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为什么我们需要希望?

为什么我们需要希望?

为什么我们需要希望?

如果上文提到的年轻癌症患者,丹尼尔始终抱着希望,情况会不会改变呢?他会不会因此战胜癌症、活到今天呢?即使是最支持希望疗法的人,也不敢妄下断言。这牵涉到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决不可夸大希望的作用。希望并不是可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一次访谈节目中,内森·彻恩医生忠告大家,跟身患重病的人共处时,千万不要夸大希望所起的作用,这样做是很不智的:“我们曾见过丈夫痛斥妻子,责怪她们没有好好沉思、思想不够积极。”彻恩医生补充说:“这些人的想法似是而非,误以为单凭自己的意志力就能遏制肿瘤的生长。如果病情没有改善,就责怪病人没有尽力而为,这个讲法实在有欠公允。”

说实在的,与致命的疾病搏斗常常使人心力交瘁。病人的负担已经够重了,亲友绝不愿再增加他们心中的内疚。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希望就是毫无价值的呢?

并非如此。譬如,刚才提到的彻恩医生就积极从事缓和疗法,这种疗法目的并非要直接治疗疾病,也并非要延长病人的生命,而是在病人还活着时尽可能让他们过得舒适、愉快一点。从事缓和治疗的医生认为,就连重病垂危的人也能因缓和疗法而保持较为愉悦的心情。大量证据表明,希望确实能够辅助治疗,而且裨益还远不止于此。

希望的价值

关于在感情上给予支持,是否对重病垂危的人深具价值的研究,医学杂志撰稿人吉福德·琼斯医生作了以下评论:“希望是一剂良药。”据推测,在感情上给予支持可以帮助病人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一项1989年的研究发现,在感情上受到支持的病人可以活得更久,虽然近期研究对这个结论持审慎态度。但不管结论如何,研究均证实,在感情上得着支持的病人比得不着支持的病人,情绪上没那么低落,也没有那么疼痛。

我们再看看另一个研究,这项研究专门评估,乐观和悲观的态度对冠状动脉心脏病人的影响。研究对1300多人作了一番仔细评估,按其对待生活的态度分为两类: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这项追踪调查进行了十年后发现,这些人中约有百分之12患上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心脏病,其中悲观的人比乐观的人多将近一倍。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研究健康与社会行为的副教授洛拉·库布藏斯基评论道:“关于‘积极的态度’对健康有益的说法,大多数的证据都是间接的二手资料。在心脏病学的领域内,这项研究却提供了第一份直接的医学证据。”

一些研究发现,一向自认身体较差的人,在手术后的确没有那些一直自觉身体健康的人恢复得那么好。保持乐观心态甚至能够延年益寿!一项针对上年纪的人而做的研究透露,长者对于衰老一事有正面的看法,他们就比较健康、比较长寿,反过来说也一样。他们给老人看些资料,内容提到年老意味着丰富的智慧和经验。尽管这些内容相当简短,但看完之后,老人们连走起路来都显得比以前更有劲了。事实上,这样的改变相当于12周体能训练的效果!

为什么希望、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健康有益呢?也许科学家和医生们对人脑和身体的了解还不足以提供确切的答案。不过,根据现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研究这方面的专家们还是能够作出正确的推断。譬如,一个神经学教授提议:“开开心心、满怀希望的生活令人心情愉快。这种愉悦感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压力,在这样的状态下人自然身强体壮。而且这也是个人人都做得到的保健良方。”

一些医生、心理学家、科学家可能觉得这种说法标新立异,常读圣经的人却不以为然。将近3000年前,睿智的所罗门王在圣灵的感示下写道:“喜乐的心是治病良药,黯然神伤使骨头枯干。”(箴言17:22)请留意这句话所展现的平衡观点。它没有说喜乐的心可治百病,而是说喜乐的心仿佛一剂“治病良药”,有助于恢复健康。

其实,如果希望能够治病,哪个医生不愿开这个药方呢?此外,希望不仅有益健康,还有更大的裨益。

乐观悲观,有何影响?

研究发现,积极向上的态度为乐观的人带来许多益处。在学校、工作场所、甚至运动场上,他们通常都有较为突出的表现。试以一个女子田径队的研究为例。教练对她们的运动技能做了彻底的评估。同时,研究员也分别调查了队员是否积极地仰望未来。然后,根据运动员的乐观程度,就可预知她们在运动场上的表现,这比教练所提供的一切数据更准确。为什么希望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呢?

对乐观主义的反面——悲观主义的研究,带给人们很大的启发。20世纪60年代,研究动物行为的实验有了出人意料的发现,研究人员因此发明了一个新词——“习得的无助感”。他们发现,人也可能蒙受这类症候群的不利影响。比如说,研究人员将一些人置于令人不快的噪音环境中,告诉他们,只要找出预定顺序,照顺序按下某些按键即可关闭噪音。他们成功地关闭了噪音。

第二组研究对象也得到了相同的指令——不过按键却无效。可以想象,后来第二组中大部分的人都觉得茫然无助。在接下来的测试中,他们相当犹豫,什么都不肯做了。因为他们认为,不管他们做什么,情况也不会有什么改变。不过,乐观的人就算被分到第二组,也依然拒绝向无助感让步。

马丁·塞利格曼博士曾参与设计刚才提到的一些早期实验,后来受到推动以研究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为毕生事业。他对那些常觉无助的人的思维方式做了一番深入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悲观的思维方式在生活的各方面都对人造成严重障碍,甚至连正常的活动都无法进行。塞利格曼这样总结悲观的思维方式及其影响:“25年的研究让我确信,如果我们像悲观的人那样习惯性地 认定,不幸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不幸永无终止,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会印上不幸的印记,那么跟乐观的人比起来,我们的生活就更不幸了。”

同样,有些人可能觉得这样的结论闻所未闻,可是常读圣经的人却觉其耳熟能详。请留意这节经文:“你在苦难的日子气馁吗?那么你的力量就微弱。”(箴言24:10)没错,圣经清楚说明,气馁等负面情绪会侵蚀你的力量,使你无力付诸行动。那么,你可以怎样克服悲观的情绪,让乐观和希望之光照亮你的生活呢?

[第4,5页的图片]

乐观的思想使人得益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