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捍卫上帝之名

捍卫上帝之名

捍卫上帝之名

阿纳尼亚·泰拉迪安是公元2世纪的犹太学者,他以举行公开集会,讲解犹太律法《托拉》(包含圣经首五卷书)为人所知。泰拉迪安也因使用上帝的名和把这名教导人而名传于世。上帝的名字在圣经头五卷书就出现了一千八百多次,既然如此,泰拉迪安又怎能在教导《托拉》时不提及上帝的名字呢?

在泰拉迪安的日子,犹太学者处境危险。犹太历史家指出,无论自己信奉还是教导别人信奉犹太教,都会被罗马皇帝判处死刑。最后,泰拉迪安被罗马政府逮捕,被捕时身上还有一份《托拉》手抄本。他直言不讳地向指控他的人指出,他教导人认识圣经,只是遵行上帝的吩咐而已。可是,他仍难逃极刑厄运。

泰拉迪安行刑那天,身上就绑着被捕时手上拿着的圣经,被挂在柱上活活烧死。《犹太百科全书》记述:“为了加增泰拉迪安死前的痛苦,他们特意把一团蘸了水的羊毛缠在他的胸口上,令他不那么快死去。”被判死刑的不只泰拉迪安本人,还有他的妻子,而他的女儿就被卖到妓院去。

罗马人处决泰拉迪安的方式,极尽残忍之能事。尽管他们要为此负上责任,《塔木德》 *却直言不讳:“泰拉迪安被绑在柱上烧死,是由于他把上帝的名字读出来。”对犹太人来说,人竟敢读出上帝的名字,实在罪大恶极。

第三条诫命

对于使用上帝的名字,证据显示,一个迷信的观念于公元1和2世纪在犹太人当中渐渐形成。《密西拿》(犹太教的口传律法,是《塔木德》的主要部分)指出,“谁读出上帝的名字,谁就没份儿进入上帝应许的地上乐园”。

这个限制是怎样开始的?有人声称,犹太人认为人是不完美的,所以不配读出上帝的名字。后来,他们甚至忌讳写出这名字。据一部百科全书说,所有用文字写下来的东西,都避开使用上帝的名字,以免因亵渎神圣而被扔掉。

《犹太百科全书》指出,“忌读上帝的名字是由于对十诫中第三条诫命的误解所致”。上帝颁布十诫给以色列人,其中第三条说:“不可滥用耶和华你上帝的名,因为滥用他名的人,耶和华必定惩罚。”(出埃及记20:7)由此,上帝禁止人误用他名字的这项法令受到扭曲,成为一个迷信的禁忌。

今天,当然不会再有人认为,上帝会把那些读出他名字的人,绑在柱上活活烧死。然而,对上帝名字的迷信,犹太人的态度到今天依旧不变。许多人还相信,上帝名字的四个希伯来语字母是“不许宣读的神名”和“不可能正确表达的名字”。有些人就连跟上帝名字有关字词的读音,都刻意用另一个读音代替,避免跟传统观念冲突。举个例,他们会把耶和华的简称Jah或Yah读成Kah,而哈利路亚(Hallelujah)会读成哈利路卡(Hallelukah)。有人更避开写英语“God”(上帝)这个字,转而写作“G-d”。

把上帝“隐姓埋名”

并非只有犹太教才回避上帝的名字,天主教也步其后尘。请看看哲罗姆的事例,他是个天主教教士,也是教宗达马苏斯一世的秘书。他把整本圣经翻译成拉丁语,这部译本在公元405年完成,称为拉丁语《通俗译本》。哲罗姆没有在他的译本里译出上帝的名字,相反,他按当时的习惯,以“主”和“上帝”取代耶和华的名字。拉丁语《通俗译本》是天主教首部指定圣经译本,后来在几种语言中,成为许多圣经译本的翻译蓝本。

另一个例子是《杜埃译本》,它是天主教在1610年发行的,根据拉丁语《通俗译本》来翻译。不难想象,《杜埃译本》也不会有耶和华这名字。不过,《杜埃译本》可算是一部举足轻重的圣经译本,由出版到20世纪40年代,它是天主教唯一认可的圣经英语译本。没错,几百年来,无数虔诚的天主教教徒从没有在圣经里读到上帝的名字!

看看《英王钦定本》,这是英王詹姆士一世在1604年指派一批学者翻译的圣经英译本。七年多后,这部译本就出版了。

《英王钦定本》也同样回避上帝的名字,只在几个地方把上帝的名字译出来,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以“”或“上帝”代替上帝名字的四个希伯来语字母。这部译本也成为无数说英语人士的权威译本。据《世界图书百科全书》指出,自《英王钦定本》出版后二百多年,没有另一部英语译本能望其项背。其间,《英王钦定本》是英语世界里最广泛使用的一部译本。

过去数百年,省略或轻视上帝名字的译本比比皆是,上述三部译本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难怪今天许多自称是基督徒的人,都不大愿意读出上帝的名字,又甚或从未听过上帝的名字。值得高兴的是,以往还是有些圣经译者愿意把上帝的名字译出来。不过,这些近代出版的译本,始终改变不了人们对上帝名字的固有态度。

