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流動商販的興衰
歐洲流動商販的興衰
《儆醒!》法國撰稿員來稿
在法國東南部德克斯-阿爾帕斯滑雪站上面,是揚德里冰川。幾年前,有人在冰川之下開了一間小型「博物館」,展出許多冰雕。其中一座是流動商販的冰雕像,目的是表揚這種已被淘汰的山區行業。
幾百年來,流動商販走遍大大小小的集市,挨家逐戶售賣掛在脖子上的貨品。(「流動商販」的法語是colporteur,這個詞由——col,意思是「脖子」,及porter,意指「攜帶」——構成。)今天大部分人都沒聽過這種行業,即使聽過,也以為他們只是賣雜貨的小販。其實,他們的工作曾觸動千百萬人的生活,對人產生深遠的影響,直至今天。
細看流動商販的活動
流動商販並不是貧困可憐的人,相反,他們是經營得法的商人。他們沿著歐洲四通八達的銷售網絡,售賣最新的貨品。不過,並不是所有流動商販都是為物質利益才做這行的。有些人之所以當流動商販,是為了傳揚自己的宗教信仰,他們甚至為此喪命。
看來在中世紀晚期,流動商販開始相繼出現。第一批流動商販是山區居民,來自阿爾卑斯山、比利牛斯山及蘇格蘭高地。當中有不少是農夫,他們收割莊稼以後,就開始流動商販的生涯。
一個流動商人名叫讓·格拉維耶。他生活在16世紀,和家人住在拉格拉沃山區。山谷小鎮的居民需要木材、皮革、羊毛、鹽這類山貨。當時山區土地貧瘠,收成不好,格拉維耶靈機一動,跟他們做起交易來。於是,格拉維耶和其他流動商販把山貨帶進小鎮,跟人們交換男子服飾用品、
梳子、眼鏡、書籍、藥品、煙草、雕刻品等。然後流動商販把換來的貨品轉賣給城市居民,或遠離商店的農民。有些流動商販每天要走20公里路,才能走完他們的銷售路線。他們不在家的時候,親人會替他們看管田地及照顧家人。格拉維耶並不只是售賣雜貨。據說他曾向一個名叫伯努瓦·里戈的印刷商賒帳。這顯示格拉維耶像不少流動商販一樣,做買賣書籍的生意。那個年頭,歐洲正經歷文藝復興,出版業蓬勃發展。1500至1600年間,歐洲出版了1億4000萬至2億本書,其中四分之一在法國出版。里昂位於阿爾卑斯山麓,是法國的經濟重鎮,歐洲出版業的主要中心,也是出版法語書刊的重要城市。因此,格拉維耶不愁沒有充足的書籍供應。格拉維耶為了賺錢才售賣書籍。可是,另一些流動商販相繼出現,他們卻純粹為了宗教信念才分發書籍。
偷運聖經
印刷術的出現使書籍更為普及,大眾也開始殷切閱讀各類宗教書刊、冊子及傳單。聖經首先以拉丁語印行,後來則以民間通用的語言發行。德國印刷了幾百萬本聖經,流動商販就迅速把聖經分發給鄉村居民。然而,這件事卻觸怒了一些人。
1525年,法國國會明令禁止人把聖經譯成法語,更於次年禁止人擁有法語聖經。儘管如此,大量聖經譯本仍然繼續印行。流動商販堅忍不拔,努力工作,結果有不少聖經被偷運到法國。其中一個流動商販是年輕的皮埃爾·沙波。他在1546年被捕,後來更遭處決。
最後在1551年,天主教會採取強硬手段,嚴禁流動商販銷售書籍,因為他們「偷偷地」把「來自日內瓦」基督新教的書運進境內。然而天主教會卻阻擋不了聖經湧入法國的浪潮。人們想方設法把聖經運進法國。這些聖經體積細小,暗藏在酒桶底的夾層裡,或裝滿栗子的桶中及放在船艙裡。德尼·韋爾膽識過人,他在運送整桶聖經的時候被人逮捕,後來也遭處決。一個對流動商販不懷好意的天主教徒
不得不承認,流動商販的活動, 「使法語新約聖經在很短時間內傳遍法國」。一個作家把流動商販叫做「偷運聖經的人」。在16世紀,這些商販一直受著威脅,生命危在旦夕。許多流動商販遭逮捕入獄,被迫做船艦隊的划船手,被放逐異鄉,甚至以身殉道。有些人把流動商販活活燒死,連他們的書籍也一併燒掉。流動商販人數眾多,但歷史提及的名字卻寥寥無幾。多虧他們勇氣可嘉,所以大部分基督新教徒才能讀到聖經。
流動書店
到了17世紀,天主教會繼續鉗制平民,不讓他們得到聖經。教會以「祈禱書」及「聖人生平史」替代聖經,給信徒閱讀。相比之下,這些書跟聖經簡直判若雲泥。 *另一方面,詹森派信徒卻鼓勵人閱讀聖經,他們也是天主教徒,但卻被視為「異端」。他們通過流動商販把勒梅斯特爾·德薩西所譯成的希臘語經文(「新約」)分發出去。
與此同時,流動商販在背包裡帶著新的廉價書籍,向人售賣。這些書使許多法國人學會讀書識字,增廣見聞,也富於趣味。直到19世紀,這類書籍仍受人歡迎。法國人叫這些書做藍色叢書,因為書皮是藍色的;英國人把它們叫做小書;西班牙人稱它們為pliégos de cordel。這些書的內容包括中古世紀的騎士故事、民間傳說、聖人生平等。夏天,流動商販從比利牛斯山來,冬季從多菲內山來。不管怎樣,我們可以
