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我猜想,你是利文斯敦醫生吧?」

「我猜想,你是利文斯敦醫生吧?」

「我猜想,你是利文斯敦醫生吧?」

《警醒!》坦桑尼亞撰稿員來稿

「1871年11月10日,亨利·莫頓·斯坦利和戴維·利文斯敦就在這地的一棵芒果樹下相遇。」——利文斯敦紀念碑上寫著的話。紀念碑豎立在坦桑尼亞坦噶尼喀湖的烏吉吉。

在100多年前,在跟利文斯敦相遇時,斯坦利說了一句著名的問候語,「我猜想,你是利文斯敦醫生吧?」這次會面影響深遠,但在坦桑尼亞以外的人,可能很難理解。

參觀坦桑尼亞利文斯敦紀念地,果然讓我們茅塞頓開。我們的導遊是莫比格先生,他很熱情地歡迎我們。他指出:「在紀念碑豎立的地方,從前有一棵很大的芒果樹,就在那棵芒果樹下,斯坦利跟利文斯敦相見。」現在這裡卻有兩棵 芒果樹。他接著說:「在上個世紀20年代,那棵大芒果樹快要枯死,人們費了好大的勁,還是救不了,惟有在紀念碑旁嫁接兩棵樹。」

利文斯敦其人?

我們坐在一棵芒果樹下,莫比格先生告訴我們,戴維·利文斯敦1813年出生在蘇格蘭一個叫布蘭太爾的小鎮。「儘管出身貧寒,利文斯敦卻自我奮發,努力完成學業,最後成為醫生兼傳教士。」倫敦傳教會就派利文斯敦到非洲去,在那裡,利文斯敦前後住了30年,成了當地為人熟知的探險家和傳教士。

導遊說:「利文斯敦醫生先後三次到過非洲。第一次是在1841年,他來到南非。四年後,他娶了傳教士夥伴羅伯特·莫法特的女兒瑪麗·莫法特為妻。」夫婦共養了四個孩子。利文斯敦每到一個地方,瑪麗通常都伴隨左右,但利文斯敦對探險實在非常熱愛,這難免使他忽略了妻兒。1862年,瑪麗陪伴丈夫在一次探險中得了瘧疾,不幸身故。

《新不列顛百科全書》說:「利文斯敦從南非向北部進發,一心要把基督教、商業和文明帶往非洲中部。他相信只要非洲有了基督教、商業和文明,對外開放就指日可待。他在1853年發表了一句名言,說『就算死,我也要開闢一條路到內陸去』。」由此可見,利文斯敦前往非洲,還有傳道以外的抱負。他反對奴隸買賣,強烈要求廢除。他迷上了探險,決心找到尼羅河的源頭。

利文斯敦漸漸意識到,只憑他單槍匹馬,是難以把宏願實現的。1857年,他在劍橋大學對一群青年學生講話時說:「現在通往非洲的大門已經打開了,但我知道幾年後,我就會死在這裡,千萬不要讓這個大門關上!我要回到非洲去,為發展商業和傳播基督教做開路先鋒,你們能將我開創的事業繼續下去嗎?我把這個棒子交給你們。」

雖然只有一個人上路,利文斯敦還是走遍了非洲中部,到處考察。他發現了贊比西河上的大瀑布,就以英國女王的名字命名為維多利亞瀑布。後來他說大瀑布是「他在非洲見到的最奇特景象」。

眾裡尋他

導遊說:「利文斯敦最後一次非洲之旅始於1866年。這一次,他的隨行人員鬧事。一些人撇下他跑回了桑給巴爾,還散布利文斯敦死了的謠言。但利文斯敦沒有半途而廢,他後來在坦噶尼喀湖東岸的烏吉吉建立了探險基地。

「由於利文斯敦下落不明,三年沒有消息,歐洲人都以為他死了。《紐約先驅報》於是派出記者亨利·莫頓·斯坦利去尋找利文斯敦,要知道他是死是活。利文斯敦當然沒有死,也沒有迷路。但他正貧病交加,生活極度困難。1871年11月,利文斯敦一個僕人在他家門口喊道:『姆尊古,阿納庫亞!姆尊古,阿納庫亞!』」斯瓦希里語的意思是,「有個白人來了」。

