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实践圣经原则而感到心满意足

实践圣经原则而感到心满意足

实践圣经原则而感到心满意足

你无疑见过一只猫蜷曲起身体打着呼噜,显得满足的样子。人要是能像猫儿那样满足,该有多好!然而许多人觉得,找着心满意足的生活一点也不容易,就算找到,也会转瞬即逝。为什么呢?

原因之一是,由于不完美,我们常常犯错误,也要忍受其他人的缺点。另外,我们正生活在圣经所说的“最后的日子”,一段“难以应付的非常时期”。(提摩太后书3:1-5)即使我们在童年过得快乐满足,有许多美好的回忆,现在也大都经历“非常时期”所带来的重压。那么,现今我们还有可能活得心满意足吗?

请留意,圣经说这些非常时期是难以 应付,而非不可能 应付。我们实践圣经的原则,就能够应付得来。虽然或许我们不能解决所有难题,但生活也能过得满足。我们来看看三个原则。

怀有现实的看法

我们要生活满足,就得对自己和别人的能力限度怀有现实的看法。使徒保罗在给罗马人的信中指出:“所有人都犯了罪,不能完全反映上帝的荣耀。”(罗马书3:23)在许多方面,耶和华的荣耀都远远超过我们所能理解的。创世记1:31指出一个简单的事实:“上帝看他所造的一切,都非常好。”耶和华无论何时回顾他所做的事,都能说“非常好”。但没有人能声称自己所作的每件事都很好。因此,要活得心满意足,首先就得承认自己的能力限度。不过。我们还需要采取其他步骤。我们得理解并接受耶和华对于我们能力限度的看法。

翻做“罪”的希腊词语来自一个词根,意思是“不中目标”。且打个比方:试想象一个人向目标射箭,希望自己能射中而获得奖品。他手里有三支箭。他射出第一支箭,箭离目标差一米。他瞄准目标,射出第二支箭,这次比前次好,但还是差三十厘米。他全神贯注,射出最后一支箭,这次只差两厘米。虽然箭很接近目标,但毕竟还是没有击中。

我们所有人都好像这个失望的弓箭手一样。我们有时“不中目标”,并且相差很远,有时虽然相当接近,但仍然未能击中目标。我们感到很沮丧,因为尽管非常努力,结果还是不够好。现在我们回头去看看弓箭手的情况。

他慢慢地转过身去,感到很失落,因为他太想得到奖品了。突然,主办竞赛的人把他叫回去,递给他奖品,并说:“我很欣赏你,看见你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所以想把奖品送给你。”弓箭手多么欢欣雀跃!

没错,上帝会赐人永远的生命和完美的身心,凡是从上帝得到这个恩赐的人,无疑都会感到欢欣雀跃!(罗马书6:23)人变得完美之后,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很好,再也不会“不中目标”。人人都会完全感到满足。在此之前,如果我们把这件事紧记在心,对自己和周遭的人的看法就会好多了。

凡事都需要时间

的确,凡事都需要时间。但你是否留意到,如果期待的事迟迟未发生,或恼人的情况长久没有得到解决,就很难满足于现状呢?不过,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人仍然能够心满意足。请考虑耶稣的榜样。

耶稣来到地上之前,在天上已是服从上帝的典范。然而,他在地上“学了服从”。怎样学到呢?“从痛苦中”。耶稣在天上时曾目睹人受苦,但从未亲身经历过痛苦。他在地上生活时,特别在约旦河受浸到死于各各他这段时期,经历了许多考验和逆境。关于耶稣怎样在服从上帝方面“得了完美”,虽然我们不清楚其中的细节,但我们知道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希伯来书5:8,9

耶稣能够成功应付逆境,原因是他专注于“摆在前头的喜乐”,深信上帝必奖赏坚守忠义的人。(希伯来书12:2)尽管如此,他也“曾经呼号流泪,再三恳切祈求”。(希伯来书5:7)我们或许有时也恳切地祷告,耶和华怎样看待这样的祷告呢?同一节经文表示,耶和华乐于垂听耶稣的祷告。上帝同样会垂听我们的祈求。为什么呢?

因为上帝知道我们的能力限度,他会帮助我们。每个人忍耐的限度各不相同。中国有句熟语说:“人各有能有不能”。耶和华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的能力限度。他仁爱地让我们“蒙慈悲,获得分外恩典,作为合时的帮助”。(希伯来书4:16)他这样帮助耶稣,也同样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请看看莫妮卡的经历。

莫妮卡天性乐观,从小就无忧无虑、生气勃勃。1968年,她刚20岁出头,得知自己患了多发性硬化症,一种通常导致身体部分瘫痪的疾病。她大为震惊。疾病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也迫使她在全时传道工作方面作出重大调整。莫妮卡知道她的病是长期慢性发展的。十六年后,她说:“我的病现在还无法医治,而且很可能要到上帝的新制度更新一切时,才能治愈。”她承认,应付疾病并不容易:“尽管朋友们说我乐观的天性没变,像以前一样快乐,……但我的密友都知道,有时我泪如泉涌,流淌不尽。”

