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
缅甸位于亚洲,在幅员广阔的中国和印度之间,是个极具鲜明对比的迷人国度。 * 缅甸最大的城市仰光,大厦林立,交通繁忙,商店常常挤满人。仰光以外却是一个个村庄,水牛在田间翻土,村民生活悠闲自在,对外国人充满好奇。
今天的缅甸令人想起昔日的亚洲。公共汽车在坑洼不平的路上摇摆前行,一会儿越过拉着作物去市场的牛车,一会儿经过在田野放牧的牧羊人。缅甸的男子大多数仍穿传统的筒裙,称为“笼基”,女子爱用树皮制成的糊“达纳卡”(黄香楝浆)当作化妆品涂脸。缅甸人重视宗教,虔诚的佛教徒敬重僧人多过名人,他们天天拜佛,把金箔当做供品贴在闪亮的佛像上。
缅甸人温和体贴,好奇心重。缅甸民族可分为八大支系和至少127个小分支,每个民族的语言、服装、文化和饮食都不同。大多数人住在中部伊洛瓦底江流域广阔的平原上;壮阔的伊洛瓦底江全长2170公里(1350英里),从冰封的喜马拉雅山脉蜿蜒而下,注入温暖的安达曼海。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住在沿海广大的三角洲以及跟孟加拉、印度、中国、老挝(寮国)和泰国接壤的高原地带。
过去一百年,缅甸的耶和华见证人一直坚忍不拔,显出坚定不移的信心。虽然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但见证人始终严守中立。(约翰福音17:14)尽管生活艰难,受其他宗教反对,跟国际弟兄团体联系受阻,耶和华的这些子民仍孜孜不倦地传讲上帝王国的好消息。请读读他们的感人故事。
过去一百年,缅甸的耶和华见证人一直坚忍不拔,显出坚定不移的信心
开展传道工作
在划时代的1914年,两个英国弟兄坐蒸汽船从印度来到仰光,靠岸时天气闷热得很。亨德里·卡迈克尔和他的先驱同伴奉派执行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在缅甸开展传道工作。当时整个缅甸都是他们的传道地区。
“当然可以,如果你也愿意让别人代替你进入新世界的话”
亨德里和同伴在仰光开始传道,不久就遇到两个对王国信息很感兴趣的英印混血儿。 * 他们是贝特伦·马塞兰和弗农·弗伦奇,两人很快就跟假基督教划清界限,并开始向朋友作见证。没多久,就有大约20人经常在贝特伦的家里聚集,一起用《守望台》学习圣经。 *
1928年,另一个来自英国的先驱乔治·赖特从印度来到缅甸。他逗留了五个月,在缅甸不同的地方传道,分发了许多圣经书刊。这些真理的种子无疑包括1920年出版的《现今活着的千百万人会永远不死》。这本小册子后来被译成缅甸语,是耶和华见证人出版的第一本缅甸语圣经刊物。
两年后,又有两个先驱格罗第·高特文和罗恩·蒂平来到仰光。当时仰光有一小群弟兄姊妹经常
聚会,但却没有组织起来做传道工作。格罗第说:“我们鼓励弟兄姊妹每个星期天都去传道。有个弟兄问,可不可以出钱请我们这些做先驱的代替他传道。罗恩对他说:‘当然可以,如果你也愿意让别人代替你进入新世界的话。’”这句坦率的话正是那群弟兄姊妹需要听到的。没过多久,不少人就开始跟格罗第和罗恩一起传道了。“蕾切尔,我找到真理了!”
同年,罗恩和格罗第在仰光遇到一个火车站站长,叫做悉尼·库特。悉尼接受了一套十册的书刊。这套书由于书皮的颜色本本不同,而且十分鲜艳,所以称为“彩虹书册”。悉尼还没有读完一本,就大声对妻子说:“蕾切尔,我找到真理了!”不久,他整家人都开始事奉耶和华了。
悉尼勤恳地学习圣经。他的女儿诺尔玛·巴伯后来做了很多年特派传道员,现在于英国分部服务。诺尔玛说:“爸爸当年有一本专门用来记录参考经文的笔记本,每当发现某节经文能解释某个圣经道理,就把经文记在一个合适的题目下。他把这个笔记本叫做《经文在哪里》。”
悉尼不但喜欢学习圣经,还渴望向别人传讲圣经信息,于是写信给印度分部,问缅甸有没有见证人。
不久,他就收到一大箱书刊和一份名单。诺尔玛说:“爸爸写信给名单上的每一个人,请他们找一天来见见我们。后来,有五六个弟兄来我们家,教我们怎样做非正式见证。爸妈马上向朋友和邻居分发圣经书刊,又寄信和书刊给所有亲戚。”悉尼的姐姐戴西·德苏扎住在曼德勒。她收到悉尼的信和《上帝国——世界的希望》这本小册子后,马上回信,说想要一本圣经和更多书刊。戴西的女儿菲利斯·察托斯说:“妈妈兴奋得不得了,看书一直看
到清晨,然后把我们六个孩子叫来,郑重地说:‘我找到真理了!我要脱离天主教会!’”后来,戴西的丈夫和孩子都接受了真理。今天,德苏扎家族有四代人都忠贞地事奉耶和华上帝。勇敢的先驱
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热心的先驱沿着北边的铁路干线传讲好消息;这条干线连接仰光和密支那,密支那是接近中国边境的一个小镇。先驱们也在毛淡棉和实兑(阿恰布)传道,这两个海滨城镇一个在仰光东面,一个在西面。结果,一群群人数不多的会众纷纷在毛淡棉和曼德勒成立。
1938年,澳大利亚分部代替印度分部照管缅甸的传道工作。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纽西兰)的先驱陆续来到缅甸,其中有弗雷德·佩顿、赫克托·奥茨、弗兰克·迪尤尔、米克·恩格尔和斯图尔特·凯尔蒂。他们都勤恳可靠,是名副其实的先行者,努力开拓新的传道地区。
弗雷德·佩顿回想当年,说:“我在缅甸传道四年,几乎走遍全国,得过疟疾、伤寒、痢疾和其他疾病。虽然我传道一整天之后,往往不知道可以在什么地方过夜,但耶和华总是照顾我,让我靠着他的圣灵有力量坚持下去。”弗兰克·迪尤尔是个刻苦耐劳的新西兰弟兄。他说:“我遇到过土匪、反政府分子和爱威吓人的官员。可是,我发觉只要对他们有礼貌、态度谦和、通情达理,通常再大的麻烦也能解决。大多数人很快就看出耶和华见证人不会伤害任何人。”
在缅甸居住的外国人一般都看不起本地人,但这些从外国来的先驱却很不同,他们尊重本地人,以爱相待。缅甸人品性谦卑,喜欢态度温和、说话婉转的人,不喜欢说话过于直接、咄咄逼人的人。先驱们仁慈有礼,缅甸人都喜欢他们。他们的言行让别人看出耶和华见证人确实是真基督徒。(约翰福音13:35)
一个重要的大会
这些先驱来缅甸之后几个月,澳大利亚分部安排在仰光举行大会,地点是仰光市政厅。这个建筑物很宏伟,有大理石的阶梯和青铜的巨门。来参加大会的有泰国代表、马来西亚代表和新加坡代表。澳大利亚分部仆人亚历山大·麦吉利夫雷跟一群弟兄姊妹也从悉尼(雪梨)前来。
当时战云密布,经弟兄们大事宣传名为“宇宙的大战近了”的公众演讲吸引了许多人。弗雷德·佩顿
说:“我从没见过一个会堂这么快就坐满了人。我一打开前门,一大群人就冲上阶梯,蜂拥进入演讲厅。不到10分钟,一千多人就挤满了只有850个座位的大厅。”弗兰克·迪尤尔也说:“人潮如涌,我们不得不关上前门阻挡人流。外面滞留了一千人。就算前门关上了,有些大胆的年轻人仍从窄窄的侧门偷偷地挤进来。”弟兄们大感振奋,不但因为看见很多人来听演讲,也因为听众中有许多不同民族的人。在这之前,很少本地人对真理感兴趣,因为大多数人都是虔诚的佛教徒,而那些自称是基督徒的本地人(大部分是克伦族、克钦族和钦族)都住在偏远地区,绝少听到圣经的好消息。大会显示缅甸原住民的田地开始发白,可以收割了。不久,圣经预言提到的出自所有国族的“大群人”将包括缅甸的许多民族。(启示录7:9)
首批克伦族的见证人
20世纪40年代某天,一个叫做露比·戈夫的先驱在仰光郊外的永盛镇传道。她找了半天都没遇上对圣经感兴趣的人,于是祷告说:“耶和华啊,求你让我回家前找到一只‘绵羊’,一只就够了。”她继续探访下一户,结果遇上梅坚。梅坚是克伦族人,一个浸信会信徒。她很留心听露比传讲上帝王国的信息。不久,梅坚跟两个女儿丘梅(黛西)和宁梅(莉莉)就
开始学习圣经,而且不断进步。虽然梅坚没过多久就去世了,她的小女儿莉莉后来却受了浸,成为克伦族第一个耶和华见证人,之后黛西也受了浸。莉莉和黛西成了热心的先驱,她们的传道工作影响深远,成果丰硕。今天,她们有许多后人和圣经学生事奉耶和华,有的在缅甸,有的在其他国家。
二次大战的艰苦岁月
1939年,二次大战在欧洲爆发,影响波及全球。战争情绪日渐高涨,缅甸的假基督教教士不断向殖民
