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你对死亡有什么看法?

你对死亡有什么看法?

你对死亡有什么看法?

尽管我们健康良好、生活富裕,每天却受到死亡的阴影笼罩。也许死亡会在我们下次过马路或上床睡觉时临到。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市和首都华盛顿遭到恐怖袭击。这类灾祸让我们清楚看到:死亡这“最后的仇敌”能够吞噬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有时甚至只消几分钟就夺去千千万万人的性命。——哥林多前书15:26

死亡的确令人生畏,但也令不少人着迷。以死亡为题材,能令报章畅销、新闻收视率高升。事件越恐怖、死伤越惨重,节目就越受欢迎。战争、天灾、罪行或疾病每天夺去无数人的性命,看来人们对这类报道百看不厌。最令人费解的是,知名人士的死讯,往往令群众的情绪激动得不能自已。

事实表明一般人对死亡有不同的反应:一方面对别人的死感到好奇,另一方面对自己不免一死这个事实讳忌甚深。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思量自己的死。

百思不得其解

人一想到自己不免一死,就感到沮丧,这种心态是改变不了的。为什么?因为耶和华使人生来就渴望永远活下去。传道书3:11说:“他把永恒的意识放在世人心里。”人渴望永远活下去,同时却知道自己难免一死,这个矛盾使人的内心无法平静。为了使内心得到安宁,满足永远活下去的自然愿望,人创立了各种各样的信仰,例如灵魂不死和轮回。

死亡叫人不寒而栗、忐忑不安,无论何方的人都有这种感觉。死亡令人穷其一生所追求的名利化为乌有,难怪世人为之绝望。

生离死别

在古代,性命垂危的人通常会在自己家里,在熟悉的环境中,在亲人的陪伴下度过最后的时光。在圣经时代有这样的习俗,现在有些地方仍保留这个传统。(创世记49:1,2,33)这些家庭会聚集起来,小孩子跟成年人一起,互相开解。这样,家中各人就不致独自悲伤,而是能够一起分担料理后事的责任、彼此安慰。

要是社会传统避讳死亡,情形就大大不同了。人们视死亡为不吉利,不准小孩参与其事,唯恐他们的感情受到伤害。今天,垂死的人比以往孤独得多。虽然大部分人都宁愿在家中安然去世、受到家人的临终关怀,可惜,很多人却要接受残酷的现实:在医院里被隔离,身体被令人心寒的医疗仪器环绕着,受尽痛苦而死。此外,有千百万人由于种族灭绝、饥荒、艾滋病、内战或赤贫而死于非命。

死亡值得人思量

圣经没有鼓励人把死亡置诸脑后。事实上,传道书7:2告诉我们:“到举哀的家胜过到设宴的家,因为这是所有人的结局。”有时死亡这个现实摆在面前,能让我们暂时撇下日常琐务,思索一下人生的短促。既然生命短促,我们就有理由要努力过有意义的生活,而不是浑浑噩噩、浪费光阴。

你对死亡有什么看法?你对人不免一死这个事实有什么感觉?关于死亡,你的信仰是怎样的?你认为人死后还有希望吗?你害怕死亡吗?

人类能力有限,对死亡的本质百思不解,就如人对生命的本质不甚了了一样。唯独我们的造物主才能够提供可靠的指引,解开死亡之谜。上帝是“生命的源头”,人要靠他才能“脱离死亡”。(诗篇36:9;68:20)你也许想不到,运用上帝的话语查验那些关于死亡的流行信仰,能够使我们得着安慰和希望。你可以看出,死亡不一定是人的终结。

[第4页的精选语句]

既然生命短促,我们就有理由要努力过有意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