跟上帝旨意相悖的行为

大多数人不使用上帝的名字,不是因为圣经提出这个主张,而是在于固守人为的传统。特雷西·里奇是犹太裔研究员,也是互联网上“101犹太教网站”的作家,他说:“《托拉》(律法书)并没有禁止人读出上帝的名字,相反,圣经显示上帝的名字经常被人宣读出来。”事实上,在圣经时代,崇拜上帝的人都会使用上帝的名字。

像圣经时代的上帝敬拜者一样,人知道并使用上帝的名字,就更能以上帝嘉许的方式崇拜他。这是跟造物主建立良好关系的第一步,比仅是知道上帝的名字意义大得多。事实上,耶和华上帝邀请我们跟他建立亲密的关系。在圣经里,上帝亲切地邀请我们:“你们要亲近上帝,上帝就会亲近你们。”(雅各书4:8)但是,你可能会问,不完美的人又怎能跟全能的上帝享有亲密的关系呢?下一篇文章会探讨这个问题。

[脚注]

^ 5段 《塔木德》是犹太教一部重要的传统文献,影响力极大,很多犹太人都视之为神圣典籍。

[第22页的附栏]

哈利路亚

当你听到“哈利路亚”这个词的时候,你会想起什么?可能是18世纪作曲家韩德尔的著名歌剧《弥赛亚》,这个作品在合唱“哈利路亚”那一段时,非常雄壮悦耳。你或者又会联想到一首著名的美国爱国歌曲,《共和国之战歌》(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又称《荣哉!哈利路亚》(Glory,Hallelujah)。不错,你总会听过“哈利路亚”,或甚至不自觉地经常使用这个词!但你明白“哈利路亚”的意思吗?

哈利路亚(Hallelujah)这个词音译自希伯来语,是“赞美耶和华”或“你们要赞美耶和华”的意思。

哈利路亚的“亚”(jah)是耶和华这个名字在圣经诗歌体裁里的缩写式,在原文里出现过五十多次。

[第23页的附栏]

圣经人名在原文的含义

许多在圣经里出现的人名,到今天依然被人采用。其中某些名字,在希伯来原文里的意思,其实包含了上帝的名字在内。以下举出几个圣经人名和名字所含的意思,或许其中一个就是你所起的名字。

约亚拿——“耶和华大有恩典”

约珥——“耶和华是上帝”

约翰——“耶和华大有恩惠”

约拿单——“蒙耶和华所赐”

约瑟——“愿耶和华加给他”

约书亚——“耶和华是拯救”

[第24页的附栏]

圣经里用来称呼上帝的词语

在圣经希伯来原文里,用来称呼上帝的词语有很多,如全能者、创造主、父亲和主。然而,以他的名字来称呼他的次数,却远远超过他的所有头衔的总和。这明显反映出上帝希望我们使用他的名字。《希伯来语经卷》的原文曾用以下的词语称呼上帝: *

耶和华——6973次

上帝——2605次

全能者——48次

主——40次

造物主——25次

创造主——7次

父亲——7次

万古常在者——3次

伟大导师——2次

[脚注]

^ 38段 这里列举的数字只是约数,根据耶和华见证人出版的《圣经新世界译本》(英语版)统计。

[第25页的附栏]

上帝是伟大的成事者

学者对耶和华这名字的含义,看法还不一致。不过,经过一番深入的查考,很多学者都同意,上帝的名字源自希伯来语动词哈华(意思是“成为”)的未完成式,所以上帝名字的意思是“成事者”。

因此,出埃及记3:14在《圣经新世界译本》 *是这样翻的:“上帝对摩西说:‘我要做什么,都必能成事。’”(当时摩西刚向上帝请教,他叫什么名字。)上帝又说:“你要告诉以色列人:‘那必能成事的’差我到你们这里来。”

《圣经新世界译本》这个翻译十分恰当,因为上帝有能力做他想要做的任何事,没有任何人能阻碍上帝实现自己的旨意。上帝的旨意一定会成就,他的应许一定会实现。毫无疑问,上帝证明自己就是创造主,以无限的能力创造一切。他创造了这个宇宙,也造了众多的天使。不错,上帝是伟大的成事者!

[脚注]

^ 53段 由耶和华见证人出版。

[第21页的图片]

一个描述阿纳尼亚·泰拉迪安被行刑的浮雕作品

[第24,25页的图片]

上帝的名字在下列各处清楚展示出来:

1.丹麦林博教堂,建于17世纪

2.瑞士伯弥尔大教堂的彩绘玻璃窗

3.以色列公元30-50年的死海古卷,以古希伯来语写成

[鸣谢]

Shrine of the Book, Israel Museum, Jerusalem

4.瑞典1600年的瑞典银币

[鸣谢]

Kungl. Myntkabinettet, Sveriges Ekonomiska Museum

5.德国1770年的祈祷书

[鸣谢]

From the book Die Lust der Heiligen an Jehova. Oder: Gebaet-Buch, 1770

6.德国巴伐利亚的铭刻

7.法国巴黎公元前830年的摩押石

[鸣谢]

Musée du Louvre, Paris

8.瑞士奥尔藤教堂圆顶的壁画

[第21页的精选语句]

“圣经显示上帝的名字经常被人宣读出来。”——犹太裔研究员特雷西·里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