政府施压,要政府把我们的书刊列为禁书。于是,负责管理仰光存书库的米克·恩格尔弟兄向一位美国高级官员求助,结果得到一封信,容许耶和华见证人将约两吨重的书刊放在军车上,经滇缅公路运到中国去。弗雷德·佩顿和赫克托·奥茨把书刊带到铁路终点站腊戍,腊戍是中国边境附近的小镇。那个管理去中国的运输队的军官一听他们的来意,就大发雷霆,嚷道:“什么?货车的空间千金难买,连这些急需运送的军用物资和药品也要撇在这里发臭,哪有地方放你们那些没用的传单!”弗雷德不作声,从公事包里拿出那封信,说如果军官不理会来自仰光的指示,后果会十分严重。军官只好给弟兄一辆小货车,连同司机和一些日用品。他们开车走了大约2400公里(1500英里),到达位于中国中南部的重庆,把宝贵的书刊分发出去,甚至向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领袖蒋介石(蒋中正)作了见证。
官员来到存书库时,什么书刊都找不到
1941年5月,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政府打电报到仰光,命令缅甸当局没收我们的书刊。两个在电报局工作的弟兄看到这封电报,马上告诉米克·恩格尔。米克打电话给莉莉和黛西,一起赶到存书库,把余下的40箱书刊运到安全的地方,藏在仰光各处的房子里。官员来到存书库时,什么书刊都找不到。
1941年12月11日,即日本偷袭珍珠港四天之后,日本开始猛烈轰炸缅甸。那个周末,一小群见证人在仰光中央火车站上面一个小公寓里聚集,气氛严肃。他们讨论了一些经文,然后莉莉就在浴缸里受了浸。
大约3个月之后,日军进入仰光市,发现市内几乎空无一人。超过十万人已经纷纷逃向印度,但数以千计的人在路上死去,不是饿死、病死,就是因精疲力竭而死。悉尼·库特跟家人一起逃难,在接近印度的边境死于脑型疟。有一个弟兄遭日军射杀,还有一个弟兄因房子被炸弹炸中,失去了妻子和家人。
留在缅甸的见证人寥寥可数。莉莉和黛西搬到宾乌伦(眉谬)去,宾乌伦是曼德勒附近一个位于山坡上的宁静小镇。她们在那里撒下不少真理的种子,这些种子后来开花结果。另一个见证人西里尔·盖伊,就在仰光以北大约100公里(60英里)的一个小村庄沙拉瓦底落脚,直至战争结束为止。
再次欢聚一堂
大战结束后,大多数逃到印度的弟兄姊妹陆续回到缅甸。1946年,仰光会众4月份有8个传道员填交传道报告,但到了年底就增加到24个了,弟兄于是决定举行大会。
这个为期两天的大会在永盛的一所学校举行。
1932年在仰光认识真理的塞奥·西里奥普洛斯说:“我刚从印度回来,就奉派发表长达一小时的公众演讲。之前我在印度参加聚会时,只发表过两次5分钟的演讲。无论如何,那个大会总算是成功的,有一百多人参加。”几个星期后,有个对真理感兴趣的克伦族领袖送了一块地给仰光会众。这块地在亚弄;亚弄是仰光市的近郊,位于河畔。弟兄们在这块地上用竹子建了个约有一百个座位的王国聚会所,整群会众都欢欣雀跃。弟兄姊妹虽然经历过战乱,却依然信心坚定,渴望全力向人传道,并且已经作妥准备。
第一批基列特派传道员到达
1947年初,一群弟兄姊妹兴奋地来到仰光的码头,欢迎特派传道员罗伯特·柯克。他是第一个来缅甸的基列毕业生。没多久,又有三个特派传道员来到,他们是诺曼·巴伯、罗伯特·理查兹和休伯特·斯梅德斯塔德。大战时期在印度做先驱的弗兰克·迪尤尔也回来了。
特派传道员来到仰光,看到的是一个饱受战火摧残的城市。无数的建筑物都被烧毁,只剩下颓垣断壁。数以千计的人住在路旁简陋的竹棚里,在街上洗衣做饭过日子。但不管情况怎样,特派传道员是为了教导人圣经真理而来的,因此他们努力适应当地的环境,全心投入传道工作。
1947年9月1日,弟兄们在特派传道员之家设立了守望台社分部办事处,地点位于市中心附近的锡格纳尔塔路。罗伯特·柯克弟兄奉派做分部监督。不久,仰光会众就不再到亚弄那个用竹子建成的王国聚会所聚会,而是在博葛礼扎街的一个公寓里聚集。从这个公寓走几分钟,就会看到一座宏伟的建筑物——英国殖民政府秘书处的所在地,不过那个政府当时已余日无多了!
内战爆发!
1948年1月4日,英国把政权交给新成立的缅甸政府。长达60年的殖民统治结束,缅甸独立了,可是却又陷入了内战。
国内不同的民族争取独立成邦,民间武装分子和犯罪集团争夺势力范围。1949年初,反政府势力控制了国内大部分地区,仰光的郊区爆发冲突。
局势不稳,弟兄们传道时得小心翼翼。分部办事处从锡格纳尔塔路的特派传道员之家,搬到第39街
一个面积较大的公寓。第39街是个安全的地区,有好些大使馆,走到邮政局只消3分钟。缅甸政府军渐渐控制大局,把反政府分子赶到山区去。20世纪50年代中,政府再次控制国内大部分地区。但内战一直以不同形式进行着,从没停止。
用缅甸语传道施教
20世纪50年代中以前,缅甸的弟兄姊妹差不多全都用英语传道。可是,当时只有在大城镇受过教育的人才懂英语,国内许许多多人只说缅甸语、克伦语、克钦语、钦语或其他当地语言。怎样才能使这些人听到圣经的好消息呢?
1934年,悉尼·库特曾请一位克伦族教师把若干小册子翻译成缅甸语和克伦语。后来,其他传道员把《以上帝为真实》这本书和一些小册子翻译成缅甸语。1950年,罗伯特·柯克请巴吴把《守望台》研读文章翻译成
缅甸语。手写的翻译稿经仰光的印刷商排版和印刷后,分发给参加会众聚会的人。后来,为了使翻译工作更快完成,分部办事处购置了一部缅甸语的打字机。早期的翻译员面对很多困难。当巴吴不能再翻译时,乃加波汉就接替他的工作。乃加波汉说:“我白天谋生养家,晚上就在微弱的灯光下翻译,直到深夜。我的英语很不好,所以译文一定不大准确。但我们实在很希望尽可能让更多人读到我们的杂志。”当罗伯特·柯克请多丽丝·拉杰把《守望台》翻译成缅甸语时,多丽丝十分担忧,哭了起来。多丽丝忆述:“我只受过基础教育,而且从没有做过翻译,但柯克弟兄鼓励我试试。于是我向耶和华祷告,然后开始翻译。”今天,多丽丝做翻译差不多五十年了,仍然在位于仰光的分部做翻译员。乃加波汉现在已93岁了,还在伯特利服务,积极参与王国事务,热心不减当年。
1956年,内森·诺尔从世界总部来到缅甸,宣布发行缅甸语的《守望台》。诺尔弟兄还鼓励特派传道员学习缅甸语,好更有效地传道。特派传道员受到鼓励后,就更努力学习这种语言。1957年,弗德烈克·法兰兹也从世界总部来到缅甸,在仰光铁路协会礼堂举行的五天大会中发表主旨演讲。法兰兹弟兄建议弟兄们扩大传道的范围,派先驱到其他城镇传道。先驱最早被派到曼德勒,缅甸前首都兼第二大城市。
在曼德勒传道的成果
1957年初,6个新的特别先驱到达曼德勒。那时,新婚的特派传道员罗伯特·理查兹和克伦族妻子芭比已在那里服务。先驱们发觉在曼德勒传道并不容易。这个地方是缅甸的佛教中心,国内约半数的僧侣都在这里居住。虽然这样,先驱们明白这座城就像古代的哥林多城一样,耶和华“有许多子民”在这里。(使徒行传18:10)
罗宾·藻贾就是这些子民中的一个。他是克钦族人,当时21岁,还在求学。他忆述:“一天清早,马太福音10:11-13)他们讲解一番之后,给了我几本书和杂志,又留下了他们的地址。那天晚上,我拿起其中一本书来看,一口气读完直到天明。当天,我上门拜访罗伯特,不断问问题,问了几个小时,他用圣经一一解答了。”罗宾·藻贾很快就接受了真理,成为第一个克钦族耶和华见证人。后来,他在缅甸北部做特别先驱多年,帮助了差不多一百人认识真理。今天,他有两个孩子在位于仰光的伯特利服务。
罗伯特·理查兹和妻子芭比来到我家。他们说自己是耶和华见证人,服从耶稣的吩咐来传道,正挨家逐户地向人传讲上帝王国的好消息。(另一个是热心传道的普勒米娜·加利亚拉,当时才17岁,不久前在仰光认识了真理。她说:“爸爸信奉耆那教,大力反对我的新信仰。他两次烧掉我的圣经和圣经书刊,又好几次当众打我。为了阻止我参加基督徒聚会,他把我关在家里,甚至扬言要烧掉理查兹弟兄的房子!可是,当他明白怎么做也不能令我放弃信仰时,就渐渐不再阻止我了。”普勒米娜没有继续上大学,而是热心地做先驱,后来嫁给了分区监督邓斯坦·奥尼尔。婚后,她帮助了45个人认识真理。
曼德勒的传道工作继续扩展,与此同时分部办事处也安排一些特派传道员和先驱到其他重要城镇传道,这些城镇包括勃生、吉灵庙、八莫、密支那、毛淡棉
和丹老(墨吉)。每个城镇后来都建立了灵性强壮的会众,这显然是耶和华所赐的福。特派传道员被逐出境!
