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野生动物
追踪野生动物
想象一下,你的背上装了一个微型无线电发报机,一举一动都受人监视,并且加以分析。一只叫做吉布森太太的漂泊信天翁就过着这样的生活。研究人员借着在她身上配置的小型发报机,能在暗中监视她,方法是利用人造卫星接收发报机的信号(同时也收集其他装上这种仪器的飞鸟的信号),然后把信号传返地球。结果研究人员搜集了不少数据,使我们对这种巨鸟得着一些惊人的新发现,很可能有助我们把这个品种保存下来。
根据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省拉特罗布大学发表的一份报告,研究员发现漂泊信天翁平均每天能够飞行300公里,有时候甚至能一天飞行1000公里。这种鸟展翅时全长3.4米,是鸟中之冠,精于滑翔飞行,起落间已远渡重洋,3万多公里的路程不消几个月就完成了。在美国进行的类似研究发现,黑背信天翁为了把食物带回家给一只雏鸟吃,会不惜长途跋涉,四度在火奴鲁鲁(夏威夷檀香山)西北的特恩岛和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岛之间来回飞行,每程来回等于6000公里。
这些应用高科技的研究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雌性漂泊信天翁的数目会下降得比雄性快。从它们的飞行路线可见,繁殖期的雄鸟多数在接近南极洲的地方猎食鱼类,但是繁殖期的雌鸟却通常在靠北方一点的地方觅食,于是落入长线捕鱼船的捕鱼区。漂泊信天翁俯冲扑食由捕鱼船拖着的鱼饵,结果被鱼丝缠着而溺水身亡。在某些繁殖群中,雄鸟雌鸟的比例是二与一之比。其他品种的信天翁也受到这个问题困扰。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水域,曾经有5万只飞鸟因长线捕鱼船而溺毙,导致某些品种濒临灭绝。事实上,澳大利亚已经把漂泊信天翁列为濒危动物。由于以上的发现,渔民把捕鱼技术加以改良,已经减低了漂泊信天翁的死亡率。可是在若干滋生地,漂泊信天翁的数目继续下降。
鸟类环志
研究人员得到微型电子仪器之助,就能够监察若干品种的飞鸟的活动,不过,他们早在许多年以前已经开始使用一些比较便宜、简单的方法来追踪鸟儿。其中一个方法叫做鸟类环志,就是把像脚镯一样的金属或塑料小环套在鸟脚上,套的过程要小心翼翼地进行。
《史密森学会》月刊指出,鸟环在1899年开始成为正式的科研工具,当年一个丹麦教师汉斯·克里斯蒂安·莫滕森“自制金属环,刻上自己的姓名和地址,并套在165只八哥雏鸟脚上”。
时至今日,鸟类环志的活动已经遍及全球,为鸟类品种分布、移栖习性、行为习惯、群体结构、各种鸟群的数目、生存率和生育率等课题提供不少珍贵数据。在狩猎活动不受禁止的国家,政府也能借赖环志的记录,对猎禽活动定下长远的规管方针。环志也能显示鸟类受疾病和化学毒物影响的程度。原来有些鸟也可能成为脑炎和莱姆关节炎的带菌者,所以多了解鸟类的生态和习性,对保障人类的健康也很有用。环志活动不人道吗?
