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天災與日俱增?

天災與日俱增?

天災與日俱增?

「我們可以預期,源自氣候改變的異常現象,在未來會導致越來越嚴重的後果。換句話說,我們必須有心理準備,要面對前所未見的氣候危機,以及可能損失更多人命財產。……明智之舉是:防患於未然,並裝備好自己,隨時面對巨變。」——《地球》(GEO)年度綜論:自然災害2003年

2003年夏季,不少歐洲國家都遭受熱浪襲擊。在比利時、英國、法國、意大利、荷蘭、葡萄牙和西班牙,共有差不多3萬人間接因高溫而死。在孟加拉、印度和巴基斯坦,季候風來臨前的一場熱浪,奪去了1500人的性命。在澳大利亞,旱災和破紀錄的高溫引發山林大火,燒毀了超過300萬公頃的林木。

世界氣象組織說,「在1944年至1996年期間,平均每年只有9.8個風暴形成。但在2003年的颶風季節,大西洋有16個風暴形成,數目遠遠超過1944-1996年的平均數。其實,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每年的熱帶氣團數目都顯著增加,2003年的情況跟這個趨勢一致。」這樣的情況也一直延續到2004年,一個又一個的颶風橫掃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灣,造成極大破壞,有大約2000人喪生,遭風暴蹂躪的痕跡隨處可見。

2003年,斯里蘭卡被風暴襲擊,導致嚴重泛濫,逾250人死亡。2004年,西太平洋醞釀了至少23個颱風,當中10個吹襲日本,多處災情嚴重,超過170人死亡。在南亞地區,季候風帶來的滂沱大雨引致洪水泛濫,接近3000萬人受影響,當中以孟加拉的災情最為嚴重。許多人變成無家可歸,有差不多300萬人被迫放棄家園,超過1300人死去。

在2003年,全球也發生了幾次強烈的地震。該年5月21日,阿爾及利亞的阿爾及爾遭地震蹂躪,有1萬人受傷,20萬人痛失家園。同年12月26日早上5時26分,伊朗城市巴姆以南約8公里發生6.5級地震。巴姆百分之70的地方嚴重受損,4萬人死亡,逾10萬人家園盡毀。這次地震是2003年最多人死亡的一次天災。有兩千年歷史的著名旅遊景點巴姆城堡,在地震中變成殘垣斷壁,使當地失去了一個重要的經濟來源。

整整一年後,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北部以西的海域發生9級大地震,引發了有記錄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海嘯。滔天巨浪奪去超過20萬人的性命,受傷的、失去家園的就更多了。遠至非洲東岸,即震央以西4500多公里的地方,也有人因海嘯而死。

前景黯淡?

這些慘劇只是未來發生的事的先兆嗎?許多科學家認為,人類的活動使地球的大氣發生變化,令世界的天氣改變,氣候變得極端,結果出現跟天氣有關的災難。要是這樣,人類的前景就不大樂觀了。令問題雪上加霜的是,在一些容易發生天災的地區,有越來越多人居住,當中有的是個人選擇,有的則是迫不得已。

統計數字顯示,在死於天災的人當中,百分之95都是住在發展中國家的。至於富裕國家,雖然死亡人數較少,但經濟損失卻佔整體的百分之75。由於天災造成的損失迅速增加,情況嚴重,有些保險公司甚至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賠償能力。

下一篇文章會談談,一些導致天災的自然現象和各種可能令災情加劇的人類活動。我們也會探討一下,到底人類有沒有意願和能力,力挽狂瀾,令下一代可以在地球上安穩地生活下去。

[第3頁的圖片]

圖:2003年的法國。該年熱浪襲擊歐洲,導致3萬人死亡;在西班牙,氣溫高達攝氏44.8度

[鳴謝]

Alfred/EPA/Sipa Press

[第4,5頁的圖片]

2003年,伊朗巴姆發生地震,奪去了4萬人的性命;婦女在集體埋葬之地哀悼遇難親屬

[鳴謝]

背景和婦女:© Tim Dirven/Panos Pic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