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世闻点滴

世闻点滴

世闻点滴

驾驶考试失败,考生大动肝火

巴黎《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自1994年以来,法国500个汽车驾驶执照考官遭受辱骂和殴打的事件,增加了百分之150”。应考者中,成功通过20分钟驾驶考试的人不及百分之60。差不多所有没有上昂贵驾驶训练课程的考生都不合格。愈来愈多考试失败的人向考官发泄愤怒,挥拳猛打,并且揪着他们的头发,把他们扯出车外。一次,有人甚至挥着一支注射器,声称其中装满感染爱滋病毒的血液,追逐考官。最近,一个23岁的男子,由于考试失败,用装满橡皮子弹的枪,射向考官。为了避免这些暴力事件发生,考官建议不要即时告诉应考者考试结果,反之,要以书面通知他们。

学生压力重重

孟买《亚洲时代》报道说,学年终结前的考试,令很多印度学童觉得压力大增。在考试前埋头苦读,又要努力争取高分,对一些学童来说,压力实在是难以忍受。因此,在考试期间见精神科医生的学生人数增加一倍。一些父母渴望儿女考试成绩优良,于是在考试期间限制一切娱乐活动。精神科医生,V.K.穆特说:“父母给儿女很大压力,除此之外,儿女又要跟其他学生竞争。”他还说,很多父母“不知道给儿女机会松弛一下身心,使他们精神得以振作,更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哈里什·谢利医生留意到甚至“一年级到七年级的学生”,也渐渐感受到考试的压力。

野猪入城

德国《周报》说:“野猪一般是胆怯怕人的森林动物,但现在它们发觉城市里不但食物充足,而且又是躲避猎人的好地方。”在柏林,野猪还在市内生下小猪。它们饥饿时,不仅在树林区和公园觅食,也到处摧毁花园,挖出园里的鳞茎,吃个痛快。这些野猪体重几达350公斤,因此吓倒不少市民。有些人甚至爬上树上,或走入电话亭内躲避。这些动物也造成无数交通意外。有些居民下班回家时,就遇见这些刚毛耸立的不速之客。有人曾问道:“在我的车子和我家大门之间的地方,站了20头野猪,试问我又怎能入屋呢?”

青少年的婚姻

印度最近一项国家家庭健康调查指出,在印度,百分之36已婚少年年龄由13至16岁不等。据孟买《亚洲年代报》报道,调查也指出,17至19岁的少女中,有百分之64不是已生了孩子,就是正在怀孕。报告说,15至19岁的年轻母亲,因怀孕难题而丧生的可能性,较20至24岁的女子高一倍。除此之外,在过去几年,15至24岁青少年患性传染病的数目增加了一倍。专家认为难题与日俱增,是因为青年人缺乏性知识,又加上同辈和传媒就性问题传播误导人的资料。

一病换一病

《经济学家》周刊报道:“三十年前,五个埃及人中有三人受血吸虫病所折磨。引起这种恶疾的寄生虫住在水螺体内。”运用现代药物应付血吸虫病的确大大减少了这种病造成的威胁。然而,看来早期应付血吸虫病的运动可能使“几百万的人接触到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可以致命,同时可能取代血吸虫病,成为埃及的首要健康问题”。周刊透露,原因是用来注射防止血吸虫病药剂的针头“惯常是重复使用的,并且很少经过正式消毒。……科学家到1988年才识别出由血液传染的丙型肝炎病毒”。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埃及“丙型肝炎的发病率是世界之冠”。据说在大约一千一百万埃及人里,大约六人中有一人是带菌者,其中百分之70后来患上慢性肝病,百分之5最后会死于肝病。文章还说:“据医生所知,这是有史以来病毒首次通过一项运动传播得这么广泛。但叫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要是没有这项庞大扑灭血吸虫病的运动,更多人可能会死于血吸虫病。”

污染引致蚊灾

奇利河流经秘鲁的一个大城市阿雷基帕。污染的河水滋生叮人的蚊虫,造成严重难题。当地居民为了扑灭成群结队的叮人蚊子,把市内的杀虫剂全部用清。利马《商报》指出,奇利河受化学物品污染,因此造成这场蚊灾。报章说,“很久以来”,河里的蟾蜍“一直天然防治蚊虫”,但河水的化学毒素,把许多蟾蜍杀死。

葡萄“美酒”

英国的警方和关注酗酒问题的团体都提出警告,由于葡萄酒酒精含量上升,令偶尔才饮些酒的人也可能会喝醉。十年前,只有上佳葡萄酒、餐后甜酒才含百分之13至14的酒精成分。但是,现在供日常饮用的葡萄酒普遍也有高达百分之14的酒精含量。这些酒大多是来自澳大利亚、南非和智利等国家。这些国家气候暖和,故能生产更熟,更甜的葡萄,结果制成的酒也是烈性的。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引述关注纵酒协会副会长,玛丽安·麦基宾的评论说:“葡萄酒的酒精含量不断上升,对没有留意酒精含量的消费者来说,造成了混乱的情况。”

太干净了?

德国《威斯特伐利亚新闻》报道,弗赖堡大学环境医学和医院卫生学院发现,一些家庭用品的抗菌添加剂,不但毫无作用,还可能招致危险。学院的院长,弗朗茨·达施纳教授说:“添加剂不但是不必要的,而且还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危险是,产品中一些物体很容易引起过敏症。报告说,发出臭味的衣服只需要洗得干干净净,而不一定要经抗菌化学物加以处理。达施纳总结说:“用不破坏环境的去污剂洗净衣服,已很足够了。”

追上潮流压力大

伦敦《卫报》报道,英国政府向500个青年人作民意测验,得出的结果表明青年人“遭受愈来愈大的压力,要符合广告宣传和大众传媒所描述的理想形象。压力实在使他们透不过气来”。每逢压力大增时,女子就向知己朋友倾诉心事。但男子却觉得表达自己的感受实在不容易,于是为了发泄内心的愤怒,他们就变得暴躁好斗,甚至以身试法。由于感到自卑和抑郁,男子自杀的可能性,较同年纪的女子高两倍。另一方面,女子故意伤害自己,饮食失调,患上厌食症和暴食症的可能性却较男子高三倍。

球星梦碎

巴黎《玛丽安》杂志说:“法国足球队在非洲招收的球员中,百分之90最终成为非法工人。他们融入法国社会的希望极渺茫。”法国政府一份官方报告斥责代表球队招聘的人员寡廉鲜耻,他们走遍地球每个角落,寻找“杰出的青年球员”。非洲数以千计的青年人,包括300个年纪在13岁以下的男童,相信了他们的甜言蜜语,梦想一朝在球坛上成名,光芒四射。但他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跟任何球会签订正式合同,结果是身无分文。杂志说:“球员一举成名的故事少之又少,但在律师档案里却记录着无数以悲剧收场的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