斯坦利花了8個月才找到利文斯敦。他經印度進入非洲,於1871年1月6日抵達桑給巴爾島。在東岸城市巴加莫約,他雇了200個人,帶著6噸貨物,於1871年3月21日再度踏上征途。在長達1500公里的旅程中,他們沒有地圖引路,前頭可謂危機四伏!大雨滂沱、河水暴漲。斯坦利和他的隨行人員有的得了瘧疾,有的得了其他病,個個疲憊不堪。此外,河裡有大量鱷魚出沒,斯坦利就曾看著一隻鱷魚把他們後面的一頭驢往死裡拽,令他不寒而慄。還有一次,斯坦利差點兒就做了鱷魚牙縫間的美點!儘管如此,斯坦利還是決心,一日找不到利文斯敦,他都不會回家。他聽聞在烏吉吉這個地方,住著一個年老力衰的白人,消息令他大受鼓舞。

在走近烏吉吉時,斯坦利須為會面而準備一下。理查德·哈爾著的《斯坦利》一書寫道:「斯坦利憔悴瘦損、疲憊不堪,但在向鎮上進發時,他覺得需要先整一下裝,使自己看來更英勇。畢竟,這將是一次歷史性的時刻,他不僅要製造這個時刻,還要把它記錄下來。探險隊裡每個人都穿上他們僅有的最好衣服。斯坦利在他的遮陽帽上繫上新的帶子,穿上乾淨的白色法蘭絨衣服,把皮鞋擦亮。」

斯坦利憶述接下來發生的事:「這次探險終於結束了……前面是一群有名望的阿拉伯人;當我走近時,看見一個上了年紀的白人夾在人群中。我們都舉起了帽子,我就問,『我猜想,你是利文斯敦醫生吧?』他回答說,『我是。』」

見面以後

斯坦利本打算留下採訪利文斯敦醫生,然後寫一篇報導。然而,利文斯敦和斯坦利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導遊說:「斯坦利和利文斯敦一起住了幾個星期,他們一起考察了坦噶尼喀湖。斯坦利試圖說服利文斯敦返回歐洲,但利文斯敦決心留下來,尋找尼羅河的源頭。1872年3月14日,斯坦利和利文斯敦不得不依依不捨地話別。斯坦利返回東岸購買物資,轉送給利文斯敦,隨後就回歐洲去了。」

利文斯敦呢?導遊說:「1872年8月,利文斯敦繼續探尋尼羅河的源頭。他向南往贊比亞。可是,勞累和疾病吞噬了他的健康。1873年5月1日,有人發現他死了。他的僕人把他的屍體做了防腐處理,又把他的內臟埋在非洲的土地上。然後,利文斯敦的遺體就被運到2000公里外的巴加莫約,由傳教士接收。傳教士再安排把屍體由水路送抵桑給巴爾,再運回英國。利文斯敦的遺體於1874年4月15日抵達倫敦,三天後埋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利文斯敦死後將近一年,屍體才得以安葬。」

利文斯敦未竟的事業,後來由斯坦利繼承。斯坦利回到了非洲,率領探險隊在維多利亞湖和坦噶尼喀湖地區探險,勘探剛果河的地形。

利文斯敦和斯坦利表現的勇氣和決心,令人由衷敬佩。論到利文斯敦醫生,《不列顛百科全書》說:「他在地理、技術、醫學和社會方面開發的知識,至今仍是研究的對象。」儘管今天人們紀念利文斯敦和斯坦利,是因為他們的探險成就,而非他們的傳教和新聞工作,但他們確實打開了非洲的大門,使幾十年後聖經知識得以在這塊土地上廣泛傳播。

由於前人開闢了道路,耶和華見證人的海外傳道員才能夠踏足非洲大陸,幫助這裡許多許多的人認識聖經真理。事實上,在烏吉吉,就是斯坦利和利文斯敦第一次會面的地方,人們都十分認識見證人的傳道活動。當地人看見他們在門口,常常會這樣說:「我猜想,你們是耶和華見證人吧?」

[第23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維多利亞湖

利文斯敦的探險路線

開普敦

伊麗莎白港

庫魯曼

恩加米湖

利尼揚蒂

羅安達

維多利亞瀑布

克利馬內

莫桑比克

米金達尼

桑給巴爾

奇坦博

坦噶尼喀湖

尼揚圭

烏吉吉,兩人相見的地方

1871年斯坦利尋找利文斯敦

桑給巴爾

巴加莫約

烏吉吉,兩人相見的地方

[鳴謝]

地圖: Mountain High Maps® Copyright © 1997 Digital Wisdom, Inc.

[第22,23頁的圖片]

戴維·利文斯敦

[鳴謝]

利文斯敦: From the book Missionary Travels and Researches in South Africa, 1858

[第22,23頁的圖片]

亨利·莫頓·斯坦利

[第23頁的圖片]

維多利亞瀑布

[第24頁的圖片]

耶和華見證人在烏吉吉向人傳講聖經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