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宗教图像源远流长

宗教图像源远流长

宗教图像源远流长

“天主及他的圣者是善良和神圣的,我们跟他们联合起来的一个方法,就是靠着宗教图像。”——澳大利亚希腊正教会大主教辖区

在闷热的8月天,猛烈的太阳好比火伞高张,照耀在通往爱琴海蒂诺斯岛“圣母修道院”的水泥台阶上。尽管灼热难当,一批虔敬的希腊正教朝圣者,共2万5000多人,仍缓缓地向着耶稣母亲的圣像走去。那是一座装饰得极其华丽的圣像。

人丛中,有个跛足的小姑娘在地上爬行着,她双膝直淌着血,脸上露出痛苦和决不罢休的表情。离她不远,有个上了年纪的妇人,是从该国很远的地方跋涉而来的,已显得身心俱疲,双腿无力,举步艰难。还有个中年男子,在人潮中忧虑不安地挤来挤去,满身都是汗水,试图奋力向前。他们都怀着同一目标,就是希望匍伏在玛利亚的圣像面前,吻一吻圣像。

这些人对天主诚心一片,实在不用怀疑。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早在基督教创立之前许多世纪,崇敬宗教图像已经有迹可寻呢?

宗教图像大行其道

宗教图像在东正教国家触目皆是。在教堂里,耶稣、玛利亚和许多“圣者”的图像都放在显眼处。参加崇拜的人通常会吻图像,向图像焚香,以及燃点蜡烛以示尊崇。在差不多所有东正教徒的家里,都会有个特定地方安放图像,专供祈祷之用。东正教徒时常说,敬拜图像使他们感到接近天主,不少人更相信图像带有神奇的力量,寄寓着天主的恩宠。

不过,他们可能有所不知,在崇拜中使用圣像,公元1世纪的基督徒是绝不赞同的。《拜占廷》(英语)一书说:“早期基督徒对偶像的看法,与犹太教一脉相承,他们非常厌恶偶像,反对任何敬拜圣人图像的行为。”这本书又说:“从公元5世纪开始,在公开和私人的崇拜场合里,偶像或图像越来越流行。”使用宗教图像的始作俑者既然不是公元1世纪的基督教会,那么,这样的崇拜方式究竟是从哪里开始的呢?

追源溯流

从事研究工作的彼得连科写道:“使用宗教图像的传统,是由‘异教信仰衍生出来的’,可追溯至基督教创立前的遥远年代。”许多历史学家指出,从古代巴比伦、埃及和希腊的宗教,人们可以发现图像崇拜的根源。例如,在古希腊,宗教偶像以雕像的面貌出现,人们相信这些雕像具有与神相若的力量。他们认为其中有些偶像是从天而降的,不是人手所造。在特别节日期间,游行队伍会带着这些偶像绕城而行,向偶像献上祭物。彼得连科说:“虽然有人教导信众,偶像跟它所代表的神是两回事,但信众仍把偶像和神等同起来。”

宗教图像的概念和崇敬宗教图像的行为,是怎样暗中渗入基督教里的呢?彼得连科说,在基督使徒去世后的几个世纪中,特别在埃及,“基督徒的信仰面对‘异教信仰混合’的抗衡。当时有人奉行基督教的信仰习俗,又同时奉行由埃及、希腊、犹太、东方诸国和罗马宗教混合而成的信仰习俗”。结果,“基督徒工匠吸收了[宗教联合]的见解,开始采用异教的象征物,把这些仍然带有异教色彩的物品,立为基督教的新象征。这些新象征在名义上是基督教的,却已受到异教污染”。

不久之后,宗教图像就在私人和公开的宗教活动中成为主角。在《信心的时代》一书中,历史家威尔·杜兰特解释事情是怎样发生的。他说:“受人崇拜的圣人日益增多,要清楚分辨谁是谁和记得他们每一个,就得为这些圣人和玛利亚大量制造画像。基督的画像连带他的十字架也受人崇敬,轻信的人甚至把这些东西当做护身符。久而久之,人们渐渐发挥想象力,这些圣物、画像和雕像就成为崇拜的对象了。人们亲吻画像,在画像面前匍伏,向画像燃点蜡烛熏香,用鲜花为画像加冠,并通过画像寻找奇迹。……虽然教会元老和宗教会议一而再地向信徒指出,图像有别于神,只是帮助人想起神的一种工具罢了,但一般信众却毫不理会这样的解释。”

今天,许多使用宗教图像的人也有类似观点。他们辩称自己没有敬拜宗教图像,只是对图像表达敬意罢了。他们可能会说,使用宗教画像崇拜真神没有什么不对,甚至声称要崇拜真神就不能不用画像。也许你怀有相同看法。但问题是,真神 怎样看这件事?对图像表达崇敬之情,可能跟崇拜图像其实没有什么分别吗?这样做实际有危险吗?

[第4页的附栏或图片]

宗教图像是什么?

在天主教徒中,很多人会在崇拜时使用雕像。跟雕像不同,宗教图像是平面的画像,绘画了基督、玛利亚、“圣人”、天使、圣经人物的故事,或东正教会的事迹。一般地说,宗教图像是绘在木板上的,方便搬移。

据东正教会解释,“图像上所绘的圣人,看上去跟凡人并不一样”。此外,圣人图像是“没有景深的”,也就是说,即使景物距离观者越远,看上去也不觉得越窄小。图像一般都“没有阴影,观者无法分清那是白天还是黑夜”。东正教会也认为,制造图像所用的木材及颜料,“可以标志着天主的临在”。

[第4页的图片]

宗教图像源于异教信仰

[第3页的图片鸣谢]

© AFP/CORB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