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地動山搖為黃金

地動山搖為黃金

地動山搖為黃金

西班牙《儆醒!》撰稿員撰

「一座多重尖頂的泥教堂本由大山雕琢而成。黃金與羅馬本應難辭其咎。但歲月悠悠,加上美景當前,已經沒有人再要追究了。」——佩德羅·加西亞·特拉彼略。

在西班牙西北部,矗立了一座由金黃色沙岩鑿出的奇異岩石結構。蒼翠的栗子樹像地毯一般覆蓋著這個地方,令人以為這高低連綿的峭壁和聳立雲端的尖塔是出自天工雕琢。只有偶然出現的管道提供線索,我們才能窺見一個遠古的奧秘,就在這個現在叫做拉斯梅杜拉斯的地方,曾經是羅馬帝國最大的金礦。

黃金總是教人著迷,為了得到黃金,人們甘於勞心竭力。聖經的約伯記描述幾千年前,人為求金銀珠寶,「伸手鑿開堅石,傾倒山根,在磐石中鑿出水道」。——約伯記28:1-10

一千多年以後,在羅馬稱霸世界的時代,黃金依然價值非凡。當時的皇帝奧古斯都想穩定經濟,為了令羅馬的商業巨輪順利地運轉,他需要像第納流斯銀幣和奧里斯金幣那樣可靠的硬幣。要鑄造足夠的錢幣,當然需要黃金白銀。於是,在羅馬軍團東征西討的鐵蹄所到之處,往往有專人緊接其後,勘探黃金。

在公曆紀元開始前不久,當羅馬軍團征服了西班牙西北部,他們在那裡發現了新的金礦。可惜這些珍貴的金屬全都埋在山的沖積層之下,不能輕易開採。要流汗水苦幹兩個半世紀,才能讓這隱藏在泥土下的寶藏得見天日。

不過,羅馬人沒有因而卻步。勞工便宜,而且當時的採礦技術——雖然以人力為主——足以應付工程。他們打算逐漸用水沖走山泥來取出黃金。為了達到這目的,他們挖掘五十多道運河,在高山上築了幾個大貯水庫,並挖了長幾百公里的管道。

在山的一邊挖了管道網以後,工程師就把水壓進管道內,水壓把千噸山泥炸開,含有黃金的沙石傾瀉而下。山下的人用盤子淘洗,然後篩分,就能把黃金跟砂礫分開。挖管道的工程再度展開,同樣的工程反覆重做。

值得花如此的人力物力嗎?羅馬人耐心開採,結果在拉斯梅杜拉斯一共淘得800公噸的黃金。在開金礦的過程中,數以千計的工人幾乎等於移動了整座山——2億4000萬立方米的山泥。每30克黃金,就需要移走10公噸山泥。

至今這裡遺留下來的,只有交錯的管道,還有因山崩而留下的參差疤痕,但雨水已把疤痕沖蝕平滑,栗子樹林也成了它的衣裝。說起來蠻諷刺的,這些由羅馬人移植到西班牙的甜栗子樹,卻比黃金更歷久常新。

[第22頁的圖片]

刻上奧古斯都皇帝頭像的金幣(奧里斯金幣)

[第23頁的圖片]

拉斯梅杜拉斯——羅馬帝國最大金礦的所在地

[第23頁的圖片]

古代管道網一角

[第23頁的圖片鳴謝]

All coins: Musée de Normandie, Caen, 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