传道工作继续扩展,但缅甸的政局越来越混乱,民族冲突也不断升级。1962年3月,军队接管政权。几十万印度人和英印混血儿被驱逐到印度和东巴基斯坦(即今天的孟加拉)。外国人凭签证入境,只可逗留24小时。缅甸开始实行封闭政策。
这种种变化令弟兄越来越担心。军政府保证,只要宗教不干预政治,人民就有宗教自由。一如所料,假基督教的传教士继续插手政治事务。1966年5月,政府忍无可忍,下令所有 外国传教士离境!耶和华见证人的特派传道员尽管行事谨慎,从不参与政治,但不久也被驱逐出境。
缅甸弟兄虽然感到震惊,却没有灰心气馁。他们知道耶和华跟他们在一起。(申命记31:6)可是,有些弟兄不禁担心传讲上帝王国的工作能不能继续下去。
耶和华的指引不久就显示出来了。前分区监督莫里斯·拉杰曾在缅甸分部接受过培训,马上奉派照料分部办事处。莫里斯是印度人,却没有跟其他印度人一起被逐。他说:“事发前几年,我曾申请入籍缅甸。领取国民身份证的费用是450缅元 *,我付不起这笔 钱,所以打算迟一点再说。一天,我经过多年前雇用我的那家公司,老板看见我,就大声叫我,说:‘喂,拉杰!快来拿你的钱。你离开公司的时候忘了拿你的退休金。’那笔钱一共是450缅元。
“离开旧公司时,我想到可以用这450缅元做这做那。但我又想,既然这笔钱刚好够领取缅甸国民身份证,耶和华是要我用这笔钱来申请入籍。后来,我发现当时的决定很对。正因为我有了缅甸国民身份证,我才没有像其他印度人那样被逐出缅甸,而是能留下来、自由往返、进口书刊和从事其他跟本地传道活动有关的重要工作。”
莫里斯和邓斯坦·奥尼尔着手探访全国所有会众和偏远小组,鼓励弟兄姊妹。莫里斯说:“我们告诉弟兄姊妹:‘不要担心,耶和华与我们同在。只要我们忠于他,他必帮助我们。’耶和华确实帮助了我们!不久很多人被委任做特别先驱,传道工作比以前扩展得更快。”
46年后的今天,莫里斯仍在分部工作,是分部委员会的成员,还探访缅甸各地的会众,强化弟兄姊妹。莫里斯弟兄就像古代以色列的迦勒,虽然年老,对上帝工作的热心却丝毫不减。(约书亚记14:11)
传道工作扩展至钦邦
钦邦是个山区,跟印度和孟加拉接壤,是最早有特别先驱传道的地方之一。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
浸信会传教士曾在这里传教,所以不少居民自称是基督徒,十分尊重圣经和圣经导师。大约1966年底,当过兵的特别先驱拉钱纳来到钦邦当时最大的城镇法兰。后来,邓斯坦·奥尼尔和妻子普勒米娜以及丹敦也来跟他一起传道。丹敦也当过兵,当时刚受浸。这些热心的传道员找到几个对圣经感兴趣的家庭,不久就建立了一群人数不多但非常热心的会众。
接着的一年,丹敦迁到法兰以南的城镇哈卡。他在那里开始做先驱,后来建立了一个小组。之后,他到钦邦各地传道,结果旺纳、瑟夸、甘高和其他地区都建立了会众。45年后的今天,丹敦仍热心传道,在家乡旺纳做特别先驱。
在丹敦离开哈卡后,20岁的特别先驱唐纳德·迪尤尔接替了他。由于唐纳德的父母弗兰克和莉莉(宁梅)刚被驱逐出境不久,唐纳德18岁的弟弟塞缪尔就来到哈卡,跟他一起传道。唐纳德说:“我们住在小小的铁皮屋里,夏天热得要命,冬天冷得要死。可是,孤零零的感觉更可怕。我常常独自传道,又不大会说当地的哈卡钦语。聚会时一般只有我、塞缪尔和另外一两个传道员。渐渐地,我变得情绪低落,甚至想离开岗位。
“就在那时,我读到《年鉴》里一个振奋人心的记载,提到马拉维(马拉威)的弟兄姊妹在猛烈的迫害下仍忠于上帝。 * 我心想:‘我如果连寂寞也忍受不了,又怎能忍受迫害呢?’我向耶和华祷告,把心里的感觉全都告诉他,心情开始感到舒畅。我也从阅读、沉思圣经和《守望台》文章得着力量。后来,莫里斯·拉杰和邓斯坦·奥尼尔突然来探访我,我觉得他们就像天使一样!当然,我渐渐开心起来了。”
唐纳德后来奉派探访会众,就用自己的经历去鼓励那些在偏远地区服务的见证人。他在哈卡的传道工作也结出果实。今天,哈卡不但有一群灵性兴旺的会众,还常常举行大会。两个曾在哈卡参加聚会的传道员拉翁(约翰逊)和桑卡(丹尼尔),
成了热心的特别先驱,在钦邦许多地方宣扬上帝王国的好消息。翻山越岭
钦邦位于海拔900至1800米(3000至6000英尺),有些山峰高达3000米(1万英尺)。许多山岭被茂密的树林覆盖,有参天的柚木、雄伟的针叶树、斑斓的杜鹃花和优雅的兰花。这一带都是荒山野地,景致壮丽,但山路崎岖不好走。各城镇之间的道路,都是蜿蜒曲折的泥路,下雨时几乎不能使用,又常因塌方而无法通行,很多偏远的村庄也只能走着去。可是,耶和华的仆人没有退缩,因为他们决心尽力帮助更多人认识上帝王国的好消息。
埃埃迪的丈夫是分区监督,负责探访钦邦的会众。埃埃迪说:“我在平坦的伊洛瓦底三角洲长大,钦邦壮丽的山岭令我叹为观止。起先我兴致勃勃地爬山,但到达山顶时几乎透不过气来。爬了几座山之后,我累得要死。后来,我学会了该怎样爬山,就是放慢脚步,保存体力。没多久,我就可以每天走32公里(20英里),连续走6天或以上也行。”
多年来,钦邦的弟兄姊妹用过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包括骡、马、自行车,最近才开始用摩托车、客货车和四驱车,但大多数时候还是得走路。比如说,要去马图皮周围的村落,特别先驱觉温及戴维·扎马要长途跋涉、上山下山。为了参加在270公里(170英里)
以外的哈卡举行的大会,马图皮会众来回都得走六至八天的路。他们一路上高唱王国诗歌,歌声响彻风光如画的山岭。走山路很艰辛,弟兄们不但要面对山区恶劣的天气,还要应付成群的蚊子和各种讨厌的虫子,碰上雨季情况就更糟。分区监督敏伦说:“有一次我在树林里,发现有些水蛭爬上了我的脚,我把它们撕下来扔掉之后,另外两条又爬上来。我跳上了一棵倒在地上的枯树,但水蛭成群结队地爬上树干。我吓坏了,箭似地冲出树林。冲到大路时,双脚已经满是水蛭。”
不过,弟兄们要忍受的可不只水蛭,缅甸还有野猪、熊、豹和老虎。有人说,缅甸的毒蛇种类比世上任何国家都要多。区域监督贡贾瑙和太太南卢在钦邦的山区探访会众时,晚上会在自己周围燃起一圈篝火,以防止动物走近!
这些传道员坚忍不拔,他们的努力硕果累累。莫里斯·拉杰说:“他们全力事奉耶和华,就算离开了钦邦之后,也乐意回去。他们所做的确实为耶和华增添了荣耀!”钦邦虽然是缅甸人口最少的地区之一,今天也有七群会众和几个在偏远地区的小组。
“密支那没有‘绵羊’”
1966年,几个特别先驱来到密支那。密支那是克钦邦一个风光如画的小镇,位于又长又弯的伊洛瓦底江的江边,邻近中国。罗伯特·理查兹和妻子芭比1960年在这里传过道,曾说:“密支那没有‘绵羊’。”但这些新来的先驱却找到一些渴慕真理的人。
其中一个渴慕真理的人是尹培强,当时19岁,是个浸信会信徒,一直求上帝帮助他了解圣经。尹培强说:“有个先驱来到我上班的地方,说可以教我学习圣经,我高兴得不得了,觉得上帝回应了我的祷告。我和弟弟尹培发每星期学习两次,进步得很快。”
教导我们学习圣经的是登(威尔逊)。他是个很好的老师,不只告诉我们该怎样做,还示范给我们看!通过观察他的示范和常常练习,我们学会了有效地运用圣经,放胆传道,也知道怎样应付反对,怎样预备演讲和在会众里发表演讲。每次我们为演讲排练,威尔逊都会聆听,告诉我们可以怎样做得更好。他循循善诱,令我们大受激励,努力追求属灵目标。
“今天,南迪、和平、莫宁和杰沙这些在铁路附近的城镇都有灵性健壮的会众”
“1968年,我和弟弟开始做先驱,这样密支那就有8个先驱了。我们最初的圣经学生包括妈妈和七个兄弟姐妹,他们后来全都接受了真理。密支那到曼德勒的铁路附近有些城镇和村庄,有时候我们也用一到三天去那些地方传道。我们撒下的种子后来
开花结果。今天,南迪、和平、莫宁和杰沙这些在铁路附近的城镇都有灵性健壮的会众。”尹培发在密支那的商业地区传道时,遇到一个名叫蓬兰的克钦族男子。蓬兰是个浸信会信徒,在政府工作。蓬兰很快就接受了真理,又搬到位于喜马拉雅山脚的葡萄镇去。他有很多亲戚住在那里,他向他们传道,没多久就有25个人参加基督徒聚会。蓬兰做先驱时,帮助了妻子、七个孩子和许多亲戚认识真理。今天,他住在密支那,既是先驱也是长老。
脱钩的火车车厢
当时大会通常在仰光举行。由于克钦邦的传道工作发展迅速,1969年分部办事处决定在密支那举行“地上的和平”国际大会。为了安排仰光的代表北上1100多公里(700多英里)到密支那参加大会,分部向缅甸铁路局申请包下六个火车车厢。这样的请求很罕见,因为克钦邦是反政府分子活跃的地区,一般人出入都受严格限制。想不到的是,铁路局竟然一口答应了!
在大会代表原定抵达密支那的那天,莫里斯·拉杰和一些弟兄前往火车站迎接他们。莫里斯说:“等候期间,火车站站长走过来,告诉我们他收到了一张
电报,说铁路局把载着大会代表的六个车厢跟火车脱钩,令他们滞留在曼德勒和密支那之间的路段,很可能是因为火车无法把所有车厢都拉上山坡。“该怎么办呢?我们马上想到的是更改举行大会的日期。但要是这样,我们就得重新申请所有许可证,这可要等几个星期呢!正当我们恳切地向耶和华祷告的时候,火车进站了。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六个载着弟兄姊妹的车厢都来了,他们正向我们挥手、微笑呢!我们问他们怎么会这样,其中一个人说:‘没错,他们是把六个车厢跟火车脱了钩,但不是我们这六个啊!’”
“他们是把六个车厢跟火车脱了钩,但不是我们这六个啊!”
在密支那举行的大会十分成功。大会期间发行了三本缅甸语书刊和五本英语书刊。三年前,即特派传道员被逐出境时,缅甸的灵粮供应还很少,宛如小溪涓涓,而到这个大会举行时已变得很丰富,犹如江水滔滔!
教导那加族人
密支那举行大会四个月之后,分部办事处收到一名坎迪邮局文员寄来的信。坎迪在缅甸西北部,是个位于缅印边境山脚的河畔城镇。那一带有很多那加族人,他们由许多部落组成,以前是可怕的猎头族。写信的邮局文员叫做巴意,曾是基督复临派安息日会的信徒。他在信中请求分部帮他了解圣经。分部办事处马上派两个特别先驱昂乃和温佩到他那里去。
温佩忆述:“我们在坎迪下飞机时,看见凶巴巴的那加族战士站在那里,身上只有遮羞布,我们都很紧张。巴意跑过来欢迎我们,叫我们赶快去跟几个对圣经感兴趣的人见面。不久我们就开始教导五个人学习圣经。
“当地的官员以为我们是浸信会的牧师,跟反政府分子有联系。虽然我们表明自己在政治方面严守
中立,但官员还是命令我们离开,当时我们留在那里还不到一个月。”三年之后,坎迪换了新的官员。18岁的先驱比阿·马维阿在那里传道,跟进被逐的先驱留下来的工作。不久巴意辞去邮局的工作,开始做先驱。后来其他先驱也来到坎迪。这些热心的先驱很快就在那里建立了一群会众,又在附近的村庄建立了几个小组。比阿·马维阿说:“那加族的弟兄姊妹没上过学,不识字,但他们热爱上帝的话语,热心传道,善于运用
圣经书刊的插图。他们记住了许多经文,又熟记王国诗歌的歌词。”今天,坎迪经常举行区域大会,参加大会的人从不同地方前来,有些远至坎迪以南的霍马林镇,坐船要15个小时。
在“金三角”遭反对
同一时期,在缅甸另一边,传道工作也扩展至金三角的心脏地带,即缅甸跟中国、老挝和泰国接壤的高地。这里风景秀丽,山峦起伏,河谷土壤肥沃,但也是种植鸦片之地,常有骚乱和其他非法活动。在这个敏感的地区,先驱们传讲真理都小心谨慎。(马太福音10:16)尽管这样,他们的工作还是不断受到反对,反对他们的就是假基督教的一班教士!
