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親親孩子!

親親孩子!

親親孩子

19世紀的英國作家兼評論家羅斯金曾寫道:「多愛孩子,多有回報。」為人父母的大概都同意,疼愛孩子是值得的,這不光是因為孩子會感恩圖報,更重要的,是因為愛能夠對孩子發揮正面的影響。

且舉個例。《愛及其在自然界的作用》這本書說,孩子沒人疼愛,「就很容易活不下去」。英國出生的阿什利·蒙塔古是著名的人類學家,也說:「沒人疼的孩子,在生化、生理和心理方面,都跟有人疼的孩子很不一樣,就是在發育成長方面,兩者也迥然有別。」

《多倫多星報》曾報導一項研究,研究所得的結論也大同小異。報導說:「在成長期間,兒童沒經常給人摟抱、愛撫,……他們的應激激素水平就會異常地高。」不錯,襁褓中的嬰兒缺乏肉體接觸,「對其學習和記憶能力可產生深遠影響」。

研究結果正好說明,孩子需要父母陪伴左右。要不然,父母又怎能跟孩子培養牢固的親子關係呢?說來遺憾,就是在富裕國家裡,父母也常常以其他東西取代自己,以別的方式來供應孩子所需。父母把孩子送上學、上主日學、幹活兒或到夏令營去,或者給他們零用,叫他們玩耍去。由於遠離家庭核心,跟父母關係疏離,許多兒童也許不自覺地產生了這個印象:爸媽不疼自己,家不是家,成人世界充滿敵意。據估計,德國柏林有三千個孩子終日流連街頭,究其原因,可能就是兒童都覺得家庭欠缺溫暖。米夏是小孩子,情況像他的大不乏人。他說:「爸媽都不要我了。」同樣,一個九歲的男孩子也慪氣地說:「我寧願做家裡的狗。」

虐待兒童形形色色

漠視兒童就是虐待兒童,這正好證明了聖經的話——不少人都缺乏「親情」。(羅馬書1:31;提摩太後書3:3)漠視兒童能觸發其他形式的虐待;這些虐待方式往往更難於察覺。例如,打從1979年(即國際兒童年)起,人們對兒童遭虐待或淫辱的問題已更為關注。當然,準確的統計數字得來不易,情況有多嚴重也因地區而異。話雖如此,兒童遭受性虐待,身心受創,留下抹不掉的烙印,會伴隨他們一生,則是毫無疑問的。

不管遭受哪種虐待,兒童都會覺得自己沒人疼愛。問題看來更日益嚴重。據德國《世界報》報導,「愈來愈多兒童長大後不善交際」。報導也說:「兒童缺乏家庭溫暖。據[漢堡一個兒童指導中心的主管格爾德·羅邁克]說,親子關係愈來愈脆弱,也許父母根本從沒有跟孩子建立關係。這些兒童覺得自己備受冷落,渴求安全感,卻無法如願。」

兒童理當受人疼愛。沒人疼的孩子難免覺得抑鬱不平,拿冷落他們的人或甚至社會出氣。十多年前,加拿大一個專門工作小組的報告說,人們得立刻進行補救,免得「認為受社會漠視」的年輕一代全給毀了。

年輕人缺乏愛和關注,就可能離家出走,藉此逃避難題。很可惜,他們往往發現社會充斥著罪行、毒品、性不道德,問題比原來面對的要嚴重得多。事實上,二十多年前,美國警方估計在某大城市裡,就有兩萬個16歲以下離家出走的少年。有人說,他們是「破碎家庭和暴虐行為的產品,父母往往不是嗜酒,就是吸毒。這些年輕人只好出賣肉體,淪落風塵,卻又給皮條客打,自尊盡失,想跳出火坑,又怕遭人報復」。說來遺憾,人們已努力改善情況,問題卻仍舊存在。

在這種環境裡成長的兒童,長大後往往情緒不穩,無法好好把自己的兒女撫養成人。由於不曾受人疼愛,他們對兒女也冷若冰霜,讓兒女跟他們一樣,覺得爸媽不疼自己。德國一個政治家言簡意賅地說:「少時沒人疼,大時滿懷恨。」

話說回來,許多父母都盡力讓孩子知道父母疼愛他們,而且坐言起行,對他們關懷備至。然而問題依舊,也就說明了有的問題,絕非人憑一己之力就解決得了。且舉個例,某些地方由於經濟和政治制度欠善,未能向兒童提供足夠的健康護理、適當的教育、充足的食物,又或者對兒童保護不周,讓他們淪為童工,或在惡劣的環境下生活。成人貪婪腐敗、自私自利,往往令問題雪上加霜。

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提到今天兒童面對的主要問題時,寫道:「千百萬兒童仍然貧無立錐,數十萬受著各種衝突和經濟不穩衝擊。成千上萬的孩童因戰爭落得終身殘廢,還有許許多多父母雙亡,或者死於愛滋病毒。」

