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第27篇

你崇拜哪個神?

你崇拜哪個神?

有一個問題非常重要:你崇拜哪個神?為什麼這個問題很重要呢?——因為人崇拜的神很多,各種各樣的神都有。(哥林多前書8:5)有一次,使徒保羅運用耶和華所賜的能力,把一個天生兩腳傷殘的人醫好了。當時,群眾興奮地喊叫:「有神化成人形,降到我們這裡來了!」他們想跪拜保羅和巴拿巴,還稱保羅為赫耳墨斯,稱他的朋友巴拿巴為宙斯。赫耳墨斯和宙斯都是假神的名字。

但是,保羅和巴拿巴卻阻止群眾跪拜他們。他們立即走進人群當中,說:「你們不要做這些無用的事,歸向永活的上帝吧!」(使徒行傳14:8-15)誰是創造萬物,「永活的上帝」呢?——沒錯,就是「統治全地的至高者」耶和華。耶穌稱耶和華為「獨一的真神」。所以,只有誰才配受我們崇拜呢?——只有耶和華才配受我們崇拜!(詩篇83:18;約翰福音17:3;啟示錄4:11

保羅和巴拿巴為什麼阻止群眾向他們跪拜呢?

可惜的是,大部分人都不崇拜獨一的真神,反而崇拜各種各樣的假神。他們甚至崇拜一些用金銀木石製造的偶像。(出埃及記32:4-7;利未記26:1;以賽亞書44:14-17)另外,有些人出了名,就成為很多人心目中的明星和偶像,被人當做神去崇拜。那麼,崇拜人是對的,還是錯的呢?——

使徒保羅說:「不信上帝的人被這個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哥林多後書4:4)世界的神是誰呢?——沒錯,是魔鬼撒但!很多人被撒但欺騙,去崇拜各種各樣的人和東西。

有一次,撒但引誘耶穌向他跪拜。耶穌怎樣做呢?——耶穌說:「要崇拜耶和華你的上帝,單要敬奉他。」(馬太福音4:10)耶穌清楚表明,我們只應該崇拜耶和華。在古代,有幾個少年人清楚明白這個道理。現在讓我們來讀一讀他們的故事。他們的名字是沙得拉、米煞、亞伯尼哥。

這三個希伯來少年是以色列人,被人俘擄到巴比倫去。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吩咐人造了一個巨大的金像。有一天,他命令臣民一聽見奏樂,就要向這個金像下拜。巴比倫王警告說:「誰不跪拜這個像,就要被扔進烈火熊熊的爐子裡。」如果你當時在場,你會怎樣做呢?——

這幾個人為什麼不肯跪拜偶像呢?

在一般情況下,沙得拉、米煞、亞伯尼哥都會照國王的吩咐去做。但是這一次,他們卻不肯向金像下拜。為什麼呢?——因為上帝的律法規定:「你不可以崇拜其他的神。不可以雕刻偶像,也不可以跪拜偶像。」(出埃及記20:3-5)所以,沙得拉、米煞、亞伯尼哥服從耶和華的律法,過於服從國王的命令。

國王很生氣,馬上叫這三個年輕的希伯來人到他面前來,質問他們:「你們真的不肯事奉我的神?現在,我再給你們一次機會。你們一聽到奏樂,就要跪下,崇拜我吩咐人造的金像。如果你們不聽命,我就把你們扔進烈火熊熊的爐子裡。到時候,看哪個神可以救你們!」

這三個少年人該怎麼辦呢?換了是你,你會怎樣做呢?——他們對國王說:「我們事奉的上帝有能力搭救我們。不過,就算上帝不搭救我們,我們也決不事奉你的神,也決不崇拜你的金像。」

國王暴跳如雷,吩咐人「把爐子燒熱,比平常熱七倍!」然後,國王命令幾個大力士把沙得拉、米煞、亞伯尼哥綁起來,扔進火爐裡!由於火爐燒得極熱,結果那幾個大力士都被火焰燒死了!三個希伯來少年又怎樣呢?

沙得拉、米煞、亞伯尼哥被扔進火爐裡以後,很快就站了起來!他們都沒有受傷,也沒有被綁著。這怎麼可能呢?——國王看著火爐,不禁害怕起來,說:「我們不是把三個人扔進火裡的嗎?」他的侍從說:「是的,是三個人。」

耶和華怎樣從火爐裡救出他的僕人呢?

國王說:「你們看,現在有四個人在火裡隨意走來走去,他們都沒有受傷!」你知不知道,火裡第四個人是誰呢?——是耶和華的天使。他保護那三個希伯來人,使他們不受傷害。

國王看見這個奇跡,就走到火爐門前大聲地說:「沙得拉、米煞、亞伯尼哥,至高上帝的僕人啊,你們出來,到這裡來吧!」他們就從火裡出來,一點沒有燒傷,連火燒的氣味都沒有。國王說:「願沙得拉、米煞、亞伯尼哥的上帝受到讚頌,他派天使保護他的僕人,因為他們只崇拜自己的上帝,不肯事奉其他神。」(但以理書第3章

今天的人崇拜哪些偶像呢?

我們從這個故事學到一個重要的教訓。甚至在今天,很多人也把各種各樣的偶像,當作神去崇拜。《美國百科全書》說:「國旗是神聖的,跟十字架一樣神聖。」偶像可以是用金銀木石造的,也可以是用布造的。根據歷史家丹尼爾·曼尼克斯解釋,早期基督徒不肯向羅馬皇帝作任何崇拜的舉動,就等於今天基督徒「不肯向國旗敬禮,或不肯宣誓效忠國家」。

無論宗教偶像是用金銀木石造的,還是用布造的,在上帝看來,跪拜這些偶像都是不對的嗎?你覺得呢?——耶和華的僕人應不應該向這些偶像作任何崇拜的舉動呢?——沙得拉、米煞、亞伯尼哥不肯崇拜偶像,使耶和華的心很歡喜。你要是跟從他們的榜樣,就應該怎樣做呢?——

事奉耶和華的人不應該崇拜任何人或東西。請讀讀下面的經文:約書亞記24:14,15,19-22;以賽亞書42:8;約翰一書5:21;啟示錄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