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核戰——誰造成威脅?

核戰——誰造成威脅?

核戰——誰造成威脅?

“一場核子大決戰導致人類滅絕,這個可能性絕非聳人聽聞。即使在冷戰已經結束十餘年後的今天,……這個可能性依然存在。”——美國前國防部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沃森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詹姆斯·布萊特

1991年冷戰結束時,著名的末日時鐘的分針被撥回到「午夜」前17分鐘。末日時鐘的圖片刊載在《原子科學家公報》的封面上,象徵世界距離核戰爆發(午夜12時)的遠近。自1947年設立末日時鐘以來,這是分針距離午夜最遠的一次。然而,自那時起,分針再次前移。例如,2002年2月,時鐘的時間被撥至午夜前7分鐘,這是自冷戰結束後分針第三次前移。

為什麼這本科學雜誌的出版者覺得有必要把時鐘往前撥呢?為什麼他們覺得核戰威脅依然存在?究竟是誰對和平構成威脅?

「削減核武」秘訣

《原子科學家公報》指出:「世上仍有3萬1000多枚核武器,其中百分之95在美國和俄羅斯手中,1萬6000多枚一觸即發。」有些人可能留意到,現有核彈頭的數目似有矛盾之處。兩個核超級大國不是聲稱,他們已把核彈頭的數目分別削減至6000枚嗎?

讓我們看看所謂「削減核武」秘訣。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一份報告說:「6000枚記錄在案的核彈頭,是依照兩國在《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中達成協議的特殊統計方法 計算出來的。除此之外,兩國還會保留幾千枚戰術武器和後備武器。」(斜體本刊自排)據《原子科學家公報》披露:「美國沒有拆卸許多從現役庫存中撤走的核彈頭,只是把它放置在後備庫存中。(後備庫存裡本來就已貯存了大約5000枚核彈頭。)」

這就是說,除了後備庫存裡本有的幾千枚蓄勢待發的戰略核武器外 ——這些核武器能夠從一個洲直接發射到另一個洲 ——還有用於打擊近距離目標的戰術核武器,以及幾千枚其他種類的核彈頭。毫無疑問,兩個核超級大國的核武庫中,依然貯存著足以把全世界摧毀好幾次的核武器!貯存如此巨量的危險武器造成另一個威脅——核彈的意外發射。

意外觸發的核戰

上文引述的羅伯特·麥克納馬拉和詹姆斯·布萊特說:「美國的核力量一直都是受『警報觸動發射戰略』所支配的。」這意味著什麼呢?他們解釋說:「一旦俄羅斯的核彈頭發射到空中,我們的核彈頭隨時處於待發狀態。根據這個戰略,從接到俄羅斯導彈襲擊的第一次警報,到我們把導彈發射出去,其間,最多不會超出15分鐘。」據一位前美國戰略核導彈發射負責人稱,「事實上,所有陸上導彈都處於待發狀態,兩分鐘之內就能發射出去」。

這種一觸即發的警戒狀態相當危險,如果警報出錯,就會導致核導彈的意外發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一篇文章稱,「美國進行核訓練時,不只一次錯誤傳達發射導彈指令的情況」。類似的錯誤警報在俄羅斯也曾發生。1995年,挪威發射一枚氣象研究火箭,錯誤警報導致俄羅斯總統啟動了核導彈的發射程序。

核導彈待發戰略給決策者帶來極大壓力。在過去幾次事故中,幸而指揮官們意識到警報有誤,核戰才得以避免。一位研究者談到1979年的一次事故,說:「當時阻止美國導彈發射的是我們的預警衛星,衛星顯示空中並沒有蘇聯的導彈。」可是,隨著時間過去,這些預警衛星系統漸漸老化。「俄羅斯的預警衛星大都已停止運作,或者脫離了原本設定的軌道。」研究人員和分析家對此非常關注。正如一位美國退役海軍中將所言:「今天,由於誤解、濫用權威或事故而導致搶先打擊,或導彈發射的可能性比過去絲毫沒有減少。」

核俱樂部的新成員

儘管擁有核武庫的主要是兩個核超級大國,中國、法國、英國等也是核強國。這些聲稱擁有核武器的國家被稱作核俱樂部。最近,核俱樂部接收了兩名新成員:印度和巴基斯坦。除了這些國家之外,據稱還有幾個國家在謀求甚或已經擁有核武器,以色列是其中之一。

任何核俱樂部成員國之間的政治衝突,包括兩個新成員在內,都有可能引發核戰。《原子科學家公報》指出:「自從古巴導彈危機以來,印巴危機……比任何其他兩國間衝突引發核戰的可能性更大。」2002年初的緊張局勢叫許多人看出,核彈襲擊隨時可能發生。

除此之外,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研製,也有可能觸發核彈的使用。《紐約時報》在評論一份五角大樓秘密報告時說:「使用核武器去摧毀敵方生化武器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貯備,可能已被納入美國核政策之內。」

2001年9月11日美國遭受的恐怖襲擊,叫世界意識到另一個核子威脅。許多人相信,恐怖組織正努力研製核武器,說不定已經研製成功。這些可能性存在嗎?

