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
南非
漫步在南非市區繁忙的大街上,你可以看到各種膚色的人,從最深的黑色到最淺的白色都有,活像一個萬花筒。路上除了嘈雜的車聲,你還會聽到用各種語言交談的聲音。你一路經過售賣水果、小飾品和服裝的貨攤時,高聳的辦公大樓會為你擋住驕陽的烈焰。你喜歡的話,也可以停下來在路邊理個髮。
南非的人口有4400多萬,國內種族繁多,很難說誰才是真正的南非人。土著黑人大約佔總人口的百分之75,其中有祖魯族、科薩族、索托族、佩迪族、茨瓦納族和幾個較小的種族。白種居民主要是說英語和南非荷蘭語的人。說南非荷蘭語的居民中,有的是17世紀中葉荷蘭移民的後裔,有的是之後從法國來的胡格諾派。英國移民則在19世紀初抵達這個國家。
南非也有很多印度人,他們的祖先是當年納塔爾甘蔗田(位於現在的夸祖盧-納塔爾省)的工人。由於融會了多種多樣的民族和文化,南非有一個很貼切的稱號,就是「彩虹國」。
過去,各種族之間存在很多問題,種族隔離政策也受到很多國家的譴責。近年來,南非廢除了種族隔離政策,也成立了由民主選舉產生的政府,因此得到國際社會的正面評價。
現在所有種族的人都可以自由來往,也可以去任何類型的公共場所,例如電影院和餐廳。不管是什麼膚色的人,只要經濟情況允許,想住在哪裡就可以住哪裡。
然而,人們在興奮過後,還是無可避免地想到了以下的問題:種族隔離政策所產生的不公情況,新政府能夠消除多少呢?這需要多長時間呢?十多年過去了,嚴重的問題依然存在。現在,國內罪案不斷增加,失業率達百分之
41,而且估計有500萬人感染了愛滋病毒。這都是南非政府當前面對的一些重大難題。許多人都看出,沒有任何人類政府能夠消除這些弊病,於是從別的方面尋求出路。景色優美
儘管這個國家有不少難題,南非的自然景觀還是吸引了很多旅客前去一遊。那裡有陽光普照的沙灘,高聳雄偉的山脈,各種各樣的登山道,以及許多其他旅遊景點。
此外,市區有世界一流的商店和餐館,宜人的氣候也增添了南非的魅力。種類繁多的野生動物是南非的一大特色。這個國家擁有約200種哺乳動物,800種鳥類,2萬種開花植物。著名的克魯格國家公園和其他野生動物保護區是熱門的觀光景點。你可以在這些全天然的野外環境中,看到非洲的「五大獸」,就是大象、犀牛、獅子、豹和水牛。
南非有幾個原始森林,到任何一個看看都會讓你印象深刻。森林裡一片寧謐,你可以在樹木的濃蔭下觀賞不常見的蕨類植物、地衣、花朵,還有色彩繽紛的鳥兒和昆蟲。抬頭仰望巨大的黃香槐樹,你會驚嘆這麼高大的樹木竟是從一顆細小的種子長起來的。有些黃香槐能長到50米高,壽命長達1000歲。
最近一個世紀,人們在這個國家栽培了一種特別的種子,這種子播種在人的心裡,那就是上帝王國的好消息。一個詩篇執筆者把響應好消息的人比作大樹,他寫道:「義人要像棕櫚繁茂,如黎巴嫩山的雪松壯大。」(詩篇92:12)這些義人會活得比最老的黃香槐樹還要久,因為耶和華應許賜給他們永生。(約翰福音3:16)
幾顆種子扎根生長
19世紀的南非經歷戰亂和政治衝突,局勢動盪不安。19世紀末,鑽石礦和金礦的發現也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在《南非回顧》中,阿立斯特·思帕克斯說:「一夜之間,南非由一個畜牧業國家變成工業國家。這使農村人口往城市遷徙,許多人的生活因而改變。」
第一顆播種在南非的聖經真理種子,在1902年隨著一個行李箱抵達。一個從荷蘭來的牧師在行李箱裡放了一些聖經研究者(耶和華見證人當時的名稱)的刊物。住在克萊克斯多普的福蘭斯·艾伯遜和施托費爾·福里獲得這些刊物,看出當中所說的是真理,就開始向其他人作見證。後來,福里家族有八十多人獻身事奉耶和華,前後超過五代人,而艾伯遜 也有幾個子孫成了耶和華的僕人。福里的一個後人目前正在南非伯特利服務。
1910年,威廉·約翰斯頓從蘇格蘭的格拉斯哥來到南非,奉命開設聖經研究者分部辦事處。約翰斯頓弟兄那時大概三十出頭,辦事謹慎可靠。他設立的分部辦事處位於德班一座建築物中的一個小房間裡。這個分部規模雖小,要照料的傳道地區卻很大,差不多是赤道以南的整個非洲地區。
起初,好消息主要在白人地區扎根。那時聖經研究者的書刊只有荷蘭語和英語,許多年後才有部分書刊被翻譯成當地的語言。但是,隨著時間過去,傳道 *和印度人這四個族群中都有進展。
工作在白人、黑人、有色人種記錄顯示,從1911年起,傳道活動在南非的黑人地區開始有進展。約翰尼斯·錢蓋回到德班附近的家鄉恩兌兌,並告訴別人自己學到的聖經真理。他運用英語《聖經的研討》,定期為一個人數不多的小組主持聖經討論。這個小組後來發展為南非第一個黑人會眾。
這個小組引起了當地教士的注意。衛斯理會的人跟他們聯繫,想知道他們是否遵照教會的教義去教導人。他們回覆說,他們教授的只是聖經的道理。雙方經過多番討論,最後這個小組的成員被教會開除。約翰斯頓弟兄跟這個小組聯絡,並定期探訪他們,為他們主持聚會和提供協助。當時南非的聖經研究者為數不多,但他們做了很多傳道工作。1912年的報告顯示,他們在那一年分發了6萬1808份單張。另外,到1913年年底,南非已經有11份報章共以四種語言不時刊登著名的聖經研究者羅素的演講。
戰亂時期的屬靈增長
對上帝普世的子民而言,1914年是個重大的年份,對南非那一小群事奉耶和華的人來說也不例外,許多人都期待在那年接獲獎賞,可以升到天上去。在給紐約布魯克林總部的年度報告中,約翰斯頓弟兄這樣寫道:「在去年的年度報告裡,我說希望下一次我們不再以肉體之身向總部報告,這個希望沒有實現。」但是,他接著說:「過去這一年,是非洲的收割工作史上最忙碌的一年。」大多數人都意識到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所以都樂於盡一分力。1915年的報告反映出增長的勢頭。報告顯示,那個年度一共分發了3141本《聖經的研討》,數字大約是上一年度的兩倍。
那時認識真理的人當中,有一個叫賈培·西倫,是一位能幹的律師。他在德班一份報章上看到一篇文章,提到幾十年前聖經研究者出版的書刊。文章說,1914年以來發生的事件,都被《聖經的研討》這套解釋聖經預言的叢書說中了。賈培說:「我很想得到這套叢書,但找遍了所有書店還是找不到。於是我寫信給德班的分部,終於得到了一套。這套書的內容使我茅塞頓開!明白聖經中『隱藏的事』多麼令人高興!」後來賈培受了浸,還熱心地向別人傳講聖經的真理。可惜他在1921年因病而英年早逝。
1914年4月,萬國聖經研究者第一次在南非舉行大會,地點是約翰內斯堡,有34人參加,16人受浸。
1916年,《創世影劇》在南非上映,全國各地都有很
好的反應。《開普衛報》報導:「這一系列精彩的聖經電影十分成功,證明萬國聖經研究者把這部電影帶到本國絕對值得,也顯示他們深具遠見。」雖然《創世影劇》並沒有在傳道工作上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卻吸引了大批的觀眾,在短時間內對廣大的地區作了很好的見證。約翰斯頓弟兄一共走了大約8000公里的路,到全國各地放映這部電影。同年,羅素弟兄去世,南非的傳道工作跟其他地區一樣暫時受挫。羅素死後,組織作了一些必要的調整,有些人表示不滿,並在會眾裡引起分裂。德班會眾有大部分人都離開了,他們另外舉行聚會,還自稱為「聖經研究會」。只有12個人留在原來的會眾,大部分是姊妹。這種情形叫一個剛剛受浸的少年亨利·米達左右為難。他的爸爸加入了反對的一派,而媽媽則留在這個人數減少了的會眾。經過仔細的思考和禱告,亨利決定留在會眾裡。事情往往是這樣,脫離會眾的小組維持不了很長時間。
1917年,分部辦事處從德班遷到開普敦。傳道員的人數穩定上升。那時,南非大約有二三百個歐裔的聖經研究者,還有幾個欣欣向榮的黑人會眾。
南非分部在1917年的報告中這樣說:「我們雖然沒有本地語言的書刊,但本地弟兄對所領受的真理卻有相當不錯的理解,這實在令人意外。我們只能說:『這是耶和華的作為,在我們眼中實在奇妙。』」有些弟兄從尼亞薩蘭
(現稱馬拉維)來到南非,幫助了許多黑人成為門徒,這些弟兄包括約塔姆·莫倫哈,詹姆士·納皮爾和麥科菲·恩古盧。勇敢無畏地捍衛真理
早期的傳福音者人數雖少,他們卻勇敢無畏地捍衛真理。在德蘭士瓦省北部(現在是林波波省)的內爾斯特魯姆,兩個男學生讀了《聖經怎樣論及陰間?》這本小冊子。他們知道有關死者情況的真理後,大感興奮,其中一個叫保羅·史密特 *的憶述:「我們兩個男孩斬釘截鐵地告訴大家,教會所教的是錯的。一時之間,內爾斯特魯姆就好像被風暴吹襲過一樣,變得一片混亂,所有人都在談論這個新興的宗教。不用說,教士們重施以往宗教領袖的故伎,也就是抹黑和迫害上帝的子民。有好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他們每週講道的內容都離不開這個『錯誤宗教』。」雖然如此,還是有一個小組在內爾斯特魯姆建立起來,到1924年,這個小組已經有13個經常傳道的成員。
1917年,皮特·德雅格在斯坦陵布什的大學攻讀神學時,一個同校的學生閱讀聖經研究者的書刊並跟人談論。這引起了教會高層的不安,他們叫皮特去跟這個同學談談,同時邀請他參加基督教學生協會每週舉行的聖經研究班。教會人員怎也料想不到,皮特反而接受了真理。他就靈魂、地獄和其他問題跟教授進行辯論,但是徒勞無功,於是他離開了大學。
後來,皮特跟荷蘭歸正會的神學博士德懷特·斯納曼展開了一場公開辯論,有1500個學生在場聆聽。阿特·史密特弟兄描述辯論的過程,說:「皮特駁倒了這個學識淵博的博士的所有論點,並用聖經證明教會的教義不符合聖經。有一個學生這樣總結自己的觀點:『要不是我早就認定皮特·德雅格是錯的,那我一定會說他是對的,因為他所說的全都有聖經的依據。』」
在其他種族中撒種
有一次,約翰斯頓弟兄去斯坦陵布什附近的小鎮弗朗斯胡克,探訪了幾個有色人種居民。一段日子之前,當地一個學校老師亞當·凡德明脫離荷蘭歸正會,自己組織了一個宗教小組。約翰斯頓弟兄前去探訪他,而凡德明先生就為自己和朋友要了一些書刊。
凡德明和他的一些朋友接受了真理,並熱心地把學到的知識告訴其他人。這為日後在有色人種地區傳講王國好消息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丹尼爾斯就是在那個時期認識真理的,他當時17歲,此後終生事奉耶和華。
若干年後,屬於有色人種的達維·泰勒弟兄,也開始熱心地向自己種族的人傳講聖經真理。他17歲開始跟聖經研究者學習聖經,1950年被任命為分區監督,奉派探訪
南非全部有色人種會眾和偏遠小組,當時這樣的會眾和小組已增加到24個。他經常要坐火車和公共汽車,長途跋涉從事探訪工作。困難時期的發展
1918年,約翰斯頓弟兄被派到澳大利亞督導傳道工作。曾是納塔爾立法議會議員的亨利·安克提爾獲委任成為南非分部的監督。雖然當時安克提爾已經退休,年紀不輕了,但在接著的六年裡,他仍然能夠好好地履行職務。
儘管戰時世局動盪,組織也經歷調整,但由於有許多人熱烈響應聖經真理,所以人數不斷增長。1921年,一個鐵路維修小組的組長克里斯安·凡特爾留意到鐵軌上夾著一張紙,原來是聖經研究者出版的一份單張。他看完之後就跑到女婿亞伯拉罕·塞勒亞斯那裡,對他說:「亞伯拉罕,今天我找到真理了!」他們索取了更多的聖經書刊,還很認真地研讀。後來,兩人都受浸成為見證人,
並幫助了許多人認識真理。他們有一百多個子孫都是耶和華見證人。進一步的擴展
1924年,一台印刷機運到了開普敦。此外,有兩個弟兄從英國前來協助,就是托馬斯·瓦爾德和喬治·菲利普斯。 *瓦爾德弟兄擔任分部監督,幾年後這個職務由菲利普斯弟兄接替。菲利普斯弟兄擔任分部監督將近四十年,在推動和確立南非的王國工作方面作了重大貢獻。
1931年,聖經研究者通過一個決議,採納耶和華見證人這個名字,這進一步推動了傳道工作的發展。同年,他們發行《王國——世界的希望》小冊子,當中刊登了這個決議的全文。傳道員在全國分發這本小冊子,而且盡量分發給地區裡的每個牧師、政治人物和商界要人。
新的分部辦事處
1933年,分部在開普敦租了一個較大的地方,並把辦事處設在那裡,直到1952年。當時的伯特利家庭成員已增加到21人,他們都住在弟兄家裡,每天早上回到辦公室和印刷車間上班。每天早上開工前,他們都在印刷車間的更衣室討論每日經文,然後一起背誦主禱文。
有些人住得很遠,中午不能回家吃飯。分部給他們每人1先令6便士(南非幣15分)買午餐。這些錢可以在火車站的咖啡店買到一盤薯泥和一小根香腸,或者一條麵包和一些水果。
1935年,安德魯·傑克被派到開普敦分部協助印刷工作。他是蘇格蘭人,身材瘦小,臉上常常帶著笑容。他也是個勝任的印刷工,之前在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從事全時服務。安德魯到南非後,為分部找到更多印刷設備。不久,由他負責的一人印刷車間就開始運作。1937年,分部安裝了第一台自動印刷機(弗羅泰克斯牌),隨後四十多年,這台印刷機印刷了數以百萬計的傳單、表格和南非荷蘭語雜誌。
安德魯此後就留在南非分部服務。即使年事漸高,他還是經常全力參與傳道工作,為伯特利家庭樹立優良的榜樣。在事奉上帝58年之後,安德魯這位忠貞的受膏基督徒於1984年走完了地上的旅程,享年89歲。
戰爭時期的巨大增長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南非的影響不像對歐洲的那麼大,但有很多南非人參與在非洲和意大利的戰事。戰爭受到大力宣傳,目的是博取民眾的支持和鼓動人參軍。雖然那時愛國主義十分強烈,但在1940工作年度結束時,傳道員人數仍達到881人的新高峰,比上一年度的高峰555人增加了百分之58.7!
