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智慧能保护人”

“智慧能保护人”

“智慧能保护人”

箴言16:16说:“得智慧远胜得黄金,得悟性更胜选白银。”智慧的确十分宝贵,为什么呢?因为“智慧能保护人,就像金钱能保护人一样;但智慧能保全明智人的生命,这就是知识的益处”。(传道书7:12)智慧能怎样保全明智人的生命呢?

我们吸收圣经确切的知识,求取上帝的智慧,并且行事跟领受的智慧一致,就能够行耶和华悦纳的道。(箴言2:10-12)古代以色列的所罗门王说:“正直人的大路,远离恶事;谨慎所行的道,保全性命。”箴言16:17)智慧能救明智人免行恶道,从而保全他们的性命。箴言16:16-33的智慧之言扼要地说明了,上帝的智慧作用于我们的言行和品格上,怎样使我们得益不浅。 *

“存谦卑的心”

智慧仿佛像人一样发言说:“自高、骄傲……我都憎恨。”(箴言8:13)骄傲和智慧两者毫不相关。我们行事要有智慧,就得提防养成骄傲的品格。要是我们在某些方面有所成就,或是在基督徒会众里负有重要的职责,就更要警惕,免得骄傲自大。

箴言16:18警告说:“骄傲自大是失败的先声,心高气傲是绊倒的前因。”请想想撒但的事例,他原先是上帝的一个完美的灵体儿子,后来却沦为魔鬼撒但,经历宇宙中最惨痛的失败。(创世记3:1-5;启示录12:9)他失败的前因不就是心高气傲吗?圣经说基督徒会众的监督不该是新近改信的,“恐怕他骄傲自大,就难逃魔鬼所要受的刑罚”,就正好说明了这一点。提摩太前书3:1,2,6)因此我们要小心谨慎,以免令人骄傲自大,也要时刻警惕自己,提防变成心高气傲。这样做的确十分重要。

箴言16:19说:“存谦卑的心跟谦和人同处,胜过跟自高的人同分掠物。”这是个明智的忠告,古代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事例可以说明这点。高傲自大的尼布甲尼撒,曾在杜拉平原上竖立了一座可能代表他自己的巨像。巨像也许矗立在一个很高的垫座上,整个巨像连垫座高达27米。(但以理书3:1)尼布甲尼撒要使这个巨像成为他帝国的一个雄伟象征。无论在世人眼中巨像、方尖碑、尖顶教堂或摩天大楼一类高耸的建筑有多雄伟,在上帝看来都不外如是。诗篇执笔者唱道:“耶和华虽然崇高,却垂看谦卑的人;至于高傲的人,他只从远处鉴辨。”(诗篇138:6)事实上,“在人间受尊崇的,在上帝眼中却是可憎的”。(路加福音16:15)因此,我们要“甘于卑微”,这样做远胜过“心高气傲”。(罗马书12:16

洞悉事理,就能劝服人

我们求取智慧,就会在说话方面怎样得益呢?智慧的所罗门王告诉我们:“洞悉事理的人,必得好处;信赖耶和华的,得享福乐。心存智慧的,以悟性见称;嘴发甘言的,更能劝服人。洞悉事理就是人的生命之泉,愚昧人受自己的愚行所管教。明智人的心叫他的口洞悉事理,又使他的嘴更能劝服人。”箴言16:20-23

人有智慧,他的口就能洞悉事理,更能劝服人。为什么?因为心存智慧的人尽力发掘事物的好处或好的一面,并且“信赖耶和华”。我们努力留意别人的优点,就更容易赞赏他们。这样,我们就不会老是说一些苛刻的话,或专好争辩。相反,我们会嘴发甘言,结果就能劝服人。我们洞悉别人的处境,就会看出他们的处境有多困难,也会理解他们怎样应付艰辛。

我们向人传讲上帝的王国,使人做基督的门徒。在这个工作上,我们运用智慧而说话合宜十分重要。我们教人上帝的话语,目标不仅仅是传达圣经的信息,而是要打动人心。要做到这点,我们的嘴就要学会怎样劝服人。使徒保罗敦促提摩太要持守他“受劝导去相信的事”。(提摩太后书3:14,15

瓦因著的《新约词语诠释词典》说,译做“劝导”的希腊语词意思是“用道理或道德原则开导人,使人改变心意”。我们洞悉别人的想法、背景、处境以及所关注的事,就能提出令人心悦诚服的论点,从而改变听者的思想。怎样做才能有这样的洞察力呢?门徒雅各回答道:“要敏于聆听,不急于说话”。(雅各书1:19)交谈时,我们提出问题,让对方表达想法,并且留心听对方回答,我们就有机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

在劝导别人方面,使徒保罗的确十分出色。(使徒行传18:4)甚至反对他的银匠底米特也承认:“这个保罗不单在以弗所,还几乎在整个亚细亚行省,说服一大群人改信另一套道理”。(使徒行传19:26)保罗认为传道工作大有成效仅是自己的功劳吗?绝没有。他说他向人传道是“凭着[上帝的]圣灵和力量提出证据”。(哥林多前书2:4,5)耶和华的圣灵也会帮助我们。向人传道时,我们要信赖耶和华,也要尽力洞悉事理,并且说话令人心悦诚服,这样就可以确信耶和华必定会帮助我们。

鉴于以上所说的,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心存智慧的,以悟性见称”,或“称为聪明人”。(箴言16:21,《圣经新译本》)洞悉事理是人的“生命之泉”。但愚昧人却怎样做?他们“轻看智慧和管教”。(箴言1:7)他们拒绝耶和华的管教,结果怎样呢?正如上文所述,所罗门说:“愚昧人受自己的愚行所管教。”(箴言16:22)他们会受到进一步的管教。这样的管教时常以严厉的惩罚施行。愚昧人也可能会给自己带来艰辛、羞辱、疾病,甚至早死。

