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讀者之聲

讀者之聲

讀者之聲

劍蘭 「劍蘭——嬌嫩嫵媚」這篇文章值得稱讚,內容描寫細膩。(2000年2月22日刊)我很喜歡你教會屬下成員來探訪我,雖然我並沒打算成為他們的一分子。無論怎樣,寫文章的人對劍蘭確實有透徹認識。在這壓力重重的世界裡,種植劍蘭使我感覺輕鬆愜意。

C.M., 美國

自殺 「誰最容易自尋短見?」(2000年2月22日刊)這系列文章正是我們所需要的。我媽媽在八個月前突然逝世。媽媽離世的時候,爸爸身處外地,他為此感到非常內疚。他常常說不想再活下去了。因此,這系列文章使我跟爸爸都受益良多。

R.Z., 德國

兩年前,我祖父自殺身亡。自從祖母離世以來,他的精神一天比一天差。這系列文章幫我看出祖父為什麼會自尋短見。

A.M., 美國

今年1月,我48歲的兄長自殺身亡。我爸爸並不是個耶和華見證人,他在哥哥出殯之後第二天收到這期《儆醒!》。他含淚向我們展示雜誌,說不出話來。這個時候收到雜誌,給我們很大安慰。我們悲喜交集,整家人都哭了起來,一同為這系列文章感謝上帝。

B.J., 美國

去年,在我們的學區裡有六名學童自殺身亡。這件事引起了極大關注,學區敦促學校要加倍留意學童的自殺傾向。我們在一些通常反應冷淡的地區分發這期雜誌,有時,我們還沒講完介紹詞,別人已迫不及待從我們手中拿過雜誌來!

C.C., 美國

我在爸爸去世之後曾自殺過兩次,當時我還是個十餘歲的青少年。許多人對「自殺」問題避諱不談。謝謝你們以《儆醒!》的封面文章探討這個問題,內容坦白率直,合乎現實,通情達理。

M.G., 法國

友誼出了岔子 「青年人問……朋友為什麼要傷我心?」(2000年2月22日刊)使我得益不少。我有個要好的朋友,我們成為知己密友已有六年半的時間了。但最近他使我非常傷心。我們聽從文章的建議,把問題提出來,心平氣和地談談。結果,現在我們的關係甚至比先前還要親密。

M.L., 美國

傷殘傳道員 「儘管殘障多病,前景卻一片光明」(2000年2月22日刊),這篇文章教我非常感動。我還年輕,可是,我所面對的難題,有時看來是無法克服的。康斯坦丁·莫羅佐夫的經歷對我有莫大鼓勵。我會好好珍惜他的這句話:「我渴望繼續事奉[耶和華],直至我心跳停頓為止。」

L.C., 意大利

我有三名子女,由於丈夫跟我信仰不同,我得親自教導孩子屬靈的事。我要出外謀生,還要料理家務,有時真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康斯坦丁的毅力確實了不起!謝謝你們刊載他的個人經歷。

O.K., 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