1939年1月,《安慰》(現稱《警醒!》)第一次以南非荷蘭語出版。這也是耶和華見證人在南非印刷的第一份雜誌。那時候用人手排字,速度很慢。不久,組織決定出版南非荷蘭語的《守望台》。此外,分部安裝了萊諾鑄排機和折頁機。第一份南非荷蘭語《守望台》雜誌於1940年6月1日出版。後來,歐洲的局勢有所轉變,弟兄們才看出印製南非荷蘭語《守望台》是個非常適時的決定。
在此之前,南非荷蘭語讀者所閱讀的,是在荷蘭印製的荷蘭語《守望台》,因為兩種語言頗為相似。1940年5月,希特勒入侵荷蘭,荷蘭分部突然關閉。可是,由於南非荷蘭語的《守望台》已經開始在南非印刷,所以弟兄姊妹沒有錯過任何一期雜誌,雜誌每月的分發量更上升到1萬7000份。
在禁令下繼續前進
由於教會領袖向當局施壓,加上政府對我們的中立立場感到憂慮,因此審查機關在1940年將訂戶訂閱的《守望台》和《安慰》雜誌充公。此外,政府還發表公告,把這兩本雜誌列為禁書,從國外運來的雜誌和書刊在抵達時一律充公。
儘管這樣,弟兄姊妹還是能夠準時收到靈糧。英語版《守望台》總能夠以某種方式給送到分部辦事處,然後在分部付排和印刷。喬治·菲利普斯寫道:「禁令仍然生效時,我們看到……非常奇妙的事,證明耶和華的確仁愛地照顧和保護他的子民。我們從沒錯過一期《守望台》。許多時候,一期雜誌我們只能拿到一本。提供雜誌的,有時是北羅得西亞或南羅得西亞(現在的贊比亞和津巴布韋)的訂戶、葡屬東非(現在的莫桑比克)的訂戶或南非某個偏遠農場的訂戶,有時就是某個坐船來到並在開普敦稍作停留的旅客。」
1941年8月,審查機關沒收所有從分部辦事處寄出的郵件,卻沒有提出任何解釋。同年,內政部長簽發禁令,要在全國沒收上帝組織的出版物。一天早上10點,刑事偵查局的人員開著卡車來到分部,想運走所有書刊。菲利普斯弟兄看了他們的禁令,發覺文件沒有遵照《政府公報》的要求列出所充公書刊的名稱,因此並不完全符合法律的規定。
菲利普斯弟兄請偵查局人員等一等。他馬上跟律師聯繫,然後向最高法院提出緊急申請,要求法院禁止內政部長
充公書刊。他的申請成功了,中午就拿到了強制令,偵查局人員只好空手而回。五天後,內政部長撤銷禁令,並支付了我方的律師費。有關禁止我們書刊的法律之戰持續了幾年之久。這其間,弟兄們把書刊藏在家裡。雖然傳道時可供分發的書刊少了,但他們卻能善用所擁有的書刊,例如把書刊借給想學習聖經的人。許多人都在這段時期接受了真理。
1943年年底,新的內政部長上任,分部成功申請撤銷禁令。1944年年初,當局撤銷對書刊的禁令,大批被充公的書刊就送回分部辦事處。
反對正確宗教的人想盡方法阻止宣揚王國的工作,他們成功了嗎?1945工作年度的數字顯示,耶和華的確賜福給忠貞事奉他的子民。那一年,傳道工作經歷前所未有
的進展,傳道員的平均人數是2991,他們分發了37萬零264份書刊,主持了4777個聖經研究。跟1940年的傳道員高峰881人相比,的確增長了很多。從傳道訓練班得益
1943年開設的神治傳道課程(現稱為傳道訓練班)訓練了很多弟兄成為勝任的公眾演講講者,同時也幫助許多人提高傳道效能。到了1945年,已經有不少受過訓練的弟兄勝任發表演講,於是組織舉行一系列的公眾演講聚會,弟兄們用傳單和標語牌為這些演講宣傳。
*當時是個年輕的先驅。他回想當年,說:「我和先驅同伴弗蘭斯·馬勒被派到弗里尼欣服務。一系列的公眾演講聚會在1945年7月展開之前,我要準備四個演講中的兩個。每天中午我都到河邊去,對著河水和樹林演講一小時,經過整整一個月的練習,我才有足夠的信心對著聽眾發表演講。」在弗里尼欣舉行的第一個公眾演講,有37個對聖經有興趣的人出席,這些人後來發展成為一群會眾。
皮特·溫策爾有多年時間,皮特奉派探訪各群會眾,後來他和妻子蓮娜獲邀到伯特利服務。現在皮特是分部委員會的成員,對傳道和研究聖經的熱心絲毫不減。蓮娜於2004年2月12日去世,生前全時為耶和華服務了59年。
本著愛心提出協助
在布魯克林總部的指引下,另一個新安排是委任基督徒男子擔任「弟兄的僕人」。這相當於今天的分區監督,受委任的都是單身的男子,他們必須身體健康、精力充沛,這樣才能應付繁忙的工作。
最初的安排是這樣的:會眾人數較多,探訪會延續兩三天;小組人數較少,探訪只有一天。因此,從事探訪工作的弟兄都過著舟車勞頓的生活。他們多數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常常要在三更半夜搭乘火車和公共汽車。探訪會眾期間,他們會仔細查閱會眾的記錄。不過,他們探訪的主要目的是跟弟兄姊妹一起傳道,訓練他們。
其中一個在1943年獲委任做「弟兄的僕人」的是格特·內納。1934年,內納弟兄在德蘭士瓦省北部教書時認識了聖經真理。他幫助了很多傳道員,不少人至今還記得他的忠心服務。他身材高大清瘦,外表有點嚴肅,對於捍衛真理非常熱心。他那驚人的記憶力許多人都知道,而他對人也很有愛心。他常常從早上七點鐘開始傳道直到晚上七八點,中間都不休息。他奉派到各地探訪會眾期間,不管夜裡還是白天,一有火車他就起程到下一個目的地。抵達後,他會停留幾天,時間長短視乎會眾大小而定,然後又出發探訪下一個會眾。他就是這樣,一週復一週地從事他的探訪工作。1946年,他獲邀到伯特利擔任南非荷蘭語翻譯員,在那裡忠心地服務,直到 1991年去世為止。他是南非分部最後一個受膏基督徒。1982年至1985年間,其他忠心的受膏分子,包括喬治·菲利普斯、安德魯·傑克和杰拉爾德·迦勒德,都相繼走完他們在地上的一生。
慷慨獻出自己
耶和華的僕人很感激這些探訪會眾的監督和他們的妻子,他們為了強化各群會眾的靈性而大大辛勞。盧克·德拉得拉弟兄就是一個好例子。他在1965年獲任命為分區監督,現在是正規先驅。他說:「現在是2006年,我81歲,我的妻子68歲,但是我們還能在我們的地區翻山越嶺、涉水過河宣揚好消息。我們做傳道工作已經50多年了。」
安德魯·馬松多在1954年獲任命為分區監督。他說:「1965年,我被派往博茨瓦納,感覺跟做海外傳道員差不多。那裡正在發生饑荒,因為三年沒有下雨了。我和妻子喬治娜嘗到晚上空著肚子睡覺,早上又空著肚子去傳道的滋味。我們通常一天只能吃一餐,就是午餐。
「我回到南非後,獲任命為區域監督,並接受歐內斯特·潘達許克的訓練。他給我的臨別贈言是:『永遠不要在弟兄面前趾高氣揚,反而要像一株成熟的玉米,俯首彎腰,這才表示它籽實纍纍。』」
第一次分區大會
1947年4月,南非的第一個分區大會在德班舉行。基列學校第五屆畢業生,也是第一個來南非的海外傳道員米爾頓·巴特立特,這樣描述他對出席大會的弟兄姊妹的印象:「看見黑人見證人的態度,真是令人鼓舞。他們穿戴得乾淨整齊,十分安靜,態度誠懇,也熱心於學習更多的聖經真理和參與傳道工作。」
由於表現出興趣的黑人不斷增多,提供給黑人的協助也跟著增加。第一本祖魯語《守望台》在1949年1月1日出版。這期雜誌在開普敦分部用小型手動油印機印成,雖然不像今天的雜誌那樣色彩繽紛,悅人眼目,卻提供了寶貴的靈糧。1950年,組織開設了六種語言的識字班,幫助了幾百個態度熱切的弟兄姊妹可以自己閱讀上帝的話語。
隨著傳道工作不斷擴展,弟兄姊妹需要一些更合適的聚會地點。1948年,一個先驅被派到開普敦附近的斯特蘭德,負責籌建南非第一個王國聚會所,當地的一個姊妹贊助這個工程。喬治·菲利普斯說:「我巴不得為新聚會所裝上輪子,然後推著新聚會所走遍全國,鼓勵弟兄們興建更多王國聚會所。」幾年後,興建王國聚會所的工程才在全國各地有系統地展開。
印度人地區反應良好,令人鼓舞
1860至1911年期間,不少合約工人從印度來到納塔爾的甘蔗田工作。合約結束後,有很多人留下來,所以今天有相當多的印度人在這個國家定居,數目超過一百萬。20世紀50年代早期,印度人地區有越來越多的人對聖經真理產生興趣。
費爾呂·尼克爾於1915年出生,家裡九個孩子中他排行第四。他的父母在種植園工作,是虔誠的印度教徒。學校裡的聖經課引起了費爾呂對聖經的興趣。他長大一點後,有人給了他一本聖經,他每天閱讀,四年後讀完整本聖經。他寫道:「我很喜歡馬太福音5:6。我讀到這節經文的時候,看出人如果渴求真理和正義,上帝就會很高興。」
後來,耶和華見證人接觸到費爾呂,他就開始學習聖經。他在1954年受浸,是南非最早受浸的印度人之一。他所居住的印度人社區位於高丹的阿克坦維爾鎮,那裡的人強烈反對耶和華見證人,有個重要人物還威脅要殺死
費爾呂。費爾呂由於謹守聖經真理而失去了乾洗店經理的工作。儘管這樣,他繼續忠貞地事奉耶和華,直到在1981年去世。他的好榜樣結出了美好的成果,今天他家族中有超過190個成員(包括姻親),合共四代人正在事奉耶和華。霍佩爾·屈普薩梅在14歲時從姑丈費爾呂那裡第一次聽到真理。他回憶說:「費爾呂跟我們幾個年輕人講聖經,不過那時我還沒有正式開始學習聖經。對我這個印度教徒來說,聖經是一本很陌生的書,但是我看聖經的時候,覺得當中有一些話挺有道理的。有一天我看見費爾呂要去參加書籍研究班,就問他能不能跟他一起去。他同意了,從那次之後我就一直參加聚會。我想學習更多聖經知識,所以去公共圖書館找了一些耶和華見證人詩篇27:10的話:『就算我父母離棄我,耶和華也必收留我。』我在1955年受浸,當時是15歲。」
的書刊來看。雖然家人大力反對,但我牢記現在,霍佩爾在會眾裡擔任主持監督,妻子叫敘賽拉。他們一共幫助了大約一百五十人獻身給耶和華。有人問他們為什麼能夠幫助這麼多人,霍佩爾說:「有許多親人住在我們附近,所以我可以親自向他們作見證,他們許多都有良好的反應。另外,由於我有自己的生意,所以有多點時間用來傳道。我做了四年先驅,除了努力傳道,也勤於續訪每一個表現出興趣的人。」
憑著愛心和忍耐結出果實
多琳·基爾戈和伊莎貝拉·埃萊拉分別於1956和1957年畢業於基列聖經學校。有24年的時間,她們在德班市郊的查茨沃思服務,向當地的印度人傳道。
多琳描述她們怎樣向印度人傳道,說:「我們必須有耐心。有些人連亞當和夏娃都沒有聽過,但那裡的人都很好客。印度教徒認為讓客人站在門口是不對的,他們經常說:『喝杯茶再走吧。』那麼我們就應該先喝杯茶,然後再去探訪第二家。不用多久,我們就覺得茶水要把我們『淹沒』了。每次有印度人擺脫他們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轉而敬拜耶和華,對我們來說都是個奇跡。」
伊莎貝拉講述了以下這個經歷:「有一次傳道時,一個男子接受了雜誌,我正跟他談話的時候,他的妻子達莉邵走過來跟我們一起交談。她剛從教堂回來,還抱著孩子。我們談得很愉快,就跟他們約定下次再去探訪他們。
但是,達莉邵每次都不在家。後來她告訴我,是牧師吩咐她一定要在我來的時候離家外出,並說這樣就會令我覺得她沒有興趣。後來,我到英國探望家人。在英國的時候,我不斷地想到達莉邵。回到南非後我去看她,她問我去了哪裡,又說:『我想你一定以為我沒有興趣。我真的很高興能再看到你。』我們開始了聖經研究,但她的丈夫沒有加入討論。她是個非常好學的學生,後來受了浸。「按照印度教的習俗,結了婚的女人要佩戴一樣叫塔利的黃金飾品。她們會用一條黃色繩子穿起塔利掛在脖子上,丈夫死了才可以取下。達莉邵打算參加傳道工作時,知道自己不應該再戴塔利。她問我應該怎麼辦。我建議她先問問她的丈夫,看看他的反應。她問了,他不同意她取下塔利。我叫她忍耐一下,等丈夫心情好的時候再問。後來他終於同意達莉邵取下塔利。我們鼓勵聖經學生,表明信仰時要婉轉得體,一方面要尊重印度教的信仰,同時也要表明立場,謹守聖經真理。這樣他們就可以避免不必要地傷害親友的感情,反過來,親友也比較容易接受聖經學生改變宗教的事實。」
關於她們為什麼能夠保持堅忍,從事海外傳道工作這麼多年,多琳說:「我們漸漸愛上了這裡的人。我們完全投入自己的崗位,也從工作中獲得很大的快樂。」伊莎貝拉補充說:「我們交到很多好朋友。
要離開這個崗位,我們當然捨不得,但健康變差了,沒辦法。組織很仁慈,邀請我們到伯特利服務,我們很感激地接受了。」伊莎貝拉於2003年12月22日去世。其他在查茨沃思服務的海外傳道員也因為年紀漸長,不能繼續從事海外傳道工作和打理海外傳道員之家,所以同樣改派到伯特利服務。他們是埃里克和莫特爾·庫克、莫琳·斯泰恩貝和已經去世的羅恩·斯蒂芬。
一個大工程
1948年,布魯克林總部的內森·諾爾和米爾頓·韓素爾探訪南非期間,組織決定在約翰內斯堡附近的埃蘭茲方丹購買土地,以興建伯特利之家和印刷廠。工程於1952年竣工後,伯特利家庭成員終於能夠住在一起。此外,分部也增設了許多印刷設備,包括一台平版印刷機。那時,分部印製八種語言的《守望台》和三種語言的《警醒!》。
1959年,伯特利之家和印刷廠擴建,擴建部分比原本的建築更大。分部也安裝了第一台輪轉印刷機,那是一台新的廷森牌印刷機。
諾爾弟兄邀請了四個年輕的弟兄從加拿大搬到南非,去協助印刷廠的運作。他們是比爾·麥克萊倫、丹尼斯·利奇、肯恩·諾爾丹、約翰·基科。這四個弟兄於1959年11月抵達南非。現在,比爾·麥克萊倫和妻子瑪里琳仍然在南非伯特利服務,約翰·基科和妻子勞拉就在紐約布魯克林的伯特利服務。肯恩·諾爾丹和
丹尼斯·利奇留在南非,他們都結了婚,有了兒女。他們繼續為王國事業效力,貢獻良多。今天,肯恩的兩個孩子都在南非伯特利服務。擴建後的伯特利和新添的設備都被充分用來照料屬靈的增長。1952年,南非傳道員的人數超過1萬,而到了1959年,人數更達到1萬6776。
在種族隔離政策下保持基督徒的團結
要明白弟兄們在種族隔離政策下遇到的困難,首先得了解這個政策怎樣實施。法律允許黑人、白人(歐裔)、有色人種(混血人種)和印度人在市區的同一幢建築物裡工作,例如工廠、辦公室、餐館等,但是夜裡各個種族的人都必須回到各自的居住地區。因此,就居住地區來說,各種族的人是被隔離的。所有建築物都必須設有不同的用膳地方和洗漱間,分別供白種人和其他種族的人使用。
第一個分部在埃蘭茲方丹建成之後,當局不允許黑人、有色人種和印度人弟兄跟白人弟兄住在同一幢建築物裡。那時在伯特利服務的大部分是白人,因為其他種族的人很難取得在城市工作的許可證。不過,仍然有12個黑人和有色人種的弟兄姊妹在伯特利服務,他們主要負責當地語言的翻譯工作。政府批准分部在宿舍大樓後面的空地上,建五個不與大樓相連的房間給這些弟兄姊妹住。後來,種族隔離政策執行得更加嚴格,政府不再批准非白種人的弟兄姊妹住在分部。弟兄要到最鄰近的非洲人居住區內的男子旅館住宿,那裡離開分部有20公里。兩個黑人姊妹就住在居住區內的其他見證人家裡。
按照法律,非白種人的伯特利成員連跟白人弟兄在同一個飯廳吃飯也不可以。當地市政府的檢察人員經常前來視察,看看有沒有違法的行為。但是白人弟兄實在無法忍受分開吃飯的想法,他們把餐廳的透明玻璃窗換成不透明玻璃,這樣整個伯特利家庭就能夠一起用餐而不會受到干擾。
*接任分部監督的職務,後來成為分部委員會統籌者,直到現在。
1966年,喬治·菲利普斯的妻子斯特娜的健康很差,菲利普斯弟兄覺得他們需要離開伯特利。一個能幹的弟兄哈利·阿諾特奉派擔任分部監督,並在這個崗位服務了兩年。1968年,弗蘭斯·馬勒「藍色炸彈」促進增長