罗宾·藻贾和戴维·亚伯拉罕这两位先驱来到掸邦一个热闹的城镇腊戍时,当地的教士马上指控他们是叛党。罗宾说:“我们被捕,给押送到监牢,我们就给警方看政府签发的文件。没多久,有个军官进来,说:‘藻贾先生,你好。耶和华见证人终于来到腊戍了!’这个军官是我的老同学,马上释放了我们。”
这两位先驱随即开始工作,不久就建立了一群人数不少的会众。后来,他们又建了一个王国聚会所。两年后,他们被召到当地政府的总部去问话,在场有军官、部落首领和教士共70多人。罗宾忆述:“教士
愤怒地指控我们唆使别人舍弃原来的宗教传统。主席叫我们回应,我就问可不可以用圣经为信仰辩护,他说可以。我马上默祷,然后指出关于错误的宗教传统、服兵役和含有国家主义色彩的仪式,圣经的观点是什么。我讲完之后,主席站起来,宣布缅甸法律容许所有宗教有崇拜自由。我们被释放,并获准继续传道,这令教士大失所望。”后来,在中国边境附近的小村庄孟坡,一群狂怒的暴民放火烧掉了一个王国聚会所。他们是浸信会信徒,见行动未能打击耶和华见证人,就又烧掉了一个特别先驱的房子,还开始上门恐吓弟兄姊妹。弟兄们向当地一个首领求助,可是他包庇浸信会信徒。最后,政府介入事件,批准弟兄建一个新的王国聚会所,地点不是在原来的村边,而是在村子的中心!
缅甸南部的克伦邦金三角边缘有一个偏远的山村莱多,在那里格雷戈里·萨里洛遭到天主教会猛烈反对。格雷戈里说:“当时,村里的神父吩咐信徒破坏我的菜园,他们随后送食物给我,但是我的朋友说食物是有毒的。有一天,神父的亲信问我第二天会走哪条路。第二天我走了另一条路,结果避开了他们的埋伏,不致被杀。我向管治该区的官员说天主教的信徒好几次想杀我,他们就严厉警告神父和他的亲信不可再谋害我。耶和华确实保护了我,使那些‘要夺我命的人’不能得逞。”(诗篇35:4)
严守中立
基督徒要对上帝坚守忠义,在政治上严守中立。过去多年,政治冲突和民族战争也在这方面给缅甸的弟兄姊妹带来重大考验。(约翰福音18:36)
丹彪扎亚位于缅甸南部,二次大战期间建成的泰缅铁路(死亡铁路)西边的终点站就在这里。特别先驱拉昂在这个镇传道时,政府军正跟反政府的分离主义者发生冲突。他说:“晚上,士兵会突然到镇
上来抓壮丁,用枪指着他们,押去替军人做苦力,许多人有去无回。有一晚,唐纳德·迪尤尔正在我家跟我聊天。士兵突然来到我们的镇上,妻子马上大声向我们发出警号,让我们能及时逃到森林里。这次侥幸逃脱后,我在家里建了一个密室,一旦士兵来抓人,我就可以马上躲起来。”特别先驱拉詹·潘迪特来到丹彪扎亚以南的土瓦镇后不久,就在邻近的村子建立了几个圣经研究,但这个村子是反政府分子的据点。拉詹忆述:“有一天,我刚从那个村回来,就被士兵逮捕和殴打,他们指控我跟反政府分子是一伙的。我说我是耶和华见证人,他们就问我是怎样来到土瓦镇的。我拿出自己留作纪念的飞机票,证明自己是坐飞机来的。由于反政府分子向来不会坐飞机,因此我没有再挨打,最终更获得释放。不过,士兵还是去审问我的一个圣经学生,他证实我只是教他圣经而已。之后,士兵再没有找我麻烦,有些还经常接受我们的杂志。”
有时,镇上的官员会试图强迫基督徒弟兄姊妹放弃中立的立场,在选举中投票或参与有国家主义色彩的仪式。在仰光以北约130公里(80英里)的河畔小镇泽伦,官员强迫当地的见证人在选举中投票,弟兄们立场坚定,引用圣经为信仰辩护。(约翰福音6:15)官员向省政府上诉,但省政府很清楚耶和华见证人 在政治上严守中立,结果弟兄姊妹马上获豁免不用参与选举。
在缅印边境的坎巴镇,23个见证人学童不肯向国旗鞠躬,被女校长开除学籍。之后,这个校长召见两位见证人长老,在场的还有一大班官员,包括镇上的裁判官和军队的司令。其中一个被召见的长老是凯坎当(保罗),他忆述:“我们用圣经说明我们的立场时,有些官员显然充满敌意。我们展示一份政府文件,是政府法令,指出耶和华见证人获准在进行升旗仪式时‘安静并恭敬地站着’。官员大吃一惊,说不出话来。他们回过神来之后,司令就下令校长让见证人学童恢复学籍。校长后来还把政府法令的副本发给校内所有部门。”
今天,缅甸政府最高层的官员都清楚耶和华见证人在政治方面严守中立。耶和华的仆人坚守圣经原则,作了美好的见证,就如耶稣基督所预言的一样。(路加福音21:13)
军人退伍成为基督徒
缅甸近几十年来动荡不安,很多国民都曾参加过缅军或反政府武装。虽然如此,他们当中有些人就像1世纪的罗马军官哥尼流那样“为人虔诚”“敬畏上帝”。(使徒行传10:2)这些人一旦认识真理,就努力按耶和华的正义标准生活。
上帝的话语确实大有力量,使这两个男子摆脱了仇恨,因为爱而团结合一
其中一个爱真理的人是朗芒,原本是海军中一个小军官,在毛淡棉驻守时认识真理。他说:“我希望马上开始向人传道。正当我想退伍时,却得知军方正考虑提升我的军阶,并打算给我军人奖学金到一个富裕的西方国家进修!可是,我决心为上帝服务,毅然递交了辞职信,开始事奉耶和华,这令上级大感惊讶。那是差不多三十年前的事了,今天,我依然深信当时的决定是对的。事奉真神是无上光荣,还有什么可以跟这个殊荣相比呢?”
拉邦甘在军队医院休养期间,罗宾·藻贾让他看《从乐园的失落到乐园的复得》 *这本书。拉邦甘十分喜欢这本书,问罗宾可不可以送给他。可是,罗宾只有一本,就说只可以借给拉邦甘读一个晚上。第二天,罗宾来见拉邦甘,拉邦甘高声说:“这本书还给你,我自己也有一本了!”原来他通宵不眠,用了几个笔记本把整整250页的书全都抄下来了!没多久,拉邦甘就退伍,用他手抄的《乐园》书帮助了许多人认识真理。
在多山的掸邦,佤邦联军跟缅军对抗。沙丹吞昂是缅军的上尉,艾林则是佤邦联军的司令,双方曾在几场森林大战中厮杀。两军协议停火后,两人都在掸邦住了下来。后来,他们分别认识了真理,都退了伍,受了浸。这两个曾经势不两立的人在一约翰福音8:32;13:35)
个分区大会中相遇时,彼此已是基督徒弟兄,还热情地拥抱起来!上帝的话语确实大有力量,使他们摆脱了仇恨,因为爱而团结合一。(跟“各种各样的人”推理
从1965年到1976年,缅甸的传道员数目增加了三倍多。当时,响应真理而成为耶和华见证人的,提摩太前书2:4)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中开始,弟兄们更努力向缅甸其他宗教的信徒传道,比如佛教徒、印度教徒和泛灵论者。
以前大多是基督新教徒或天主教徒。可是,弟兄们知道上帝的旨意是“要各种各样的人都可以得救,确切认识真理”。(要帮助这些人十分困难。佛教徒不相信有创造主;印度教徒崇拜千千万万的神;缅甸的泛灵论者敬重所有能力高强的神灵。在上述宗教里,迷信、占卜和通灵术大行其道。虽然这些信徒大多把圣经视为圣典,但他们通常对圣经中的人物、历史、文化和道理所知不多,甚至一无所知。
尽管如此,基督徒弟兄深知上帝话语的真理大有力量,能打动任何人的心。(希伯来书4:12)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倚赖上帝的灵,并发挥“教导的艺术”——跟别人推理打动他们的心,推使他们在生活上作出改变。(提摩太后书4:2)
罗莎琳做了特别先驱多年,请看看她怎样有效地跟佛教徒推理。她说:“当你告诉佛教徒有创造主,他们常常会问:‘那么是谁创造了他呢?’佛教徒认为动物是人轮回转化而来的,因此我用他们的宠物来打比喻跟他们推理。
“我问:‘宠物知道有主人吗?’
“‘知道。’
“‘但宠物知道主人的职业、婚姻状况或主人的背景吗?’
“‘当然不知道。’
“‘同样,上帝跟人不同,他是个灵体,我们能理解跟上帝的起源或存在有关的一切吗?’
“‘不能。’”
“弟兄姊妹对我表现的爱,令我的心比吃了蜜还要甜”
这样的推理令不少心地诚实的佛教徒愿意进一步了解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据。有效的推理再加上真基督徒所表现的爱心,往往很能打动人心。以前是佛教徒的翁敦忆述:“相对于佛教徒相信的涅槃,
圣经所说的地上乐园更吸引我。不过,当时我认为所有宗教都殊途同归,无需按照从圣经学到的去做。后来,我开始参加耶和华见证人的聚会,弟兄姊妹对我表现的爱,令我的心比吃了蜜还要甜。这种爱推动我按照所认识的真理去做。”当然,要帮助人在信仰上调整观点,需要机巧和耐心。库马尔·查卡雷巴尼的爸爸从前是个十分虔诚的印度教徒。库马尔10岁时,他爸爸让伯特利成员吉米·泽维尔教库马尔读书识字。库马尔说:“爸爸警告吉米,只可以教我阅读,不可以谈宗教。因此,吉米跟爸爸说《我的圣经故事书》是本很好的书,很适合用来教孩子认字。另外,每次学习完,吉米都花点时间跟爸爸谈谈,真诚地关心他。爸爸开始问及宗教的问题时,吉米就机巧地告诉他:‘答案在圣经里,我们来看看吧。’后来,不但爸爸接受了真理,还有63个亲人成为了耶和华见证人。”
政局动荡期间举行大会
20世纪80年代中期,缅甸的政局越来越不稳,以致1988年有几万人上街示威,表达对政府的不满。示威很快就被镇压下来,国内大部分地方都实施戒严。
伯特利成员觉温忆述:“政府严格实施宵禁,禁止五人以上的聚会。我们不禁想到要不要取消快要举行的区域大会。不过,凭着对耶和华的信心,我们去见仰光省的司令,请求他批准我们举行一个有1000人参加的大会。结果,两天后我们就收到准许证!我们向其他地方官员出示这个准许证,他们也批准当地弟兄举行大会。凭着耶和华的帮助,各地举行的大会都十分成功!”
