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死亡文化」怎樣盛行起來?

「死亡文化」怎樣盛行起來?

「死亡文化」怎樣盛行起來?

「科索沃的兒童,小小年紀就要逃難,飽受創傷。美國的兒童,有的慘遭虐待,有的受盡苦楚。雖然兩地的兒童相距千里,可他們的心是相近的,他們同病相憐。」——馬克·考夫曼,《華盛頓郵報》。

不管我們喜歡不喜歡,死亡不是直接,就是間接影響到我們所有人。無論我們住在哪裡,無論居住地方是動盪不安的,還是局勢穩定的,我們都擺脫不了死亡的陰影。

今天,許多人都心情鬱結,內心非常痛苦。吸毒歪風到處蔓延。墮胎、自毀行為、自殺、集體謀殺等事件頻頻發生。這一切都是「死亡文化」的表現形式。邁克爾·基爾是美國得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市三一大學的社會人類學教授。關於利用死亡這一題目去操縱別人,他有以下的評論:「從我們20世紀晚期[1999年]的觀點看,我們發覺……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死亡是推動社會秩序的主要力量,使社會充滿活力、生機盎然、井井有條。死亡給我們的宗教信仰、哲學思想、政治理念、藝術創作和醫療技術源源不絕的啟發。死亡促進報紙和保險單的銷路,使電視節目的情節增添趣味……甚至推動我們的工業發展。」讓我們研究一些例子,看看這個稱為死亡文化的現象,怎樣在我們的日子顯露出來。

軍火買賣

軍火買賣是「死亡文化」的一種表現,所造成的禍害天天可見。軍備本是用來對付敵軍,但很可惜,受害的十有八九都是老百姓,包括無辜的婦孺在內。在戰爭時期,不管是內戰還是對外戰爭,人命就像草芥一樣,一文不值。刺客或狙擊手所發射的子彈,到底值多少錢呢?

在一些國家,公眾很容易就把武器弄到手。結果可想而知:死亡人數不斷增加,有的個別地遇害,有的集體喪生。長此以往,後果實在不堪設想。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利特爾頓鎮,一所中學發生了槍擊慘劇,事後群眾憤然抗議。他們反對槍械在市面上廣泛流通,使未成年的男女輕易買得到。在美國,年輕人兇死的案件多得驚人。據《新聞週刊》報導,每週平均有40個年輕人死於暴力事件,遭槍殺的佔了差不多九成。這等於每年有150宗像利特爾頓鎮一類的屠殺案發生!

娛樂界

電影劇本常常用死亡做題材。比方說,電影情節可能把淫蕩、暴力、販毒等行為,或有組織的犯罪活動美化過來,從而貶低生命和道德準則的價值。有些電影甚至用浪漫手法刻畫死亡,使死亡顯得無關重要,給死亡增添神話色彩。電影內容不是描繪死後的生活,就是講述死者回到人間探望親友。

電視節目和音樂也好不了多少。據新聞報導,利特爾頓鎮的年輕兇徒,生前熱烈擁戴一個搖滾樂歌手。這個歌手以「男子女化的裝扮」聞名,又喜歡以「撒但的形像」出現。他的歌曲「不是鼓吹反叛行為,就是圍繞死亡這一主題」。

在美國,為了保護年輕人免受電視節目的有害意識所薰染,當局重新釐定電視節目的等級,結果適得其反。喬納森·奧爾特在《新聞週刊》撰文評論,給電視節目分等級,「可能使年輕人更想得到他們不該得到的東西」。他進一步說,各大娛樂公司都著重製作血腥電影,錄製以暴力和色情為基調的說唱音樂,還設計兇殘的電腦遊戲,讓兒童「『在虛擬現實中』開火殺人」。按他的意見,克林頓總統該「把各大娛樂公司的名稱(連同總經理的姓名)公之於世」,好叫這些公司的管理層感到羞愧,再也不敢肆無忌憚地渲染暴力。

