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对抗死亡之“吻”

对抗死亡之“吻”

对抗死亡之“吻”

《儆醒!》驻巴西通讯员报道

夜阑人静,你好梦正酣,它就愈趋愈近。它可吵不醒你。其实,它“亲”你的时候,你根本察觉不了。

这样夜闯民居的家伙就是猎蝽,在南美洲多的是。猎蝽叮人吸血,一“吻”可长达十五分钟。猎蝽的“吻”本身并没有什么害处。可是,猎蝽在人的皮肤上留下的排泄物,却可能含有一种称为克鲁斯氏锥虫的微生物。克鲁斯氏锥虫是种寄生生物,一旦通过眼睛、口部或伤口进入人体,就可能导致南美洲锥虫病,即人们常称的恰加斯氏病。

以急性患者来说,最明显的症状是眼睑肿胀。疲倦、发热、食欲不振或腹泻也可能接踵而来。不过,不管人有没有接受治疗,一两个月之后,症状通常也会自然消退。但问题不一定就此一了百了。在害病十到二十年后,人的心脏可能会出现问题,例如心律不齐或甚至心脏衰竭。 *

据估计,每年有多达一千八百万人感染恰加斯氏病,约五万人更因而死亡。病人不全都是给猎蝽叮咬而害病的。举个例,一些有病的母亲以母乳哺育孩子,结果把病传给孩子,而孕妇也可以把疾病传给胎儿,或者在婴儿出生的时候传给他们。接受输血 *或吃了没经烹调、含克鲁斯氏锥虫的食物,也能致病。

人们正怎样对抗这种病呢?杀虫剂一向能有效地控制猎蝽的数目,人就算不大喜欢在家里喷洒,也得每半年就喷一次。不过,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已研制出替代品来——含杀虫剂的油漆,并且在4800所房子做过测试。结果怎样?两年后,百分之80的房子仍找不着半只猎蝽!研究人员也发现,楝树的叶子含有一种物质(Azadirachtin),对人无害,又能被生物分解,不但能把猎蝽肚子里的克鲁斯氏锥虫杀死,还可以保护健康的猎蝽,使它们不致沦为克鲁斯氏锥虫的宿主。

康复有望?

数百万害了恰加斯氏病的人可望康复过来吗?有这个可能。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小组,正在研究克鲁斯氏锥虫的一万个基因,尝试解开个中秘密。一旦成功,他们也许就能发明一些诊断方法、疫苗和效力更强的药物了。

1997年7月,克鲁斯氏锥虫一个主要蛋白质给太空穿梭机“哥伦比亚号”送上太空,让科学家研究它在微重力的情况下结构如何。要研制能配合其结构的药物,这是个基本步骤。科学家的确要努力研制新药,因为到目前为止,恰加斯氏病一旦进入后期,就没药可治了。 *

巴西生物学家康斯坦萨·布里托深谙“病向浅中医”的道理,并发展出聚合酶链反应诊断法,诊断结果两天内就有分晓。只可惜,许多人在害病初期根本不知道自己害了病。

预防胜于治疗

说到底,人如果住在满是猎蝽的地区,可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呢?

▪ 房子要是由泥或茅草盖成的,就尽量给床加个蚊帐才好睡觉。

▪ 喷洒杀虫剂,好减少害病的危险。

▪ 修补墙壁的裂缝、缺口,因为猎蝽也许在这些地方繁殖。

▪ 家里要保持洁净,画或家具后面也要注意清洁。

▪ 偶尔把床垫和毯子放到太阳下晒。

▪ 要记得动物,不管是野生的还是自己饲养的,都可能是锥虫的宿主。

▪ 如果怀疑某只昆虫是猎蝽,要拿去附近的健康中心化验。

[脚注]

^ 5段 症状因人而异,有些症状跟其他疾病也有相似的地方。因此,这儿谈到的只是一般情况,不可作诊断之用。不少人感染了病,却没有出现任何 症状,直到疾病缓缓发展下去,才知道害了病。

^ 6段 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发现,在某些国家,人们不一定检查供血是否有恰加斯氏病。

^ 10段 医生可用硝呋噻氧对付克鲁斯氏锥虫,但这种药常引起严重的副作用。

[第13页的附栏]

谁发现恰加斯氏病?

1909年,巴西医生卡洛斯·恰加斯在巴西的米纳斯吉拉斯州工作。当地疟疾肆虐,令铁路的建筑工程受阻。恰加斯发现,许多病人的症状跟任何已知疾病的都不一样。他也留意到,当地的房子有不少叫猎蝽的昆虫,是一种吸血虫。恰加斯检查猎蝽的肠脏,发现里面有种不知名的原虫。他把这种原虫称为克鲁斯氏锥虫,以记念其好友兼科学家奥斯瓦尔多·克鲁斯。恰加斯深入研究问题,因而发现了这种病,病以恰加斯为名,实在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第12,13页的图片]

乡间的房子常常有许多猎蝽

[鸣谢]

Photos: PAHO/WHO/P. ALM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