恐怖分子和「核廢料炸彈」

用黑市上買來的材料能夠製造出核彈嗎?據《時代》雜誌稱,答案是肯定的。雜誌就一個旨在防止核武恐怖主義的小組作了報導。到目前為止,這個小組已經用「普通電子產品商店裡買到的技術,以及黑市上出售的核燃料組合出多枚」自製炸彈。

核裁軍以及核武器拆卸增加了核盜竊的可能。《時代》雜誌說:「利令智昏之徒突破俄軍重重警戒,竊走導彈、轟炸機、潛水艇上的幾千枚核武器,運到安全系數低得多的貯存地點囤積起來。野心勃勃的恐怖分子自然對此垂涎欲滴。」如果一小撮人獲得拆卸下來的核武器零件,並把零件組合起來,這個組織很快就會躋身核俱樂部!

《和平》雜誌斷言,加入核俱樂部甚至不需要組合炸彈,只需掌握足量的可裂變鈾元素或鈈元素即可。雜誌聲稱:「擁有現代武器級鈾元素的恐怖分子,只需把一半量的鈾元素砸在另一半上,就很可能引發爆炸。」這需要多少濃縮鈾呢?雜誌說,「3公斤足矣」。1994年捷克共和國拘捕了一些走私者,從他們手中沒收可用於製造武器的核材料,差不多就有這個數量。

核廢料還可以用於另一種形式的核裝備。《美國旁觀者》雜誌說:「專家們最擔憂的,是放射性廢料與常規爆炸物的致命組合。」這種放射性散布裝置構成的武器稱為核廢料武器或核廢料炸彈。這種武器有多危險呢?《國際先驅論壇朝日新聞》解釋說,核廢料炸彈使用「常規烈性炸藥去散布高度放射性物質,目的不是用爆炸和熱浪摧毀目標,而是毒害目標人群。這些放射性物質使人患上輻射病,或在痛苦中緩慢死亡」。儘管有人說使用唾手可得的核廢料不會造成多少危害,不過許多人還是為黑市上流通的濃縮核材料,擔憂不已。最近一次世界調查表明,百分之60以上的被訪者覺得,今後十年間可能出現核武恐怖主義。

毫無疑問,核戰確實威脅著世界。英國《衛報》週刊2003年1月16-22日刊評論:「自從冷戰的黑暗日子之後,美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可能使用核武器。……美國正在逐步降低核戰的門檻。」因此,我們有理由問:核戰可以避免嗎?人有沒有希望生活在一個不受核子威脅的世界裡?下一篇文章會討論這些問題。

[第22頁的附欄]

第二個核子時代?

專欄作家比爾·凱勒(現任《紐約時報》執行編輯)在《紐約時報雜誌》(週刊)中表示,各國已進入第二個核子時代。第一個核子時代結束於1994年1月,當時烏克蘭同意放棄從前蘇聯繼承得來的核武器。凱勒為何認為有第二個核子時代呢?

凱勒寫道:「1998年,印度新當選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政府引爆了五個核裝置,拉賈斯坦尼沙漠地下的一聲巨響宣告了第二個核子時代的來臨。兩週之後巴基斯坦依樣效尤。」這些試驗如何有別於前一個核子時代的試驗?「這些核武器都設置了具體的打擊目標。」

那麼,核俱樂部多添兩個活躍的成員之後,世界是否更安全了呢?凱勒繼續論道:「世界每增加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核國捲入戰爭的可能性就倍增。」——「迫在眉睫」,《紐約時報雜誌》2003年5月4日刊,第50頁。

北朝鮮傳來的消息令局勢更加複雜化:北朝鮮可能擁有「足量的鈈元素,可以在極短時間內生產出六個新的核彈。……朝鮮將會成功地生產出新的核武器,也許甚至試驗其中一枚以證明它的成功。這個風險每天都在增加」。——《紐約時報》2003年7月18日刊。

[第23頁的圖片]

一位政府官員展示「手提箱」式核彈的模型

[鳴謝]

AP Photo/Dennis Cook

[第23頁的圖片]

舊的預警衛星已經老化

[鳴謝]

NASA photo

[第21頁的圖片鳴謝]

地球:NASA photo

[第20頁的精選語句]

恐怖分子能夠用普通電子產品商店裡買到的技術,以及黑市上出售的核燃料組合出多枚」自製炸彈。

[第21頁的精選語句]

據一位前美國戰略核導彈發射負責人稱,「事實上,所有陸上導彈都處於待發狀態,兩分鐘之內就能發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