全都是壞消息?也不盡然!聯合國機構,例如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一直致力於改善兒童福利。安南說:「今天,生下來健康的孩子比以前多,孩子的免疫力也提高了。能讀能寫的、有自由學習、玩耍和過著兒童應該過的生活的都增加了,這樣的成果,就是短短十年前也沒想過的。」不過,他還是警告說:「我們絕不能沾沾自喜,停步不前。」

該特別關注的一群

有的兒童應當特別受人關注。20世紀60年代初,據報在十多個國家出生的數千個嬰兒,是所謂的酞胺哌啶酮孩子;消息讓舉世震驚。酞胺哌啶酮是鎮靜安眠藥,孕婦服後,竟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生下來的嬰兒有的四肢萎縮,有的缺肢。這些嬰兒的臂和腿,往往只像鰭狀肢般大。

四十年後的今天,殘害兒童的罪魁大概就是地雷 *了。據估計,世界各地布設了六千萬到一億一千萬個具殺傷力的地雷。每年,大約二萬六千人要不是給炸死,就是落得終身殘廢,當中不少是兒童。打從1997年以來,也就是喬迪·威廉斯因發起禁雷行動,成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一年,問題就一直大受關注。可是,布雷區仍舊存在。一個德國政治家就掃雷行動評論說:「目前的情況,就像人一茶匙、一茶匙地把浴缸裡的水往外潑,但水龍頭卻沒關掉。」

另一群該特別關注的,是那些無父無母的兒童。人類的創造者耶和華上帝原來的旨意是,家庭裡父母雙全,兒童在父母的呵護蔭庇下茁壯成長。孩子是需要也應該得到「雙親」的愛和關注的。

孤兒院、兒童收容所都試著照料無父無母的兒童。很可惜,有的兒童或害病,或有學習障礙,或肢體殘障,又或者有外國血統,本來就境況堪憐,亟須人家收養,卻偏偏最受冷落。

另外,有些機構則呼籲人定期捐款,助養貧困國家的兒童。捐款常用來支付兒童的教育或購買日用品。捐款人可以跟受助養的兒童通信或交換照片,鞏固聯繫。這樣的安排不無好處,但到底仍不是上上之策。

以下是另一個扶助孤兒,蠻有意思的例子。1999年,這項活動才剛慶祝過五十周年紀念。

救助兒童村

1949年,赫爾曼·格邁納在奧地利伊姆斯特鎮創辦了救助兒童村。當時一個小小的兒童村不斷擴展,時至今日,兒童村已增加到接近一千五百個,甚至在非洲、美洲、亞洲和歐洲合共131個國家,也有著同類機構。

格邁納依循四個方針辦兒童村——母親、兄弟姊妹、家和兒童村。每個「家」有「媽媽」,以及五到六個或更多個的孩子。「媽媽」跟孩子住在一塊兒,試著像親媽媽一樣疼愛和照顧他們。孩子留在同一個「家」,跟著同一個「媽媽」,直到離「家」為止。「家」裡的孩子有長有幼。年長的是「兄姊」,年幼的是「弟妹」,這樣,兒童就能學習互相照顧,不致自私自利。人們也盡量趁孩子年幼,就讓他覺得自己是「家」裡的一分子。親兄弟姊妹常安排在同一個「家」裡生活。

兒童村由大約十五個「家庭」組成,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房子。「媽媽」會教孩子幫助料理家務。「家」裡也許沒有爸爸,但有些男子會像爸爸一樣,給孩子勸導、教誨,必要時還施以管教。孩子在本地的學校念書。「家」每個月收到數目固定的津貼,支付生活各種開銷。糧食、衣物在本地購置。這些安排旨在讓孩子認識一般人的家庭生活,以及箇中苦樂,盡量讓孩子過正常生活,好為他們日後長大成人、成家立室一事打好根基。

圓滿的解決辦法

兒童收容所、孤兒院、救助兒童村、兒童基金會和類似的組織團體,嘗試向身陷窘境的兒童伸出援手,確實功不可沒。可是,有的兒童被剝奪了權利,這個事實是改變不了的。不管人怎樣費心勞力,也不能讓殘障兒四肢健全,叫智障兒腦筋靈活,使離異的人重修舊好,讓孩子家庭完整,或者叫死人復活,讓孩子重享天倫之樂。

不管怎樣,要圓滿解決問題,人確實無能為力。但終有一天,這些問題會通通消失!真的,也許比你預期的還要快。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腳注]

^ 17段 請參閱《儆醒!》2000年5月8日刊,「怎樣消除地雷的威脅?」一系列文章。

[第8,9頁的圖片]

孩子需要也應該為雙親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