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世聞點滴

世聞點滴

世聞點滴

發現白鱷魚

印度的《印度報》報導:「在奧里薩邦,畢塔卡尼卡國家公園的林務員在每年的鱷魚調查中,發現了15條珍稀的白鱷魚。」白鱷魚非常稀有,「其他地方從沒見過」。在20世紀70年代,由於非法捕鱷行動十分猖獗,令這一帶的鹹水鱷幾乎絕跡。後來,當地政府接受了聯合國的援助,在園裡設立培育鱷魚的計劃。由於有繁茂的紅樹林、未受污染的河水、充足的食物,以及不受人類打擾,這個培育鱷魚的計劃很成功。據《印度報》報導,園裡除了有珍貴的白鱷魚外,還有1500條一般顏色的鱷魚。

煙草、貧困和疾病

西班牙《醫學日誌報》報導:「世界衛生組織警告,約有百分之84的吸煙者生活在貧困國家裡,煙草和貧困形成了惡性循環。」此外,在每個國家裡,「抽煙最凶、有最多吸煙問題的人,通常都是最貧困的一群」。該報還說,雖然大部分發達國家的吸煙人數已經減少了,但以全世界來說,吸煙已成為「致病的第四大成因」。在西班牙,每年因吸煙而死亡的人數高達6萬人,吸煙已成為「疾病、殘疾和不必要死亡的主因」。

綿羊能認得面孔

神經生物學家基斯·肯里克在《新科學家》週刊寫道:「我們發現,綿羊至少能認得50頭羊和10個人的面孔。」肯里克和組員發現,綿羊連續幾星期看到60張面孔後,「至少在兩年內」都能記得全部的面孔。綿羊不但能辨認這些面孔,而且像人類一樣,也能「從面部表情識別情緒」。週刊報導說,綿羊「不但能分辨人類的表情,而且能察覺焦躁不安的綿羊的面部變化。牠們比較喜歡微笑的面孔,不喜歡發怒的表情」。研究者發現,「牧羊人的面孔,最後會被綿羊看成是羊群中的一份子」。肯里克說:「友善的人好像成為了『榮譽』綿羊。這意味著,綿羊和牧羊人有很密切的關係。」

澳大利亞的溫室污染

澳大利亞學會報導:「在所有工業化國家中,以平均每個人來計算,澳大利亞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是最高的。」在2001年,平均每個人產生了27.2噸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學會的報告顯示,有這麼高的數值,是因為澳大利亞依賴火力發電和汽車交通,製鋁工業也是一大原因。溫室氣體排放量第二、第三大的,分別是加拿大(22噸)和美國(21.4噸)。2001年,排放量最少的是拉脫維亞,每人平均0.95噸。報告說,雖然澳大利亞的人口不多,但是它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卻「超過了歐洲的經濟大國如法國和意大利(都是澳大利亞人口的三倍)」。

夜鶯之歌與交通噪音

德國《柏林日報》報導:「噪音越大,夜鶯唱得就越響。」柏林自由大學生物學院的亨利·布魯主持了一項研究,發現夜鶯的音量,會依周圍聲音的大小,有十四個分貝的差別。夜鶯鳴叫,是要建立自己領域,也能吸引雌鳥。布魯說:「十四個分貝,聽起來差別不大,但在聲壓上卻增加了五倍。也就是說,鳥肺中的壓力比原來大了五倍。」在寧靜的環境,鳥鳴為75分貝;但在鬧市裡,卻有89分貝。報告顯示:「讓研究者尤為詫異的是,夜鶯似乎每天都會重新調整音量,以配合周圍的環境。週末的交通沒那麼繁忙,夜鶯的鳴叫也比平日的柔和。」

波蘭的校園犯罪

波蘭出版的一份期刊(Zwierciadło)報導,在2003年,「波蘭的校園發生了2萬起搶劫事件」,「而百分之80的學生不喜歡學校,因為覺得很寂寞,不容易和同學老師相處」。為什麼會有這些問題呢?心理健康專家沃希琪·俄切伯格說:「學校並非與世隔絕,反而是社會問題的縮影。社會接受什麼價值標準,學校也會受到影響。」俄切伯格認為,要解決問題,家長就得花時間和孩子在一起,讓孩子知道他們很疼愛孩子。

為身材而煩惱

加拿大《環球郵報》說:「青少年,特別是女孩子,時常為身材而煩惱,因而導致健康受損。」有一項研究,調查了2200多個10-14歲女孩子的飲食習慣。《環球郵報》報導:「只有不到百分之7的女孩子超重,但超過百分之31卻認為自己『太胖了』,百分之29說她們正在節食。」為什麼健健康康的女孩子想減肥呢?《環球郵報》表示,部分原因可歸咎於成年人也經常節食,並且嘲笑超重的人。這些不良態度也影響了下一代。該報也說:「傳播媒體不斷宣傳超瘦的形像,對青少年的行為影響很大。」多倫多兒童醫院的研究員蓋爾·麥維博士指出,孩子、家長和老師同樣需要意識到「孩子進入青春期,體重增加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