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恤之心——待人慈怜的关键
体恤之心——待人慈怜的关键
“如能稍解别人苦痛,此生不算一场幻梦。”这是海伦·凯勒说的。她最清楚苦痛是什么滋味。海伦出生才19个月,就得了重病,从此失去了视力听力。幸好,海伦的老师很有同情心,悉心教导她用盲人点字阅读书写,后来还教她说话。
海伦的老师安妮·沙利文几乎完全失明。她是过来人,深明长期跟残疾对抗能让人意志消沉。安妮想了一个办法跟海伦沟通,不厌其烦地把每个词的字母逐一写在海伦的掌心。老师的体恤之情深深打动了海伦,她献出自己的一生,援助失明或失聪的人。她经过艰苦奋斗才克服了自己的残疾,所以很同情其他失明或失聪的人,很想帮他们一把。
你可能留意到,在这个自私的世界里,人很容易“硬着心肠”,不理别人的死活。(约翰一书3:17)圣经却吩咐基督徒要爱别人,也要热切地彼此相爱。(马太福音22:39;彼得前书4:8)可是你也许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我们很想彼此相爱,却往往错过了扶助别人的机会,没有替他们解愁分忧。原因可能很简单,就是我们没留意他们的需要。要待人慈怜,关键就是体恤之心。
何谓体恤之心?
“体恤”的意思是:了解别人的处境、感情和动机,设身处地为人着想。所以,我们要体恤别人,就必须了解他的处境,设法跟他在感情上产生共鸣。体恤之心就是切身 感受别人的痛苦。
圣经用过不同的词句去表达“体恤”的意思。使徒彼得劝基督徒要“体恤别人,怀有弟兄之情、怜恤之心”。(彼得前书3:8)在希腊语,“体恤”的字面意思是“和别人一同受苦”或“有怜恤之心”。使徒保罗劝基督徒同工要“和欢乐的人一同欢乐,和哭泣的人一同哭泣”,就是劝基督徒体恤别人。保罗接着说:“你要关心别人,像关心自己一样。”(罗马书12:15,16)相信你会同意:不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哪能爱人如己呢?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儿童忍饥受饿、难民仓皇逃命的景象,谁看了不会心酸落泪呢?孩子啼哭不休,哪个慈母能忍心不理呢?但不是所有痛苦都能一眼就看出来的。如果别人有抑郁症,有不易察觉的残疾,有饮食失调的毛病,我们却没有类似的经历,要了解别人的感受,实在谈何容易!可是圣经表明,即使我们跟别人的处境不同,也能培养体恤之心,而且这是基督徒的本分。
体恤之心的典范
耶和华是体恤人的典范。他虽然完美,却从不要求我们做到十全十美,因为“他深知我们的本质,记得我们不过是尘土”。(诗篇103:14;罗马书5:12)他知道有些事是我们应付不了的,所以不会让我们受引诱超过我们能忍受的。(哥林多前书10:13)耶和华通过他的仆人和圣灵为我们打开出路。——耶利米书25:4,5;使徒行传5:32。
耶和华对他子民所受的苦难有切肤之痛。犹太人从巴比伦回到故乡以后,耶和华对他们说:“触摸你们的,就是触摸我的眼珠儿。”(撒迦利亚书2:8)圣经执笔者大卫深深感受到上帝的体恤之情。他对上帝说:“求你把我的眼泪收进你的皮袋里。这一切不都记在你的册上吗?”(诗篇56:8)上帝的忠仆为坚守忠义流了多少眼泪,耶和华都一清二楚,仿佛点点滴滴都记在册上。知道这件事让人多么欣慰!
