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馬托爾之謎
楠馬托爾之謎
是誰建造這「南太平洋威尼斯」呢?用什麼方法建成呢?為什麼會荒廢的呢?
喜歡歷險探秘嗎?那就要來考察一下楠馬托爾的遺跡了,這個有千百年歷史,像謎一樣的地方曾經使很多訪客感到大惑不解。
楠馬托爾是一個由人工小島和運河組成、像迷宮一樣的地方,在一千年前建於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波納佩島 *邊緣的淺水暗礁上。我們經水路到這裡來。起初紅樹林和茂密的熱帶植物擋住了視線,看不見遺跡,但一拐了彎,一座工程學的傑作就突然在眼前出現了。
最先看見的是雄偉的圍牆,有些跟街道一樣長。牆身用玄武岩大稜柱交疊搭建,牆頂成弧形,逐漸往牆角翹起。
楠馬托爾的意思是「在中間
的地方」,正好道出了人工運河環繞小島的情形。19世紀的歐洲航海家可能是首批造訪楠馬托爾的外來人。面前的景象令他們不禁目瞪口呆,於是把這個前政治宗教中心稱為南太平洋威尼斯。可惜這些航海家從未看見全盛時期的楠馬托爾,因為這裡早在他們來到之前大概一百年已荒廢了,當中的原因依然是個謎。導遊告訴我們楠馬托爾的面積有81公頃。據他們解釋,其中的92個小島,各有獨特用途。有的是住宅區,其他小島則專門用作煮食、造獨木舟、祭神舞蹈等活動。小島的形狀大小不一,但大部分都是長方形的,面積大概等於一個足球場。大部分的小島已經草木叢生,不過只要你仔細探究,就必有驚喜。
王城古堡
思量楠馬托爾之謎的最佳地點就是稱為楠陶沃斯的雄偉古堡。雖然涉水而行也能盡覽這裡的遺跡,不過最好還是坐船。楠馬托爾的設計方便水路交通,運河的寬度等於四條高速公路車道。這裡的水比較淺,潮漲最高也不過腰,怪不得楠馬托爾在數百年來從沒遭受戰船侵害。導遊駕駛快艇小心翼翼地在水道間穿梭,免得珊瑚礁碰壞推進器。
快艇一在楠陶沃斯泊岸,我們就踏上通往古老神殿的樓梯。我們沿著堂皇的入口通道,穿越了一重又一重厚三四米、高八九米的大牆。即使受到熱帶風暴甚至颱風的吹襲,這些堅固的城堡依然屹立不倒。
高高的圍牆,一個大庭院,中間有一個用石建築的地下靈堂。這個莊嚴石室是王室停放帝王遺體,供人憑弔的地方。再進一步探索,我們發現了一條像地道一樣的通道。導遊慫恿我們擠進狹窄的石門,不久我們就發覺自己正蹲在一個狹小黑暗的地下密室裡。「你們入獄了」,其中一個導遊說,「這裡是囚禁楠馬托爾囚犯的地方」。當兩噸重的石門關上,囚犯會有什麼感覺呢?一想到這裡,我們無不慶幸自己能回到外面去。
不凡的建築材料
漫步楠馬托爾遺跡,就不難想像到建築工程必定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小島的地基是用碎珊瑚礁來做的,能承受沉重的玄武岩稜柱。稜柱的外形不凡,早期的訪客還以為是人工雕琢而成,後來才發覺原來全是天工之作。每條稜柱都有五到八個平面。
在建築過程中,必須把數千條巨型石柱搬到這裡,現在說的是長度達5米而重量達5噸的石柱。有一條根基角石據說重量達到50噸!在淺水的地方運送這麼重的東西,木筏一定會沉,於是我們不得不問:「這些巨石是用什麼方法運到楠馬托爾,而又是用什麼方法放在現在的位置呢?」事實上,玄武岩最近也要到幾十公里以外的地方才有,等於繞波納佩島走半個圈!
許多年以來,楠馬托爾之謎令一些想像力豐富的傳說應運而生。其中一個說,數百年前,有兩兄弟得天神賜予法力,能使沉重的巨石「飛」到建築工地。根據另一個傳說,波納佩島的島民曾享有高度的文明,他們掌握控制聲波的奧秘,能令巨石懸浮空中,落在適當位置。
導遊提出的解釋似乎更合情合理:楠馬托爾是用巨量人力經數百年苦幹的成果。搬運玄武岩柱的時候,很可能利用傾斜的棕櫚樹作支撐,並用牲畜把石柱吊起,放在適當位置。不過還有一個問題:「用什麼方法把這些沉重的石頭搬到楠馬托爾呢?」
謎底最終能否解開?
沒有人能夠肯定地答得上,楠馬托爾是用什麼方法來建造的,也沒有人能解答這地方為何一直荒廢下來。許多人聲稱楠馬托爾遭別人攻陷,也有人說外國人把疫病帶到波納佩島,消滅了大部分人口。另一個理論則說一場猛烈的颱風毀去島上一切糧食,居民不得不撤走。無論是為了哪個原因,楠馬托爾至少已經荒廢二百年了。
這個古代奇跡引起許多疑問,卻提供很少答案。我們的快艇逐漸遠離楠馬托爾,我們不自覺地想到這問題:有人能解開這楠馬托爾之謎嗎?
[腳注]
^ 4段 波納佩島鄰近赤道,位於夏威夷西南5000公里。
[第16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波納佩島
[第16頁的圖片]
碼頭和城堡主要入口
[第17頁的圖片]
巨大的外牆
[第18頁的圖片]
中間的石建築靈堂
[第18頁的圖片]
佔地81公頃的人造運河部分景色
[鳴謝]
© 2000 Nik Whee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