《導至永生的真理》一書在1968年的區域大會發行。傳道員稱這本書為「藍色炸彈」,因為它在傳道地區產生了十分顯著的成效。在此之前,裝運部每年運送約9萬本書給各群會眾分發,但是在1970工作年度,數量竟增加至44萬7000本。
1971年,諾爾弟兄再次探訪南非。那時候,伯特利家庭成員增加到68個人,伯特利的設施又不敷使用了。組織於是籌劃擴建的工程,不少弟兄自願提供服務或贊助工程的費用。工程於1972年1月30日竣工,另一項擴建
工程就在1978年完成。雖然那時候政府當局向見證人施加的壓力越來越大,但看見分部規模不斷擴大,弟兄姊妹都深受鼓舞,因為看出耶和華的確支持他子民的工作。中立方面的考驗
南非在1961年5月脫離英聯邦,成為共和國。那時候國內政局動盪,暴力事件不斷增加。政府為了控制局勢,大力鼓吹國家主義,這在隨後的日子為耶和華見證人帶來了不少艱辛。
以前,當局一直沒有要求耶和華見證人服兵役。20世紀60年代後期,情況改變了,由於南非增加軍力投入在納米比亞和安哥拉的戰事,政府於是訂立新法律,規定每個年輕的白人男子,只要身體檢查合格,就要當兵。拒絕當兵的弟兄都被判處在軍事拘禁營服刑90天。
軍官命令麥克·馬科斯和另一些被關押的弟兄穿上軍服和戴上頭盔,馬科斯弟兄憶述:「我們不想被看成是軍隊的一分子,所以拒絕了。於是一名上尉,也就是指揮官,下令取消我們一些權利,並要我們吃『少量餐』和單獨監禁。」這就是說,弟兄們不能跟別人通信,不能接受探訪,除了聖經以外不能擁有任何書刊。所謂的「少量餐」——本來是給那些死不悔改的囚犯吃的——就是連著兩天每天只有水和半條麵包吃,接著七天
可以吃正常分量的部隊膳食,然後再吃兩天的麵包和水。不過,就算是「正常分量的部隊膳食」,分量依舊不足,食物也好不到那裡去。當局用盡各種手段,想令弟兄捨棄忠義。每個弟兄都被單獨囚在一個小牢房裡,有一段時期還不許洗澡。他們每人只有兩個水桶,一個做馬桶,另一個用來洗濯。後來,他們才再次獲准洗澡。
基思·威格爾憶述:「在冬天一個寒冷的日子,我們剛洗完冷水澡,衛兵卻拿走了我們的床墊和毯子。他們不許我們穿不是軍服的衣服,結果我們身上只有短褲和背心。我們把濕毛巾鋪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在毛巾上睡覺。早上,軍官看到我們充滿喜樂,身體好好的,就非常驚訝。他承認我們的上帝的確照顧我們,讓我們能夠度過那個嚴寒的晚上。」
每當90天的監禁快要結束,當局就會以弟兄不肯穿軍服或不肯跟其他軍事囚犯一起接受訓練為理由,要他們再次接受審訊,隨後繼續扣押他們。當局明白表示,弟兄們會一次又一次地被判刑,直到他們65歲,超過合法的當兵年齡為止。
1972年,在強烈的群眾和政治壓力下,當局修改了法律。弟兄只被判一次刑,刑期跟軍事訓練的時間一樣長。起初,刑期只有12到18個月,後來增至3年,最後更增加到6年。後來當局在某些方面作出了讓步,也容許弟兄每週舉行一次聚會。
馬太福音28:19,20)他們向同一個囚室的犯人、有職權的人,以及其他可以接觸到的人傳道。有一段時期,他們獲准在星期六下午寫信向人傳講好消息。
即使在獄中,弟兄們也沒有忘記基督的命令,就是要使人做他的門徒。(軍方曾經命令營中350個見證人和另外170個囚犯一起用餐。換言之,見證人和非見證人的數目是二比一,這樣的傳道地區可謂獨一無二。不久,當局就決定讓弟兄們跟其他人分開用餐。
假基督教與政治中立
對於國家推行義務兵役,各教會有什麼反應呢?南非教會理事會於1974年7月通過一項決議,對基於良心或宗教緣故拒絕參軍的做法表示支持。然而,這項決議並沒提出什麼宗教方面的理據,字裡行間反而充滿了政治色彩。決議指出,既然軍方所保衛的,是一個「不公義的、充滿偏見的社會」,他們所發動的就必然是「不義之戰」,因此人可以基於良心的緣故拒絕參與軍事服務。然而,南非荷蘭語的教會和其他教會團體並不贊同南非教會理事會的決議。
荷蘭歸正會支持政府的軍事行動,他們認為南非教會理事會的決議跟羅馬書13章有所抵觸,因而反對這項決議。此外,南非國防部隊的隨軍教士也反對南非教會理事會的立場,他們當中有些人也隸屬於南非教會理事會的成員教會。隸屬英語教會的隨軍教士發表聯合聲明, 譴責上述的決議,並說:「我們呼籲我們教會的每個成員,特別是年輕人,要為保衛國家貢獻自己。」
與此同時,南非教會理事會各成員教會也沒有明確表達他們的中立立場。《南非——戰爭與良心》(英語)一書說:「大部分教會都沒有向教友澄清教會的立場,更不用說鼓勵他們本著良心拒絕當兵了。」鑑於政府對南非教會理事會的決議反應強烈,並為此訂立嚴格的法律,各教會都不大願意公開自己的立場。上述一書說:「所有為了推使教會採取積極行動的方法都失敗了。」
另一方面,這本書指出:「因良心的緣故拒絕當兵而被監禁的,絕大部分都是耶和華見證人。」又說:「耶和華見證人強調,人人都有權本著良心反對所有的戰爭。」
見證人的立場完全是基於信仰的。他們承認「目前的當權者都在上帝的安排下,各在其位」,但也在政治上嚴守中立。(羅馬書13:1)他們首要的效忠對象是耶和華,而耶和華在聖經裡指出,真正崇拜他的人不會參與實際的戰爭。(以賽亞書2:2-4;使徒行傳5:29)
拘禁措施實行若干年後,當局清楚看出耶和華見證人不會為了避免受到苛待而放棄中立。此外,拘禁營人滿為患,已經引起大眾的反感,也有人向軍方施壓,要求把見證人轉送到民事監獄。
不過,一些對見證人有好感的軍方人士卻不同意這樣做。他們很尊重這些年輕弟兄,因為弟兄們謹守崇高的道德標準。他們知道,如果弟兄被送到民事監獄,就
會留下案底,也會接觸到社會上最惡劣的分子,甚至有被強暴的危險。所以當局作出安排,讓弟兄到非軍事性質的政府部門從事社區服務。20世紀90年代,國內的政治氣候有所改變,政府取消了義務兵役。這些年輕弟兄被長期拘禁,在囚室裡度過生命中的黃金歲月,這對他們以後有什麼影響呢?許多弟兄都忠貞地事奉耶和華,為自己留下了優良的記錄。他們也明智地利用這個機會研讀上帝的話語,在靈性上成長。克利夫·威廉斯說:「在拘禁營的日子是我一生的轉捩點。在拘禁期間,我清楚看出耶和華怎樣保護和賜福給我們,這推使我多做王國的工作。我在1973年獲釋,不久就開始做正規先驅,第二年進了伯特利服務,直到現在。」
史蒂芬·文特爾進拘禁營時才17歲,他說:「我那時還是個未受浸傳道員,聖經知識不多。我們每天早上擦地板的時候都討論每日經文,而且經常舉行聚會。此外,還有一個較有經驗的弟兄跟我討論聖經。這一切屬靈的幫助,使我有力量忍耐下去。雖然也有難熬的時候,但可真奇怪,那些事我差不多全都忘記了。在拘禁營的那三個年頭,可能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那時所經歷的事,使我從一個孩子變為一個成年人,也讓我真正認識耶和華,這推動我投入全時服務。」
雖然弟兄們遭到不公平的拘禁,但這卻帶來了美好的結果。吉迪恩·貝納德曾經探訪拘禁營裡的弟兄,他說:「回顧以往,就會看出弟兄們作了多麼有力的見證。」我們的弟兄一直表現出堅忍的精神,而傳媒也多次報導
他們所接受的審訊和刑罰,這一切使耶和華見證人堅守中立一事,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錄,也在軍方人士以至其他國民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黑人弟兄保持忠貞
許多年之前,種族隔離政策仍在實施的時候,黑人弟兄在中立方面,不用面對白人弟兄所面對的那些考驗,例如政府不會要求黑人服兵役。但自從黑人政治團體開始反對種族隔離政策,黑人見證人就要面對嚴峻的考驗。他們有的遭殺害,有的被毆打,有的因家園財物全被燒毀而要逃難,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不肯違反中立的立場。他們的確決心遵守耶穌的命令,「不屬於世界」。(約翰福音15:19)
有些政治團體要求他們那一區的人全都要購買黨員證。這些團體派代表上門索取金錢,用來購買武器或安葬那些跟白人部隊戰鬥而死去的黨員。黑人弟兄婉言拒絕,人們就指控他們是白人的間諜。一些弟兄姊妹在傳道時受到襲擊,並被人指控是為白人宣傳。
讓我們看看以利亞·德洛得洛的經歷。以利亞放棄了在體育界名成利就的機會,獻身成為耶和華的僕人。南非舉行第一次民主選舉兩星期之前,對立的黑人社區之間的關係十分緊張。那時,以利亞所屬的會眾決定到幾公里以外的一個地區傳道,那裡很少有傳道員探訪。以利亞剛受浸兩個月,弟兄安排他跟兩個未受浸的男孩一起傳道。他們跟一個女住戶交談時,來了一夥年輕人,
他們屬於一個政治組織。帶頭的人揮舞著一根很粗的皮鞭,喝道:「你們在做什麼?」女住戶說:「我們在談論聖經。」
那個人沒有理會女住戶,卻怒氣沖沖地對以利亞和他兩個同伴說:「你們三個,加入我們。現在不是談論聖經的時候,而是爭取我們權利的時候。」
以利亞勇敢地回答:「我們不能這樣做,因為我們是為耶和華工作的。」
那個人把以利亞推了一下,並開始用皮鞭抽他。每抽一下那個人就喊一句:「加入我們!」第一鞭以後,以利亞就不覺得疼了。他想起保羅說真基督徒「都要受迫害」,這句話給他加添了力量。(提摩太後書3:12)
後來,那個人累了,就停了手。這時他的一個同伴批評他,說以利亞不是他們社區的。這夥人開始意見不合,竟自己打了起來,那個帶頭的男人被人用自己的皮鞭狠狠抽打。於是,以利亞和他的兩個同伴趁機脫身。經歷過這次考驗,以利亞增強了信心,他繼續進步,勇敢無畏地宣揚王國好消息。現在他結了婚,有了孩子,在會眾裡擔任長老。
我們的黑人姊妹在壓力之下,同樣表現出很大的勇氣,繼續傳道。請看看弗洛拉·瑪琳達的例子。她那受了浸的女兒瑪姬被一群年輕暴徒燒死,原因是她哥哥拒絕
加入他們的政治組織,她想保護哥哥,結果慘遭暴徒襲擊。雖然痛失女兒,弗洛拉並沒有任何怨恨,反而繼續在自己的社區向人傳講上帝的話語。有一天,殺死她女兒的那個政治組織派了人來,要她加入他們的組織,否則後果自負。鄰居都來為她解釋,說她在政治上不會支持任何一方,她只忙著教人學習聖經。接著,那些人彼此爭論起來,最後他們決定讓弗洛拉離開。在那段充滿考驗的時期,弗洛拉一直忠貞地緊守正規先驅的崗位,直到今天。一個正規先驅弟兄講述了以下經歷。有一次,他乘公共汽車前往傳道地區時,一個年輕的政治活躍分子推了他一下,問他為什麼帶著白人的書,還賣給黑人。弟兄繼續憶述:「他要我把書扔到窗外,我不肯,他就打了我一記耳光,又用他的煙頭燙我的臉。我沒有反抗。然後他搶我的書袋,一把扔到窗外,還扯掉我的領帶,說這是白人的服裝。他不停地侮辱我,戲弄我,說像我這樣的人應該被活活燒死。耶和華解救了我,讓我最終能夠安全下車,沒有受到更大的傷害。雖然遇到這樣的事,我卻沒有因為害怕而不敢傳道。」
南非分部收到很多個人和會眾的來信,講述黑人弟兄保持忠貞的事跡。有一封信是夸祖盧
-納塔爾省一群會眾的長老寄來的,信中說:「我們這次來信,是想告訴你們我們失去了一個親愛的弟兄。他叫摩西·尼亞穆蘇亞,工作是焊接和修理汽車。有一次,一個政治團體的人要求他替他們修理自製手槍,他不肯。1992年2月16日,這個團體舉行政治集會時,跟對立的派別打了起來。那天晚上,他們打完架,回程途中看見尼亞穆蘇亞弟兄正在前往購物中心,就用矛殺死了他。他們的理由是:『你不肯焊接我們的槍,害得我們的同志在戰鬥中死了。』這件事令弟兄姊妹十分震驚,但是我們仍然繼續傳道。」在學校遭遇反對
在黑人居住區的學校,見證人兒童因為早會時不跟其他人一起禱告和唱詩,所以也遇到難題。白人學生在這方面沒有什麼難題,父母只需要寫信給學校解釋基督徒的立場,他們的孩子就可以得到豁免。但是,在黑人學校,拒絕參與宗教儀式會被視為跟學校作對,老師們對這樣的事也很不習慣。就算父母到學校解釋見證人的立場,老師也不肯給予豁免。
學校堅持耶和華見證人的孩子必須出席早會,聆聽跟學校有關的宣布。這些孩子雖然出席早會,但他們在唱詩和禱告時只是靜靜地站著,沒有參與。有些教師會走到學生當中巡視,看看學生有沒有閉上眼睛祈禱和開口
唱聖詩。見證人的在學兒童,有些雖然年紀很小,但都能鼓起勇氣,堅守忠義,真的令人鼓舞。由於有很多見證人學童被學校開除,弟兄決定採取法律行動。1976年8月10日,約翰內斯堡最高法院就一宗重要訴訟下達判決,其中牽涉到同一所學校的15個學生。以下是法庭記錄的節錄:「答辯人……承認申請人的兒女有權不參與禱告和唱詩的環節,並……承認要他們停學和把他們開除,兩者都是不合法的。」在法律上這是一場重要的勝利,後來在所有發生難題的學校,事情都解決了。
在學校遭遇其他麻煩
在謹守忠義方面,白人見證人兒童在學校遭遇另一種考驗,許多孩子因此被學校開除。實施種族隔離政策的政府希望動員白人青少年去支持他們的理念。1973年,政府展開「青年預備計劃」,內容有隊列訓練、自衛術和其他愛國活動。
一些見證人父母尋求法律意見,然後向教育部長申請豁免,但是沒有成功。教育部長聲稱「青年預備計劃」純粹屬於教育性質。政府做了很多針對耶和華見證人的負面宣傳,批評他們不肯參與愛國活動。有些學校校長比較寬容,他們允許學生不參與計劃中那些違反聖經原則的活動,但其他學校都把學生開除。
很少基督徒父母有能力送孩子到私立學校就讀。有些父母讓孩子修讀函授課程,也有些當教師的見證人提供家庭授課,但仍然有許多被開除的學生不能完成基本以賽亞書54:13)有不少被學校開除的孩子後來投入了全時服務。這些勇敢的年輕人很慶幸自己在考驗下保持忍耐,全心信賴耶和華。(彼得後書2:9)後來,國內的政治氣候改變了,見證人的孩童不再因為拒絕參與愛國行動而被開除。
的高中教育。不過,他們從家人和會眾提供的聖經教育得到很大益處。(種族隔離和大會
為了符合南非的法律,各個種族的弟兄必須分開舉行大會。1952年在約翰內斯堡溫布萊球場舉行的全國大會,是第一次所有種族一起參加的大會。當時,諾爾弟兄和韓素爾弟兄到南非探訪,並在這次大會發表演講。為了符合種族隔離政策的條例,不同種族的人要分開坐,白人坐在球場的西邊,黑人坐在東邊,有色人種和印度人坐在北邊,會場的餐廳也要有類似的安排。雖然有這些限制,諾爾弟兄對大會卻有這樣的評論:「值得高興的是,我們所有人都坐在同一個會場裡,穿戴聖潔的衣飾一起崇拜耶和華。」
1974年1月,在約翰內斯堡區有三個大會舉行,一個是黑人大會,一個是有色人種和印度人大會,一個是白人大會。在大會的最後一天,弟兄作了一個特別的安排,就是讓所有種族的人一起到約翰內斯堡的蘭德體育館參加下午的節目。總共有3萬3408人魚貫進入體育館,場面多麼令人歡欣!這次,不同種族的人都可以隨意坐在一起,許多從歐洲來的訪客也置身其中,使場面更加令人難忘。他們為什麼可以這麼做呢?原來籌備人員預訂場館時,不知道這個體育館是用來舉行國際性和跨種族活動的。因此,他們那天下午的安排無須事先得到當局的許可。
無懼種族偏見,決心舉行大會
