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要善用说话的能力

要善用说话的能力

耶和华啊,愿我口中所说的话叫你喜悦。——诗篇19:14

唱诗82,77

1,2.为什么把说话的能力比作火很贴切?

1871年10月初,美国威斯康辛州东北部发生森林大火。火势一发不可收拾,高温和烈焰吞噬了20亿棵树,还造成1200多人丧生。这场美国历史上死伤最惨重的大火,很可能是火车经过时擦出的火花引起的。这跟雅各书3:5的描述十分吻合,经文说:“看,小小的火也能叫大大的森林烧起来!”圣经执笔者为什么这样说呢?

2 这个比喻的要点在第6节,经文说:“舌头就是火。”舌头代表我们的说话能力。我们的言谈就像火一样,能够造成很大的伤害。圣经也说:“生死都在舌头的权下。”(箴言18:21)当然,我们不会只因为担心说话有可能伤害别人,就完全不说话。就像我们不会因为担心火可能会造成损害,而不使用火一样。重点是要小心控制。要是控制得好,我们可以用火煮饭、取暖、照明。同样,我们控制舌头,就能运用说话的能力来荣耀上帝,也使别人得益。(诗篇19:14

3.说话时要考虑哪三方面?

3 我们不管是用嘴巴说话,还是打手语,都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种奇妙的沟通能力,是上帝赐下的礼物。我们怎样才能善用这项能力去鼓励别人,而不是打击别人呢?(请读雅各书3:9,10以下课文会从三方面讨论如何善用说话能力:说话的时机、内容和语气。

说话的时机

4.我们什么时候要保持静默?

4 我们天天都要说话,但不必整天都说个不停。圣经说:“有静默的时候。”(传道书3:7)别人说话时,我们应该保持安静,这样就是尊重对方。(约伯记6:24)我们也该守口如瓶,不把秘密说出去,这会表明自己谨慎睿智又明辨事理。(箴言20:19)另外,我们被激怒时,保持冷静不要说话,就是有智慧了。(诗篇4:4

5.我们怎么做就是感激上帝给我们说话的能力?

5 另一方面,圣经也说:“有说话的时候。”(传道书3:7)如果朋友给你很好的礼物,你大概不会把礼物收在没人看到的角落,而是会善用这个礼物,表现出对朋友的感激。同样,我们善用耶和华赐给我们的说话能力,就是感激他了。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需要、鼓励别人和赞美上帝。(诗篇51:15)那么,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呢?

6.圣经用什么比喻说明,选择对的时机说话很重要?

6 箴言25:11用了一个比喻说明,选择对的时机说话很重要。经文说:“一句话说得合时,就像金苹果放在雕花的银器上。”金苹果本身就很好看,有雕花的银器衬托就更赏心悦目了。类似地,小心选择适当的时间点开口,能使我们说出的话更能达到效果。怎么说呢?

7,8.(甲)在说话合时方面,耶稣立下什么榜样?(乙)日本的弟兄怎样效法耶稣,在适当的时机向人谈论复活的希望?

7 我们说的话可能是对方需要听到的鼓励,但如果没有掌握适当的说话时机,也许就达不到原来的目的。(请读箴言15:23请看以下的例子。2011年3月,地震和海啸重创日本东部,摧毁好几座城市,超过1万5000人丧生。当地的耶和华见证人也受到这场灾难的影响,但他们仍抓紧机会,用圣经安慰悲伤的人。不过,大部分的灾民都有根深蒂固的佛教信仰,对圣经的了解非常少。弟兄看出,当时向灾民谈复活的希望,不见得是最好的时间点。所以,他们主要先给人安慰和鼓励,并根据圣经解释为什么无辜的人会遭遇这么可怕的灾难。

8 日本东部的弟兄效法耶稣的榜样。耶稣知道什么时候不说话,什么时候该说话。(约翰福音18:33-37;19:8-11)有一次,他对门徒说:“我还有很多事要告诉你们,只是你们目前承担不了。”(约翰福音16:12)他等到适当的时机才教导门徒这些事。同样,日本的弟兄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向人谈论复活的信息。海啸发生两年半后,日本的弟兄参与全球特别运动,向人分发《王国消息》38号《人死了真的能复生吗?》。那时,许多住户很快就接受这份传单,从圣经的复活信息得到安慰。既然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文化和宗教背景,我们就需要运用判断力,选择适当的时间点说话。

9.我们在哪些情况要特别留意说话的时机,让我们说的话更能达到效果?

9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特别要小心选择说话的时机。例如,别人说话可能没有恶意,但有时我们听了还是会不舒服。这时我们就要谨慎想想,这件事有没有严重到需要去跟对方谈。如果真的需要谈一谈,就最好不要选在自己还在生气而可能说话急躁的时候。(请读箴言15:28此外,对不是信徒的家人谈论真理时,也要运用判断力。我们希望家人认识耶和华,但也需要有耐心和运用理解力,仔细想想要说的话,并在适当的时机说,他们可能就会愿意听。

说话的内容

10.(甲)为什么我们需要小心选择适当的词语?(乙)我们不应该怎样说话?