没放弃基督徒聚会
1988年的骚动过后,缅甸的经济日渐衰退。虽然这样,弟兄姊妹还是十分信赖上帝,继续把上帝王国的事务放在生活的第一位。(马太福音6:33)
举个例,钦坎达跟家人住在实皆的一个偏远村子里。他说:“我们想参加在达汉举行的区域大会,坐船坐车去达汉需要两天。但要是我们去参加大会,我们饲养的鸡就没有人看守了。虽然这样,我们还是决定信赖耶和华,参加大会去。回家后,我们发现有19只鸡不见了,损失不少。但一年之内,剩下来的那一小群鸡就增加到60多只。那段日子,许多村民的鸡都病死了,但我们的鸡一只也没有死。”
昂丁嫩和妻子年妙也很专注于属灵的事。他们跟9个孩子住在仰光西北部的琼夏村,离仰光64公里
(40英里)。昂丁嫩忆述:“我们一家通常只吃稀粥和青菜,没有钱,也没有东西可卖。但我们一点也没有不开心。我跟家人说:‘连耶稣也没有枕头的地方,所以就算我要睡在树下或饿死,我也会继续忠心地崇拜上帝。’“有耶和华帮助我,我决不害怕。人能把我怎么样?”(希伯来书13:6)
“有一天,我们家里一点食物也没有了。妻子和孩子都很担心地看着我,我向他们保证:‘别担心,上帝必帮助我们。’上午传完道后,我带几个儿子去捕鱼,但捕到的鱼只够吃一顿。我把鱼篓留在河边,在一片睡莲附近,然后对儿子说:‘我们参加完聚会再回来。’那天下午风很大,许多鱼都到睡莲下面避风。我们沉下鱼篓捕到了很多鱼,卖鱼买来的食物够我们吃整整一个星期。”
耶和华上帝对自己的子民说:“我决不离弃你,决不撇下你。”这个暖人心窝的承诺一次又一次在他缅甸的仆人身上兑现,因此他们能够信心十足地说:“有耶和华帮助我,我决不害怕。人能把我怎么样?”(希伯来书13:5,6)
改良排印的技术
自缅甸语版的《守望台》于1956年发行以来,缅甸人一直从源源不绝的灵粮得到滋养。尽管国内
不断发生民族冲突和内乱,经济持续不稳定,但《守望台》从没脱期。缅甸语版《守望台》是怎样印制的呢?有许多年的时间,分部办事处先把杂志译稿的几份副本送交政府审查处。译稿通过审查后,分部就申请购买印刷纸张的许可证。得到许可证后,弟兄再把译稿连同许可证交给印刷商,由印刷商用手工将译稿逐页排印。样稿经弟兄校对确保正确无误后,印刷商就用残旧的印刷机把杂志印出来。然后,弟兄把杂志样本送交政府审查,政府会发一张有编号的证书批准杂志出版。可想而知,这么繁复的手续要用上好几个星期,而当时的纸张和印刷质量也不好。
1989年,分部安装了一个新的排版系统,彻底改变了印制杂志的方式。这个系统由耶和华见证人的世界总部研制,叫做“多种语言电子照相排版系统”(MEPS),利用电脑、电脑软件和照相排版装置把译稿排成可供印刷的版面。这个系统当年能处理186种语言的文字,包括缅甸语。 *
曾在分部服务的尹培强说:“在缅甸,耶和华见证人肯定是最先用电脑排版和制作书刊的团体。MEPS采用了由缅甸分部设计的优美缅甸语字体,
这使当地的印刷业发生了一连串变化。人们就是想不通我们怎样能令书刊的字体这么漂亮美观!”MEPS也适用于平版印刷,这比凸版印刷先进得多。此外,MEPS还能处理精美的图片,令《守望台》更美观、更有吸引力。1991年,缅甸政府批准《警醒!》出版,为此兴奋的不只是弟兄姊妹,还有其他读者!缅甸新闻部的一个高级官员说出了许多读者的心声:“《警醒!》跟其他宗教杂志不同,内容包罗万象,读起来趣味盎然,而且浅显好懂。我很喜欢看。”
过去20年,杂志的印刷量增加了8倍多!
过去20年,分部每月发行的杂志从1万5000本增加到14万1000多本,印刷量增加了8倍多。现在,《守望台》和《警醒!》对仰光的人来说一点也不陌生,而且在全国各地都有读者。
需要新的分部办事处
1988年的动乱之后,缅甸军政府要求各个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到政府登记,分部办事处马上响应。两年后,即1990年1月5日,缅甸的耶和华见证人成为正式注册的团体,称为“耶和华见证人(守望台)社”。
分部办事处在此之前已从第39街搬到茵雅路的一幢两层高的房子里,整个分部占地约2000平方米
(半英亩),位于仰光市北面富人聚居的郊区。但到了1990年这幢房子已经不够用了。当时探访缅甸的海外特访监督维夫·莫里特斯忆述:“伯特利家庭25个成员的工作环境很不理想。厨房欠缺炊事设备,负责做菜弄饭的那个姊妹只有一个电炉可用。洗衣房没有洗衣机,姊妹只能用地上的小池子洗衣服。弟兄们想买炉具和洗衣机,但这些东西根本不许进口。”弟兄们显然需要一个面积较大的分部办事处。因此,中央长老团批准把原来两层高的房子拆除,在原址建一幢四层高的大楼,有宿舍和办公室。但是,在展开工程之前,弟兄们必须解决几个重大的问题:一,工程要得到政府六个不同级别的部门批准;二,诗篇127:1)
当地的建筑商不知道怎样建造钢架结构的房屋,无法施工;三,国外的耶和华见证人志愿人员不能入境;四,所需的建筑材料缅甸没有,又不能进口。不用说,计划看来得搁置,但像以往一样,弟兄们信赖耶和华,深信只要耶和华愿意,新的分部办事处一定能建成!(“不是倚靠能力,而是倚靠我的灵”
在分部法律部工作的觉温回忆事情的经过:“我们向政府六个不同级别的部门提出申请,顺利通过了五个,包括宗教事务部。只有仰光市发展委员会说四层高的房子太高了,不批准我们的申请。我们再次申请,还是失败。分部委员会鼓励我坚持下去,我就热切地向耶和华祷告,然后第三次呈交申请书,结果成功了!
“接下来,我们去移民部。那里的官员说,外国人只可以得到在缅甸逗留7天的旅游签证。我们说,外国来的志愿人员都是技术人员,他们会向本地人传授先进的建筑技术,结果官员发给志愿人员长达6个月的签证!
“下一步,我们去贸易部,发现政府禁止所有货物进口,但我们告诉官员有关工程的性质,他们就发了一个许可证,容许我们输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建筑材料。进口税怎么办?我们去财政部,结果撒迦利亚书4:6)
获准豁免所有进口税!圣经说:‘“不是倚靠军队,不是倚靠能力,而是倚靠我的灵,才能成事。”这是万军之主耶和华说的。’我们从这次和其他许多次经历,体验到上帝的这句话一点不假。”(1997年,志愿人员全都来到了工地。建筑材料大部分由澳大利亚的弟兄捐赠,其余的则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当时监督工程的布鲁斯·皮克林忆述:“几个澳大利亚弟兄预先造好了整个钢架的组件,来到缅甸后再把组件逐一组合。所有组件竟能准确地装配起来,真令人赞叹不已!”德国、斐济、美国、希腊、新西兰和英国的志愿人员都前来帮忙。
当地的传道员可以无拘无束地跟外国的弟兄姊妹交往,是过去30年来第一次。唐纳德·迪尤尔忆述:“我们兴奋得不得了,简直就像做梦一样。外国的志愿人员爱耶和华,爱弟兄姊妹,甘心乐意献出自己,大大激励了我们。”另一个弟兄说:“我们
也学会了一些很有用的建筑技术。从前只会用蜡烛的,学会了安装电灯电线;从前只会用扇子的,学会了安装空调。我们还学会了怎样使用电动工具呢!”外国来的志愿人员呢?他们深受缅甸弟兄姊妹的信心和爱心感动。布鲁斯·皮克林说:“缅甸的弟兄很贫穷,但十分慷慨。许多人请我们到他们家吃饭,用来招待我们的饭菜是他们家几天的粮食。他们所做的,提醒了我们什么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家人、弟兄团体、对上帝的信心和上帝所赐的福分。”
2000年1月22日,弟兄们在国家剧场举行了一个
特别聚会,把新的分部设施呈献给上帝。呈献礼演讲由中央长老团成员约翰·巴尔发表,缅甸的弟兄都兴奋不已。建造王国聚会所
新分部的工程快要完成时,弟兄们开始留意另一个迫切的需要,就是建造王国聚会所。1999年,小山展彦和妻子小山彩从日本来到缅甸,小山展彦协助缅甸分部设立王国聚会所建筑工程处。他说:“我们几个弟兄着手检查缅甸各地会众聚会的地方,坐过公共汽车、摩托车、自行车、船和飞机,有时也得走路。我们常常要向政府申请通行证,因为很多地方都不准外国人出入。一旦肯定哪里需要新的王国聚会所,中央长老团就从为资源有限地区而设的建筑基金拨款给我们。
“我们组织起志愿人员,派一队前往位于仰光郊区的端宾达,建造第一个新的王国聚会所。外国和本地的弟兄一起工作,令警察很诧异,好几次叫他们停工,然后去问上司到底缅甸政府是否容许本地人和外国人一起工作。其他人则赞赏弟兄。一个男子惊叹说:‘我看到一个外国人在擦马桶!我从没有见过外国人做这样的工作。你们真的与众不同!’
“与此同时,另一支建筑队在泰缅边境的大其力镇开始建造新的聚会所。许多泰国的耶和华见证人
每天过境,来跟缅甸的弟兄一起施工。虽然两地弟兄说不同的语言,却齐心一意地工作。聚会所快要建成时,泰缅边境爆发冲突,两地军人互相对垒,跟两地弟兄的和睦共处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四周炮火连天、枪林弹雨,聚会所却丝毫无损。战事平息后,72人在新聚会所里把这个新建筑物呈献给和平的上帝耶和华。”自1999年以来,王国聚会所建筑队在缅甸各地建造了差不多70个王国聚会所
自1999年以来,王国聚会所建筑队在缅甸各地建造了差不多70个王国聚会所。当地的传道员有什么感想呢?一个姊妹满心感激,流下开心的眼泪说:“我从没想过我们会有这么美观的新聚会所!
