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路得记经文选讲

路得记经文选讲

耶和华的话语是活的

路得记经文选讲

这是一个暖人心窝的故事,描述两个妇人在困境中互相扶持、不离不弃。情节显示故事中的人物十分重视耶和华,对他的安排充满信心。内容强调耶和华深深关注弥赛亚出生的世系。整个记载诉说一个家庭所经历的苦与乐,故事感人肺腑。圣经的路得记不仅是这样的一个故事,而且能让我们从中学得不少教益。

路得记叙述的事迹历时大约11年,发生在以色列地,“士师主持正义的日子”。(路得记1:1)这个真实的故事必然发生在士师时代的初期,因为故事中的地主波阿斯,是约书亚时代喇合的儿子。(约书亚记2:1,2;路得记2:1;马太福音1:5)路得记很可能是撒母耳先知在公元前1090年左右写成的。在圣经里,只有这卷书以一个非以色列女子的名字为名。路得记蕴含的信息“是活的,是有力量的”。(希伯来书4:12

“你到哪里去,我也要到哪里去”

路得记1:1-2:23

当拿俄米和路得抵达伯利恒时,她们成了全城的焦点。城中妇女望着年纪较大的不断问:“是拿俄米吗?”拿俄米回答说:“不要叫我拿俄米,叫我玛拉吧,因为全能者使我吃尽苦头。我满满地出去,耶和华却使我空空地回来。”(路得记1:19-21

以色列早前发生了一场饥荒,拿俄米和家人不得不从伯利恒迁到摩押去,那时她有丈夫和两个儿子,可说是“满满地”出去。他们在摩押居住了一段日子后,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就离世了。后来,两个儿子分别娶了摩押女子俄珥巴和路得为妻。大约过了十年,两个儿子还没有生育就相继死去,留下三个孤苦伶仃的寡妇。拿俄米决定返回犹大,两个媳妇也跟她一起上路。在路上,拿俄米力劝媳妇返回摩押,在她们的族人当中另找再婚对象。俄珥巴最后还是顺她的意思,起程返回家乡。可是,路得却始终跟随拿俄米,说:“你到哪里去,我也要到哪里去;你在哪里过夜,我也要在哪里过夜。你的民族就是我的民族,你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路得记1:16

拿俄米和路得这两个寡妇来到伯利恒时,刚好是当地开始收割大麦的季节。路得知道上帝的律法有个善待穷人的安排,遂善用这个安排到田里拾麦穗。她恰巧来到波阿斯的麦田,这个年长的犹太人是以利米勒家族的人。路得蒙波阿斯恩待,就在他的田里拾遗穗,“直到大麦小麦都收割完了”。(路得记2:23

经文问答:

1:8 拿俄米为什么叫她的媳妇“各自回娘家去”而不是回父家去?记载没有交代俄珥巴的父亲是否健在,但至少路得的父亲当时依然健在。(路得记2:11)虽然如此,拿俄米提到娘家,也许希望媳妇想起母亲的温情,从而舒缓她们即将跟婆婆分手的伤痛。拿俄米这样说也有可能是想提醒路得和俄珥巴,她们的母亲有个安稳的家,回家比跟随着她这个穷婆婆好。

1:13,21 拿俄米陷于苦况是因为耶和华伸手打击她,降祸给她吗?当然不是,而拿俄米也没有责怪上帝行事不公。但面对所发生的不幸事,她感到悲伤绝望,觉得也许是耶和华伸手打击她。再者,在当日的人看来,儿女是上帝所赐的福,不育却被视为咒诅。拿俄米的两个儿子都死了,又没有留下孙子孙女,她心想可能是上帝使她受辱。

2:12 耶和华赐给路得什么“十足的赏赐”?历史上最重要的世系就是耶稣出生的世系。路得生了一个儿子,因而有幸成为耶稣基督的祖先,确是一项殊荣。(路得记4:13-17;马太福音1:5,16

经文教益:

1:8;2:20 虽然拿俄米经历惨变,她仍然深信耶和华会以忠贞的爱待她。我们也该对上帝有信心,尤其在面对严峻考验时,更要保持这样的信心。

1:9 家不该仅是人进食睡眠的地方,而该是个安乐窝,叫人深感安舒。

1:14-16 俄珥巴“回到她本族那里,拜她的神去了”。路得却作了不同的抉择。她毅然撇下故乡的舒适生活和保障,为求继续忠贞地事奉耶和华。我们努力培养对上帝的忠贞之爱,表现自我牺牲的精神,就不会轻易向自私的欲望屈膝,甚至“退缩以致灭亡”。(希伯来书10:39

2:2 上帝的律法容许外族人和困苦的人到田间拾麦穗,维持生计。路得善用这项安排,显示她是个谦卑的女子。如果基督徒经济拮据,信徒同工仁爱地予以援手,或当地政府容许合资格的人领取援助,他就不该由于骄傲而拒绝。

2:7 根据律法规定,路得有权到田间拾麦穗,她却先请求允准才这样做,可见她为人谦和。(利未记19:9,10)我们最好也“力求谦和”,因为“谦和的人必得着大地,大享平安,满心喜乐”。(西番雅书2:3;诗篇37:11

2:11 路得不仅是拿俄米的媳妇,也是拿俄米的真朋友。(箴言17:17)她们的友谊建基于美好的特质之上,例如爱心、忠贞、体恤、仁慈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因此能保持稳固。最重要的是,她们有共同的属灵目标——大家都渴望事奉耶和华,跟敬拜上帝的人在一起。我们也有许多机会跟真正事奉上帝的人建立真挚的友谊。

2:15-17 尽管波阿斯尽量使路得的工作轻省,她仍然“在田里拾麦穗,直到日落”。路得是个勤奋的工人。基督徒也该以做事勤奋为人赞赏。

2:19-22 黄昏时分,拿俄米和路得愉快地闲话家常,长辈关心后辈的活动,大家都能畅所欲言、互诉衷情。这不是基督徒家庭该有的气氛吗?

