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典雅的老風車——引發思古情懷

典雅的老風車——引發思古情懷

典雅的老風車——引發思古情懷

《警醒!》荷蘭撰稿員來稿

雷斯達爾、霍貝瑪、賴恩,都是17世紀的荷蘭著名畫家,他們筆下的風景畫總少不了風車,這也不足為奇,因為在那個時代,荷蘭大約有一萬架風車遍布全國。風車外觀優美,賦予藝術家不少靈感。此外,風車也十分實用。從15世紀初至19世紀末,風車的功能等同今天的柴油機和電動機。人們以風車產生動力,用來汲水、碾穀、鋸木,以及從事林林總總的作業。不過,跟今天的發動機不同,風車產生動力之餘,並沒有污染環境。

看風起帆

今天,荷蘭只剩下約莫1000架風車。你來荷蘭觀光的時候,見到這些歷史悠久的風車,仍會嘖嘖稱羨。你喜歡多點認識風車嗎?請來跟我們參觀一架有350年歷史的風車吧。這架風車位於荷蘭中部風光如畫的費希特河畔。

在一個春色宜人的早上,我們來到賈恩·范貝格伊的風車。他熱烈歡迎我們,並奉上熱騰騰的咖啡。他說今天的天氣很理想,適宜風車運作。不過,啟動風車之前,要先把塔頂轉向迎風的位置。賈恩給我們示範怎樣做。他踏在一個木輪的輻條上,這個木輪相當巨大,是他高度的兩倍。木輪連接塔頂,轉動的時候,塔頂也會跟著旋動,直到四個各長13米的風葉轉向最當風的位置為止。然後,賈恩用鏈條把木輪固定在地上。接著,他把布帆展開,綁在每個風葉的框架上。裝好安全鏈後,賈恩放開煞車輪,布帆隨即被風吹動,四個風葉就緩緩轉動起來,發出刷刷之聲。我們看了好一會兒,驚嘆不已。這時,賈恩建議我們去看看風車的內部機械運作。

內部結構

我們從陡直的樓梯爬上塔頂,看到一根連接風葉的橫向木軸。木軸借齒輪和杆子之助,帶動一根垂直的軸,稱為主垂直軸。我們留意到附近掛了一塊豬油。賈恩說這塊豬油是用來潤滑承托木軸的石製軸承,但潤滑木製的齒輪就用蜂蠟。在這裡,我們還看到風葉是怎樣減速的:在一個輪子的周緣綁著一串木塊,如果木塊綁緊,就會像煞車掣弄停風葉;如果木塊鬆開,風葉就會轉動。

我們小心翼翼地從陡直的樓梯往下爬時,更仔細地察看那根主垂直軸。這根主軸從塔頂一直伸展到塔底,陣陣古木幽香撲鼻,轉動的齒輪嘎吱嘎吱作響。主軸的下端有另一組木輪,裝有輪齒和杆子。這組輪子驅動一個水輪。我們站在轉動的輪子旁邊,細聽嘩嘩的水聲和布帆刷刷之聲。時光彷彿倒流,我們好像回到昔日的歲月似的。這一刻叫人多麼難忘,多麼興奮。

風車生涯

有些風車,例如碾穀的風車,是無法騰出個空兒來讓人住宿的,因為所有空間都裝置了機件。風車主和家人通常住在風車旁邊的房子裡。不過,我們參觀的風車則能兼作住宿之用。

時至今日,住在風車裡看來也挺舒服的,但在以往就不是味兒了。一樓用作起居室和臥房,只有一張舊式的雙人床,一個小廚房以及少許儲物地方。在20世紀中葉之前,廁所設在戶外,而且只是個坑廁。賈恩表示,有些風車主的兒女眾多,說不定有十多個,因此他們就得在風車的任何角落,為孩子弄個睡覺的地方。有時候,年紀最小的就睡在父母的床下,其他兒女則分別睡在起居室、二樓或三樓——就在隆隆作響的齒輪下!