我会格外努力邀请对圣经感兴趣的人来参加聚会。耶和华和他的组织这么爱我们,我感激不尽!”许多人都表达了类似的心声。特派传道员来了
缅甸跟国际社会隔绝了几十年后,于20世纪90年代渐渐对外开放。因此,分部办事处请政府再次批准特派传道员入境。2003年1月,基列毕业生青木浩志和妻子润子从日本抵达缅甸,这是约37年来首次有特派传道员入境。
青木浩志说:“当时,缅甸的外国人不多,我们必须小心谨慎,以免政府误解我们传道的目的。起初,我们只是跟本地的弟兄姊妹一起做续访和主持圣经研究,没多久就发现缅甸人很喜欢谈论跟上帝有关的事。我们第一次在早上传道时,就建立了五个圣经研究!”
青木润子说:“我们常常体验到耶和华在控制事态。有一次,我们在曼德勒附近教学生学习圣经后,坐摩托车回家时轮胎爆了。我们把摩托车推到附近的工厂去修理,那里的门卫只让浩志一个人推着摩托车进去,而我就得在保安亭等候。门卫对我们十分好奇。
“他问:‘你来这儿做什么?’
“我说:‘来看朋友。’
“他再问:‘跟朋友做什么?是不是跟教友开会?’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问,就没有回答。
“他没有罢休,又说:‘别装了!你是哪个组织的?’
“我从传道袋里拿出一本《守望台》给他看。
“他兴奋地大叫:‘我早就知道!’他转身向工友高喊:‘快来看!天使弄破车胎让这些耶和华见证人到这里来了!’
“他随即从自己的袋子里拿出一本圣经和一张我们的传单来。原来,他在另一个地方跟见证人学过圣经,搬到曼德勒后跟见证人失去了联系。我们马上开始教他圣经。后来,他的一些工友也学习圣经。”
2005年,另外4个特派传道员来到缅甸,他们是菲律宾组织事务训练班(现称独身弟兄圣经研习班)的毕业生。其中一个弟兄纳尔逊·洪希奥,面对特派希伯来书11:15,16。经文说亚伯拉罕和撒拉没有对家乡吾珥念念不忘,而是专注于遵行上帝的旨意。读过这段经文后,我就再没有哭了。我努力把缅甸当做自己的家。”
传道员常有的问题,就是思乡病。他说:“晚上我常常边祷告边哭直到睡着。后来,一个很关心我的弟兄给我看好榜样令多人受益
公元1世纪,使徒保罗嘱咐提摩太:“你听见我所传……的事,你要交托给忠心的人,让他们也能胜任教导人的工作。”(提摩太后书2:2)特派传道员谨记这一点,努力帮助缅甸的会众跟从耶和华组织的安排,好让他们能跟世界各地的弟兄姊妹做法一致。
比如说,特派传道员发现,很多缅甸的传道员要圣经学生照着书上的句子读出答案,因为缅甸大多数学校都是用这个方法教学生的。乔马·乌维尼亚说:“我们耐心地鼓励传道员用问题探知学生的想法和感觉。传道员马上照着做,结果教导更加有成效。”
特派传道员也留意到许多会众都只有一个长老或助理仆人。这些弟兄既忠心又勤奋,但常常以家长的姿态对待羊群。想必在1世纪有些长老也有这种态度,所以使徒彼得才这样劝勉长老:“务要牧养上帝的羊群,就是他交给你们照顾的”,不可“辖制身彼得前书5:2,3)特派传道员怎样帮助这些弟兄呢?本杰明·雷耶斯说:“我们努力树立好榜样,平易近人,对弟兄姊妹格外仁慈、温和。”特派传道员的好榜样渐渐感染了其他人。许多长老都改变了自己的态度,照顾羊群时更体恤他们的感觉。
为上帝产业的人,而是做羊群的榜样”。(改善翻译立见成效
有一段很长的时间,缅甸弟兄姊妹所用的圣经译本,是19世纪由假基督教传教士在佛教僧侣协助下翻译而成的。这个译本含有许多过时的巴利语词汇,十分难懂。因此,当缅甸语版《希腊语经卷新世界译本》在2008年发行时,弟兄都高兴极了。莫里斯·拉杰忆述:“在场的人不断鼓掌,有些人拿到这个译本时更喜极而泣。这个译本用词浅显、意思准确、清楚好懂,不了解圣经的佛教徒也能看懂!”这个译本发行后不久,缅甸的圣经研究数目就增加了超过百分之40。
像许多语言那样,缅甸语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源于巴利语和梵语,用于正式场合;第二种是日常使用 的。这两种语言都可读可写。耶和华见证人早期出版的缅甸语书刊都用第一种缅甸语,但今天越来越多人觉得这种语言很难懂。因此,分部最近开始把书刊译成日常使用的缅甸语,即大多数缅甸人都容易明白的语言。
这些新的出版物立见成效。翻译部监督丹兑吴说:“以前,读者常常说:‘你们的文章水准高,可惜我看不懂。’现在,他们一拿到书刊就很高兴,马上开始阅读。许多人赞叹说:‘这些文章真好懂!’”在会众聚会中,回答问题的人增加了,答案的素质也提高了,因为弟兄姊妹都明白文章的内容。
目前,翻译部有26个全职翻译员,分成三组:缅甸语组、哈卡钦语组和斯高克伦语组。书刊也翻译成另外11种当地语言。
热带气旋纳尔吉斯
2008年5月2日,强烈热带气旋纳尔吉斯以时速240公里(150英里)横扫缅甸。风强雨大,令
伊洛瓦底三角洲至泰国边境一带大受破坏,伤亡惨重。超过200万人受灾,约14万人丧生或失踪。受热带气旋影响的耶和华见证人多达几千个,但一个也没有受伤,这确实令人惊讶。许多人逃到刚建成的王国聚会所避难,因而保住了性命。在伊洛瓦底三角洲海滨村庄波丁贡,有20个见证人和80个村民到王国聚会所避难。洪水涨到接近天花板,情况非常危险,他们在房顶下的横梁上足足待了9个小时,洪水才开始退去。
分部办事处火速派出一支救援队,前往位于三角洲近出海口的重灾区。救援队带着水、粮食和药物去,一路上满目疮痍、尸横遍野。他们是最早到达灾区的救援队。救援队把救援物品分发给当地的弟兄姊妹后,就发表圣经演讲鼓励他们,又给他们一些圣经和圣经书刊,因为热带气旋令他们失去了所有东西。
为了统筹巨量的救灾工作,缅甸分部办事处在仰光和勃生设立了赈灾委员会。这些委员会把几百个志愿人员组织起来,向灾民分发白米、食水和其他生活必需品。有些弟兄姊妹的房子被气旋损坏甚至摧毁了,委员会就安排建筑队去协助他们重建家园。
托拜厄斯·伦德是其中一个救援人员。他说:“我和妻子索菲娅找到了16岁的梅信吴。她是家里唯一的传道员,我们找到她时,她的家已变成一堆瓦砾,
而她正在瓦砾中把圣经放在阳光下晒干。她一见我们就露出微笑,眼角却滑出一滴泪珠。不久,一支建筑队带着安全帽、电动工具和建筑材料前来,着手为梅信吴一家建造新房子。邻居都十分惊讶,有的人一连多天在工地四周蹲着观看,工地变成当地一个‘景点’。他们说:‘我们从没见过这种事!你们这么团结,这么友爱,我们也想做耶和华见证人!’梅信吴的父母和兄弟姊妹现在也来参加聚会,整家人都有很好的属灵进步。”救援工作持续了很多个月。弟兄们分发了数以吨计的救援物资,修葺和重建了160所房子和8个王国聚会所。热带气旋纳尔吉斯虽然使缅甸人历尽艰辛、吃尽苦头,却让他们清楚看出上帝子民之间的爱,这种爱使上帝的子民团结一致,为耶和华的名带来荣耀。
一件难忘的大事
2007年初,缅甸分部办事处收到一封令人振奋的信。于2006年跟妻子珍妮特一起到缅甸分部工作的乔恩·夏普说:“中央长老团决定在仰光举行一个国际大会,请我们着手筹备。这个大会于2009年举行,前来参加的外国代表来自10个国家,共有几百人,筹备这样的大会对缅甸分部来说是史无前例的!”
路加福音18:27)我们信赖上帝,于是着手筹备大会。
乔恩继续说:“我们马上想到许多问题:‘可以在哪里举行这个大型聚会?偏远地区的传道员能来参加吗?他们可以住在哪里呢?可以坐什么交通工具来?能负担一家大小的开销吗?还有,缅甸政府会怎样?会批准我们举行这样的大会吗?’前头看来障碍重重。尽管这样,我们记得耶稣说过:‘人所不能的,上帝都能。’(“我们很快就找到一个合适的场馆,就是位于仰光市中心附近的缅甸国家室内体育馆,那里有1万1000个座位,兼有空调设备。我们马上向当局申请使用体育馆。可是几个月后,离举行大会的日期只有几个星期了,我们的申请还没有得到批准。接着,我们收到一个极坏的消息:体育馆的管理层已经把体育馆租给某个机构举行跆拳道比赛了,日期正是我们打算举行大会的那几天!我们根本来不及去租别的场馆,于是耐心地跟举办拳赛的机构和许多政府官员磋商,寻求解决方法。最后,举办拳赛的机构表示,只要那16个参赛的职业拳手愿意更改约定的日期,他们就可以延期。拳手们得知耶和华见证人希望在体育馆举行一个特别大会,全都答应改期。”
缅甸分部委员会另一位成员觉温说:“不过,我们还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才能使用体育馆,而我们
的申请已经被拒绝了四次!这时距离举行大会的日期只剩下两个星期了,我们向耶和华祷告,结果得以跟管理缅甸所有体育馆的将军见面谈一谈,这也是我们首次得到批准去见这么高级的政府官员。这位将军批准了我们的申请,令我们兴奋不已!”几千个来自缅甸各地和国外的弟兄姊妹不知道这些情况,一直按计划准备来仰光参加大会,他们有的坐飞机,有的坐船,有的坐火车、公车或货车,有的走路。为了参加大会,许多缅甸弟兄整家人节衣缩食了好几个月,另有许多人努力种田、养猪、
缝制衣服,有少数人去河边淘金。他们当中许多人从没有来过大城市或见过外国人。超过1300个弟兄姊妹从缅甸北部来到曼德勒火车站,等着坐特别租用的火车去仰光。有些住在那加山区的弟兄姊妹用了六天才来到火车站,其中两个传道员原本以自制的简陋轮椅代步,但出发不久轮椅就坏了,只好由其他传道员背着前来。许多人在月台上等了很久,他们有的聊天谈笑,有的高唱王国诗歌。负责安排大会交通的本钦凯说:“人人都很兴奋。我们给他们食物、水和席子。火车终于到站了,长老们指示每组弟兄姊妹到指定的车厢去。火车站的扩音器响起:‘耶和华见证人的火车快要开了!’我仔细察看月台,确保弟兄姊妹都上了车,然后一跃跳上火车!”