若干年前,組織安排在約翰內斯堡舉行全國大會。那時,一個政府代表從比勒陀利亞到政府設於約翰內斯堡的班圖(黑人)事務辦公室。他在會議記錄中得知耶和華見證人預訂了莫福洛運動場,讓黑人弟兄舉行大會。
這個代表向比勒陀利亞的總部報告這件事,班圖事務部於是立即取消弟兄的預訂,說因為見證人不是一個「獲認可的宗教」。然而,白人弟兄也在同一時間預訂了約翰內斯堡市中心的米爾納展覽館暨運動場,要在那裡舉行大會,有色人種弟兄則會在西郊的聯合體育館舉行大會。
伯特利的兩個弟兄去會見那個政府代表,他以前是荷蘭歸正會的牧師。弟兄對他說,見證人多年來都是在莫福洛運動場舉行大會,而當時白人和有色人種的見證人
都將會舉行大會,為什麼單要剝奪黑人見證人聚集的權利呢?那個官員還是不肯改變主意。莫福洛運動場在約翰內斯堡的西部,這兩個弟兄決定試試在東部找地方舉行大會,因為那裡也有很大的黑人居住區。他們會見了那個地區的負責人,但是沒有提及跟比勒陀利亞的官員見面的事。弟兄們請求他提供一個可以舉行大會的場地,那個負責人聽後,很同情弟兄的處境。他安排弟兄使用瓦特維爾體育館,這個體育館有看台,而莫福洛運動場卻沒有。
所有弟兄很快就收到更換地點的通知。大會舉行得很成功,出席人數約有1萬5000人,而且沒有受到比勒陀利亞方面的干擾。此後若干年,弟兄們繼續在瓦特維爾體育館舉行大會,沒有任何阻礙。
正式註冊成為合法社團
1981年1月24日,在中央長老團的指引下,一個由50人組成的合法社團在南非註冊,名稱是「南非耶和華見證人」。這個社團在幾個方面促進了王國事務的發展。
有多年時間,分部的弟兄三番五次地向政府申請,希望耶和華見證人能擁有自己的婚姻登記官,但一直都不獲批准。弗蘭斯·馬勒回憶說:「每一次政府官員都拒絕我們的申請,他們認為我們的宗教沒有法律地位,不是一個穩定的宗教組織,因此不適宜有自己的婚姻登記官。」
另外,要是沒有正式註冊,就不可能獲得批准在黑人
居住區興建王國聚會所。當局總是用以下理由拒絕弟兄的申請:「你們不是一個獲得認可的宗教團體。」註冊後不久,弟兄們就獲准擁有自己的婚姻登記官,也可以在黑人居住區興建王國聚會所。南非現在有一百多位長老是婚姻登記官,可以在王國聚會所主持婚禮。這樣,結婚的新人就無需先到法院舉行民事儀式。
印刷設備煥然一新
印刷技術日新月異,一轉眼凸版印刷設備不但變得過時,零件也不易找到,而且價格昂貴。所以,分部決定改用電腦照相排版和平版印刷。分部購置了獨立的器材,用來記錄數據和進行照相排版,並於1979年安裝了一台TKS牌輪轉印刷機。這台印刷機是日本分部慷慨饋贈的禮物。
由於耶和華見證人以許多語言出版書刊,他們看出自己另行設計一套照相排版系統會大有好處。1979年,紐約布魯克林的弟兄開始研發多種語言電子照相排版系統(簡稱MEPS)。1984年,南非分部安裝了這套系統。使用電腦進行翻譯和照相排版之後,多種語言的刊物就可以同時出版。
為更大的發展未雨綢繆
由於傳道工作不斷地擴展,到了20世紀80年代早期,埃蘭茲方丹的伯特利綜合大樓已經不敷使用。因此,分部在克魯格斯多普鎮購置了一塊87公頃的土地,那裡離約翰內斯堡大約有30分鐘的車程,四周山巒起伏,旁邊
有小溪流水,景色秀麗宜人。許多弟兄為了參與建築工程而辭了工作,有些人就利用自己的假期前來幫忙,還有幾個志願工人從新西蘭和美國等國家遠道而來。工程於六年後竣工。伯特利的黑人成員主要擔任翻譯工作。那時候,他們仍很難取得在伯特利居住的許可證。當局只容許20個黑人住在伯特利,還要求分部另建宿舍給他們。後來,政府放寬了種族隔離政策,所有種族的弟兄都可以在伯特利的任何一個房間居住。
新伯特利建築精良,房間設計得宜,舒適寬敞,三層高的紅磚牆樓房外圍繞著漂亮的花園,伯特利家庭成員十分喜歡。克魯格斯多普的工程剛開始時,南非有2萬8000個經常傳道的見證人,到1987年3月21日舉行呈獻禮的時候,人數已經增加到4萬。不過,有些人懷疑是否真的需要這麼大的地方,因為當時有一整層的辦公室沒有使用,宿舍大樓也有一邊沒有住人。事實上,弟兄們只是未雨綢繆,他們深信傳道工作會繼續擴展,將來這些設施一定用得上。
滿足一個重大需要
隨著會眾的數目不斷增多,南非的見證人急需更多王國聚會所。黑人社區的弟兄姊妹常常在惡劣的環境下舉行聚會,地點有時是車庫,有時是棚子等附屬建築物,也有時是學校教室,聚會時大家要坐在小孩使用的矮桌子上。有時候,其他宗教團體也會使用同一所學校的教室
集會,他們大聲唱詩,鼓聲震耳欲聾,要在這種環境下聚會實在不容易。20世紀80年代後期,地區建築委員會開始試用新的建築方法,希望加快興建王國聚會所的速度。1992年,有11個曾經參與快速建築工程的加拿大見證人來到南非約翰內斯堡的希爾布勞,義務協助興建一座兩層高的王國聚會所。這些弟兄把技術傳給當地的見證人,並幫助他們改良建築的方法。
第一個速建的王國聚會所於1992年在索韋托的迪普克柳埃弗建成。從1962年起,那裡的弟兄一直設法獲得土地興建王國聚會所。1992年7月11日,曾經幫忙購置土地的澤卡賴亞·塞迪貝出席了王國聚會所呈獻禮。他笑容燦爛地說:「我們以為永遠都不會有王國聚會所了。那時候我們還很年輕,現在我已經退休。不過,我們終於有了自己的聚會所,而且是索韋托第一個在幾天內就建成的聚會所呢。」
現在,南非分部督導的國家中合共有600個王國聚會所,供人對耶和華作純正的崇拜。但是仍然約有300群會眾需要有自己的聚會所,這些會眾各有30個或以上的傳道員。
在分部的指引下,25個地區建築委員會為渴望興建聚會所的會眾提供實際的協助。會眾可以得到免息貸款,使他們有資金完成工程。彼得·伯特是高丹地區建築委員會的主席,他協助興建王國聚會所已經超過18年。他說,
建築委員會的弟兄往往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但他們都樂意犧牲很多時間為弟兄服務。另一個建築委員會成員雅各布·勞藤巴赫說,在整個工程進行期間,委員會的成員通常都要親身到工地工作。此外,他們也要參與施工前所有的策劃和籌備工作。雅各布形容志願工人之間怎樣洋溢著喜樂和合作的精神時,顯得十分興奮。這些工人自費前來工地,有的甚至從很遠的地方來。
雅各布說,還有很多其他弟兄姊妹樂意為興建聚會所獻出時間和資源,他舉了個例子,說:「我們有個裝載器材的13米長的貨櫃。有一對姐妹經營運輸公司,她們幫我們把這個貨櫃運到不同的工地,這些工地分布全國,甚至遠至鄰國。從1993年開始,她們就一直這樣做。用金錢來計算,這是一筆很大的捐獻呢!許多跟我們有來往的公司看到我們所做的事,都受到感動,有的捐錢給我們,有的給我們優惠。」
由於事前計劃周詳和妥善分配工作,通常弟兄在三天內就可以建成一座聚會所,這令他們贏得了很多旁觀者的尊敬。在某個工地,第一天的工作快要結束的時候,兩個在附近一家酒吧喝得醉醺醺的男子走到弟兄跟前問路,說他們回家時通常要穿過一片空地,但現在這裡竟有一座聚會所,他們肯定自己是迷了路。
自我犧牲的精神
20世紀90年代早期,政局的改變並沒有帶來一個和平穩定的社會,相反地,國內暴力猖獗的程度前所未有。
當時的情況十分複雜,人們為問題的成因提出很多解釋,大部分都跟政治競爭和人民對經濟不滿有關。然而,王國聚會所的興建工作並沒有停頓下來。在當地弟兄的陪同下,不同種族的志願工人繼續進入黑人或有色人種的居住區工作。有時候,志願工人會被一些憤怒的暴民襲擊。1993年,索韋托的一個聚會所興建期間,三個白人弟兄運送建築材料到工地,途中一群暴徒向他們扔石頭,所有的車窗都被打碎,弟兄們也受了傷。他們設法繼續駕駛,抵達工地後,當地的弟兄選了一條較安全的路線,急忙把他們送到醫院。
工程沒有因此被耽擱。弟兄採取了防範措施,在接著的週末,幾百個不同種族的弟兄姊妹到工地工作。當地的先驅在工地附近作街頭見證,一覺察到任何問題,就通知工地的弟兄。幾天後,受傷的弟兄康復過來,並回到建築工地繼續興建聚會所。
義務協助興建王國聚會所的弟兄姊妹不遺餘力地工作,為了參與工程做了不少犧牲,受惠的會眾都非常感激。有15年的時間,范尼和伊萊恩·史密特經常自費到很遠的地方興建王國聚會所,他們一共協助過46群會眾。
夸祖盧-納塔爾省的一群會眾寫信給地區建築委員會,說:「你們犧牲睡覺的時間,跟家人共敘的時光,娛樂消遣的機會,還有很多很多,只為了來到這裡幫我們興建聚會所。我們知道,為了使工程順利完成,你們也付出了很多金錢。願耶和華顧念你們,施恩給你們。(尼希米記13:31)」
會眾有了自己的聚會所之後,住在附近的人通常都對傳道工作有更好的反應。以下這群會眾所報告的,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王國聚會所建成後,參加聚會的人數增加了很多,會眾不得不分成兩組來舉行公眾演講聚會和《守望台》研究班。我們不久就要成立另一群會眾了。」
鄉村裡人數較少的會眾,有時很難有足夠資金興建聚會所。但是,許多弟兄姊妹都找到籌集資金的方法。一群會眾的弟兄把豬賣掉,後來錢還是不夠,他們就賣了一頭牛和一匹馬,隨後又賣了15隻羊,另一頭牛,然後再賣掉一匹馬。一個姊妹贊助購買所有的油漆,另一個姊妹就買地毯,還有一個姊妹買窗簾。最後,弟兄姊妹又賣了一頭牛和五隻羊,用來買椅子。
高丹一群會眾有了自己的王國聚會所後,寫道:「聚會所建成後,至少有兩個星期的時間,我們傳道後都要先看看聚會所,欣賞一下才願意回家。」
其他人也留意到了
耶和華見證人為了有一個合適的崇拜場所付出了不少努力,這一點社區裡的人通常都會留意到。夸祖盧-納塔爾省的阿姆拉濟會眾收到一封信,信上說:「我們德班環境美化協會很欣賞你們努力保持附近環境的潔淨,請繼續這樣做。你們勤於打掃,使這個地方看起來很漂亮。本會致力打擊亂丟垃圾的行為和保持本區環境清潔。我們相信環境清潔有助於促進居民的健康。因此,我們很
讚賞那些保持本區環境清潔的市民。謝謝你們樹立這麼優良的榜樣。不論你們從事哪些活動,請都盡力保持阿姆拉濟一帶的潔淨。」某群會眾寫道:「一個出了名的竊賊破門而入,闖進我們的新王國聚會所偷竊,住在附近的人抓住了他,說他破壞了『他們的教堂』(因為王國聚會所是附近惟一的宗教建築物)。他們把那竊賊打了一頓之後才交給警方。」
滿足非洲地區對王國聚會所的需求
1999年,耶和華的組織作出安排,在資源有限的地區協助會眾興建王國聚會所。組織在南非分部設立了王國聚會所工程區域辦事處,統籌某些非洲國家興建聚會所的工作。辦事處的一個代表前往各個分部,協助設立王國聚會所建築部。這個部門負責購置土地和組織王國聚會所建築小組。組織也派出國際僕人提供協助和訓練當地的弟兄。
南非王國聚會所工程區域辦事處在非洲設立了25個王國聚會所建築部,分別督導37個國家的聚會所建築工程。自從1999年11月以來,弟兄在那37個國家已經興建了7207個王國聚會所。2006年中,組織確定在這些國家還需要多建3305個王國聚會所。
政局改變的影響
由於人們對前政府的種族政策越來越不滿,國內爆發了很多騷亂和暴力事件,有些耶和華見證人也直接
受到影響。黑人居住區常常發生激烈的衝突,導致很多人喪生。大多數的弟兄姊妹都謹慎行事,並在這段艱難的日子繼續忠心事奉耶和華。一天深夜,有人把一個汽油炸彈扔進一個弟兄的家,當時他和家人都在睡覺,幸好他們都逃了出來。後來這個弟兄寫信給分部,說:「現在我和家人的信心比以往更堅定。我們失去了所有財物,但是我們跟耶和華和他子民的關係更親密了。弟兄姊妹在物質方面援助我們。我們期待這個制度快點結束,也感謝耶和華賜給我們一個屬靈樂園。」第一個黑人總統納爾遜·曼德拉於1994年5月10日宣誓就職。他是這個國家的第一個民選總統,而那次選舉也是黑人第一次有機會投票的選舉。那時國家主義精神高漲,人們歡喜若狂。這個情勢為一些弟兄姊妹帶來了新的考驗。
可悲的是,在耶和華的子民當中,有些人違反了基督徒的中立立場,不過大部分人都能保持中立。許多妥協了的人看出自己的錯誤,他們接受聖經的勸告,衷誠悔改。
在人心裡促成改變
王國聚會所紛紛興建起來,證明傳道工作得到耶和華的賜福。但是,最奇妙的發展卻是人們內心的改變。(哥林多後書3:3)不同背景的人都受真理所吸引,響應王國信息。請看以下的例子。
拉爾松·莫勞齊在1986年入獄,他犯了謀殺罪,被判了死刑。他在我們的一本冊子上找到分部的地址,就
寫信到分部要求學習聖經。一個叫雷斯·李的特別先驅獲准探訪拉爾松,跟他討論聖經。拉爾松不久就開始跟其他囚犯和監獄的守衛談論學到的知識。1990年4月,他在監獄中受浸。當地會眾的成員經常探訪他。拉爾松獲准每天離開囚室一小時,於是他利用這一小時向其他囚犯傳道。拉爾松幫助了三個人學習聖經直到受浸,目前主持兩個聖經研究。他已被改判終身監禁,有機會獲得假釋。另一些受到吸引歸附耶和華的人,卻有完全不同的背景。奎妮·羅梭是一個聖經學生,她開始參加書籍研究班,並請研究班監督探訪她的一個兒子。她這個兒子當年18歲,正準備參加「教理問答」考試。弟兄跟那個年輕人討論得很愉快。不久,年輕人就開始跟媽媽一起參加聚會。然後,奎妮又請那個弟兄探訪她的丈夫詹尼,他是荷蘭歸正會的長老,也是教會理事會的主席,原來她丈夫有一些問題想問。弟兄跟詹尼交談過後,詹尼同意跟見證人討論聖經。
舉行區域大會的那個星期,那個弟兄邀請奎妮參加大會。料想不到,詹尼也來了,而且參加了全部四天的節目。大會的節目和見證人之間的愛心,令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之後,他們那個18歲的兒子和在教會當執事的大兒子也加入了聖經討論。
他們幾個人一起脫離了教會,並馬上開始參加聚會。有一次,他們甚至出席傳道前的討論。弟兄告訴詹尼,他還沒有符合資格成為未受浸傳道員,所以不能跟見證人
一起傳道。他淚流滿臉地說,自己一生都在尋找真理,現在找到了,再也不能噤口不言。他們還有一個22歲的兒子,是神學院三年級的學生。詹尼寫信叫他回家,說不會再為他支付學費。兒子回到家的第三天,詹尼和他三個兒子跟會眾的弟兄姊妹一起到克魯格斯多普,在伯特利綜合大樓工作了一整天。在伯特利的所見所聞,給那個念神學的兒子留下深刻的印象,於是他同意跟哥哥和弟弟一起學習聖經。學習
聖經一段時間之後,他說自己在一個月裡學到的聖經知識,比他在大學兩年半所學到的還多。這家人後來全都受了浸。父親現在是長老,兒子有的是長老,有的是助理僕人,還有一個女兒是正規先驅。
「要延長你帳幕的繩子」
伯特利的建築本來預留了很多空間,供未來的擴展之用,但克魯格斯多普的綜合大樓呈獻了不過12年,就需要大幅擴建。(以賽亞書54:2)在這12年間,在南非和南非分部督導下的國家,傳道員人數增長了百分之62。於是,弟兄另建了一個倉庫和三幢宿舍大樓,擴建了洗衣房和辦公大樓,並增設了一個餐廳。1999年10月23日,分部把所有的擴建部分呈獻給耶和華,呈獻禮演講由中央長老團成員丹尼爾·薛力克發表。
近年,印刷部擴建了8000平方米,用來安放一台新的曼羅蘭輪轉印刷機(Lithoman型號)。分部也新近獲得一些自動裁邊、計數和疊放雜誌的機器,以及從德國分部獲贈一條裝訂生產線,用來製作平裝本的書籍和聖經,供應給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整個非洲地區。
