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一江流水寄繁華,泰晤士河——英格蘭的血脈

一江流水寄繁華,泰晤士河——英格蘭的血脈

一江流水寄繁華泰晤士河——英格蘭的血脈

《警醒!》英國撰稿員來稿

泰晤士河,英國人暱稱的老爸,發源於英格蘭中南部風光如畫的科茨沃爾德丘陵區,共有四個源頭。河水自西蜿蜒350公里向東流去,半途與其他支流匯合,最後流經一個寬約29公里的河口,注入北海。短短的一條泰晤士河,怎得與英國歷史長河的發展血脈相連呢?其中的過程,倒也是一段令人感興趣的故事。

公元前55年左右,尤利烏斯·凱撒率領的羅馬軍隊首次入侵英格蘭。第二年,凱撒再次進入英格蘭,卻在泰晤士河(凱撒叫它做塔梅西斯河)遇阻而未竟全功。征服英格蘭的任務,要待到90年之後,才由羅馬皇帝克勞狄來接捧完成。

那時候的泰晤士河兩岸,盡是大片的沼澤地。在潮汐作用下,海水向上游回流,就在海水回流的盡頭,距離河口約50公里的內河位置,羅馬軍隊搭起了一座木橋。他們在北面的堤岸營建一個港口,並替港口取名倫丁尼恩。 *

隨後四個世紀,羅馬商旅走遍歐洲,拓展貿易活動,同時又從地中海各國購買名貴貨品,甚至從黎巴嫩進口木材。羅馬人也利用泰晤士河水道,把貨物從內陸運送到倫敦。一條水道,加上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道路網,水陸相濟,倫敦不久就成為一個重要的商埠了。

威廉一世開創新局

羅馬帝國覆亡後,羅馬軍團在公元410年撤出不列顛。羅馬人一走,泰晤士河的商業活動頓時就沉寂下來。之後,盎格魯撒克遜人進入不列顛,他們國王登基的地方,就在距離倫敦19公里,泰晤士河上游一處可以涉水而過的殖民區金斯敦。公元11世紀,來自諾曼底的征服者威廉一世推翻了撒克遜王朝。1066年,威廉一世在威斯敏斯特加冕封王。登上王座之後,威廉一世建造了倫敦塔,這個塔建築在羅馬城牆之內,位居要津,是進出港口的必經之地,並一直主導著整個商業區的發展。倫敦的貿易活動於是再度蓬勃起來,人口增加至約三萬。

威廉一世也在倫敦以西約35公里一個白堊岩層的頂部,即今天叫做溫莎的地方,興建一個堡壘。撒克遜王朝的君主從前就住在這個地方。從這裡放眼遠望,泰晤士河一江流水,壯麗迷人。溫莎堡此後經過多番增建和改建,才有了今天的模樣,而溫莎堡也繼續是不列顛一個知名於世的旅遊景點。

1209年,一個進行了30年的建築計劃完成了,一座石橋橫臥在倫敦泰晤士河的水面上,那是歐洲第一座這樣的橋梁。橋梁不凡之處,是結構本身就是兩座可開閉的吊橋,還有一個塔樓,鎮守著南岸的薩瑟克,橋上更設有商店、房屋和一所小教堂。

1215年,英格蘭的約翰王(1167-1216年)就在泰晤士河鄰近溫莎的蘭尼米德簽署他著名的大憲章。國王大筆一揮,寶印一蓋,就別無選擇,必須保證國人的公民自由權,特別是承認倫敦市的自治權,並保證商人的經商自由和港口的出入自由。

一江流水,千載繁榮

泰晤士河自此一直保持繁華。多個世紀之後,貿易額的增加開始令河道設施不勝負荷。二百年前,港口的設施只足夠讓600艘船停泊卸貨,但擠在港口等候卸貨的船有時卻多至1775艘。這種擁塞情況令盜賊有機可乘,賊匪乘夜偷偷地把船的纜繩砍斷,很多船因此漂流江上,財貨被劫個精光。也有一些小船不時在河裡出沒,船家以運載違禁品來掙錢糊口。倫敦當局為處理這個問題,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支河上警察隊。直到今天,河上警察隊仍在泰晤士河執行任務。

