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文主义——500年的功过与得失
加尔文主义——500年的功过与得失
约翰·加尔文在1509年生于法国努瓦永。一个由他创立的宗教派别,对欧洲某些地区、美洲、南非等地的千百万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加尔文被视为西方历史中一个重要的宗教改革家。
在加尔文诞生大约500年后的今天,加尔文的理念和他倡导的教义,或称加尔文主义,仍然受到好些基督新教教派所推崇,例如归正会、长老会、公理会和其他清教徒教会。去年9月,世界归正教会联盟自称在107个国家拥有7500万名新教信徒。
与天主教决裂
加尔文的父亲是一个律师,也是天主教会在努瓦永的一名书记,他的工作也许让他亲眼看见许多教士的败行。我们不知道加尔文
的父亲有没有因而做了一些反抗教会或对教会不敬的事,只知道后来他和加尔文的哥哥都遭到教会开除。父亲死后,加尔文想为他举行天主教葬礼,但遇到很多阻挠。这件事很可能令加尔文对天主教更加反感。大部分记述加尔文生平的著作,都很少谈及他年轻时的经历,最多只是说他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他在巴黎、奥尔良和布尔日求学期间,看来也没有几个朋友。可是,加尔文天赋甚高,他不但思想敏捷,还有惊人的记忆力。此外,他也是个非常勤奋的人,每天清晨5点就起床读书,一直读到午夜。因此,他不到23岁便拿到法学博士学位。为了钻研圣经,他也学了希伯来语、希腊语和拉丁语。人们对加尔文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严谨自律的工作态度。直到今天,很多人仍然将加尔文宗的信仰跟这样的处事态度联系起来。
差不多在同一时期,于法国的邻邦德国,马丁·路德公开抨击天主教会的腐败行径和不符合圣经的教义。人们一般认为,路德于1517年把他的《九十五条论纲》钉在维滕贝格一座教堂的门上,促请教会进行改革。路德的观点获得很多人认同,于是改革之风很快就席卷欧洲。在欧洲的许多地方,反抗罗马天主教的人(后称抗罗宗或基督新教徒)受到猛烈的迫害,他们要表达自己的理念就不得不冒生命危险。1533年,加尔文的朋友尼古拉·科布在巴黎发表了一个支持路德的演说,加尔文就帮忙撰写演词。事后,两人都被迫逃亡。加尔文之后再也没有回过法国居住。
1536年,加尔文出版了他所著的《基督教原理》,这本书可说是阐述基督新教信仰的权威著作。他把这部著作送给法国国王弗兰西斯一世,目的是为法国的基督新教徒(后称胡格诺派)辩护。加尔文在书中抨击天主教的教义,并极力维护他本人的中心信仰——上帝拥有至高的神权。《基督教原理》除了在宗教界有影响力,也影响了法国人的语言和文学,加尔文因此被誉为一位举足轻重的改革家。最后,加尔文到了瑞士的日内瓦定居。从1541年开始,他就致力在这个城市推行改革。
于日内瓦推行改革
加尔文为日内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他有一股强烈的使命感,一心捍卫道德与公义。就像《宗教百科全书》(英语)所说,他把日内瓦从“一个声名狼藉的城市”转变为“一个人人都按照严谨的道德规范生活的地方”。改变了的不仅是这个城市的道德情况。位于柏林的德国历史博物馆的馆长萨比娜·维特博士说:“由于法国境内的宗教战争,
数以千计的基督新教徒从法国逃难到日内瓦,使日内瓦的人口在数年之内增加了一倍。”胡格诺派的信徒像加尔文一样,工作十分勤奋,他们的到来大大振兴了日内瓦的经济,使日内瓦成为印刷业和钟表业的中心。除了法国的难民,还有不少人从其他国家逃难到日内瓦,其中有很多是英国的新教徒,他们因为受英国女王玛丽一世迫害而亡命他乡。由于跟从加尔文的大多是流亡异地的非主流宗教信徒,因此,就像《当代基督徒》这份德语宗教期刊所说,他们渐渐发展出一套“受迫害者的神学”。1560年,这些逃难到日内瓦的人出版了《日内瓦圣经》,这是第一部把圣经分章断节的英语圣经译本。这个译本体积比较小,方便人们自行研读圣经。清教徒于1620年移居北美洲时,他们带去的很可能就是这个译本。