想像許多人都引頸企盼,等著他們到來。值得注意的是,流動商販的活動同時使有學識的人及一般的平民大眾受益。18世紀一項就法國西南部地區吉耶訥農民所作的研究顯示:「在漫漫冬夜,[農民]會花半小時和家人一起閱讀聖人的生平故事或聖經……如果沒有其他書籍,就會閱讀藍色叢書,或其他由流動商販每年帶到鄉間的消閒書本。」然而人們最愛閱讀的還是聖經,甚至住在簡陋農莊的人也有這本書。
銷售網絡
流動商販的銷售網絡遍及法國和意大利的阿爾卑斯山、比利牛斯山,以及法國西北部的諾曼底。單是來自多菲內山的流動商販,就控制了南歐四分之一的書籍市場。當時日內瓦一個書商說:「來自多菲內山的法國人控制了西班牙、葡萄牙及意大利許多城鎮的賣書生意。」
流動商販的成功,除了因為他們「積極、勤奮、認真」以外,還因為他們虔信宗教,並且跟家人及村民有緊密的聯繫。他們當中不少人是基督新教徒,跟受到宗教迫害而流放異域的人保持聯絡。他們和家族、同胞、教友組織起來,成功構成了縱橫歐洲的網絡。舉例說,格拉維耶家族的賣書網絡,遍布了法國、西班牙及意大利。其他網絡甚至遠達波斯及美洲。
再度活躍
流動商販的家族生意延續了幾代,但到了19世紀,受到工業革命重大打擊,從此他們的生意就沒落了。可是,隨著聖經書社紛紛創立,分發聖經的工作蓬勃發展,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然而天主教會仍然大力反對這項工作。到了19世紀晚期,分發聖經的人繼續受到騷擾及迫害。儘管如此,在1804至1909年期間,單在法國一地,他們分發的聖經全書或部分聖經經卷共達600萬本。
聖經教育工作方興未艾。1881年,《錫安的守望台與基督臨在的先聲》(美國出版)發出呼籲,邀請人加入傳福音者的工作。工作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要「鼓勵人們閱讀,藉此把真理傳播出去」。到了1885年,約有300名傳福音者響應這個呼籲。有些人千里迢迢到外地服務,例如巴巴多斯、緬甸、薩爾瓦多、芬蘭、危地馬拉、洪都拉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前,這些傳福音者把聖經知識宣揚到中國、哥斯達黎加、英國、法國、德國、新西蘭、挪威、波蘭、瑞典、瑞士。
值得一提的是,早期聖經研究者(現在的耶和華見證人)的全時傳道員稱為「派書者」(即法語的Colporteur,也譯作流動商販)。後來他們沒有再用「派書者」這個名稱,因為這個名稱並不能準確地描述他們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教導人明白聖經。(馬太福音28:19,20)此外,這個名稱也不能描述他們的活動是非牟利的。因此,今天耶和華見證人的全時傳道員都稱為先驅。
去年,超過80萬個先驅免費把聖經和聖經書刊分發出去。他們是義務的工作人員,「本著真誠,奉上帝差遣,蒙上帝鑑察,靠著基督傳講信息」。(哥林多後書2:17)因此,今天的先驅傳道員並不僅是向人分發書刊。可是,早期的流動商販熱心工作,表現堅定的信念,立下優良的榜樣,著實令先驅得益不淺。
[腳注]
^ 16段 「祈禱書」是尊崇瑪利亞的禱文,信徒在教會指定的時間誦念這些禱文。
[第24,25頁的圖片]
流動商販把最新貨物帶到人們家裡
人們熱切等待流動商販的到來
[鳴謝]
© Cliché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 Paris
[第26頁的圖片]
勒梅斯特爾·德薩西所譯的《新約》及藍色叢書
[鳴謝]
最左:© Cliché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 Paris 左:© B.M.V.R de Troyes/Bbl. 390/Photo P. Jacquinot
[第26,27頁的圖片]
傳福音者分發聖經書刊
[第26頁的圖片]
今天的全時傳道員免費教人學習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