10 我们说出的话能伤害人,也能医治人。(请读箴言12:18在撒但的世界里,说话打击别人是很常见的情况。世界的娱乐给人不良示范,造成许多人说话时“舌头好像刀剑,磨得锋利”,而且“苦毒的言辞如箭在弦,对准目标”。(诗篇64:3)基督徒不应该说出这样“苦毒的言辞”。一个方面是不该对人冷嘲热讽,也就是用尖酸的话贬低人或骂人。通常人语带嘲讽只是想表现幽默,但很容易就变成失礼地侮辱别人。基督徒应该除掉一切恶毒的言语,所以不该嘲讽别人。适当的幽默可以使言谈生动有趣,但我们不应该只为了逗人笑,就用尖锐嘲讽的言辞羞辱伤害别人。圣经说:“污秽的话一句也不可出口,倒要看情况说强化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以弗所书4:29,31

11.我们的内心会怎样影响到所说的话?

11 耶稣说:“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马太福音12:34)我们说的话通常反映出自己对别人的感觉。所以,如果我们心里充满了爱和关怀,就很容易会找到合适的词语,言谈也会积极正面、鼓舞人心。

12.为了加强挑选正确词语的能力,可以怎么做?

12 要选择适当的词语,也需要有良好的思考力和判断力。就连很有智慧的所罗门王也“又思考,又仔细搜寻”,为的是“寻找可喜的言辞,力求用正确的字眼写下真理”。(传道书12:9,10)你常常觉得很难说出“可喜的言辞”吗?如果是这样,你需要增加自己的词汇。你可以多留意圣经和圣经书刊里的遣词用字。遇到不熟悉的说法,就要查清楚意思还要学起来。更重要的是,要像耶稣一样,学习怎么用这些词语去帮助别人。圣经说:“至高主宰耶和华赐我[耶稣]口才,使我的舌头像受过教导的人一样,懂得用良言回答疲乏的人。”(以赛亚书50:4)说话之前先思考怎么说,可以让我们找到正确的字眼。(雅各书1:19)想一想:这些话真的表达出我想说的意思吗?我选用的词语对听到的人会有什么影响?

13.为什么说话内容要简单易懂?

13 圣经用号筒声作比喻,说明说话内容要简单易懂。在古代,以色列人用号筒声来召集和解散群众,或是发出作战的信号。如果号筒发出的信号含糊不清,出去打仗的军队就可能会伤亡惨重。同样,要是我们说话语意不清或拐弯抹角,就很可能让人听得一头雾水,甚至造成误解。我们尽力说话干脆、清晰明了,但不表示就可以说话太直接、毫不修饰。(请读哥林多前书14:8,9

14.耶稣说话内容简单易懂。请举例说明。

14 在选择适当的词语方面,耶稣立下了很好的榜样。在马太福音第5章至第7章,耶稣的演讲简洁有力,他没有用复杂华丽或含糊笼统的词语,也没有说出难听又伤人的话。他说的内容总是简单清晰,让听众很感动。一个例子是,为了教导群众不要过度担心生活所需,耶稣提到耶和华总是照顾天上的飞鸟,然后问他们说:“难道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吗?”(马太福音6:26)耶稣的劝勉简单易懂,打动人心,多么鼓励人!接下来,我们会讨论善用说话能力的第三方面。

说话的语气

15.为什么说话要语气温和?

15 我们说话的语气也很重要。说话语气温和,并不会减弱我们说话的力道,反而能感动别人,也更有说服力。(箴言25:15)耶稣在家乡拿撒勒的会堂里向群众说话,他们很惊讶耶稣讲话这么动听。(路加福音4:22)我们怎样才能像耶稣一样说话动听呢?方法是要表现仁慈、有礼貌,还要顾及别人的感受。例如有一次,耶稣看到群众努力跟着他,想听他说话,就动了怜悯的心,“教导他们许多事”。(马可福音6:34)而且就算他被人辱骂,他也不回骂对方。(彼得前书2:23

16,17.(甲)我们跟家人或会众里的好友说话时,要怎样效法耶稣?(见课文开头的图片)(乙)请举例说明,温和地回答别人可以有好结果。

16 我们跟很熟的人说话,特别是跟家人或会众里的好友说话时,也许觉得可以有话直说,结果语气很难保持温和。耶稣绝对不会因为自己跟门徒很亲,就用很差的语气跟他们说话。有一次,门徒为了谁比较大而争吵,耶稣就用一个小孩作例子,温和地纠正他们。(马可福音9:33-37)长老给弟兄姊妹劝告时,可以效法耶稣的榜样,态度保持温和。(加拉太书6:1

17 就算别人说话让你听了心里不舒服,温和地回答对方可以有好结果。(箴言15:1)一个单亲妈妈的儿子正值青春期,他表面上事奉耶和华,实际上却没有遵守圣经的标准。一个好心的姊妹想对这个妈妈表达同情,却说:“你没有把儿子教好,真的好可惜。”这个妈妈想了一下,然后说:“现在情况的确不理想,但我对他的教导还没有结束。哈米吉多顿之后再说吧,到时我们就能确定了。”这个妈妈回答很温和,让两人的关系保持和睦。她的儿子无意中听到她们的对话,知道妈妈没有放弃他。他很感动,不再跟不事奉上帝的人走得很近。后来他受了浸,之后又到伯特利服务。因此,不论是对弟兄姊妹、对家人,还是对不认识的人,我们的话都要“时刻带着恩慈,用盐调味”。(歌罗西书4:6

18.要效法耶稣的榜样,善用说话的能力,就要怎么做?

18 我们能够说话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实在很奇妙。我们要效法耶稣的榜样,小心选择说话时机和正确的词语,语气也要尽力保持温和有礼。这样,我们就能说话鼓励别人,也会让赐给我们说话能力的耶和华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