合適的大會場所
弟兄姊妹需要合適的地點舉行大會,因此分部籌建多個大會堂。第一個大會堂建於約翰內斯堡以南的埃肯霍夫,
在1982年呈獻給耶和華。另一個就建於開普敦的貝爾維爾,呈獻禮演講在1996年由米爾頓·韓素爾發表。2001年,又有一個大會堂於比勒陀利亞和約翰內斯堡之間的米德蘭德建成。弟兄在米德蘭德興建大會堂時,起初受到附近一些居民反對,但他們跟弟兄熟悉了以後,看見他們所做的事,就改變了態度。有個居民每隔一週就送來一箱箱的水果和蔬菜,前後有一年多。有些公司很欣賞這個工程,於是作出不同形式的捐獻。有一家公司送來綠化用的肥料,不取分文,另一家就送上一張1萬蘭特的支票(約1575美元)作為資助。不用說,弟兄姊妹也都慷慨解囊,資助大會堂的建築工程。
大會堂的設計既實用又美觀。中央長老團成員蓋伊·皮爾斯發表呈獻禮演講時,指出大會堂真正的美,在於它用來尊崇我們偉大的上帝耶和華。(列王紀上8:27)
不因人為的法律而分裂
有多年的時間,在黑人聚居的地區很難找到合適的大會場所。林波波省的弟兄姊妹住在稱為「保留地」的地方,白人不許進入。區域監督科雷·賽克爾斯無法取得許可證進入保留地,因此無法找到舉行大會的地點。
賽克爾斯弟兄跟一個男子接洽,因為他的農場與保留地相鄰。這個男子不肯讓見證人在他的農場舉行大會,卻允許賽克爾斯弟兄把活動房屋車停放在他的農場。住在保留地的弟兄姊妹於是以樹叢中的一塊空地作為會場,空地跟農場接鄰,兩者隔著一道有刺鐵絲網。賽克爾斯
弟兄把活動房屋車停放在靠近空地這邊的農場裡,以車為講台發表演講。弟兄姊妹跟「講台」雖然隔著鐵絲網,但是他們起碼能夠舉行大會,而賽克爾斯弟兄也能夠合法地向弟兄姊妹發表演講。自願捐款安排,促進傳道工作
在中央長老團的指引下,從2000年開始,南非的所有會眾都可以免費分發書刊給真正有興趣的人。傳道員會鼓勵接受書刊的人捐出少量金錢,資助全球的傳道工作。
這個自願捐款安排不僅促進傳道工作,也令弟兄姊妹得益。過去,許多人付不起錢換取《守望台》研究班和書籍研究班使用的書刊,在某些有100個傳道員的會眾,大約只有10個人有自己的《守望台》雜誌,但現在人人都可以有一本了。
近年來,南非伯特利出口部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單在2002年5月,就共有432噸的物資給送到非洲其他國家,大部分是聖經書刊。
現在,南非分部為馬拉維、莫桑比克、贊比亞和津巴布韋分部,供應譯成當地語言的各種書刊。每群會眾訂閱的書刊都分別包裝好,因此運送書刊的卡車到達各個分部時,書刊可以直接裝進分部的貨車,再送到各地的書庫。
實施了新的捐款安排之後,書刊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南非分部印刷的雜誌從每月100萬份上升到每月440萬份,
訂閱的書刊就由1999年的200噸,上升到現在每年3800噸。南非分部也負責把建築材料運往非洲的其他國家,並安排賑災物資援助有需要的弟兄姊妹,例如:馬拉維的弟兄姊妹曾遭到猛烈迫害,被迫逃離家園,在難民營安身,南非分部不止一次向他們伸出援手;1990年,安哥拉出現嚴重旱情,南非分部就向當地的弟兄姊妹提供救援物資。此外,由於該國發生內戰,許多弟兄姊妹變得一貧如洗,分部於是派出一輛輛的貨車送上食物和衣服;2000年,莫桑比克遭遇重大水災,那裡的弟兄也從南非分部獲得援助;2002年至2003年年初,津巴布韋遭遇嚴重的旱災,分部又運送了超過800噸的玉米到津巴布韋,幫助那裡的弟兄姊妹。
翻譯工作的進展
南非分部有一個很大的翻譯部。幾年前,由於翻譯聖經需要很多人手,翻譯部擴大了陣容。現在分部共有102個翻譯員,合力翻譯13種語言的書刊。
《聖經新世界譯本》現在有七種當地語言的版本。一個弟兄這樣形容茨瓦納語的《新世界譯本》:「這部聖經容易明白,用詞優美,而且瑯瑯上口。我很感謝耶和華和他那受聖靈引導的組織,讓我們得到這麼好的屬靈滋養。」
組織善用現代科技去協助翻譯員。中央長老團委派布魯克林總部的弟兄開發一套電腦軟件,以輔助翻譯員的工作。後來,南非分部也受到委派協助開發這套軟件。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一套稱為守望台翻譯系統軟件就開發成功了。現在各地分部的翻譯員,都充分利用這個翻譯工具來工作。
弟兄沒有試圖製作能夠實際進行翻譯工作的電腦程式。有些世俗機構嘗試這樣做,但是成效不大。弟兄主要為翻譯員提供輔助性質的軟件,例如電子版聖經。翻譯員也可以自行編製電子翻譯詞典,這對他們的工作很有用,因為某些當地語言沒有很好的詞典。
在一個無聲的世界播撒真理的種子
王國傳道員努力把好消息傳給所有人,包括聾人。跟聾人溝通雖然不容易,但這樣做所帶來的成果卻令人深感滿足。20世紀60年代,瓊·卡麗卡斯開始跟一個失聰的女士討論聖經,這個女士跟她的丈夫同樣是失聰的人。這對夫婦在靈性上進步,並且受了浸。
從那時起,有越來越多的聾人接受真理,全國各地的城市都成立了為聾人而設的小組,弟兄們對於大會設有手語區已不再感到陌生。看到參加大會的聾人用手語唱詩歌,其他與會者鼓掌時他們也揮手和應,場面多麼感人。
約翰內斯堡的布里克斯頓會眾成立了全國第一個聾人小組,由瓊的丈夫喬治督導,他是會眾的長老。會眾裡希望學習手語的弟兄姊妹,包括一些伯特利家庭成員,
都接受了手語訓練。現在於南非分部督導的地區裡,有一群手語會眾和五個手語小組。在其他國家結出王國果實
南非分部也督導另外五個國家的傳道工作。下面簡述王國工作在這些國家的進展。
納米比亞
納米比亞西臨大西洋,東接博茨瓦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國際聯盟委任南非接管納米比亞。最後,在經歷長時間的動亂和犧牲了許許多多的人命之後,納米比亞於1990年取得獨立。這個國家大部分地區都乾旱少雨,人口稀疏,但有些地方的景色卻非常迷人,有大量的野生生物和罕見的植被。納米布沙漠吸引了很多遊客,他們見到那麼多的動植物能夠在沙漠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也許會相當驚嘆。除了有壯觀的景色,這個國家也有各式各樣的民族,所說的語言有九種之多。
1928年,王國信息第一次在納米比亞境內傳播開去。
那一年,南非分部寄出大量聖經書刊給那些不能親自接觸到傳道員的人。大約就在這個時候,納米比亞第一個獻身受浸的基督徒,從一個特別的途徑認識了真理:伯恩哈德·巴德買了一些雞蛋,用來包雞蛋的紙是從我們一份刊物上撕下來的。他開始讀紙上的內容,越讀越起勁, 但不知道這些紙張的來源。其中一個雞蛋用刊物的最後一頁包著,上面有德國分部的地址,於是他寫信索取更多的書刊。一個探訪過伯恩哈德所屬會眾的分區監督說,伯恩哈德受浸多年,直到去世為止,從沒有一個月沒做傳道工作。1929年,莉妮·西倫被派往納米比亞的首都溫得和克。這個先驅姊妹乘坐火車和郵車,到納米比亞的所有主要市鎮作見證。四個月內,她就分發了6388本南非荷蘭語、英語和德語的書和冊子。那時,雖然有些先驅定期到納米比亞傳道,但是沒有人留下來進一步培養人們的興趣。1950年,情況終於有所改變,一些海外傳道員來到納米比亞,其中包括格斯·艾里克松、弗瑞德·海赫爾斯特和喬治·曲特,他們一生都忠心為上帝服務。
1953年,納米比亞有八個海外傳道員,包括迪克·沃爾德倫和他的妻子科拉莉。 *他們要面對教會牧師和地區官員的強烈反對。沃爾德倫夫婦很想跟當地的原居民傳講聖經信息,但是他們要取得許可證才能進入黑人地區。迪克申請了,但沒有成功。
1955年,由於女兒出生,沃爾德倫夫婦不得不放棄海外傳道員的崗位,但是迪克繼續做先驅做了一段時間。1960年,迪克終於取得許可證,可以進入一個黑人居住區,叫卡圖圖拉。他回憶說:「那裡的人對聖經非常有興趣。」沒多久,這個居住區已經有一些人開始參加聚會。
五十多年後的今天,迪克和科拉莉仍然在納米比亞忠心地為上帝服務。他們在這個國家努力擴展王國事務,貢獻很大。要把聖經真理帶給納米比亞不同種族的人,確實不容易。那時候,聖經書刊沒有翻譯成當地的語言,例如赫雷羅語、克瓦恩加利語和恩東加語。起初,一些受過教育而正在學習聖經的當地人,在當地見證人的督導下翻譯了一些傳單和冊子。艾絲特·伯爾曼那時是特別先驅,她除了另一種當地語言,還學會了克萬雅馬語。她和艾娜·內克瓦雅,一個說恩東加語的姊妹,一起翻譯《守望台》。她們把《守望台》一部分譯成克萬雅馬語,一部分譯成
恩東加語。這兩種語言都在奧萬博蘭通用,那裡大部分人都懂得這兩種語言。1990年,見證人在溫得和克設立了一所設備齊全的翻譯辦事處。翻譯員的人數也增加了。現在,除了克萬雅馬語和恩東加語,書刊還被譯成赫雷羅語、克瓦恩加利語、科伊科伊戈瓦語和姆布庫舒語。安德烈·伯恩曼和斯蒂芬·嚴森負責督導這個辦事處。
納米比亞是鑽石的主要生產國。《守望台》1999年7月15日刊的文章《納米比亞的活寶石!》提到這點。文章把正直的人比作「活寶石」,並指出雖然見證人已在這個國家做了大量的傳道工作,但是還有一些地區是幾乎沒有傳道員探訪
過的。文章發出這個邀請:「你能夠到一些需要有更多熱心王國宣揚者的地區服務嗎?如果能夠,請到納米比亞來,幫助我們尋找和琢磨更多屬靈寶石吧。」很多人響應這個呼籲,結果令人鼓舞。有130個住在不同國家的傳道員向分部詢問有關的詳情,其中包括澳大利亞、德國、日本和一些南美國家的弟兄姊妹。後來,有83個見證人到納米比亞實地觀察,當中18個人留了下來,其中有16個在抵達時是正規先驅,後來有一部分受到委任成為特別先驅。這些志願工人所表現的精神具有很大的感染力。今天,分部仍然收到來信,詢問關於《守望台》文章邀請人前往納米比亞傳道一事。從1989年起,海因德爾夫婦威廉和愛倫就一直在納米比亞北部做海外傳道員。他們要學習恩東加語,因為當地的奧萬博人說這種語言。他們堅忍不拔地在這個特殊地區辛勤工作,結果獲得豐盛的獎賞。威廉說:「我們看到自己的聖經學生和其他男孩長大成人,成為思想屬靈的男子,有的成了會眾的長老和助理僕人。每當看見他們在大會發表演講,我們的內心就充滿自豪。」
近年,有許多參加過組織事務訓練班的弟兄被派往納米比亞。無論是培養新人的興趣還是為會眾服務,他們都做得很出色。在2006年,納米比亞的傳道員人數為1264人,比上一年增長了百分之3。
萊索托
萊索托是個小國,完全位於南非境內,人口有240萬。萊索托坐落在德拉肯斯山脈,身體健壯的人攀上這個山脈,可以欣賞到壯麗的景色。
在萊索托,國內的氣氛通常都很平靜,但也有過政治動盪的時候。1998年,一次由選舉而引起的爭議,導致軍隊和警察在首都馬塞盧爆發了一場衝突。維約·基斯明跟他的妻子希爾帕當時在那裡做海外傳道員,他憶述:「很慶幸,只有很少弟兄在衝突中受傷,我們也安排了救援物資,幫助那些沒有基本食物和燃料的人。這次事件促進了會眾的團結,全國各地的聚會人數都增加了。」
萊索托的經濟倚重於農業。由於國內經濟不好,許多男子都到南非當礦工。雖然萊索托在物質上很貧窮,但是這個山國卻擁有非常珍貴的屬靈財富,有很多人響應聖經的真理。2006年,王國傳道員人數是3101人,比上一年增長了百分之2。目前,有三對海外傳道員在馬塞盧服務,他們是許廷格夫婦、尼戈倫夫婦和帕里斯夫婦。
亞伯·莫迪柏於1974至1978年間在萊索托擔任分區監督,現在跟妻子莉貝卡在南非分部服務。他以一貫從容不迫的語氣,講述在萊索托服務的一些經歷:「大部分農村地區都沒有路。我通常要走路去探訪偏遠小組的傳道員,有時要走上七個小時。弟兄們常常帶來兩匹馬,一匹給我騎,一匹馱我的行李。有時候,我們甚至要帶上一台幻燈機和一個12伏特的電池。如果遇到河水上漲,我們就等幾天,直到河水退去,水位下降。有些村莊的村長會邀請全村的人來聽公眾演講。
「有些人每次參加聚會都要走好幾個小時的路。所以,在分區監督探訪的那個星期,住得遠的人通常會到住在聚會所附近的弟兄家裡住宿,這就為弟兄姊妹帶來了一個
特別的交往機會。晚上,他們聚在一起講經驗,唱王國詩歌,第二天就一起傳道。」佩爾奧拉·尼戈侖和妻子比吉塔從1993年開始在馬塞盧做海外傳道員。比吉塔講述了一個經驗,說明雜誌在幫助人方面所起的作用。她說:「1997年,我開始跟一個叫馬帕萊莎的女子討論聖經,她也參加聚會,但我去跟她研讀的時候她總是不在家,還常常躲開我們。我沒有再跟她討論,但仍然經常帶雜誌給她。幾年後,有一天她忽然來參加我們的聚會。她說,她看了《守望台》一篇關於控制怒氣的文章,覺得那是耶和華給她的幫助,因為她經常跟親戚吵架。她恢復討論聖經,此後就從沒有錯過任何一個聚會,還開始積極參與傳道。」
有多年的時間,萊索托的弟兄姊妹要使用臨時搭建的王國聚會所。近年,南非分部協助萊索托的會眾獲得資金,讓他們興建王國聚會所。
莫霍特隆鎮的王國聚會所坐落於海拔大約3000米的高地,是非洲海拔最高的聚會所。有些志願工人從遠至澳大利亞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來到,參與建築工程。南非夸祖盧-納塔爾省的弟兄除了給予經濟上的援助,還提供車輛運送設備和材料到工地。志願工人的生活條件很簡單,還要自備床鋪和炊具。聚會所用了十天就建成了。一個當地的年長弟兄每天都到工地觀看工程的進展。他在1910年出生,自從在上世紀20年代成為耶和華的僕人,就一直盼望著擁有一個聚會所。他看到「他的」王國聚會所迅速建成,感到非常歡喜。
2002年,萊索托發生饑荒,弟兄用卡車運送玉米粉和其他物資到受災地區,分發給當地的見證人。以下是一封感謝信的內容:「弟兄送玉米粉到我家的時候,我很驚訝。他們怎麼知道我正需要這東西?感謝耶和華,他給我的幫助超過了我所求所想的。這次的經歷強化了我對耶和華上帝和他地上組織的信心,我決心全心全意事奉他。」
博茨瓦納
克拉哈里沙漠大部分位於博茨瓦納境內。這個國家的人口超過170萬,氣候通常炎熱乾燥。國內有許多公園和野生動物保護區,吸引了不少遊客。奧卡萬戈三角洲景色優美,遠離煩囂,野生動植物多不勝數,因此成了旅遊熱點。三角洲的傳統水上交通工具是「莫科羅」,那是一種用當地的樹木挖空造成的獨木舟。博茨瓦納經濟蓬勃,這主要歸因於國內的採鑽業。自從1967年人們在克拉哈里沙漠發現鑽石以來,博茨瓦納就成為世界上主要的鑽石出口國。
1929年,一個弟兄來到博茨瓦納,用了幾個月向人傳道,上帝王國的信息很可能就在那一年首次傳到這個國家。1956年,約書亞·索戈亞拿獲委任在博茨瓦納做分區監督,他記得當時耶和華見證人的書刊在這個國家是受到禁止的。 *
熱心的海外傳道員在這個富於生產力的地區取得豐碩的成果。布萊克·弗利茲比和妻子格雯,還有提姆·克拉赫和妻子維吉妮雅,他們都很努力學習茨瓦納語。費約·庫伊斯明
和妻子希爾帕在北部地區服務,他們也竭力向人提供屬靈的幫助。修·考密坎和妻子卡蘿在南部服務,是一對熱心的海外傳道員夫婦。修說:「我們會眾有個12歲的弟兄叫艾迪,他很小的時候就想識字,因為他希望參加傳道訓練班和參與傳道工作。他一符合資格成為未受浸傳道員,