有鸟类环志活动进行的国家都对这种活动监管得很严密,参与环志活动的人都必须领取牌照。澳大利亚自然保护组织指出,在澳大利亚,“参与环志活动的人都受过悉心训练,掌握如何在不伤害飞鸟的情况下捕捉鸟儿,并为它们套上脚环。训练课程一般为期两年,当中包括大量实习”。欧洲、加拿大、美国等地也有类似规例。
鸟环有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和物料,一般以铝和塑料等轻质物料为主,但是如果鸟的寿命比较长,或者接触海水的机会比较多,鸟环就会用不锈钢等抗锈蚀物料来制造。用不同颜色和编码来做环志,令研究人员能从远距离就辨认出飞鸟,虽然环的数目是用多了,但是却省掉了再捕捉禽鸟来辨认的麻烦。
研究人员不论使用什么环志法或者标志法,都会小心避免刺激飞鸟,也会尽量避免影响鸟儿的行为、生理、寿命、群体生活、生态或生存机会。例如,在鸟的翅膀加上鲜艳的标志,可能令禽鸟更容易被猎食者发现,也许也会使鸟儿求偶失败。有些品种的鸟把大便排放在脚上,加脚环可能会增加受疾病感染的可能性。在寒带地区,冰雪可能会在鸟环上凝结,对禽鸟——尤其是水禽——造成潜在危险。以上只是关于鸟类标志法的一点儿知识,但是足以表明,这门技术要做得好,做得合乎人道,就需要对鸟类生物学和鸟类习性有一定的了解。
发现有环志或标志动物须知
有时候环或标签上会刻上电话号码和地址,方便跟环志的主人或者环志组织取得联络。 *标签的主人自然需要知道发现标签的时间和地点,也许还会需要多一点细节。以鱼类为例,生物学家掌握了以上的资料,就能算出鱼在套上标签释放后游得有多远,有多快。
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刻苦经营,加上一些有心人在发现标签和环志时,跟有关方面通力合作,关于野生动物的惊人资料才得以搜集起来。举个例子,有一种鹬科鸟叫做红腹滨鹬,重量只有100克到200克。科学家现在知道有些红腹滨鹬每年都会从加拿大极北的地方移栖南美洲的最南端,然后重回旧地,旅程长达3万公里!
从一只老当益壮的红腹滨鹬身上找到的鸟环显示,它也许在过去15年来每年都来回往返两地,就是说这小小的家伙已经飞过40万公里的距离,比从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还要长!自然生态作家斯科特·魏登索尔把这只真正算得上是奇鸟的红腹滨鹬放在手心,然后说:“对着这些能把广大世界连在一起的旅行家,我只有怀着敬畏之心摇头赞叹。”不错,我们对地球上的万物知道得越多,对耶和华上帝的敬畏之心也会越大,因为他“造天、地……和其中的一切”。——诗篇146:5,6。
[脚注]
^ 13段 环志和标签都可能会变得太残旧,上面的资料可能会变得模糊不清。但是用了蚀刻术以后,本来看不见的也可能会看得清。美国的鸟类环志研究所,每年都用这种方法来阅读数以百计的环志。
[第15页的附栏或图片]
各式各样的标志法和追踪法
除了研究鸟类以外,研究其他动物也会用标志法。标志技术因应科研目标、动物的体格特征和习性而各不相同。研究人员除了利用脚环以外,也会利用长带子、短带子、标签、颜料、刺青、染料、烙印、项圈、无线电追踪器、微电脑、不锈钢扣(连编码标签)、削趾、削耳、削尾,还有林林总总的不同技术和设备,这些技术有便宜的、有昂贵的。例如:价值1万5000美元的微型电子仪器连摄像机,专门用作研究海豹的潜游习惯。
有一种电子仪器叫做无源集成转发器,先把动物麻醉,然后把转发器植入动物皮下或体内,从此就能用一种特殊的仪器从体外阅读数据。科学家为了研究金枪鱼,把一个称为档案标签,又称为智能标签的微电脑植入金枪鱼体内。这些微型晶片能够搜集温度、水深、光度、时间的数据,并且储存下来,一次最多可以储存长达九年的数据。标签回收以后,就能提供大量宝贵的数据,包括金枪鱼游过的旅程,计算方法是把每日光度值和关于时间的数据加以比较。
蛇的标记法是把某些鳞片剪去;龟是在壳上打洞;蜥蜴是把脚趾削去;短吻鳄不外乎是把脚趾削去,或者拔去尾巴上的某些鳞甲(角板)。有些动物天生容易辨认,拍几张照片对着看就够了。
[图片]
黑熊的标签在耳朵;宅泥鱼的标签像面条一样;短吻鳄的标签在尾巴
游隼的身上有人造卫星发报机
红鳟鱼体内装了遥测装置
[鸣谢]
Bear: © Glenn Oliver/Visuals Unlimited; damselfish: Dr. James P. McVey, NOAA Sea Grant Program; alligator: Copyright © 2001 by Kent A. Vliet; falcon on pages 2 and 15: Photo by National Park Service; men with fish: © Bill Banaszewski/Visuals Unlimited
[第13页的图片]
给条纹鹰套上鸟环
[鸣谢]
© Jane McAlonan/Visuals Un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