然而,日内瓦并非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安全的避难所。迈克尔·塞尔维特于1511年在西班牙出生,他曾攻读希腊语、拉丁语、希伯来语和医学。塞尔维特和加尔文二人也许是在巴黎求学期间认识的。塞尔维特通过研读圣经,看出三位一体并没有圣经根据。他写信给加尔文提出他的观点,但加尔文却把他看作敌人而不是朋友。后来,塞尔维特在法国受到天主教迫害,于是逃到加尔文所在的日内瓦。可是,他抵达后不但没有获得友善的对待,反而被视作异端分子而遭到逮捕、审讯,更于1553年被绑在柱上活活烧死。历史家弗里德里克·厄宁格说:“塞尔维特被处死一事,令这位伟大改革家[加尔文]的人生和功业蒙上了一个不可磨灭的污点。”
在推行改革期间,加尔文完成了巨量的工作。据说,他写了超过100部参考著作和1000封信,并在日内瓦发表了大约4000次布道演说。加尔文不但致力阐述他对基督教的看法,还设法令其他人,尤其是日内瓦的居民,也依照他认为基督徒应有的生活方式来过活,因为日内瓦就是他心目中的“上帝之城”。 *
加尔文在日内瓦孜孜不倦地推行改革,成效如何呢?根据瑞士联邦统计处发表的资料,在2000年,日内瓦的居民只有百分之16隶属(加尔文宗的)归正会,天主教徒的数目也比加尔文宗的信徒多。
加速宗教分裂
受到宗教改革的浪潮影响,很多欧洲城市和国家都纷纷表态,表明自己信奉的是天主教、路德宗还是加尔文宗,这令欧洲在宗教方面濒临分裂。宗教改革的领袖们在抨击天主教会一事上立场一致,但彼此的见解却有许多分歧。上文提及过的维特博士
说:“基督新教的各个教派不能在神学观点上达成共识。”尽管所有新教教派都同意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根据,但他们的教义却有很大差异。他们最先争论的课题是最后晚餐和基督临在的含意。后来,加尔文宗提出了一个非常具争议性的教义,就是得救预定论。人们对于得救预定论的解说,可谓众说纷纭。一个派别的加尔文宗信徒声称,上帝在人类犯罪之前,就预定要让某一小部分人通过基督获得拯救,而其余的人就会被弃绝,不能得救。换句话说,这个派别认为谁会得救是出于上帝的“预旨”,并非人人平等。然而,另一些加尔文宗的信徒却相信人人都有机会获得拯救,每个人都要自行决定是否接受救恩,也就是说,救恩是由人的自由意志决定的。加尔文死后很久,不同派别的加尔文宗信徒仍然为上帝的“预旨”、人的自由意志,以及世人是否拥有相同的得救机会等问题而争论不休。
加尔文主义的污点
在20世纪,属于加尔文宗的荷兰归正会以得救预定论为理据,支持南非政府实施种族隔离政策。谈到这个以白人为尊的政策,南非第一个黑人总统纳尔逊·曼德拉说:“荷兰归正会以他们的宗教理由赞同政府实施种族隔离,他们认为南非白人是蒙上帝拣选的人,而黑人只是次等的种族。根据南非白人的世界观,种族隔离政策是获得教会支持的。”
然而,于20世纪90年代,荷兰归正会为曾经支持种族隔离政策一事公开道歉。在一份称为《勒斯滕堡宣言》的正式声明中,教会的领袖承认说:“在我们当中,有些人曾多次错误地解释圣经去支持种族隔离政策,令很多人以为这个政策得到上帝的认可。”有许多年的时间,教会对种族隔离政策的立场不仅助长种族偏见,使很多人饱尝苦难,更暗示带来这些苦难的就是上帝!
1564年,约翰·加尔文死于日内瓦。据说他在临终前,曾感谢教会中的其他教士“将太多的荣耀加于一个毫不配得的人身上”,并恳求他们宽恕他多年来的弱点,尤其是他那急躁易怒的性格。加尔文或许真的有这样的弱点,但不能否认的是,他的为人和价值观,包括他那勤奋、自律和尽责的工作态度,确实对基督新教产生优良的影响。
[脚注]
^ 13段 详见耶和华见证人出版的《人类寻求真神》322-325页。
[第21页的精选语句]
受到宗教改革的浪潮影响,很多欧洲城市和国家都纷纷表态,表明自己信奉的是天主教、路德宗还是加尔文宗,这令欧洲在宗教方面濒临分裂
[第18页的地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西班牙
法国
巴黎
努瓦永
奥尔良
布尔日
瑞士
日内瓦
[第19页的图片]
加尔文著的《基督教原理》(1536年)阐述了基督新教的信仰根据
[鸣谢]
© INTERFOTO/Alamy
[第20页的图片]
塞尔维特被处死一事,令加尔文的人生和功业蒙上污点
[鸣谢]
© 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
[第21页的图片]
《日内瓦圣经》(1560年)是第一部把圣经分章断节的英语圣经译本
[鸣谢]
承蒙American Bible Society准许使用
[第18页的图片鸣谢]
法国小镇:© 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