就用很多時間傳道,還跟一個同學開始了一個聖經研究。艾迪受浸後經常做輔助先驅。」在博茨瓦納,很多會眾都位於繁榮的首都哈博羅市內或附近一帶。哈博羅靠近國家東部的邊境,那一帶人口密集,而國內其餘的人口就分布在西部的村落和克拉哈里沙漠。在沙漠地區,仍有少數桑人家庭過著逐水草而居,用弓箭打獵的生活。傳道員不辭勞苦到偏遠的地區展開特別傳道運動。他們長途跋涉幾千公里,把聖經真理帶給居無定所的鄉間牧民。這些人不是忙於耕田種地,就是忙著用當地材料搭蓋棚舍和到處尋找木柴,幾乎沒有時間從事其他活動。但是,如果有外地人帶著令人振奮的聖經信息來到,他們都樂意坐在戶外鬆軟的黃沙上留心聆聽。
在某個地區有六個臨時特別先驅,史蒂芬·拉賓斯是其中之一。他說:「這裡的人總是在搬家,對他們來說,過境就像過街一樣平常。有一次,我們坐船渡過奧卡萬戈河時,在船上遇到一個叫馬克斯的聖經學生。他告訴我們,他暫時放下了工作去探訪各地的親友,向他們傳講聖經真理,我們聽到都很高興。馬克斯把所有的空餘時間都用來傳道。」
博茨瓦納人對好消息有良好反應,令人鼓舞。2006年,這個國家有1497個傳道員,數目比上一年多了百分之6。
斯威士蘭
斯威士蘭是個細小的君主國,有大約110萬人口,基本上是個農業社會,但有許多男子在南非謀職。
這個國家風景秀麗,有幾個野生動物保護區。斯威士人熱情友好,而且相當恪守傳統。前國王索布扎二世對耶和華見證人很有好感,甚至擁有很多我們的書刊。每年他都邀請人到他的皇宮談論聖經,受到邀請的除了教士,還會有一名耶和華見證人。
1956年,應邀的見證人談論到靈魂不死的教義和宗教領袖使用頭銜的問題。國王問在場的教士弟兄所說的是否正確,他們都提不出反駁的理由。要拒絕參與跟崇拜祖先有關的舉喪習俗,斯威士蘭的弟兄姊妹必須立場堅定。在國內一些地區,部落酋長驅逐耶和華見證人,不許他們回家,因為他們拒絕依循傳統的舉喪習俗,但這些見證人總能得到其他地區的屬靈弟兄姊妹照顧。斯威士蘭的高等法院在這方面作出對耶和華見證人有利的判決,裁定不得禁止見證人返回自己的家園。
詹姆士·霍基特和妻子唐恩在斯威士蘭的首都姆巴巴內做海外傳道員。他們分別在1971年和1970年畢業於基列學校。詹姆士引用了一件事,說明海外傳道員要怎樣適應不同的習俗。他說:「我們在一個沒有分配給任何會眾的地區傳道,當地的酋長要我發表公眾演講。他召集了一群人前來聆聽。我們坐在一個建築工地當中,滿地都是水泥塊。由於地面很濕,我找了一塊水泥墊著坐,唐恩在我旁邊,坐在同一塊水泥上面。一個斯威士姊妹走到唐恩跟前,請唐恩坐在她旁邊。唐恩說坐在那裡很好,不用換位子了,但那個姊妹堅持要她坐到下邊去。之後,有人向我們解釋,那是因為當時有些男子坐在地上,但按照鄉間的習俗,女子不能坐在比男人高的地方。」
有一次,詹姆士和唐恩到了一所學校,想探訪一個曾經對聖經表現興趣的女教師。女教師叫一個男學生出來告訴他們,她當時沒有空,二人於是決定跟這個叫帕特里克的男孩談談。他們問男孩知不知道他們來這裡的
目的。他們跟男孩談了一會後,就送了一本《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給他,並跟他開始了聖經研究。帕特里克是個孤兒,住在叔叔家旁邊的一個房間,自己照顧自己。他自己做飯,也要做部分時間工作來掙學費。他進步得很好,受了浸,現在是會眾的長老。斯威士蘭的傳道工作於20世紀30年代展開,自那時以來,當地人一直有很好的反應,成果令人鼓舞。2006年,經常參與宣揚王國好消息工作的人數達到2292人,他們合共主持2911個聖經研究。
聖赫勒拿島
聖赫勒拿島長17公里,寬10公里,位於非洲西南海岸的西面,氣候大致溫和,令人舒暢。這個小島大約有四千名居民,當中有歐洲、亞洲和非洲血統的人。當地人說英語,但口音很重。島上沒有機場,只有商業船隻往返南非和英國。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期,島民才可以通過衛星轉播收看電視廣播。
20世紀30年代早期,兩個先驅到聖赫勒拿島作短暫的探訪,上帝王國的好消息於是首次傳播到這個小島。湯姆·西皮奧是個警察,也是浸信會的執事,他從這兩個先驅那裡得到了一些書刊。他開始告訴別人自己學到的知識,並在講壇上清楚指出聖經並不支持三位一體、地獄永火和靈魂不死等教義。他和其他擁護聖經真理的人都被要求離開教會。不久,湯姆和一小群友人利用三台留聲機開始向人傳道。他們走遍全島,有時走路,有時騎驢。湯姆也幫助自己眾多的家人,包括他六個孩子,在真理中打下牢固的基礎。
*憶述其中一個難處,說:「我們所有參加聚會的人合共只有兩部汽車。島的地勢崎嶇多山,那時候好走的路又不多……有些人一大清早就出發。我開我那部小汽車,接三個人上車,送他們一段路就把他們放下,他們繼續走路,我就回頭接另外三個人上車,送一段路後又把他們放下,再往回走。所有人都用這個方法前往聚會的地方。」後來喬治結了婚,有了四個孩子,但仍做了14年的先驅。他有三個兒子成為長老。
1951年,雅各布斯·范施塔登受到委派,從南非來到鼓勵和協助島上的一群忠貞的見證人,幫助他們改善傳道的成效和安排定期的會眾聚會。當時,要讓所有人都能夠參加聚會相當困難。湯姆的一個兒子喬治·西皮奧20世紀90年代,延寧·馬勒跟妻子艾尼麗斯一起到過聖赫勒拿島幾次,從事分區探訪。他說:「你跟一個傳道員一起傳道時,他總能說出誰住在下一家,反應會怎樣。一次探訪期間,我們分發標題為《會有一天人人都彼此相愛嗎?》的《王國消息》。我們從早上8點30分工作到下午3點,不到一天就完成了全島的探訪工作。」
延寧特別記得他們到達和離開時的情景。他說:「我們那艘船到達時,大部分弟兄姊妹都到碼頭來歡迎我們。他們說,我們離開那天是個流淚的日子。真的,我們看到他們在碼頭揮手告別時,情況就跟他們說的一樣。」
2006年,全島共有125人參與傳講聖經真理的工作,有239人出席耶穌受難紀念聚會。傳道員跟島上居民的數目是1與30之比,是世界上比例最高的地區。
展望未來
正當南非備受種族衝突的問題困擾之際,各種族的耶和華見證人之間卻彌漫著絕無僅有的團結精神。(歌羅西書3:14)這贏得了人們的好評。1993年,很多人從世界各地來到南非參加國際大會。約有二千名見證人到德班的機場迎接從美國和日本來的代表。他們一看見來訪的弟兄姊妹,就高唱王國詩歌,大家熱情地互相問好和擁抱。在場觀看的人當中有一個政界要人,他跟一些弟兄交談時說:「假如我們能像你們一樣團結,我們的問題早就解決了。」
2003年「榮耀上帝」國際大會強化了所有與會者的靈性。在南非,組織除了在一些主要城市舉行國際大會,也舉行了很多個規模較小的區域大會。中央長老團的兩個成員塞繆爾·赫德和斯蒂芬·萊特在國際大會發表演講。有18個國家的代表出席大會,他們有些穿上了自己地區的傳統服裝,為大會增添了更多的國際色彩。所有大會的出席人數共計16萬6873人,有2472人受浸。
延寧出席了開普敦的國際大會。他提到在大會發行的《向偉大的導師學習》一書時,充滿感激地說:「得到這份禮物,我心裡真有說不出的感激。這本書經過精心編寫,
能打動孩子的心。耶和華知道他的子民需要什麼,會眾的元首耶穌也明白我們在這個不敬虔的世界要經歷怎樣的掙扎。我衷心感謝耶和華和他地上的僕人。」回顧南非耶和華見證人過去100年的歷史,看到忠貞的人怎樣堅忍不拔地為上帝服務,實在令人鼓舞。2006年,南非的傳道員人數為7萬8877人,聖經研究有8萬4903個。同年,耶穌受難紀念聚會出席的人數是18萬9108人。這一切表明,耶穌以下論及全球見證工作的話仍然適用於南非:「告訴你們,舉目觀看田地吧,已經發白了,可以收割莊稼了。」(約翰福音4:35)前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們看到充分的證據表明耶和華正在指引傳道工作,因此都受到感動,要跟地上每個角落的弟兄姊妹一起高聲說:「全地的人啊,你們要向耶和華發出勝利的呼聲。要歡歡喜喜地事奉耶和華!」(詩篇100:1,2)
[腳注]
^ 17段 在南非這個詞指的是混血人種。
^ 29段 有關保羅·史密特的生平,請看《守望台》1986年5月1日刊10-13頁。
^ 40段 關於喬治·菲利普斯的生平,請看《守望台》(英語)1956年12月1日刊712-719頁。
^ 61段 關於皮特·溫策爾的生平,請看《守望台》1987年1月1日刊9-13頁。
^ 97段 關於弗蘭斯·馬勒的生平,請看《守望台》1993年4月1日刊19-23頁。
^ 231段 關於沃爾德倫夫婦的生平,請看《守望台》2002年12月1日刊24-28頁。
^ 250段 關於約書亞·索戈亞拿的生平,請看《守望台》1993年2月1日刊25-29頁。
^ 266段 關於喬治·西皮奧的生平,請看《守望台》1999年2月1日刊25-29頁。
[第174頁的精選語句]
在聖赫勒拿島,傳道員和總人口是1與30之比,是世上比例最高的地區
[第68,69頁的附欄]
什麼是種族隔離政策?
1948年,南非國家黨在選舉期間首次使用「種族隔離」這個詞。國家黨在那年的選舉中獲勝,種族隔離於是成了官方政策,開始在南非各種族當中嚴格執行,荷蘭歸正會大力支持。這個政策旨在確保白人在社會中的優勢。在這個政策之下,政府通過立法限制人民的生活的各個主要方面,例如居住地、工作、教育、政治和使用的公共設施等。
政府把人民分為幾個主要種族,就是白種人,班圖人(非洲黑人),有色人種(混血人種)及亞洲人(印度人)。支持種族隔離政策的人聲稱,各種族的人應當住在一些叫「家園」的指定地區,按照各自的文化和習俗去生活和發展。這個政策理論上似乎可行,實際上卻行不通。很多黑人在槍桿子、催淚彈和惡狗的威脅下,被迫帶著簡單的財物離開自己的家,到分配給他們的地方居住。像銀行、郵局這樣的公共設施,大部分都設有白人區和非白人區。餐館和電影院只有白人才能進入。
無論是生意上還是在家庭裡,白人還是要依靠廉價的黑人勞力,許多黑人家庭的成員因此長期分隔二地。一個原因是,獲准到城市的礦區或工廠工作的黑人男子要住在男子宿舍,而他們的妻子就要留在「家園」裡。這不但干擾了正常的家庭生活,也導致許多不道德的行為。在白人家裡做傭工的黑人通常住在主人提供的房間,但由於他們的家人不可以住在白人區,做父母的可能很久都見不到孩子。此外,黑人到哪裡都要隨身攜帶特別的身份證。
種族隔離政策對人民生活的許多方面都有負面的影響,例如教育,婚姻,工作和購置產業。雖然耶和華見證人之間以各種族和睦共處而著稱,但只要政府的法律不妨礙他們為上帝做神聖服務,他們都會遵守。(羅馬書13:1,2)與此同時,他們也設法找機會跟其他種族的信徒交往。
20世紀70年代中開始,政府作了很多改革,種族政策變得比較寬鬆。1990年2月2日,當時的總統德克勒克公布一系列措施,逐步廢除種族隔離政策,其中包括正式承認黑人政黨的地位和釋放獄中的納爾遜·曼德拉。1994年,一個由黑人主導的政府以民選方式產生,種族隔離政策於是正式取消。
[第72,73頁的附欄或地圖]
南非——簡介
地理
南非的沿海地區都是狹窄的低地,低地邊緣的山脈延伸至內陸的廣闊高原。這片高原是南非的主要土地,以東部靠近印度洋的地區為最高,那裡屹立著海拔3400多米的德拉肯斯山脈。南非的總面積相當於不列顛群島的四倍。
國民
南非全國人口有4400萬,來自不同的種族背景。據2003年南非政府人口普查報告,當地居民可分為四個種族:非洲黑人,佔人口百分之79;白人,佔人口百分之9.6;有色人種,佔人口百分之8.9;印度人和其他亞洲人,佔人口百分之2.5。
語言
在南非,大多數人都會說英語,但官方語言有11種。最多人說的語言依次為祖魯語、科薩語、南非荷蘭語、斯畢地語、英語、茨瓦納語、塞索托語、聰加語、斯威士語、文達語和恩德貝勒語。
經濟
南非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黃金和白金的產量是全球之冠。採礦業、農業、製造業(比如糧食加工、裝配汽車、製造機器、棉織品和其他產品),雇用了數以百萬計的工人。
氣候
該國南端包括開普敦,都屬地中海型氣候:冬天潮濕,夏天乾燥。內陸高原的氣候卻很不同:在夏季,雷暴帶來清涼新鮮的空氣;在冬季,氣候反而變得溫和,天空萬里無雲。
[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納米比亞
納米布沙漠
卡圖圖勞
溫得和克
博茨瓦納
卡拉哈里沙漠
哈博羅內
斯威士蘭
姆巴班
萊索托
馬塞盧
泰亞泰亞嫩
南非
克魯格國家公園
內爾斯特魯姆
布什巴克里奇
比勒陀利亞
約翰內斯堡
克萊克斯多普
鄧迪
恩兌兌
彼得馬里茨堡
德班
德拉肯斯山脈
斯特蘭德
開普敦
比勒陀利亞
米德蘭德
克魯格斯多普
卡賈索
約翰內斯堡
埃蘭茲方丹
索韋托
艾肯霍夫
海德堡
[圖片]
開普敦
好望角
[第80,81頁的附欄或圖片]
我第一次為耶和華做的見證
阿貝德內戈·拉德貝
出生年份1911年
受浸年份1939年
簡介在南非夸祖盧-納塔爾省彼得馬里茨堡的第一群黑人會眾裡服務,一生忠貞地事奉上帝,直至1995年去世。
我在彼得馬里茨堡附近出生和長大,父親是循道會的傳道人。20世紀30年代中期,我收到一些耶和華見證人出版的書刊,我很同意書中的觀點。不過,我一直沒有機會跟他們交往。
一個跟我住在同一棟房子的鄰居,給了我一本《天堂與煉獄》冊子。在這之前,我從沒有讀過類似的書刊。看了這本冊子,我才了解聖經所說的復活和地上的希望是什麼。 於是,我寫信到開普敦的分部辦事處,向他們要更多的聖經書刊。
我在鎮上看到一些耶和華見證人,但卻一直猶豫不想去找他們,因為我們黑人有個習慣,就是「不要先去找白人,要等他先來找你」。
一天黃昏,我下班回家,看見一輛見證人的廣播車停在我住的房子外。我走到大門時,迎面來了一位身材魁梧、身穿夏天西服的年長
男子,他介紹自己是丹尼爾·詹森,我想這真是認識耶和華見證人的大好機會。於是告訴他,我想聽聽盧述福弟兄的演講。這時,許多人都圍過來了。演講播放完畢,詹森把麥克風放在我手裡,說:「請用祖魯語把剛剛的演講再說一遍,這樣大家都可以了解。」我說:「啊呀!不行啊!我不記得全部的演講啊!」
詹森說:「沒關係,你記得什麼就說什麼吧。」
我雙手發抖,對著麥克風嘰里咕嚕說了幾句話。這就是我第一次為耶和華做的見證。之後,詹森邀我陪他去傳道。不過,在傳道前他要先確定,我對聖經基本道理的了解是否正確,談過之後他覺得很滿意。後來,我和白人會眾(舊稱「連」)交往了四年。我是那裡惟一的黑人,那時會眾的人數不多,都是在一個弟兄的家裡聚會。
那段日子,每個傳道員都有一張見證卡,可以用來向人解釋聖經的信息。我們上門探訪時,也會帶著留聲機、一袋書刊和幾張四分鐘的演講唱片。