電視和互聯網上的死亡競賽

羅伯特·韋林在他的著作《死亡競賽宣言》裡,仔細分析青少年為什麼熱中於所謂的死亡競賽遊戲 *。韋林先生認為,玩這類遊戲的年輕人自成一群,彼此私下交往。死亡競賽遊戲對青少年起著重大的「教育」作用,但不是教他們學好,而是教他們怎樣殺人。韋林說:「年輕人在網上可跟世上任何地方的對手較量較量,顯示自己本領過人,無可匹敵。這麼興奮激動的經歷,不是筆墨所能形容的。年輕人很容易就玩上了癮。」青少年在網上進行血腥搏鬥,給一幕幕的立體影像牽著前進,欲罷不能。有些年輕人沒有上網裝置,於是購買電子遊戲,在家裡的電視屏幕上跟對手競賽。其他年輕人慣常租用電子遊戲機中心的遊戲機,「在虛擬現實中」跟別的對手拼死搏鬥。

雖然「死亡競賽」遊戲是按年齡分級的,可是當局並沒有對此實行什麼管制。在美國,十四歲的埃迪說:「人家常常告訴你,你年紀還小,不適合玩[死亡競賽遊戲],不過他們卻不會阻止你購買。」埃迪喜歡跟對手在屏幕上開槍格鬥,拼個死活。這件事他父母是知道的。他們雖然不喜歡兒子玩槍戰遊戲,卻很少查看兒子是否在屏幕上跟對手開槍格鬥。一個年輕人得出以下的結論:「我們這一代對暴力麻木得很,跟任何一代相比,有過之無不及。今天,陪伴兒童成長的是電視,而不是他們的父母。很可惜,電視節目往往迎合兒童的暴力幻想。」約翰·利蘭在《新聞週刊》寫道:「[美國]現在有多達1100萬個青少年網絡用戶。他們花越來越多時間上網,在網上別有一番天地。至於他們在網上幹什麼,許多父母都過問不了。」

亡命的生活方式

除了玩「死亡競賽」遊戲、觀看暴力電影之外,其他行為又怎麼樣?在現實生活上,我們無需跟希奇古怪的東西拼死搏鬥。可是,許多人卻過著自我毀滅的生活。且舉例說明。儘管家人好言相勸,儘管保健組織和其他機構經常提醒人,抽煙、吸毒危害健康,沾染這些惡習的人還是有增無減。不少人因抽煙過多、吸毒成癮而死於非命。大企業家和毒品販子貪圖非法利潤,不斷利用人們焦慮不安、絕望無助、精神空虛的狀況而佔他們的便宜。

誰在幕後操縱這一切?

聖經有沒有把死亡當做娛樂題材看待呢?亡命的生活方式,我們有理由採納嗎?絕沒有。真基督徒對死亡的看法跟使徒保羅相同:死亡是人類的「仇敵」。(哥林多前書15:26)基督徒不會嚮往死亡,也不會視死亡如遊戲。在他們看來,死亡是不合乎自然規律的,是人類犯罪、背叛上帝的直接後果。(羅馬書5:12;6:23)上帝從沒有定意要人類死亡。

聖經指出,撒但「有能力帶來死亡」,又把他稱為「殺人者」。儘管這樣,撒但卻無需直接給人帶來死亡,他可以借助以下的手法:耍弄詭計引誘人犯罪,鼓吹墮落、亡命的行為,助長行兇作惡的風氣,使男女老幼都心懷殺機。(希伯來書2:14,15;約翰福音8:44;哥林多後書11:3;雅各書4:1,2)撒但發動攻擊,年輕人往往首當其衝。為什麼呢?我們該怎樣幫助年輕一代?

[腳注]

^ 13段 談到「死亡競賽」遊戲,這本書指出,「玩立體網絡遊戲的人,個個都不由自主地跟對手互相殘殺」。

[第7頁的圖片]

「我們這一代對暴力麻木得很,跟任何一代相比,有過之無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