以色列的所罗门王进一步指出,智慧会作用于我们的话之上而使人得益,说:“可喜的言语是蜂巢的蜜,叫人心甜,医治筋骨。”箴言16:24)蜂蜜可口甘甜,能使饥饿的人迅速恢复精力,可喜的言语也能予人鼓励,使人精神振作。蜂蜜不但有益健康,也有若干疗效,可说对人大有益处。可喜的言语也是类似,能对人的属灵健康大有造益。(箴言24:13,14

小心“人以为是正途的路”

所罗门说:“人以为是正途的路,最终竟是死亡之道。”箴言16:25)这节经文警告我们,要提防虚谎的道理,免得踏上歧途,追求跟上帝的律法背道而驰的行径。虽然一条途径从属肉体的观点看似乎是正途,其实却可能违背了上帝话语的正义原则。此外,撒但也鼓吹一些错误的见解把人骗倒,使人踏上一条他以为是正途的路,最终却导致死亡。

为免骗倒自己,最好的做法莫过于养成一颗有智慧和悟性的心,并且让良心受上帝话语的知识熏陶。作决定时,我们要以上帝的是非标准作为指引。不论是关于道德、崇拜,还是其他方面的决定,这都是避免受主观错觉影响的最好方法。

“劳工为了食欲辛劳”

智慧的所罗门王又说:“劳工为了食欲辛劳,因为口腹催逼着他。”箴言16:26)所罗门的意思是工人因饥饿催逼,为了满足食欲而辛劳。《现代中文译本修订版》把这节经文译做:“为满足胃口,劳工必须工作;因口腹需要,工人不敢懒惰。”满足胃口是身体正常的需要,而且能够促使我们辛勤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满足身体的需要对我们有益、有帮助。但对正常的需要如果产生过度的渴求,以致达到贪求的地步,又怎样呢?后果却十分有害,情形就好比用来煮食的小小营火,没有加以小心处理,结果酿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山林大火一样。满足正常的需要如果毫无节制,就会变成贪婪,对人有害无益。明智的人明白这样的危险,在满足自己的需要方面,哪怕是有益身心的,都会保持节制。

不要“走不善之道”

言谈的破坏力可以像烈焰一样。挑剔他人的错处,并且四处张扬会造成很大的伤害。所罗门谈到这样做的后果说:“无赖汉发掘坏事,嘴上好像有灼人的火。施诡计的人,散播纷争;毁谤别人的,离间密友。”箴言16:27,28

破坏同伴名誉的人可说是“无赖汉”。我们应该留意别人的优点,好使自己能够说一些对别人的声誉有所造益的话。如果别人散播闲言闲语,那又怎样?我们应该听吗?这些闲话令人动不动就怀疑别人,即使怀疑是毫无根据的。闲话会离间密友,使会众分裂。我们如果有智慧,就绝不会听信这些闲言闲语。

所罗门谈到有一种力量能引诱人走上歧途,他警告说:“残暴的人勾引同胞,必领他走不善之道。他眨眨眼睛图谋种种诡计,咬着嘴唇完成害人的事。”箴言16:29,30

暴力对真正崇拜上帝的人能有吸引力吗?现今,很多人受到诱惑,“图谋种种诡计”。他们助长暴力,甚至使用暴力。我们可能觉得要弃绝明显的暴力行为并不困难,但不易察觉的暴力形式又怎样?我们会受到吸引吗?世上有不少娱乐节目、体育活动渲染暴力,使千百万人乐此不疲。不是吗?圣经就此提出了明确的警告:“跟智慧人同行,就有智慧;同愚昧人来往,难免吃亏。”(箴言13:20)上帝的智慧确实能够给人保护。

人一生都伴随智慧和悟性,没有“走不善之道”,上帝会对他有什么看法呢?在上帝的眼中,人一生行走正义的道路,是值得称赞、值得尊重的。箴言16:31说:“人若行走正义的道路,白发就是华美的冠冕。”

与此相反,不加遏抑的怒气毫无美善可言。亚当和夏娃的长子该隐“大大发怒……就袭击弟弟亚伯,把他杀了”。(创世记4:1,2,5,8)就算有时我们觉得有理由生气,但也要提防怒气失控。箴言16:32明确地指出:“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控制自己的心,强似夺城。”怒气不受控制,不表示这人有力量,也不表示他有什么美德,只表示他有一个弱点。这个弱点“必领他走不善之道”。

“决定全在乎耶和华”

以色列王所罗门说:“人在衣兜里抽签,但决定全在乎耶和华。”箴言16:33)在古代以色列,耶和华有时会用签来揭示他的旨意。以色列人一般以小石子、小木片或者小石板做签。首先他们要祷告,祈求耶和华定夺。然后,把签扔进袍子里,接着把签抽出来。抽出的结果就被视为是上帝的回应。

耶和华不再用签告诉子民他的想法,而是通过圣经揭示他的旨意。我们必须对圣经有确切的认识,才能获得上帝的智慧。因此,我们应该天天阅读上帝的话语,免得虚度每一天。(诗篇1:1,2;马太福音4:4

[脚注]

[第8页的图片]

智慧为什么远胜黄金?

[第9页的图片]

传道时我们怎样做,就更能劝服人?

[第10页的图片]

“无赖汉发掘坏事”

[第11页的图片]

不受控制的怒气会引人“走不善之道”

[第12页的图片]

暴力具有诱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