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藥物」?我們有服食嗎?
何謂「藥物」?我們有服食嗎?
《儆醒!》南非撰稿員來稿
「人人都服食藥物啊!」不法分子引誘入世未深的人吸毒時,可能會這麼說。這番話固然是以偏概全,但孰真孰假,純粹取決於「藥物」的定義。
「藥物」(英語包含毒品一義)其中一個定義是:「任何天然或合成化學物質,能改變感知、情緒或其他心理狀況。」許多醫療藥物都並非這類「藥物」,可是,但凡對神經起顯著作用的,就通通都是「藥物」。
根據這個定義,酒類飲品也是「藥物」。酗酒無疑有損健康,而嗜酒的人更明顯日增。一個以某西方國家的大學和大專學院為對象的調查發現,百分之44的大學生都愛狂飲 *,而「他們嗜酒狂飲,比濫用藥物更普遍」。
煙草含有劇毒尼古丁,卻像酒類飲品一樣,並非違禁品。雖然世界衛生組織說,每年約有四百萬人因吸煙而死,但煙草業巨子卻是社會名流,受人景仰。吸煙容易成癮,可能比許多違禁藥物都更易叫人上癮。
近年來,不少國家已禁止煙草廣告,又實施種種限制,但很多人仍覺得吸煙沒什麼
大不了。此外,電影界也一仍舊貫,把吸煙美化為人生樂事。三藩市加利福尼亞大學曾進行研究,發現在1991年到1996年間最賣座的電影中,百分之80的男主角都愛吞雲吐霧。合法藥物就是無害的嗎?
醫療藥物固然能叫人受惠,但也可以被濫用。有的醫生開藥時過於隨便,有的病人則向醫生施壓,叫醫生開不必要的藥物。一位醫生說:「有時候,醫生不願跟病人詳談,弄清楚病的由來,隨口說:『吃點藥吧』容易得很,但病人害了什麼病,醫生往往沒說。」
有些非處方藥物,像阿司匹林、醋氨酚(提蘭努、必理痛的主要成分),一旦服食過量,也能嚴重損害健康。每年,全球就有兩千多人因濫服醋氨酚而喪命。
據上文就「藥物」提出的定義,茶和咖啡所含的咖啡因也是藥物。當然,我們早上來一杯心愛的茶或咖啡時,是不會這麼想的。一般人根本不會把喝茶或咖啡當一回事,如果把茶、咖啡跟海洛因等烈性毒品相提並論,就會好像把家貓和雄獅相提並論一樣可笑了。儘管這樣,有的健康專家說每天喝咖啡超過五杯,或喝茶超過九杯,就會有損健康。再者,如果人喝茶如喝水,卻突然少喝許多,也可能會出現脫癮症狀。一個嗜茶的人就因為少喝了,結果又吐又頭痛,而且對光線極度敏感。
違禁藥物又如何?
運動員服食違禁藥物,常叫人議論紛紛。1998年,法國舉行著名的自行車賽,領先的隊伍裡有九個車手服食藥物來增強體能,結果被取消資格。運動員常常想盡辦法,使藥物測試結果失準。《時代》雜誌說,有人甚至「利用導管,把別人不含藥物成分的尿液注入自己的膀胱,過程相當痛苦」。
我們還沒提到各種增加快感的違禁藥物呢。這類藥物包括大麻、「狂喜」、LSD、興奮劑(像可卡因、安非他明等刺激神經的物質)、鎮靜劑(例如抗抑鬱藥)和海洛因。不能不提的,就是在年輕人當中,嗅膠水、汽油等也很流行。當然,這些東西不是違禁品,也就垂手可得。
不少人一想到吸毒,腦海裡就浮現出
這個景象:房間裡漆黑一片,癮君子形容枯槁,給自己注射毒品。在現實生活裡,情形不一定這樣。許多人沾染毒品,生活多少受到影響,卻大致上能如常過活。話雖如此,我們絕不該認為吸毒無傷大雅。一位作家說,有的癮君子可以在短時間內「注射可卡因多次,結果渾身瘀傷,針孔處處」。毒品問題在20世紀80年代末曾明顯減少,但今天卻再度席捲全球。《新聞週刊》說:「各國政府對於偷運毒品、吸毒的人大幅飆升感到震驚,但要打擊毒品活動,又往往財力有限,情報不足。」南非約翰內斯堡的《星報》說,政府的統計數字顯示,「每四個南非人就有一個是酒徒或癮君子」。
聯合國社會發展研究所指出,「製毒和販毒組織……已具國際規模。他們把販毒得來的巨量金錢放到金融中心裡去,暗中從投資賺取豐厚利潤。……毒販現在還可利用電腦網絡,讓黑錢不受地域限制,流到世界各地去」。
許多美國人看來每天都不知不覺地接觸到可卡因。《發現》雜誌曾報導,大部分美國鈔票都沾上了少許毒品。
今天,很多人已把濫用藥物,包括服食違禁藥物,視為生活的一部分,不當是一回事了。但既然抽煙、酗酒、吸毒的禍害廣為人知,為什麼人們仍然會沾染惡習的呢?我們探討這個問題時,也該思量一下自己對事情到底有什麼看法。
[腳注]
^ 5段 狂飲的定義是「男子連續喝五杯或更多的酒,女子則四杯或更多」。
[第3頁的圖片]
不少大學生都嗜酒狂飲
[第5頁的圖片]
許多人認為,吸煙、吸毒以求增加快感是無傷大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