这时在仰光,大约700个外国代表住进了酒店。但3000多个缅甸弟兄姊妹又住在哪里呢?大会住宿部的敏伦说:“耶和华感动仰光的见证人,使他们乐意接待弟兄姊妹。有些家庭接待多达15个客人。他们替客人向有关当局支付登记费,每天给客人弄早餐,安排他们往返体育馆。有几十个弟兄姊妹住在仰光各个王国聚会所里,另有几百人住进一所大工厂。虽然大家都尽了力,但仍然有大约500个弟兄姊妹没有地方住。我们跟体育馆的管理层商量,结果他们容许这些弟兄姊妹在体育馆过夜,这是前所未有的!”
“耶和华感动仰光的见证人,使他们乐意接待弟兄姊妹”
由于体育馆十分残旧,350多个志愿人员一连十天进行维修为大会做准备。大会监督泰温说:“我们修理了水管、电力和空调装置,再为整个体育馆涂上油漆,又彻底打扫。我们为准备大会竭尽全力,这也为耶和华作了一个美好的见证。管理体育馆的军官激动地说:‘真是太谢谢你们了!我要祈求上帝让你们每年都用我的体育馆!’”
大会于2009年12月3至6日举行,有5000多人参加。在大会最后一天,很多代表都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满场色彩缤纷。一个姊妹说:“节目开始前,大家就已经互相拥抱,流下惜别的眼泪!”中央长老团成员格里特·勒施弟兄作了大会最后的祷告后,听众中有的鼓掌,有的挥手告别,持续了好几分钟。一个86岁的姊妹表达了很多人的心声:“我觉得自己已经在新世界里了!”
对于这个大会,许多政府官员也十分赞赏。一个官员说:“这个集会真特别。没有人说脏话、吸烟或嚼槟榔。各个民族的人团结和谐。我从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团体!”莫里斯·拉杰忆述:“连仰光的高级
司令也说,他和他同事从没见过这样的活动,这个大会令他们大开眼界。”许多与会者都觉得参加这个大会是一个难能可贵的经历。一个缅甸弟兄说:“参加大会前,我们只是听说我们属于一个国际弟兄团体,但现在我们亲身体验到了!我们永不会忘记弟兄表现的爱心。”
“参加大会前,我们只是听说我们属于一个国际弟兄团体,但现在我们亲身体验到了!”
“可以收割庄稼了”
大约2000年前,耶稣对门徒说:“举目观看田地吧,已经发白了,可以收割庄稼了。”(约翰福音4:35)这正好反映缅甸今天的情况。目前,缅甸有3790个传道员,传道员与人口比率是1比1万5931, 缅甸确实是一大片有待收割的田地!2012年,参加耶稣受难纪念聚会的人高达8005人,增长的潜力很大!
就以若开邦为例,这个跟孟加拉接壤的沿海地区有接近400万居民,但一个耶和华见证人也没有。莫里斯·拉杰说:“每个月,我们都收到很多从这个地区寄来的信,人们索取书刊和表示想学习圣经。有越来越多佛教徒,尤其是年轻人,都有兴趣了解圣经。因此,我们不断恳求庄稼的主人,差更多工人出去收割庄稼。”(马太福音9:37,38)
“我们不断恳求庄稼的主人,差更多工人出去收割庄稼”
接近100年前,两个勇敢的先驱来到缅甸这个歌罗西书1:11)
佛教国家,传讲上帝王国的好消息。自那时以来,缅甸这个国家已有几千个来自不同民族的人归附正确的宗教。虽然生活穷困,经历天灾、暴力冲突、政局不稳,又跟国际社会隔绝,还受其他宗教人士迫害,但缅甸的耶和华见证人始终坚定不移,忠于耶和华上帝和他的爱子耶稣基督。他们决心继续传讲上帝王国的好消息,“凡事忍耐,怀着喜乐而坚忍”。(^ 2段 这个国家之所以叫做缅甸,是因为当地最大的民族是缅族。1989年,缅甸易名为缅甸联邦,以表示这个国家由许多民族组成。
^ 8段 英印混血儿的祖先是英国人和印度人。在英国统治期间,缅甸被视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很多英印混血儿移居缅甸。
^ 8段 贝特伦·马塞兰是第一个在缅甸受浸成为耶和华见证人的人。他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缅甸去世,至死忠心。
^ 62段 当时相当于大约95美元,一笔数目不少的钱。
^ 71段 请看《1966耶和华见证人年鉴》(英语)192页。
^ 113段 耶和华见证人出版,现已绝版。
^ 140段 MEPS现在能处理600多种语言的文字。
耶和华打开了出路
◆ 1988年,仰光发生大规模示威,成千上万人上街游行,要求政治改革。反政府情绪到了白热化阶段时,国内大部分地方实施戒严,军队以武力镇压,结果几千个示威者被杀。
同一个月,我们要把缅甸分部的全年报告寄给在美国纽约的世界总部。可是,一般的通讯渠道都被截断了,我们无法把报告寄到国外去。稍后,我听说美国大使馆会用直升机把外交邮件送到国外,就想到或许可以请他们把分部报告跟外交邮件一起送出去。于是,我穿上最漂亮的西服,系上最好的领带,前往大使馆。
我开车驶过被雨水浸湿了的街道,发现市内一片死寂,很不寻常。不久,前面出现一个很大的路障,于是我把车子停放好,走路到大使馆去。
接近大使馆的入口时,我看到几百人在门外高喊着要进去,却被神情严肃的海军陆战队士兵阻拦。我停下脚步,向上帝默祷。有个学生看到我衣着考究,就大叫:“他一定是大使馆人员。”我挤过人群,走到锁着的大使馆铁门前,门后有一个高大的士兵以怀疑的眼光瞪着我。
他大吼:“你是什么人?来干什么?”
我回答说:“我想见大使,有份很重要的文件要送去美国。”
他狠狠地瞪了我好一会儿,突然猛力打开铁门,一把将我拉了进去,再大力关上铁门,不让人群涌进来。
他粗声地说:“跟我走。”
士兵领我到大使馆的门前,一个满脸倦容的官员问我有什么事。
我说:“我是守望台社本地办事处的,我们有一份很重要的报告必须在这个月寄到纽约总部去,请问你们可不可以把这份报告跟外交邮件一起寄出呢?”我郑重地把装着报告的信封交给他,说:“很抱歉,我没有贴邮票。”
我郑重地把装着报告的信封交给他,说:“很抱歉,我没有贴邮票。”
官员有点困惑,问了我几个问题,然后向我保证一定会把报告寄出去。后来,我得知报告准时到达世界总部。
^ 283段 关于拉杰弟兄的生平,请看《守望台》2010年12月1日刊。
一个法官衷心接受真理
芒琼
出生年份 1934年
受浸年份 1981年
简介 曾经是个著名的校长和法官,后来成为热心的先驱
◆ 当初,有一位先驱向我介绍《守望台》,我说:“我很忙,没有时间读。”但我还是接受了杂志,因为我烟瘾很重,心想可以用杂志的纸来卷烟叶。
我撕下一页《守望台》打算卷烟叶时,觉得不先读读有点浪费,于是就开始阅读,结果爱上了这份杂志。杂志的内容打动了我,我戒了烟,并开始按上帝的正义原则生活。不久,我就受了浸。
受浸后我回到村里,从前教会的教士和长老们来对我说,如果我重返教会,他们就会给我钱,但我一口拒绝。于是,他们就散播谣言,说我受浸是因为收了耶和华见证人的钱。虽然被中伤,我却没有退缩。我以认识和事奉真神为荣。
我保持坚忍,蒙耶和华赐福
阿谢
出生年份 1952年
受浸年份 1998年
简介 认识真理之前,是天主教会的非圣职讲道员
◆ 在金三角的中心地带,我曾担任天主教会的非圣职讲道员许多年。后来,我遇到耶和华见证人,发现他们能纯熟地运用圣经,就同意跟他们学习。
不久,我每逢星期日就上午到教会讲道,下午到王国聚会所参加聚会。很快,我讲道的内容开始包括真正有圣经根据的道理,这令一些教友很不高兴,神父就更不用说了!后来我辞去讲道员的职责,教友就押我去法庭,想把我赶出村。裁判官告诉他们我有崇拜自由,但我的妻子却不肯罢休,对我怒吼:“滚!拿着你的袋子和圣经,滚!”虽然这样,我从没有跟她过不去,而是继续好好照顾她和孩子。我保持坚忍,蒙耶和华赐福,今天我的妻子彻丽和孩子都喜乐地事奉耶和华,令我大感欣慰。
我的猜疑渐渐消融
格雷戈里·萨里洛
出生年份 1950年
受浸年份 1985年
简介 从前在教堂工作,曾以为耶和华见证人是假先知
◆ 有多年时间,我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常常在村里的教会活动中带头。那些年,我看到教士们纵容淫乱、行通灵术、供奉各种神灵。他们的虚伪行径令我反感,于是我辞掉了教会工作,但我仍然相信天主教。
1981年,我遇到耶和华见证人,看到他们对圣经如此熟悉,就答应跟他们一起学习圣经。但是,我很怀疑他们的教义,不断质疑问难,他们却平静地用经文为我解答。
我去参加区域大会,想看看耶和华见证人在信仰上是否一致。休息期间我把提包忘在座位下边了,里面有身份证、钞票和其他值钱的东西。我以为提包一定会被偷走,但几位耶和华见证人向我保证:“不用担心。你的提包一定原封没动。”我跑回座位,发现果然是这样!自那时起,我对耶和华见证人的猜疑渐渐消融。
我找到的令我“无比富足”
沙丹吞昂
出生年份 1954年
受浸年份 1993年
简介 曾是佛教的僧侣,也当过兵。认识真理后,做了许多年先驱
◆ 我在佛教家庭长大,做过僧人一段时间,从来都不相信有创造主。曾经有个信“基督教”的朋友请我去教堂做礼拜,在那里我得知人类有个天上的父亲。我很想认识和亲近这位天父。
出家的日子满了之后,我参了军。服役期间我写日记,每篇日记的起头都写上“给天上的父亲上帝”。后来,我想离开军队
去做牧师,但上级不准我退役。过了一段时间,我晋升为上尉,不但有权有势,还可以得到许多财富。可是,在内心深处,我感到十分空虚。1982年,我跟图昂结了婚。她的姐姐是个耶和华见证人,给了我们一本《从乐园的失落到乐园的复得》。这本书说上帝的名字叫耶和华。我感到怀疑,对图昂说:“如果你在缅甸语圣经里找到‘耶和华’这个名字给我看,我就做耶和华见证人!”她怎么找也找不到,但这难不倒她的见证人朋友玛丽。玛丽马上打开圣经,把上帝的名字耶和华指给我看!后来,我开始带着妻子和孩子参加见证人的聚会,并且答应学习圣经。
我的圣经知识不断增加,我也越来越渴望事奉上帝。1991年,我再次申请离开军队,这次是为了成为耶和华见证人。两年后,我终于退役了。同年,我和图昂受了浸。
我在市场卖食物来维持家计。亲友说我疯了,竟然不做军人,放弃大好前途,做这样低下的工作。但我记得摩西为了事奉上帝,不惜离开法老的宫廷做牧羊人。(出埃及记3:1;希伯来书11:24-27)后来,我达成了渴望已久的目标,成为正规先驱。
我以前在军队的一些朋友成了地位显赫的军官,家财丰厚。至于我,则是因认识和事奉天父而享有许多福分,“无比富足”。(以弗所书2:7)今天,我有几个外甥和外甥女全时事奉上帝,大儿子在缅甸的伯特利工作。
他们的善行软化了我
梭邦
出生年份 1954年
受浸年份 1998年
简介 曾贩卖毒品,反对家人学习真理,却被基督徒的善行打动
◆ 妻子卢梅开始跟耶和华见证人学习圣经时,我大力反对,把她的圣经书刊扔进马桶,又把见证人从我家赶走。
后来我因贩毒而入狱。在狱中的第二天,我就收到卢梅给我的圣经和信,信里充满鼓励的话,还引用了许多圣经的经文。她不断给我写信,引用圣经鼓励我。我很快意识到我如果早点听从圣经的劝告,就不致坐牢。
一天,有两个不速之客来监狱探望我。这两个男子是
耶和华见证人,说我妻子叫他们来看望和鼓励我。他们花了两天才来到我这里。他们的探访令我深受感动。我有很多亲人,但没有一个来看我,而我曾大力反对的人竟然来了。不久,我患了伤寒而住进医院,却没钱支付医药费。这时,又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他也是个耶和华见证人,受我妻子所托来看望我。他很同情我,给我支付了医药费。我羞愧得无地自容,许下诺言要做耶和华见证人。五年后我出狱,就履行了承诺。
我会跳跃如鹿
连桑
出生年份 1950年
受浸年份 1991年
简介 曾当兵,打仗时失去双腿。现在是个助理仆人
◆ 我在马图皮出生和长大,马图皮是钦邦的一个偏僻山区城镇。我的家人敬奉神灵,相信这些能力高强的神灵住在附近的森林和山岭里。如果家里有人生病,我们就会在家里的神坛摆放食物请神灵享用,以为这样做神灵就会使病人好起来。
我21岁入伍。当兵的那些年,我打了20场仗。1977年,我们在掸邦木姐镇附近的军营遭反政府的共产党攻击。战斗持续了20天之后我军大举反击,这其间我误中地雷,看看双腿,发现骨头都露出来了。我觉得双腿灼热,喉咙生烟,但我一点也不害怕。我被火速送到医院去,双腿被切除。四个月后,我出院回家去。
在乐园里,我会跳跃如鹿,欢蹦乱跳!
