有人認為:聖經說要奉「聖靈的名」受浸,這證明「聖靈」是一個個體。

 事實:聖經有時用「名」或「名義」來代表權威或權力。(申命記18:5,19-22;以斯帖記8:10)就像有人會說「以法律的名義」做一件事,這不是說法律是個有名有姓的個體。同樣,一個人奉「聖靈的名」(「神聖力量的名」)受浸,意思是他承認「神聖力量」的權威,以及「神聖力量」在成就上帝旨意方面發揮的作用。(馬太福音28:19

 有人認為:耶穌的使徒和其他早期門徒都相信「聖靈」是一個個體。

 事實:聖經並沒有這麼說,歷史也不支持這個觀點。《不列顛百科全書》說:「謂聖靈是三位一體上帝的一位……這一定義是由公元381年君士坦丁堡會議針對關於聖靈未必有神性的說法提出的。」也就是說,在耶穌的所有使徒去世後,又過了至少250年,才出現「聖靈」是一個個體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