為了節省時間,傳道員會預先把新的唱針放在上了發條的留聲機上。當住戶開門,傳道員會先跟他打個招呼,再把介紹演講的卡片拿給住戶,之後就開始播放演講唱片。播到一半之後,傳道員就會把書袋打開。等到唱片一播完,傳道員就可以把演講中提到的書介紹給住戶。
[第88,89頁的附欄或圖片]
忠心的榜樣
喬治·菲利普斯
出生年份1898年
受浸年份1912年
簡介1914年成為正規先驅。奉派在南非分部做分部監督差不多40年。1982年去世,始終保持忠心。
喬治·菲利普斯在蘇格蘭的格拉斯哥出生和長大。1914年,他開始做正規先驅時才16歲。1917年,他因嚴守基督徒中立而被囚禁。1924年,盧述福弟兄親自邀請他到南非服務。盧述福弟兄說:「喬治,你可能要在那裡服務一年或更久。」
喬治對南非的第一印象是:「那裡的情況跟英國完全不同,傳道工作做得不多。那時候,南非只有6個全時傳道員,大約40個傳道員。傳道地區很大,從好望角直到肯尼亞。我們怎麼可能在一年內走遍整個地區,並作有效的見證呢?用不著擔心!只要我們盡可能地用各種方法傳道,事情的結果就交在耶和華手中。
「南非有許多不同的種族,說各種不同的語言,是個多元化的國家。能夠結識這麼多不同種族的人,真是一大樂事。要在這麼廣大的地區裡有系統地組織傳道工作,並為傳道工作奠定重要的基礎,一點也不容易。
「過去許多年來,耶和華對我關懷備至,必需的東西一樣都不缺乏。他保護我,引導我,賜給我無窮的福樂。我從以往的經歷體驗到,『敬虔而又知足,才是獲得大利的方法』。如果人想『住在至高者隱密之所』,就必須緊緊依附上帝的組織,努力按照上帝的吩咐執行他的工作。」(提摩太前書6:6;詩篇91:1)
[第92-94頁的附欄或圖片]
照顧家人的靈性
約瑟法·布薩尼
出生年份1908年
受浸年份1942年
簡介約瑟法是個有家室的人,老家在夸祖盧-納塔爾省的祖魯蘭。他遠離家鄉到約翰內斯堡工作,在那裡,他認識了聖經真理。
1908年,我在南非的祖魯蘭出生。雖然我們一家都很滿意簡樸的農村生活,不過在19歲那年,我開始在鄧迪鎮的一個商店中當店員。後來,我聽到許多年輕男子在南非的金礦業中心約翰內斯堡工作,工資不錯。於是,我就搬到約翰內斯堡,做了好幾年張貼海報的工作。在這裡充滿了各種誘人的事物和致富的機會,令我十分驚訝!但是,很快我就看出,城市的生活沖淡了我們祖魯人的傳統道德觀念。雖然不少年輕男子來到這裡後都忘了自己家鄉的親人,但我卻從沒有忘記自己對家人的責任,還經常寄錢給他們。1939年,我娶了個祖魯蘭女子,名叫克洛迪娜。婚後,我仍然到400公里以外的約翰內斯堡工作,大部分同族的人都這樣做。雖然長時間跟家人分離使我很難受,但我覺得有義務要提高家人的生活水平。
在約翰內斯堡的時候,我和朋友伊萊亞斯決心要尋找正確的宗教。我們去了附近的教堂,但沒有一個讓我們感到滿意。後來,伊萊亞斯遇到了耶和華見證人。之後,我就常常跟伊萊亞斯一起出席耶和華見證人的聚會,那是約翰內斯堡
的第一群黑人會眾。1942年,我獻身給耶和華,之後就在索韋托受浸。每次回到祖魯蘭的家鄉,我都設法跟我太太克洛迪娜談及自己的信仰。可是,那時她熱中於教會的活動。不過,克洛迪娜卻把我們的書刊跟自己的聖經作一比較。就這樣,上帝話語的真理漸漸打動了她的心。她在1945年受浸,是個熱心的傳道員。她向鄰居談論聖經真理,也將真理刻在兒女的心裡。那時,我有榮幸在約翰內斯堡幫助一些人認識聖經的真理。到了1945年,約翰內斯堡一帶已有四群黑人會眾。我是斯莫爾馬基會眾的連務僕人。後來,組織向那些離開家庭到遠處工作的已婚男子,提出根據聖經的指引,鼓勵他們回到家人身邊,這樣更能好好地負起作家主的責任。(以弗所書5:28-31;6:4)
為了按著耶和華喜悅的方式照顧家庭,我在1949年辭去了約翰內斯堡的工作。回到家鄉以後,我從一個牲畜檢查員那裡找到一份助理的工作,幫助牲畜除寄生蟲。我的收入微薄,要維持六個兒女的生活,談何容易。因此,為了應付開支,我也售賣家裡種植的蔬菜和玉米。雖然我們家境並不富裕,但由於聽從耶穌在馬太福音6:19,20的吩咐,我們擁有屬靈的財寶。
為了得到屬靈的財寶,我們必須努力耕耘,像在約翰內斯堡附近的金礦裡挖掘黃金一樣。每個晚上,我都會跟孩子討論一節經文,然後我要每個孩子說說,他學到什麼。週末,我輪流帶孩子出去傳道。我們從一個農莊走到另一個農莊,邊走邊談論聖經。我也設法把聖經的崇高道德標準深印在孩子的心裡。(申命記6:6,7)
有好幾年,我們的會眾裡只有我們一家有能力接待探訪會眾的監督。這些監督和他們的妻子不但對我們的孩子有正面的影響,也在他們心中種下了成為全時傳道員的願望。我們一共養育了五男一女,現在六個兒女全都長大成人,並且靈性健壯。感謝耶和華,通過他的組織提醒那些像我一樣的人,要留意自己家人的屬靈需要!按著耶和華喜悅的方式照顧家庭,為我們帶來了許多福分,這比金錢所能買得到的東西更有價值。(箴言10:22)
約瑟法·布薩尼弟兄忠心事奉耶和華,直到1998年去世。他的兒女長大後仍然十分珍惜他們的屬靈產業。他的一個兒子提阿非羅,是奉派探訪會眾的監督。關於約瑟法·布薩尼弟兄的生平事跡,請看《警醒!》1994年11月8日刊12-15頁。
[第96,97頁的附欄或圖片]
由於為王國服務……我能夠親近耶和華
托馬斯·斯科桑納
出生年份1894年
受浸年份1941年
簡介從事先驅工作多年,為了幫助別人學習聖經而學會了五種語言。
1938年,一個學校老師給了我幾本耶和華見證人出版的冊子。那時候,我是衛斯理會的傳道人,所屬的教會位於約翰內斯堡以東約60公里的德爾馬斯鎮。我一直對聖經很感興趣。教會倡導人有不死的靈魂,又說壞人死後會在地獄裡受折磨,但我從解釋聖經的冊子看出,事情並不是這樣的。(詩篇37:38;以西結書18:4)而且,我也看出上帝的子民大多不會到天上去,而是會在地上享永生。(詩篇37:29;馬太福音6:9,10)
我知道這些真理之後,十分高興,很想在講道時告訴教友,但是教會裡其他的傳道人十分反對,還想把我趕出教會。於是我脫離了教會,並開始跟德爾馬斯鎮的一小群耶和華見證人來往。我在1941年受浸,並在1943年開始做先驅。
我搬到魯滕貝格,因為那裡需要更多王國傳道員。由於我是外地人,所以必須向當地的官員申請住宿和居留許可證。官員說,要拿許可證就要支付12英鎊,我無法支付
費用。當地一位白人弟兄非常仁慈,替我繳了錢,還給我經濟上的支持,讓我可以繼續做先驅。一個曾和我學習聖經的男子,在靈性上有很大的進步,他在我離開魯滕貝格後就成為會眾的助理僕人。後來,我再往西遷到利赫滕堡。這次,我必須先向一個白人官員申請,在鎮內的黑人區居住,不過官員拒絕了我的申請,我就向一個住在鄰近馬菲景鎮的白人先驅弟兄求助。我們一起去見官員,但官員說:「我不想要你留在這裡。你們教人沒有地獄這回事,要是人連地獄都不再害怕,他們還會做對的事嗎?」
由於申請被拒,我只好搬到馬菲景鎮,繼續從事正規先驅工作。我的母語是祖魯語,但認識真理之後,為了能閱讀耶和華見證人出版的所有書刊,我決心學習英語。這幫助我在屬靈方面不斷成長。
為了使自己的傳道工作更有成效,我學會了塞索托語、科薩語、茨瓦納語和少許南非荷蘭語。這麼多年來,我有幸幫助了許多人獻身事奉耶和華,其中有四個現在是長老。此外,全時服務對我的身體健康也大有益處。
我十分感謝耶和華讓我繼續為他服務直到年老。我能夠得到聖經的知識,在傳道工作上獲得一些成果,都不是靠自己的力量,而是因為上帝通過聖靈幫助我。最重要的是,由於為王國服務,而且可以經常和全職這樣做,我能夠親近耶和華,學會倚靠他。
斯科桑納弟兄在1982年接受以上的訪問。他是上帝的受膏僕人,對上帝堅守忠義,直到1992年去世為止。
[第100,101頁的附欄或圖片]
南非第一位區域監督
米爾頓·巴特利特
出生年份1923年
受浸年份1939年
簡介在基列聖經學校受訓,是第一個派到南非服務的海外傳道員。他努力推廣王國事務,特別是在黑人社區從事傳道教人的工作。
1946年12月,米爾頓·巴特利特弟兄抵達開普敦。他是第一個奉派到南非服務的基列學校畢業生。他的任務是要把南非分成不同的分區和區域,並委派弟兄做探訪工作,他完成了這個任務。那時,巴特利特弟兄是當地惟一的區域監督。接著幾年,在南非奉派探訪會眾的監督不遺餘力地推廣王國事務,特別是努力向黑人傳道。
米爾頓深受南非的弟兄愛戴。他對人有耐心,當弟兄向他傾訴難題時,他總會留心聆聽。由於這樣,他可以準確詳細地向南非分部報告,普遍令當地弟兄姊妹困擾的難題。這樣分部就能夠提供指引,使弟兄姊妹的品行和崇拜方式更符合聖經的原則。
由於米爾頓熟悉聖經也善於教導,所以能夠幫助弟兄應用聖經原則,解決難題。他是個白人,要到黑人聚居的城鎮傳道,必須先取得許可證才行。可是,負責種族隔離政策的官員很多都有偏見,常常不發許可證給他。由於
米爾頓是個堅毅不屈的人,他就向權力更大的政府機關求助,例如市議會。然而,米爾頓要耐心等候,因為市議會要等到下一次舉行會議時,才能改變對他的不利判決。不管怎樣,他最後還是獲准到大多數黑人聚居的城鎮傳道。有時候,秘密警察會偷偷到場聽米爾頓的演講。其中一個原因是,假基督教的教士誣告耶和華見證人,說他們是共產黨的鬧事分子。一個黑人警察曾奉命到場記錄大會資料。大約二十年後,米爾頓說:「這個警察只是奉命行事,但卻得益不淺。那個週末他從大會聽到的資料,推使他接受正確的崇拜。現在他仍是個熱心的基督徒。」
當米爾頓來到南非的時候,還是個23歲的單身小夥子。那時候,南非只有3867個傳道員。米爾頓在南非服務了26年之後,傳道員數目增至2萬4005人。1973年,米爾頓不得不帶著妻子希拉和一歲大的兒子賈森返回美國,照顧他年邁的雙親。本頁的圖片是1999年米爾頓和希拉回南非出席分部擴建的呈獻禮時拍攝的。他們離開南非整整26個年頭了,許多老一輩的弟兄姊妹還記得他們過去的辛勤服務,米爾頓夫婦能與這些弟兄姊妹聚在一起是多麼令人興奮的事啊!
[圖片]
1999年米爾頓·巴特利特和妻子希拉
[第107頁的附欄或圖片]
獨一無二的景致
桌山氣勢宏偉,是個引人注目的地標,也為開普敦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地理環境。有些人認為開普敦是非洲最美麗的城市。
夏天,這座平頂大山有時會被一團團的厚雲籠罩著。人們說得不錯,厚雲活像一塊「桌布」。這塊「桌布」是怎樣來的呢?強風刮來,順著山坡向上吹,水氣遇冷凝結,就形成厚雲圍繞在山頂上。
[第114-117頁的附欄或圖片]
拘留期間繼續堅守忠義
訪問羅恩·布魯克斯
出生年份1952年
受浸年份1969年
簡介由於堅守基督徒的中立立場,在1970年12月至1973年3月被囚。1973年開始做正規先驅,1974年參與伯特利服務。現在是南非分部委員會的成員。
監禁營的生活是怎樣的?
監禁營的建築是長方形的,有兩排營舍,每排各有34個牢房,牢房面向通道,而通道的中間是排水溝。我們單獨被囚在2米乘1.8米的牢房,每日只獲准離開牢房兩次:一次是早上出去洗臉刷牙、刮鬍子及清洗便桶;另一次則是下午出去洗澡。我們不能寫信或收取任何信件,除了聖經,我們不准擁有任何書刊、鋼筆及鉛筆。任何人都不可前來探望我們。
大部分弟兄在還沒入獄之前,都有自己的聖經,而他們的聖經是跟其他聖經書刊,例如《助人明白聖經的工具》(英語)裝訂在一起的。守衛完全沒有發現聖經裡還有其他書籍,因為弟兄的聖經很像大型的舊版南非荷蘭語或荷蘭語聖經。
你們曾得到聖經書刊嗎?
是的,我們會盡可能把聖經書刊偷偷地帶進來。我們自己的私人物品都是放在一個手提箱裡,這些手提箱都會集中放在一個空的牢房中。就連沐浴用品也是放在那裡。守衛允許我們每個月可以
打開箱子一次,補充用完的沐浴品,而我們的書刊也藏在這些手提箱裡。當我們去拿私人用品時,一個弟兄就會跟守衛說話,故意分散他的注意力,另一個弟兄就把書刊藏在短褲或內衣裡。回到牢房後,為了容易收藏起見,我們把書刊拆成好幾份。我們互相傳閱,讓每一個人都能讀到這些靈糧。我們找到不少收藏書刊的好地方,因為這些囚室日久失修,到處滿是孔洞。
我們的牢房經常被搜查,有時甚至是在半夜。守衛總是會搜出一些聖經書刊,但從沒把全部的書刊都搜出來。有一個士兵很有同情心,經常預先警告我們將有搜查行動。我們用塑料袋包著聖經書刊,然後塞到排水管裡去。有一天突然刮起了狂風暴雨,竟把一包書刊沖到牢房的排水溝裡。有些軍事囚犯就把那包書刊當成球踢來踢去。突然,一個守衛出現,命令那些玩球的囚犯回到牢房裡,才沒有人再注意那包書,我們終於鬆了一口氣。後來,我們趁出牢房的時候,把那包書撿回來。
在拘留期間,你們的忠義是否受到考驗?
我們不時要面對忠義方面的考驗。監獄官經常想辦法破壞我們的忠義。例如,他們有時會對我們很好,讓我們有多一點食物,帶我們出去做運動,甚至讓我們享受日光浴。過幾天之後,就突然命令我們穿上軍服。我們違抗命令,他們就用更厲害的手段對付我們。
然後,他們又叫我們戴上塑料頭盔,我們不戴,司令就勃然大怒,勒令我們不准到淋沐間洗澡。他們給我們每個人一個水桶,讓我們在自己的牢房裡洗澡。
我們沒有鞋子可穿,有些弟兄的腳甚至都流血了。我們決定自製鞋子。我們收集用來擦地板的舊毛毯碎片,又找到一些
銅線。我們把銅線的一端壓扁,另一端削尖,再用別針在壓扁了的那邊弄個小洞,這個銅線就成了縫衣針。我們從毛毯抽出一些線,再把幾片碎毛毯縫起來而成為軟拖鞋。有一次,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獄方命令我們三個人住一間牢房。雖然空間很小,但也有好處。我們安排靈性較軟弱的同工跟經驗豐富的同工住在一起。我們一起討論聖經,又練習向人傳道。令司令失望的是,這樣的安排反而使弟兄們振作了起來。
司令發覺這個安排並沒得到預期的效果,就命令弟兄跟另外兩個不是見證人的囚犯同住。雖然當局命令他們不可以跟我們說話,不過他們卻開始問我們問題,這真是作見證的大好機會。結果,有一兩個軍事囚犯拒絕參與某些軍事活動。不久,我們又回復單人獨囚的情況。
你們能夠舉行聚會嗎?
我們經常舉行聚會。每間牢房的門上都有一個窗子,窗子上都加裝了鐵絲網和七根垂直的鐵條。我們把毛毯的兩端綁在頭尾一端的鐵條上,成為一個小吊床而能夠坐在上面。坐上了吊床,就能見到對面牢房的弟兄,我們大聲說話,其他的弟兄就能聽到。我們就是用這個方法,每天一起討論當天的經文,如果我們有《守望台》,也會一起討論。每天晚上都有弟兄代表我們向上帝公開禱告。我們甚至舉行分區大會,節目當然是我們自己編的。
我們不確定長老是否可以得到獄方的批准,進到監獄來跟我們一起舉行受難紀念聚會。所以我們就自己準備,用水浸了一些葡萄乾來做酒,又壓平及弄乾我們所得到的麵包。有一次我們獲得批准,可以從外面的弟兄那裡得到一小瓶酒和一些無酵餅。
後來你們的處境有沒有改善呢?
過了一段時間,我們的處境就變得比較好了。由於政府的法律改變了,那些因良心的緣故而拒絕服役的人只會被判刑一次,而刑期是固定的,之後就不用再因同一原因入獄。結果,我們那組的22個弟兄都可以出獄,其餘仍被拘留的88個弟兄得到保證,享有一般囚犯的待遇。每月他們的親友獲准探監一次,他們也可以寫信和收取信件。
出獄後,要適應新生活是否困難呢?