我和妻子盛埃搬到曼德勒附近的实皆,我开始以制造竹椅子为生。我在实皆结识了一个浸信会牧师,他说我失去双腿是上帝的旨意。后来,我和盛埃遇见丽贝卡。丽贝卡是个先驱,她说地球会成为乐园,到时我会得回双腿。不久,我们就用心地学习圣经,但不是跟浸信会牧师学习,而是跟丽贝卡!
接近30年后的今天,我、盛埃和七个孩子住在宾乌伦附近的小村庄,七个孩子都受了浸。宾乌伦离曼德勒约65公里(40英里),是个建在山顶上的幽美城镇。我是宾乌伦会众的助理仆人,有三个孩子是正规先驱。我和盛埃努力教导儿女认识真理,他们都很听话,响应真理,令我们很欣慰。
我常常坐轮椅在村里传道。去聚会时,我就坐在摩托车的后座上搂着司机。我也会“走路”,就是撑着两个小木凳向前移。
我很喜欢以赛亚书35:6所说的“那时候,跛脚的要跳跃如鹿”。我多么渴望得回双腿!到时,我会跳跃如鹿,欢蹦乱跳!
探访会众的监督不辞劳苦
缅甸地貌多种多样,探访会众的监督不辞劳苦,走遍全国各地强化弟兄姊妹。他们是怎样探访会众的呢?就让我们看看一个分区监督的经历,他这次探访的会众在偏远的那加山区。这个分区监督叫做敏伦,他的妻子叫拉伦莫米。敏伦说:“上午,我和妻子挤进货车的车厢离开吉灵庙。我们站在一箱箱货物和蔬菜之间。其他乘客有的靠着货车的后挡板,有的坐在车顶上。货车
在坑洼不平的路上颠簸前行,尘土飞扬,我们戴上口罩以免给呛着。“两个钟头后,我们来到河畔小镇加莱瓦,打算坐船。等船期间,我们向一些店主和同行的乘客传道,大多数人都从没听说过耶和华见证人。船来了,船上的乘客上岸后,新乘客一涌而上找座位。接近100人把船塞得满满的,随时会翻船。我们把一些塑料瓶放进行李袋中,这样,万一我们掉进水里,行李也能浮起来。
“5个钟头后,我们来到茂叻镇,在一家小小的客店过夜。第二天清晨5点,我们又起程了。由于旱季河水很浅,我们的船四次在水底的沙洲上搁浅,不能前进。我和船上的男子得下到水中用力推船。14个钟头后,我们到了霍马林,漫长的旅程把我们累得半死,但当地的会众正等候着我们。我们一看到他们的笑脸,就倦意全消。当天晚上我们就跟弟兄姊妹相聚,欢度时光。第二天,我们去坎迪,坐船去大约要15个钟头。
“我们再次一大早就动身。这天船不那么挤,风景
也不同。船在隆隆声中向上游前进,沿途见到几百个村民在挖掘河床找金子。最后,我们来到坎迪,浑身僵痛,却不见弟兄姊妹来接我们,必定是通知本地会众有分区探访的信寄丢了。于是我们就坐出租摩托车到王国聚会所旁边的房子过夜,倒头就睡。“第二天早上,我们跟25个传道员在王国聚会所集合,准备去传道。大多数传道员都是那加族人,这个民族住在由缅甸伸延到印度的山区。我们一起出发去一个河水环绕、高山环抱的小镇。我跟同伴来到一所竹房子前,扬声跟里面的人打招呼。一个那加族男子出来,请我们进去。他和妻子都留心听上帝王国的信息,高高兴兴地接受了书刊。许多那加族人都自称是基督徒,对上帝王国的好消息很感兴趣。下午,我们举行探访周头一个基督徒聚会。
我们一看到他们的笑脸,就倦意全消
“一个星期后,我们坐船到对岸的辛德镇去,这个小镇有12个传道员。我们也探访了三个偏远小组,最远的在11公里(7英里)以外。我们走路去每一个小组,跟他们一起传道,我还发表了演讲。这一带的传道员都生活穷困,很多人不是患疟疾,就是患结核病(俗称肺痨)。他们还得忍受来自其他宗教的猛烈反对。虽然这样,他们仍然很热心传道。星期天,参加公众演讲聚会的人数高达76人,当中不少人走了几个小时才来到,我们都十分振奋。
“时间过得很快,该走了。我们很舍不得这些亲爱的弟兄姊妹,他们一再证明自己深爱耶和华。船往南行驶,我们一路思念他们坚强的信心。他们虽然贫穷,在属灵方面却很富足!我们真渴望再来探访他们。”
我想向全世界传道!
萨加尔·拉伊
出生年份 1928年
受浸年份 1968年
简介 曾是一名士兵,得过勋章。接受真理后,遭受同乡猛烈反对,却依然坚持不懈地传道
◆ 我的出生地掸邦,是缅甸东北部的山区。我们一家是尼泊尔的廓尔喀族人(踞喀族人),虽然信奉印度教,但也跟随当地习俗崇拜神灵。按照廓尔喀族人的传统,我的父亲和四个哥哥都当了兵,随后我也理所当然地成了一名士兵。我在缅军服役20年,打过的仗多得数不清,但是竟然没受过重伤,真是万幸。
我第一次阅读《守望台》时,得知圣经说世上只有一位真神,名叫耶和华。我觉得新奇极了,因为作为印度教徒我一直相信世上有千千万万个神!我去翻查
尼泊尔语、印地语、缅甸语和英语辞典,每一本都说耶和华就是圣经所说的那位上帝。后来,我和妻子乔蒂搬到勃生,特派传道员弗兰克·迪尤尔鼓励我学习圣经,我和乔蒂都答应了。我俩很快就确信只有耶和华才是真神,决心单单崇拜他。我们把偶像统统扔进勃生河,免得被人捡去。(申命记7:25;启示录4:11)
我不久就退了伍,带着妻儿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与一小群耶和华见证人取得联系,跟他们学习传道。后来,我们从森林里就地取材,在我家前面搭了一个小型的王国聚会所。廓尔喀族同乡会的委员怒不可遏,说:“这里是印度教的天下,谁允许你们建基督教堂啦?这里的人已有宗教信仰,你们不可以向他们传道!”
他到地方官那里告我们,地方官就问我:“拉伊先生,你有没有在印度教徒居住的地方传道,劝人信基督教?”
我说:“我是一名耶和华见证人,不但想向本地人传道,还想向全世界传道!而别人想不想改变信仰,那是他们自己的事。”
这40年来,我和乔蒂帮助了100多人认识圣经真理
结果令人欣慰,地方官允许我们继续传道。这40年来,我和乔蒂帮助了100多人认识圣经真理。他们当中有许多人现在是特别先驱、探访会众的监督和伯特利成员。我们的儿女和他们的家人大多也忠心事奉耶和华,这让我们很高兴。
我找不到“耶和华的王国”
梭伦
出生年份 1960年
受浸年份 2000年
简介 曾是个佛教徒,从杂志读到“耶和华的王国”,就想去参观一下
◆ 在靠近泰国边境的城镇大其力,我步行去上班,途中捡到几本《守望台》。杂志讲述耶和华的王国给人带来美妙的福分。我当时是个佛教徒,从没听人说过耶和华,就推想“耶和华的王国”一定是个非洲国家,于是在地图上找,但怎么也找不到。我问其他人,可是谁都帮不了我。
后来,我听说有个年轻的同事正跟耶和华见证人学习圣经,就问他:“你能告诉我耶和华的王国在哪里吗?”当我知道耶和华的王国是个天上的政府,将使地球成为乐园,我感到很惊讶,激动得不得了。我把头发剪短,不再吸毒和嚼槟榔,也不再做佛教徒。如今,我更加渴望在耶和华的王国统治下生活了。(马太福音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