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第86章

浪子回家了

浪子回家了

路加福音15:11-32

  • 浪子的比喻

现在耶稣很可能还在约旦河东面的比利阿,他刚刚说了丢失的绵羊和丢失的银币这两个比喻。两个比喻都说明,当一个罪人悔改并归向上帝时,我们应该感到高兴。耶稣愿意接纳悔改的罪人,法利赛派和抄经士却为此指责他。这些批评耶稣的人从这两个比喻学到了什么吗?他们明白我们的天父对悔改的罪人怀有怎样的感情吗?接下来,耶稣用一个感人至深的比喻再次强调这个要点。

比喻谈及一个父亲和两个儿子。小儿子是故事的主角,他的经历可以让法利赛派、抄经士以及其他听到比喻的人都学到不少教训。不过,耶稣对父亲和大儿子的描述也值得留意,因为他们显出的态度能给人很大的启发。我们看这个比喻时要想想,可以从这三个人身上分别学到什么。

耶稣说:“有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对父亲说:‘爸爸,请把我应得的那份财产给我。’父亲就把家产分给他们。”(路加福音15:11,12)请留意当时这位父亲并没有去世,因此小儿子不是在索要遗产,而是想现在就得到他的那份财产,好搬出去过他想过的生活。后来怎么样了呢?

耶稣解释说:“没过几天,小儿子就收拾一切,出国到远方去了。他在那里生活放纵,任意浪费自己的财产。”(路加福音15:13)父亲悉心照顾孩子们,为他们提供生活所需,小儿子却选择离开这个避风的港湾,到国外去了。他在那里过着放荡的生活,将财产挥霍一空。后来,他的生活陷入了困境。耶稣接着说:

“花光一切以后,那一带闹大饥荒,结果他一无所有,只好投靠当地的一个居民。那个人叫他到野地去放猪。他巴不得拿猪吃的角豆荚来充饥,却没有人给他什么。”(路加福音15:14-16

根据上帝的法典,猪是不洁的动物,但小儿子却不得不放猪。他饥饿难耐,巴不得拿猪吃的食物充饥。他在困苦和绝望中“醒悟过来”,心想:“我爸爸那么多的雇工都有充足的食物,我却要在这里饿死!我要起程到爸爸那里去,对他说:‘爸爸,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再也不配称为你的儿子了。你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于是,他就回去找父亲。(路加福音15:17-20

父亲看到儿子会有什么反应呢?他会对儿子发火,指责他当初离开家有多么愚蠢吗?他会把他儿子拒之门外,对他不理不睬吗?假如你是这位父亲,你会怎么做呢?如果现在是你的孩子回来了,你又会有什么反应呢?

失而复得的儿子

耶稣描述了这位父亲当时的感受,以及他采取的行动:“他[小儿子]离家还远,父亲一看见他,就觉得他十分可怜,跑上前去拥抱他,亲切地吻他。”(路加福音15:20)父亲虽然知道儿子曾经生活放荡,但还是欢迎他回来。那些自称认识并崇拜耶和华的犹太领袖,可以从中看出我们的天父对悔改的罪人怀有怎样的感情吗?他们能看出耶稣跟天父一样,一直都欢迎悔改的罪人吗?

这个细心的父亲想必从儿子愁眉苦脸、垂头丧气的样子看出,他已经真心悔改了。尽管如此,父亲还是亲切地上前迎接儿子,这让他更容易承认自己的罪过。耶稣接着说:“儿子对他说:‘爸爸,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再也不配称为你的儿子了。’”(路加福音15:21

父亲却对奴隶说:“快把最好的袍子拿出来给他穿上,把戒指戴在他手上,把鞋穿在他脚上。还要把那头肥壮的公牛犊牵来宰了,我们要吃喝庆祝,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生、失而复得的。”他们“就开始欢乐庆祝”。(路加福音15:22-24

那时候,大儿子正在田里。关于他,耶稣说:“当他回来,快到家时,听见奏乐跳舞的声音,就叫一个仆人来,问这是怎么回事。仆人对他说:‘你弟弟回来了。你爸爸见他平安无恙地回来,就把那头肥壮的公牛犊宰了。’他却很生气,不肯进去。父亲出来劝他。他回答父亲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像奴隶一样为你工作,从没有违背你的吩咐,你却从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让我跟朋友一起欢乐。你这个儿子跟娼妓一起挥霍了你的家产,现在他一回来,你就为他宰了那头肥壮的公牛犊。’”(路加福音15:25-30

谁表现出大儿子一样的精神,因耶稣仁慈地关心普通民众和罪人而感到不满呢?就是抄经士和法利赛派的人。正是因为他们批评耶稣善待罪人,耶稣才说了这个比喻。当然,任何人如果对上帝怜悯罪人感到不满,都应该好好想想这个比喻。

最后,耶稣以父亲劝导大儿子的一番话,作为比喻的结尾:“我的儿子啊,你一直跟我在一起,我的一切都是你的。但你这个弟弟是死而复生、失而复得的,我们理当欢乐庆祝。”(路加福音15:31,32

耶稣并没有说大儿子最终怎样做。不过,很多祭司在耶稣牺牲和复活后都开始信从他。(使徒行传6:7)其中一些人很可能亲耳听过,耶稣讲述浪子回家这个有力的比喻。没错,就连这些人也有可能醒悟过来,真心悔改并回头归向上帝。

浪子回家的比喻说明了很多重要的道理,跟随耶稣的人都该谨记在心。我们首先学到的是,怎样的选择才是真正明智的:要留在上帝子民安全的大家庭里,接受天父的爱和照顾;不要离开正道,“出国到远方去”追求享乐。

其次,我们如果偏离了正道,就要谦卑地回头,归向我们的天父,这样才能重新得到他的认可。

另外,父亲和大儿子形成的鲜明对比也能让我们学到很多。父亲乐于宽恕,重新接纳了小儿子,但大儿子却愤愤不平,不欢迎弟弟回来。显然,上帝的仆人应该怀有敏于宽恕、乐于接纳的态度,善待那些一度偏离正道但衷心悔改并回到天父身边的人。这样的弟兄确实是“死而复生、失而复得”的,让我们一同为他们欢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