耶稣基督像天父那样,处处体恤别人的感受。耶稣医治一个聋人的时候,先把他带到一旁,然后才施行奇迹使他康复,免得他受窘受惊。(马可福音7:32-35)另一次,耶稣看见一个寡妇为独生子送殡。他立刻感受到寡妇的悲痛,于是上前靠近送殡的行列,复活了她的儿子。——路加福音7:11-16。
耶稣复活后,在通往大马士革的路上向扫罗显现。耶稣告诉扫罗,自己对扫罗残害基督徒有什么感受:“我就是你正在迫害的耶稣。”(使徒行传9:3-5)耶稣对门徒所受的苦有深切的感受,就像母亲切身感受到孩子患病时的痛苦一样。我们在天上的大祭司耶稣,也同样“体恤我们的软弱”。——希伯来书4:15。
使徒保罗学会了体恤别人的苦况,关心别人的感受。保罗问:“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失足,我不愤怒呢?”(哥林多后书11:29) 在腓立比,保罗和西拉身陷牢狱,天使施行奇迹解开他们的锁镣。当时保罗最关心的就是让狱吏知道,一个囚犯都没有逃走。保罗有体恤之心,料到狱吏可能会自杀。他知道按照罗马人的惯例,囚犯要是逃走了,狱吏就会遭受严厉的处分。如果狱吏奉命严密看守囚犯的话,就更加难辞其咎。(使徒行传16:24-28)保罗的善行救了狱吏一命,使他感动不已,结果他和全家都成了基督徒。——使徒行传16:30-34。
怎样培养体恤之心
圣经多次劝勉我们效法天父,效法他的儿子耶稣基督,因此我们必须培养体恤之心。怎样着手呢?要更加留意别人的需要,体恤别人的感受,方法主要有三个,就是聆听、观察、设身处地。
聆听 我们留心听别人说话,就能知道别人面对什么困难。我们越留心听,别人就越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倾吐衷情。美琳说:“我知道长老肯听我诉说,才会找他倾谈。我要知道长老真的了解我的困难。如果他提出一些深入的问题,我就知道他听得很认真,就更加信任他了。”
观察 不是人人都会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或苦况的。可是,如果人有敏锐的观察力,就会留意哪个基督徒看来郁郁不乐,哪个年轻人变得沉默寡言,哪个传道员的热心冷却了。父母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及早察觉儿女有什么不对劲。玛丽说:“不知怎的,往往我还没开口,妈妈就已经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所以跟她诉说心事并不困难。”
设身处地 要唤起体恤之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问问自己:“如果我处于这样的境地,会有什么感觉?什么反应?什么需要?”约伯的三个朋友只是假意安慰他,根本没有设身处地替约伯想想。他们假设约伯一定犯了罪,为想象出来的罪行谴责他。
批评容易体谅难,这是人的通病。其实,只要我们用心想想别人的苦况,就不会忍心指责对方,反而会寄予同情。胡安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老。他说:“如果我细心聆听,设法了解前因后果,然后才发表意见,提出的劝告就管用得多。”
耶和华见证人所分发的书刊让许多人学会体恤别人。《守望台》《警醒!》两份杂志探讨过抑郁症、虐待或淫辱儿童等复杂问题。人阅读这些适时的文章,就能更加体恤受害人的感受。《青年人所提出的问题——有实效的答案》让不少父母学会处理儿女的问题。
体恤之心能促进基督徒的活动
看见孩子挨饿,有食物的人很少能忍心不把食物分给他们。如果我们有体恤之心,就不难看出别人的属灵 需要。圣经描述耶稣,说:“他看见群众,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被人剥削,四处流离,好像绵羊没有牧人一样。”(马太福音9:36)今天,千千万万人的属灵情况就像当日的群众那样,很需要帮助。
现今的日子跟耶稣的时代很相似。我们也许要克服偏见或根深蒂固的传统,才能打动别人的心。传道员有体恤之心,就会设法找共同点,或谈论大众所关心的事,使圣经的信息更具吸引力。(使徒行传17:22,23;哥林多前书9:20-23)出于体恤之心的善行,也能触动别人的心弦,使人乐于聆听王国信息。腓立比的狱吏就是因保罗的善行而接受真理的。
人有体恤之心,就不会计较会众其他成员的缺点。假如有弟兄冒犯我们,不妨从他的角度看看,了解了解他的感觉。这样,宽恕他就容易多了。如果我们处于同样的境地,跟他有相同的背景,说不定也会这样冒犯别人。耶和华有体恤之心,所以“记得我们不过是尘土”。我们要是有体恤之心,不也应该记得人谁无过,“甘心宽恕”他们吗?——诗篇103:14;歌罗西书3:13。
如果我们要规劝犯了错的人,了解一下他的感觉,知道怎样的话可能令他难以接受,提出劝告的时候就会仁慈得多。基督徒长老有体恤之心,就会提醒自己:“我也可能犯同样的错误,也可能处于同样的境地。”所以保罗劝勉说:“要用温和的态度,设法纠正他。你自己也要小心,恐怕也被引诱。”——加拉太书6:1。
我们有体恤之心,即使其他基督徒不大愿意开口求助,也会尽自己所能主动帮他们一把。使徒约翰说:“谁有世上的财物,明明看见弟兄穷乏,却硬着心肠不理,爱上帝的心又怎能留在他里面呢?……我们的爱,不要空口说白话,要有真诚的行动。”——约翰一书3:17,18。
必须先了解弟兄有什么需要,我们的爱才能“有真诚的行动”。我们有没有细心留意别人的需要,主动帮他们一把呢?这就是体恤别人的意思了。
养成体恤之心
也许我们不是天生就很懂得体恤别人,但这种特质是可以培养的。我们越留心聆听,越细心观察,越常常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就越能体恤别人。结果,我们自觉必须对儿女,对别的基督徒,对其他人都更加慈怜,更有爱心。
千万不要只顾自己,结果难以养成体恤之心。保罗说:“不要只顾自己,也要关心别人的利益。”(腓立比书2:4,现代中文译本)全赖耶和华和大祭司耶稣基督有体恤之心,我们将来才能得享永生。所以,在道义上我们必须培养这种特质。不论是传讲圣经,还是教养儿女,我们有体恤之心,就能做得更好。最重要的是,我们体恤别人,就能体验“施与比接受更快乐”。——使徒行传20:35。
[第25页的图片]
人有体恤之心,就会细心留意别人的需要,主动帮他们一把
[第26页的图片]
慈母自然而然地体恤孩子,我们能学习这种体恤之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