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岁月留痕

与朝圣者同行

与朝圣者同行

“我不能挨家逐户传道!”初学圣经的人知道要向陌生人传道时,常常会有这样的反应。不过,这句话却是一位朝圣者说的。朝圣者不但是经验丰富的圣经导师,也擅长向公众发表演讲。

《锡安的守望台》的读者当中,有不少都离开了原本的教会,很想跟其他渴求圣经真理的人来往。《锡安的守望台》促请读者找出有相同信仰的人,经常跟他们聚在一起研究圣经。大约从1894年起,守望台社就派出代表,跟要求探访的小组会面。这些代表都是经验丰富、辛勤工作的弟兄,后来称为朝圣者。被选做朝圣者的人必须为人谦和,熟识圣经,擅于演讲和教导,并且坚信赎价的道理。朝圣者的探访通常只是一两天,其间十分忙碌。对许多圣经研究者来说,第一次传道就是分发传单,宣传朝圣者的公众演讲。胡戈·里默尔是个朝圣者,后来成为了中央长老团的成员。一天黄昏,他在一所学校发表完演讲,就回答听众提出的圣经问题直到午夜过后。他虽然很累,却很高兴,还说那个聚会“非常好”。

朝圣者探访期间,会在信徒家里举行聚会,强化“信徒一家”。《锡安的守望台》说,这是朝圣者探访带来的“主要裨益”。每当有聚会在信徒家里举行,周围地区的圣经研究者都会来听朝圣者的演讲,向他提出圣经问题。接着就是基督徒款待客人的时间了。小时候,茉德·阿博特姊妹曾参加朝圣者在信徒家里举行的聚会。早上听完演讲后,所有人都在花园里的长桌上吃饭。她说:“满桌子都是美食——炸鸡、自家做的火腿、形形色色的面包,还有蛋糕和派!人人都尽情地吃。下午两点左右,我们再次聚集起来听另一个演讲。”但她坦言:“那个时候人人都很困,几乎睡着了。”本杰明·巴顿是资深的朝圣者,他曾说:“如果我对这么丰盛的食物来者不拒,早就死了,不能做朝圣者啦。”尽管姊妹们一番好意,布鲁克林总部还是写了一封信,劝所有人只需要给朝圣者“家常便饭”,并让他能“睡个好觉”就可以了。

朝圣者有良好的教导技巧,擅于运用图表、模型,甚至随手拿来的东西,让演讲更加生动。R.H.巴伯的演讲“总是趣味盎然”。W.J.索恩十分慈祥,演讲的时候“就像古时的族长”。一天,坐在福特汽车上的希尔德·图詹突然大喊一声:“停车!”然后跳下车来,摘了几朵野花,即兴向同伴演讲,大谈耶和华的创造多么奇妙。

朝圣者的工作很辛苦,如果是中年或年纪大的弟兄,做起来就更吃力了。可是,对某些朝圣者来说,最大的考验却是工作重点的转变:他们要带头挨家逐户传道了。《守望台》1924年3月15日刊说,真基督徒的“一项重大使命是为上帝的王国作见证。朝圣者奉差出去探访,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看来,有些朝圣者对这种转变很不满,甚至不再做朝圣者了,当中一些人还创立了自己的教派。罗比·阿德金斯忆述,有个很会演讲的朝圣者愤愤不平地向人诉苦说:“我只懂得在台上讲道。我不能挨家逐户传道!”阿德金斯又说:“1924年,我在俄亥俄州哥伦布的大会再次见到他。他孤零零地站在一棵小树的荫下,一脸落寞,在成千上万欢乐的弟兄当中显得格外可怜。这次之后,我再没见过他。没过多久,他就离开了上帝的组织。”跟那个朝圣者不同,在那次大会,“有许多弟兄从他身边经过,兴高采烈地把书搬到车上”,迫不及待地要挨家逐户向人作见证。(使徒行传20:20,21

朝圣者的职责就是要训练人传道,但不少朝圣者自己也十分紧张。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全心投入工作。谈到挨家逐户作见证,说德语的马克斯韦尔·弗兰德(弗雷希尔)写道:“朝圣者带头挨家传道,探访带来的福分就更多了。”朝圣者约翰·博内特说,上帝的组织强调要宣扬王国,弟兄们一般都衷心支持。他又说,绝大多数弟兄都“满腔热诚地跑到前线,为上帝作战”。

一百多年来,许多忠心的弟兄往来各地探访会众,他们的确是一股导人向善的力量。诺曼·拉尔逊成为耶和华见证人已经很多年了,他说:“朝圣者的探访大有价值,使人获益良多,这是毫无疑问的。尽管当时我还是个小孩,也能看出这点。我能顺利成长,一直行走正路,他们实在功不可没。”今天,探访各地会众的弟兄也甘愿舍己、忠心耿耿,帮助弟兄姊妹满怀信念地说:“我们能够 挨家逐户传道!”

[第32页的精选语句]

朝圣者到访,真是个快乐的日子!

[第31页的图片]

本杰明·巴顿的行程表显示,他在1905年探访了差不多170个地方

[第32页的图片]

沃尔特·索恩是个朝圣者,他的昵称是“爸爸”,因为他性情像基督一样,十分慈祥

[第32页的图片]

J.A.布朗在1902年前后被派到牙买加做朝圣者,强化并鼓励当地的14个小组

[第32页的图片]

朝圣者巩固弟兄姊妹的信心,加强基督徒的团结,帮助弟兄姊妹跟上帝的组织有更紧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