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之声
读者之声
剑兰 “剑兰——娇嫩妩媚”这篇文章值得称赞,内容描写细腻。(2000年2月22日刊)我很喜欢你教会属下成员来探访我,虽然我并没打算成为他们的一分子。无论怎样,写文章的人对剑兰确实有透彻认识。在这压力重重的世界里,种植剑兰使我感觉轻松惬意。
C.M., 美国
自杀 “谁最容易自寻短见?”(2000年2月22日刊)这系列文章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我妈妈在八个月前突然逝世。妈妈离世的时候,爸爸身处外地,他为此感到非常内疚。他常常说不想再活下去了。因此,这系列文章使我跟爸爸都受益良多。
R.Z., 德国
两年前,我祖父自杀身亡。自从祖母离世以来,他的精神一天比一天差。这系列文章帮我看出祖父为什么会自寻短见。
A.M., 美国
今年1月,我48岁的兄长自杀身亡。我爸爸并不是个耶和华见证人,他在哥哥出殡之后第二天收到这期《儆醒!》。他含泪向我们展示杂志,说不出话来。这个时候收到杂志,给我们很大安慰。我们悲喜交集,整家人都哭了起来,一同为这系列文章感谢上帝。
B.J., 美国
去年,在我们的学区里有六名学童自杀身亡。这件事引起了极大关注,学区敦促学校要加倍留意学童的自杀倾向。我们在一些通常反应冷淡的地区分发这期杂志,有时,我们还没讲完介绍词,别人已迫不及待从我们手中拿过杂志来!
C.C., 美国
我在爸爸去世之后曾自杀过两次,当时我还是个十余岁的青少年。许多人对“自杀”问题避讳不谈。谢谢你们以《儆醒!》的封面文章探讨这个问题,内容坦白率直,合乎现实,通情达理。
M.G., 法国
友谊出了岔子 “青年人问……朋友为什么要伤我心?”(2000年2月22日刊)使我得益不少。我有个要好的朋友,我们成为知己密友已有六年半的时间了。但最近他使我非常伤心。我们听从文章的建议,把问题提出来,心平气和地谈谈。结果,现在我们的关系甚至比先前还要亲密。
M.L., 美国
伤残传道员 “尽管残障多病,前景却一片光明”(2000年2月22日刊),这篇文章教我非常感动。我还年轻,可是,我所面对的难题,有时看来是无法克服的。康斯坦丁·莫罗佐夫的经历对我有莫大鼓励。我会好好珍惜他的这句话:“我渴望继续事奉[耶和华],直至我心跳停顿为止。”
L.C., 意大利
我有三名子女,由于丈夫跟我信仰不同,我得亲自教导孩子属灵的事。我要出外谋生,还要料理家务,有时真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康斯坦丁的毅力确实了不起!谢谢你们刊载他的个人经历。
O.K., 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