2:22,23 路得力求跟崇拜耶和华的人来往,不像雅各的女儿底拿那样随便。她为我们树立多么优良的榜样!(创世记34:1,2;哥林多前书15:33

拿俄米富足起来

路得记3:1-4:22

拿俄米年纪老迈,不能再生育,于是吩咐路得替代她嫁给有购赎权的人。路得跟从拿俄米的指示,向波阿斯提出购赎的请求。波阿斯乐于这样做。但他知道拿俄米有个更亲的亲属,因此必须先让对方决定是否行使购赎权。

第二天早晨,波阿斯立即行动,把事情办妥。他请了伯利恒的十个长老来,在他们面前问这个亲属是否愿意行使购赎权。那个男子拒绝这样做。于是,波阿斯以购赎者的身份娶了路得。他们婚后生了一个儿子,起名为俄备得。俄备得就是大卫王的祖父。伯利恒的妇女对拿俄米说:“愿称颂归于耶和华……。这个孩子使你恢复活力。你老了,他也必奉养你,因为他是你的媳妇所生的。你的媳妇实在爱你,你有她比有七个儿子更好。”(路得记4:14,15)拿俄米“空空地”回到伯利恒,现在又富足起来了。(路得记1:21

经文问答:

3:11 为什么路得配称为“贤德的妇人”?别人对她另眼相看,不是因为她“外表的打扮,就像编头发、戴金饰、穿衣裳”,而是因为她“内心深处的为人”——忠贞仁慈,为人谦和,工作勤奋,显出自我牺牲的精神。任何敬虔的妇女如果渴望有路得那样的名声,就要努力培养这些美德。(彼得前书3:3,4;箴言31:28-31

3:14 为什么天还没破晓,路得和波阿斯就起来离开?他们不是因为在晚上做出什么越轨行为,于是提早离开以求掩人耳目。根据当时的习俗,一个女子要求某人履行娶兄弟遗孀的义务,看来都会采取路得当晚的行动。她遵照拿俄米的指示而行。再者,波阿斯的反应也显示路得的做法完全没有不当之处。(路得记3:2-13)路得和波阿斯这么早就起来离开,显然是为了避免引起无谓的闲言闲语。

3:15 波阿斯给路得六份大麦有什么意义?这项行动也许表示路得获得安舒的日子在望了,就像人工作了六天,可以在接着的安息日安歇一样。波阿斯会为她找个“安身之所”,让她在夫家过安乐的日子。(路得记1:9;3:1)又或者,六份大麦是路得所能带回家的数量。

3:16 拿俄米为什么问路得:“女儿啊,你是谁?”难道她认不出自己的媳妇吗?路得回家时,天色还是昏暗,因此,拿俄米可能真的认不出路得来。拿俄米这样问,也可能是想知道路得在购赎的安排中,是否有了新的身份。

4:6 有购赎权的人为什么认为购赎土地会“损害”自己的产业?首先,一个人因为贫穷而卖掉祖地,有购赎权的人可以按距离禧年的年数,出价把地赎回。(利未记25:25-27)他要花钱为近亲购赎土地,在经济上自然会蒙受若干损失。再者,如果路得生下儿子,赎回的土地的继承权就归路得的儿子所有,而不是有购赎权的人的任何近亲。

经文教益:

3:12;4:1-6 波阿斯跟从耶和华的安排行事,一丝不苟。我们也认真地按照上帝组织的指引做事吗?(哥林多前书14:40

3:18 拿俄米深信波阿斯会把事情办妥。我们也同样信任忠信的基督徒同工吗?路得愿意接受与购赎有关的婚姻安排,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人,这个人的名字在圣经里连提也没有提及。(路得记4:1)为什么路得愿意这样做?因为她对上帝的安排有信心。我们也有同样的信心吗?例如,我们物色对象的时候,会听从圣经的劝告,只考虑“主里的人”吗?(哥林多前书7:39

4:13-16 虽然路得是个摩押女子,一度崇拜假神基抹,上帝却赐她多大的福分!这说明了以下的原则:“拣选不在于人意,也不在于人为,只在于发慈悲的上帝。”(罗马书9:16

到了既定的时候,上帝就会抬举你们

路得记表明耶和华是一位有忠贞之爱的上帝,必定会显大能帮助手下忠贞的仆人。(历代志下16:9)我们想想耶和华怎样赐福给路得,就能看出我们应该全心信赖耶和华,坚信“他存在,又信他必奖赏恳切寻求他的人”。(希伯来书11:6

路得、拿俄米和波阿斯对耶和华的安排有绝对的信心,结果大大蒙福。同样,“上帝使他所做的一切互相配合,造福爱上帝的人,就是照着他的旨意蒙召的人”。(罗马书8:28)因此,愿我们听从使徒彼得的劝告:“你们要在上帝大能的手下谦卑自抑。这样,到了既定的时候,他就会抬举你们。你们要把一切忧虑卸给上帝,因为他关心你们。”(彼得前书5:6,7

[第26页的图片]

你知道为什么路得不愿离开拿俄米吗?

[第27页的图片]

为什么路得配称为“贤德的妇人”?

[第28页的图片]

耶和华赐给路得什么“十足的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