荷蘭有些低田以往可能是湖底或海床,為了防止低田被水淹沒,人們就利用風車夜以繼日地排水。由於風車四周是空曠的牧場,風勢凜冽,因此風車內也十分寒冷,加上強風和雷暴也能觸發意外,可想而知,當日住在風車裡的人,一點也不好受。目前,荷蘭還大約有150架風車仍然有人居住,他們全都是操作風車的老手。

用途廣泛

風車一邊汲著水,我們一邊步出風車,坐在長凳上。賈恩告訴我們,風車的用途各異,有的碾穀、有的把水汲到河流或蓄水池、有的榨油、有的造紙、有的鋸木,用途之多,不勝枚舉。他說首架用作排水的風車建於15世紀初。阿姆斯特丹附近的幾個湖,例如斯海默湖、貝姆斯特湖、沃爾默湖等,就是用這種風車來抽乾湖水的。

今天,許多荷蘭人的住所和工作地方以往都是湖泊。事實上,鄰近阿姆斯特丹的主要機場是在湖底建造的。當旅客在機場閒逛時,他其實在水平面以下4米走著!不過,你無須擔心這次飛機之旅變成了海上航行。風車的接班人——以電動機或柴油機推動的抽水站——晝夜運作,好使你腳不沾水。

傳情達意

風葉在我們身旁刷刷轉動,賈恩忽然問我們有沒有聽過能說話的風車。我們很詫異地說:「能說話的風車?沒聽說過啊。」他說荷蘭地勢平坦,在老遠的地方也能看到風車。因此,風車主會以不同方式擺置風葉,好把信息傳到遠方去。例如,風車主稍作休息時,風葉就會擺成十字形(A)。風葉擺成X形則表示停工(B)。天氣惡劣時也是這個擺姿,風車主盡量把風葉調低,以免風葉被閃電擊中。風葉轉到最高點之前停住,表示風車主感到喜樂或充滿期待(C)。風葉經過最高點後就隨即停住,這用來表達風車主的哀傷之情(D)。

此外,不同地區也有形形色色的傳統慣例。在阿姆斯特丹北部,有些風車主會在喜慶的場合,例如婚禮,布置他們的風車。風葉呈X形,跟停工時的擺姿一樣,然後在風葉與風葉之間掛滿飾物。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荷蘭被德軍佔領,當地的人就利用風葉的不同擺姿去通風報信,好警告匿藏的人,敵軍快要來突擊搜查。聽到這些跟風車有關的點點滴滴,為我們這次參觀平添了更多樂趣,叫人難以忘懷。

幾年前,鹿特丹附近的金德代克市有19架風車被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掀起了公眾對保存風車的熱潮。結果,一度純粹用作工廠的風車,現今成了有價值的文物。不少義務工作人員更自告奮勇,維修和保護全國的風車。由於他們的努力,一些曾經觸動名畫家的心靈,使他們禁不住要揮筆繪下的風車得以保存下來,讓今天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一睹它們的風采。

[第17頁的附欄或圖片]

實施禁運

大約三百年前,市場對建造風車的技術需求甚大。一批一批的風車組件運離荷蘭。有些外國間諜更在荷蘭四出查訪,要物色製造風車的技術人才,然後以優厚的待遇遊說他們出國建造風車。不久,建造風車的技術就流到國外,例如波羅的海各國、英格蘭、法國、德國、愛爾蘭、葡萄牙、西班牙等地都有風車。到了18世紀中葉,建造風車的技術大量外流,荷蘭政府不得不介入阻止。1752年2月,當局頒布法令,禁止風車出口。荷蘭的歷史家卡雷爾·達維茨說,自那時起,任何人都不得幫助外國人購買、建造或輸出「荷蘭風車的任何組件」,「任何可以用來製造風車的工具也不得輸出國外」。誰說貿易壁壘和工業間諜活動只是今天才有的現象?

[圖片]

下:賈恩把塔頂轉到迎風位置;木輪齒和齒輪;起居室

[鳴謝]

所有圖片:Stichting De Utrechtse Molens

[第16頁的圖解或圖表]

(見出版物)

A

B

C

D

[第15頁的圖片鳴謝]

De Saen, 彼得·施特肯伯格繪於1850年:Kooijman Souvenirs & Gifts (Zaanse Schans Hol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