莫妮卡说:“我学会耐心忍受,学会为健康的微小起色而高兴。看到人在对抗疾病方面多么无助,使我更加珍惜跟耶和华的关系,因为只有耶和华才能彻底治愈疾病。”回顾过去,凭着耶和华的帮助,莫妮卡从事全时服务超过40年,内心感到很满足。

当然,像莫妮卡这样的处境并不容易应付。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承认到,有些恼人的情况或许需要相当时间才能逆转过来,那你就会比较容易满足于现状。像莫妮卡一样,你也可以深信,耶和华必提供“合时的帮助”。

不要跟别人比较,要定下合理的目标

世上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没有人跟你一模一样。中国有句谚语说得对,“十指有长短”,把各个手指相互比较无疑是愚蠢的。你一定不希望耶和华把你跟别人比较,而他也绝不会这样做。但是,人普遍有相互比较的倾向,因而令自己不满足。请留意耶稣怎样用比喻有力地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马太福音20:1-16读到这个比喻。

耶稣谈到,一个“主人”要找一些工人为自己的葡萄园工作。他在“清晨”,很可能是六点钟时,找到一些闲着的人,并雇用了他们。主人按当时的工钱,跟工人议定一个工作日(十二小时)的工钱是一个银元。受雇的人无疑很高兴找到工作,而且得到合理的工钱。后来,主人分别在上午九点钟、中午十二点钟、下午三点钟,以及迟至下午五点钟,找到一些没有工作的人并雇用他们。这些人工作的时间都会少于一个工作日。关于工钱,主人许诺给他们“公道的待遇”,而工人们都同意了。

到了晚上,主人叫总管给工人发工资。他下令把工人都召来,先给最后雇用的人发工资。这些人只工作了一小时,却出人意料地得到一个工作日的工资。我们可以想象这必然使其他人议论纷纷。那些工作了十二个小时的人由此满以为自己会多得一点,但他们也是得到同样的工资。

这些人的反应如何呢?“他们领了工钱,就埋怨家主,说:‘最后这批人只工作了一小时,我们却整天背负重担,忍受炎热,你竟然叫他们跟我们同等!’”

但主人的看法却不同。他说,这些工作了一个工作日的人已经得到所议定的工钱,一点不少。至于其他人,他决定给他们整个工作日的工资,这无疑比他们所期望的要多。实际上,没有一个人得到的少于议定的工钱;许多人得到的比预期的多。最后,主人问道:“难道我不可以照自己的意思用自己的东西吗?”

假设总管先给第一批雇用的人发工资,他们领完工资后立即离开,他们一定会感到满足。他们的不满源于看见别人工作较少却得到相同的工钱。这令他们很生气,以致埋怨主人。其实他们本该因主人雇用自己而满怀感激才对。

这个比喻正好说明,我们要是相互比较就会有什么结果。如果你专注于自己跟耶和华的关系,感激他赐给你的福分,就会感到满足。不要把自己的情况跟别人比较。如果耶和华决定给别人多些福分,那就要为他们高兴,跟他们一同欢乐。

除此之外,耶和华还对你有所期望。他期望你做什么呢?加拉太书6:4说:“各人都应该察验自己所做的事。这样,人高兴是因为自己的成就”。换句话说,要为自己定下合理的目标。要制定可行的计划,然后坚持实行下去。如果你的目标合理,并因此达到目标,就会“因为自己的成就”而高兴,心里感到满足。

实践圣经原则必得益处

虽然我们是不完美的,而且生活在最后的日子,但上述的三个原则表明:只要实践圣经原则,就一定能心满意足。这些圣经原则有的是直接陈述出来的,有的是通过事例和比喻阐明出来的。何不在每天阅读圣经时多加留意呢?

如果你发觉自己不及以往满足,就要设法找出原因。然后,寻找一些能够帮助你改善情况的原则。例如,你可以查阅《圣经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这本书,第110-111页讨论箴言这卷书的内容,在12个标题之下列出了许多原则和劝告。《守望台出版物索引》 *和《守望台书库》(英语)唯读光碟 *也是极好的工具,可以帮助你找到有用的资料。经常使用这些工具,你在寻找实用的圣经原则方面就会越来越熟练。

不久,耶和华就会把永生赐给配得的人,使他们得到完美的身心,生活在地上的乐园里。那时,人就会完全满足、毫无缺憾。

[脚注]

^ 30段 耶和华见证人出版。

^ 30段 耶和华见证人出版。

^ 30段 耶和华见证人出版。

[第12页的精选语句]

“所有人都犯了罪,不能完全反映上帝的荣耀”(罗马书3:23

[第13页的精选语句]

耶稣从痛苦中学了服从(希伯来书5:8,9

[第15页的精选语句]

“人高兴是因为自己的成就,不是因为跟别人比较”(加拉太书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