是啊,要適應外面的生活的確需要時間。例如在人群之中,我會感到侷促不安。父母和屬靈的弟兄姊妹都仁慈地幫助我們,讓我們可以慢慢地負起會眾的更多職責。
在獄中那段艱難的歲月裡,我們從自己所經歷的事得益不少。這些試驗,考驗了我們的信心,也強化了我們的靈性,讓我們學懂要保持忍耐。在獄中,我們更體會要珍惜聖經,也明白天天閱讀和沉思聖經是十分重要的。我們更學會了信賴耶和華。我們既然為了對上帝保持忠貞而甘願自我犧牲,就更決心今後要保持忍耐,盡可能參與全時服務,藉此將自己最好的獻給上帝。
[第126-128頁的附欄或圖片]
危難時期全心信賴耶和華
澤布倫·恩庫馬洛
出生年份1960年
受浸年份1985年
簡介認識聖經真理前曾是拉斯特法里派的教徒。受浸後不久就投入全時服務。目前是分區監督,跟妻子諾瑪莎一起探訪會眾。
克魯格斯多普的伯特利建築工程竣工後,我和先驅同伴被派到需要更多王國傳道員的夸恩蓋齊鎮,這裡靠近海港城市德班。我們到達這裡後,過了幾天,一個政治團體派五個年輕男子來查問我們,並要求我們支持他們保護城市、跟敵對的政治團體對抗。這兩個說祖魯語的政治團體彼此仇恨,已造成當地不少流血衝突。我們就問他們,他們想要怎樣解決暴力問題?他們表示暴力充斥的主因是白人當政。我們指出非洲其他飽受戰爭蹂躪的國家,當地人民生活貧乏窘迫。之後提醒他們,歷史不斷重演。他們同意,就算黑人取得政權,罪行、暴力和疾病依然會繼續存在。我們打開聖經,讓他們知道惟有上帝的王國這個天上的政府,才能解決人類的難題。
過了幾個晚上後,我們聽到一群青年唱著自由之歌,又看見人拿著輕武器,有些房子著火,還有人被殺害。馬太福音10:32,33)突然間,一群青年及成年人來敲我們的門。他們連一句打招呼的話也沒說,就跟我們要錢買「因特利齊」。「因特利齊」是祖魯族巫醫開的藥,據說可以為人帶來保護。我們懇求他們不要急躁,並且問道:「巫醫利用巫術慫恿殺人的事,你們覺得這樣做是對的嗎?」又問:「假如你們摯愛的親人被巫術所害,你們會有什麼感覺呢?」他們全都表示,不想見到這種事發生。我們打開聖經,請他們的首領讀讀申命記18:10-12,上帝就巫術所表達的觀點。那人讀過經文後,我們問他們覺得怎麼樣。他們都說不出話來。我們趁機再問他們,我們應該聽上帝的話還是他們的話?結果,他們都不發一言就離開了。
我們害怕極了,禱告求耶和華賜予力量,使我們不致因威嚇而灰心氣餒或破壞了自己對上帝的忠義。我們也記得,殉道者在類似情況下,也沒有不認耶穌。(我們經歷過很多類似的情況,都安然無恙,就知道耶和華是與我們同在的。例如,有一天晚上,另一群人又來向我們要錢買武器,說是「保護」居民用的。他們抱怨由於敵對政治團體的緣故,他們的生活毫不安全,又說問題的解決方法就是購買更好的武器反擊對方。他們說我們要麼給他們錢,要麼後果不堪設想。我們就提醒他們,他們的組織已簽署了保護人權的憲章,又說會尊重別人的良心。我們問他們,是否一個人應該寧死也不違反自己遵從的憲章?他們都說是。然後我們表示自己是屬於耶和華的組織,聖經就是我們的「憲章」,而聖經是譴責殺人的。最後,這群人的首領對同伴說:「我明白這些見證人的意思了。他們的立場很清楚,如果錢是用來建設城市,例如建養老院,或者資助別人看病,他們就願意捐。但如果錢是用來殺人,他們就不願意捐。」之後,他們站起來準備離開,我們跟他們握手,感謝他們這麼耐心地聽我們說話。
[第131-134頁的附欄或圖片]
三個獨身姊妹從事翻譯工作一百年
在南非伯特利家庭,一些弟兄姊妹善用獨身的恩賜,參與重要的王國服務。(馬太福音19:11,12)以下的三個姊妹,共用了一百年的時間,翻譯「忠信睿智的奴隸」所出版的靈糧。(馬太福音24:45)
瑪麗亞·莫利普
我出生於南非林波波省的莫利普,這個地區是由酋長所統管的。在我求學的時期,姐姐阿萊塔就教我認識聖經真理。畢業時,另一個不是見證人的姐姐,打算替我支付學費,讓我可以報讀為期三年的專科課程,以取得教師的資格。我拒絕了她的好意,因為我想事奉耶和華,跟姐姐阿萊塔和伊麗莎白一樣,投入先驅行列。我在1953年受浸。有六年時間,我努力傳道,有時還可以達到先驅的傳道時間,雖然我還沒有申請做先驅。1959年,我正式被任命為正規先驅。
1964年,南非分部邀請我用部分時間參與翻譯工作,把靈糧譯成斯畢地語。我一邊做翻譯,一邊參與先驅服務。1966年,我獲邀成為南非伯特利家庭的成員。伯特利服務跟我想像的不同。每天我都很掛念外面的傳道工作。很快地,我就改變了想法,雖然我不再是先驅,但從星期六下午到星期日晚上我都努力傳道,當自己
是先驅。我很投入週末的傳道活動,往往很晚才回到伯特利,常常錯過星期六及星期日的晚餐安排。當上帝的組織實行調整,讓年紀較長的姊妹星期六上午也不用上班,我真的非常高興,可以用更多時間出來傳道。在伯特利服務的頭八年,我跟另一個做翻譯的姊妹同住在離伯特利成員之家不遠的地方。當時,南非實施種族隔離政策,起初當局容許我們住在白人弟兄的附近,但到1974年,政策改變了。像我這樣的黑人翻譯員,就被迫住在專供黑人居住的地區。我跟藤比薩一個見證人家庭同住,每天來回伯特利成員之家,都要走很遠的路。克魯格斯多普的新伯特利建築期間,政府開始放寬種族隔離政策,我又可以再次跟其他伯特利成員同住了。
到目前為止,我還能繼續在伯特利從事翻譯工作,實在非常感謝耶和華。我善用獨身的恩賜為耶和華上帝服務,得蒙上帝大大賜福,甚至我妹妹安娜也選擇保持獨身,過去35年參與全時傳道工作,令她滿心喜樂。
采倫·莫什凱萊
我在萊索托的泰亞泰亞嫩鎮出生。媽媽虔信宗教,常常強迫我們兄弟姐妹跟她一起上教堂。我討厭上教堂。那時姨母已是個耶和華見證人,她跟媽媽傳講所學的真理。我很開心媽媽不再上
教堂,但卻沒有接受真理,因為我還是喜歡這個世界及世界的娛樂。1960年,為了完成學業,我搬到約翰內斯堡居住。離家時媽媽懇求我,說:「采倫,到了約翰內斯堡,請跟耶和華見證人聯絡,考慮成為見證人吧!」第一次來到約翰內斯堡,就留意到有很多娛樂消遣的機會。但是,細看人們的生活,就對他們那種開放隨便的不道德生活,感到很震驚。我想起媽媽的話,於是開始到索韋托參加耶和華見證人的聚會。第一次去聚會,我記得曾禱告說:「耶和華,請幫助我,因為我想成為你的見證人。」不久,我開始傳道,並在同年7月受了浸。畢業後,我返回萊索托跟媽媽同住。這時媽媽已受了浸。
1968年,南非分部邀請我做塞索托語的全時翻譯員。有好幾年的時間,我跟媽媽同住之際,又做翻譯工作。當家人經濟出現困難時,我曾表示要停止全時服務,找工作做來支持他們。可是,媽媽和受了浸的最小妹妹利奧波洛,都不同意我的想法。對於能夠支持我做全時的翻譯員,她們深感高興。
1990年,我成為南非伯特利家庭的成員,在克魯格斯多普的分部新址繼續做翻譯工作,這實在是我的福分。我並不後悔自己選擇了獨身這條路。我深深感謝耶和華,讓我能過著快樂及心滿意足的生活。
努茜·恩庫納
我在南非東北部布什布克里奇鎮出生。媽媽是一位耶和華見證人,她一邊做全職工作幫補家計,
一邊教導我聖經的真理,撫養我長大。甚至我還沒有上學,媽媽就已教我讀書寫字,這對我的傳道工作有很大的幫助。那時在週中,我都會陪一個年長的先驅姊妹傳道,這位先驅姊妹的視力不好,所以傳道時我可以幫她讀出經文。後來我開始上學讀書,仍然繼續利用下午的時間跟她一起傳道。跟全時僕人來往,令我深愛傳道工作。看到別人採取行動擁護真理,真讓我感到快樂。大約十歲的時候,我就已向耶和華禱告,表示希望運用自己的一生為他服務,全時參與傳道工作。我在1983年受浸,做了幾年世俗工作,照顧家人物質的需要。我害怕自己會變成貪愛錢財,以致阻礙我達到全時服務的目標,於是就把薪水都交給媽媽,請她幫我處理。1987年,我獲得批准可以到南非伯特利成員之家,參與祖魯語的翻譯工作,就辭去了世俗的工作。身為獨身姊妹,我能夠在伯特利服務,實在享有很多福樂。在早晨崇拜聽到別人的評論,可以幫助我改善傳道效能。跟不同背景的信徒同工緊密共事,有助於我培養基督徒的品格。雖然我沒有親生兒女,但有很多屬靈的兒女和孫兒女。假如我選擇結婚有自己的家庭,就不會「屬靈兒女成群」了。
這三個獨身的姊妹在伯特利勤懇地從事翻譯工作,同時也幫助了36個人獻身受浸,事奉耶和華。
[第146,147頁的附欄或圖片]
崇山峻嶺,壯麗迷人
德拉肯斯山脈(龍山山脈)綿延不斷,長約1050公里,貫穿了整個南非,不過,景色最為壯麗迷人的一段山脈,是夸祖盧-納塔爾省和萊索托之間的這一段天然疆界,因此享有「南非的瑞士」之譽。
德拉肯斯的山峰不易克服,對於喜愛冒險的登山客來說,極具吸引力。例如:雄偉的步哨峰,光滑險峻的僧帽峰,危機四伏、陡峭的魔牙峰。雖然攀登這些山峰十分艱險,不過在峭壁之間的山坳通道行走卻很安全,登山客不需要特別裝備也能穿越。當然,他們必需依照登山指示,帶備保暖衣物、帳篷和足夠的食物,因為山間空氣寒冷,入夜還會刮強風。
每年有數以千計愛好遠足、露營和登山活動的人,都會暫時遠離污染、繁鬧的城市,來到這個地方鬆弛身心,享受山區清新的空氣,嘗到甘甜美味的山泉水,欣賞景色壯麗的山脈。
[圖片]
布須曼族留下的石壁畫
[第158,159頁的附欄或圖片]
擺脫通靈術放棄多妻習俗
伊薩克·齊拉
出生年份1916年
受浸年份1985年
簡介對錯誤的宗教大感失望,未認識真理之前是個富有的巫醫。
伊薩克·齊拉和他三個朋友:馬拉巴納、盧卡斯和菲利普,從小就一起長大,他們都住在南非東北部的塞庫昆山區。後來,他們看到使徒教會裡的人十分偽善,就決定一起離開教會,去尋找正確的宗教。但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彼此都失去了聯絡。
後來,伊薩克的三個朋友和他們的妻子都成了耶和華見證人。伊薩克又怎樣呢?他父親是個有名的巫醫,他就承繼了父親的衣缽。他拼命賺錢,家財越來越多,不但養了100頭牛,還有一大筆銀行存款。伊薩克就跟當地人眼中的富翁一樣,也娶了兩個太太。就在這個時候,馬拉巴納打算來找他,想要告訴他,他的三個朋友怎樣找到了正確的宗教。
久別重逢,伊薩克驚喜不已,很想知道他的老朋友們怎麼都成為了耶和華見證人。就這樣,馬拉巴納跟伊薩克開始討論《永遠在地上享受生命!》冊子。這本冊子的當地語言版本第17幅圖片,是一個非洲巫醫正把幾根骨頭丟在地上,為客戶求神問卜。讀到冊子中引用申命記18:10,11的經文,伊薩克學到上帝憎恨通靈術,令他很驚訝。他翻到第25幅圖片時,更感到不安,因為圖片上的男子有幾個妻子,而引用的經文哥林多前書7:1-4說,真基督徒只可以有一個妻子。
伊薩克很快就遵從了聖經的教訓。在68歲那年,他和他的妾解除了婚姻關係,之後,就跟妻子弗洛林娜結為合法夫婦。從此,他扔掉用來占卜的骨頭,不再當巫醫了。有一次,伊薩克正在學習聖經,兩名客戶從遠處來,伊薩克曾替他們問卜,現在他們將酬金550蘭特(當時的幣值為140美元)交給伊薩克。伊薩克不但拒絕接受這些錢,還跟他們談起聖經,解釋自己為什麼放棄巫醫的行業,專心地研讀聖經,以求能夠成為耶和華見證人。不久,伊薩克達到了目標,他和弗洛林娜都在1985年受了浸。這幾年,他一直以長老的身份在基督徒會眾服務,現在他已經90歲了。
[第124,125頁的附欄或圖表]
南非——屬靈大事年表
1900年
1902年聖經的書刊傳入南非。
1910年威廉·約翰斯頓在德班成立分部辦事處。
1916年《創世影劇》在南非上映。
1917年分部辦事處遷到開普敦。
1920年
1924年一台印刷機運抵開普敦。
1939年《安慰》以南非荷蘭語發行。
1940年
1948年開普敦附近的王國聚會所落成。
1949年《守望台》以祖魯語發行。
1952年位於埃蘭茲方丹的伯特利落成。
1979年安裝TKS牌輪轉印刷機。
1980年
1987年新分部在克魯格斯多普落成,1999年擴建。
1992年第一個速建王國聚會所建成,位於索韋托。
2000年
2004年印刷廠擴充設施,裝置一台曼羅蘭牌印刷機。
2006年傳道員達到7萬8877人的新高峰。
[圖表]
(見出版物)
傳道員總數
先驅總數
8萬人
4萬人
1900 1920 1940 1980 2000
[第148,149頁的附欄或圖片]
語言繁多
南非分部印製33種語言的《守望台》
服飾各異
非洲民族的服裝、珠寶和織物樣式繁多,五彩繽紛
祖魯語
問候語 「薩尼博納」
祖魯語人口 1067萬7000人 *
傳道員 2萬9000人 *
塞索托語
問候語 「倫米蘭」
塞索托語人口 355萬5000人
傳道員 1萬零530人
斯畢地語
問候語 「索比拉」
斯畢地語人口 420萬9000人
傳道員 4410人
聰加語
問候語 「齊瓦尼」
聰加語人口 199萬2000人
傳道員 2540人
科薩語
問候語 「莫爾韋尼」
科薩語人口 790萬7000人
傳道員 1萬零590人
南非荷蘭語
問候語 「哈羅」
南非荷蘭語人口 598萬3000人
傳道員 7510人
茨瓦納語
問候語 「杜姆蘭」
茨瓦納語人口 367萬7000人
傳道員 4070人
文達語
問候語 「里阿維尤薩」
文達語人口 102萬1800人
傳道員 480人
[腳注]
^ 519段 全是概數。
^ 520段 全是概數。
[第66頁的整頁圖片]
[第71頁的圖片]
黃香槐樹
[第74頁的圖片]
施托費爾·福里
[第74頁的圖片]
《聖經的研討》
[第74頁的圖片]
1915年,威廉·約翰斯頓跟德班的會眾合照
[第74,75頁的圖片]
約翰尼斯·錢蓋和他的家人
[第75頁的圖片]
南非第一個分部辦事處設於這棟樓的一個小房間裡
[第77頁的圖片]
賈培·西倫
[第79頁的圖片]
亨利·米達
[第79頁的圖片]
皮特·德雅格
[第82頁的圖片]
亨利·安克提爾攝於1915年
[第82頁的圖片]
格蕾絲和達維·泰勒
[第82頁的圖片]
這本1931年發行的冊子刊登了採納耶和華見證人這個名字的決議
[第84頁的圖片]
開普敦的伯特利家庭,包括喬治·菲利普斯和妻子斯特娜,攝於1931年
[第87頁的圖片]
用科薩語錄音
[第87頁的圖片]
1937年,安德魯·傑克和弗羅泰克斯牌印刷機
[第87頁的圖片]
第一本南非荷蘭語《安慰》和《守望台》
[第90頁的圖片]
1944年,參加約翰內斯堡大會的代表
[第90頁的圖片]
1945年,用標語牌宣傳演講
[第90頁的圖片]
弗蘭斯·馬勒和皮特·溫策爾提著留聲機攝於1945年
[第95頁的圖片]
「弟兄的僕人」格特·內納攝於1943年
[第95頁的圖片]
1948年,在鄉村作見證
[第99頁的圖片]
安德魯·馬松多和他第二任妻子艾薇
[第99頁的圖片]
盧克·德拉得拉和妻子喬伊絲
[第99頁的圖片]
第一本祖魯語《守望台》
[第102頁的圖片]
因為費爾呂·尼克爾立下了好榜樣,結果有190個家人接受真理
[第102頁的圖片]
(中)21歲時的霍佩爾·屈普薩梅(上)今天的霍佩爾和妻子敘賽拉。他們幫助了150人獻身給耶和華
[第104,105頁的圖片]
伊莎貝拉·埃萊拉
多琳·基爾戈
[第108,109頁的圖片]
舊舍攝於1952年
埃蘭茲方丹的伯特利攝於1972年
[第110頁的圖片]
大會高潮
(上)1942年,發行《兒童》一書(中)1959年,準備受浸的人(下)1998年,科薩語合唱隊歡迎外來的代表團
去年有3428人受浸!
[第120頁的圖片]
以利亞·德洛得洛曾捱過鞭笞
[第121頁的圖片]
正規先驅弗洛拉·瑪琳達她的女兒被人用殘忍的方法殺死
[第122頁的圖片]
被暴徒殺害的摩西·尼亞穆蘇亞
[第140,141頁的圖片]
加速興建王國聚會所
協助卡賈索的會眾興建新的崇拜場所
舊聚會所
工程進行中
新聚會所
海德堡的勒桑德會眾很喜歡他們的新王國聚會所
在37個非洲國家,已經建成7207個王國聚會所,還要再建3305個!
[第147頁的圖片]
今天羅梭一家
[第150頁的圖片]
米德蘭德大會堂
[第155頁的圖片]
2002年提供救援物資給津巴布韋的見證人
[第155頁的圖片]
提供電腦軟件協助翻譯員
[第156,157頁的圖片]
2006年,南非分部
宿舍大樓和辦公大樓、新的印刷機、裝運部
[第156,157頁的圖片]
分部委員會
彼茲·溫策爾
洛耶索·佩萊梭
羅恩·布魯克斯
雷蒙·姆阿蘭
弗蘭斯·馬勒
彼得·德赫爾
延寧·迪佩琳克
[第161,162頁的圖片]
納米比亞
威廉·海因德爾和妻子愛倫
科拉莉和迪克·沃爾德倫,攝於1951年
納米比亞的翻譯辦事處
[第167頁的圖片]
萊索托
(最上)亞伯·莫迪柏從事分區探訪工作(上)洞穴居民圍著一個海外傳道員(左)佩爾奧拉·尼戈侖和妻子比吉塔
[第168頁的圖片]
博茨瓦納
索戈亞拿夫婦向攤販作見證
到每一個茅屋傳道
[第170頁的圖片]
斯威士蘭
詹姆士·霍基特和妻子唐恩
在姆巴巴內的一個工藝品市場向人傳講真理
[第170頁的圖片]
聖赫勒拿島
分發《王國消息》運動在一天內完成;(下)港口城市詹姆斯敦
[第175頁的圖片]
1993年的國際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