要真正解決港口擁塞的問題,還得再想想辦法。到了19世紀,英國國會終於同意在泰晤士河兩岸的低地大興土木,興建一個全世界最大的封閉式船塢系統。19世紀早期,就有薩里郡商業船塢、倫敦船塢、西印度和東印度船塢建成。第一批船塢建成之後,再有皇家維多利亞船塢在1855年和皇家艾伯特船塢在1880年建成。

1840年,工程師馬克一世和伊桑巴德·布律內爾兩父子興建了世界上第一條水下隧道,把泰晤士河兩岸連接起來。隧道長459米,今天仍是大倫敦區地下鐵路網絡的一部分。1894年,倫敦塔橋竣工,成為今天一個觀光的好去處。塔橋左右兩邊可以打開,以便騰出一條寬76米的通道來,給大船在雙塔之間穿過。要是你「欲窮千里目」,走300級樓梯,登上那高架走道的話,就更可一覽「泰晤士河入海流」的壯麗景色了。

到了20世紀,倫敦的船塢系統已非常完備,即使駛入泰晤士河裝卸貨物的大型蒸汽船越來越多,都可以應付裕如。倫敦最後一個船塢建於1921年,以英王喬治五世命名。那個時候,倫敦已成為世界最大的港口,收入也令港口富甲天下。

貴戚豪門,傍水而居

倫敦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道路一環一直遭到忽略,那些崎嶇的道路平時已不好走,冬天時就更無法通行。如要穿梭上下游,乘船實在要比走路方便得多。正是這樣,泰晤士河多年來成了運輸的主要航道。在泰晤士河畔的石階上,人們常會聽見熟悉的「櫓呀」之聲此起彼落,響成一片,原來是船夫聚集一處,高聲向旅客招呼,旅客想要渡河也好,沿江而上或順流而下也好,船夫都可以在櫓聲之中載你一程。時過境遷,當日泰晤士河的一些支流,如弗利特河和瓦爾布魯河,都已長埋於倫敦地下了,只有名字還保留在今天的街道名稱中。

發展下去,倫敦的市容跟威尼斯越來越相似了。許多建築得宏偉壯觀的皇宮,都設有伸展到河中的台階。在泰晤士河畔築殿而居,成了皇族的一時風尚,其中臨河而建的城堡樓台,就有格林威治、懷特霍爾及威斯敏斯特。像沿線的漢普頓考特宮,過往就曾是英國國王和王后的住所,而上游的溫莎堡,至今仍有皇室成員居住。

1717年,在一次皇家河上慶典中,作曲家韓德爾為了增加英王喬治一世的遊興,新譜一曲「水上音樂」。圍繞在國王乘坐的平底船四周的,還有大量伴隨的船。據一份報章報導,當時船的數量之多,「可以把大河覆蓋」。船隊從威斯敏斯特向上游的切爾西駛去,8公里的航程中,國王旁邊一艘平底船上的50人樂隊,就演奏了韓德爾的作品三次。

尋樂之處,休閒之河

18世紀40年代之前,威斯敏斯特橋還未興建,要步行橫過泰晤士河,只有走倫敦橋這一個方法。倫敦橋建成之後,經過了一番改造,到19世紀20年代,整座橋再被一座新橋替代。倫敦橋原先是一座石橋,橋下有19個拱形的橋墩,橋墩支撐石橋屹立水中,大大妨礙了河水的流動。影響所及,六百多年間,倫敦橋下的河水曾至少八次凝結。河面凍結的時候,大型的寒霜市集就趁機形成,人們在冰上進行體育盛事。更有人在冰上烤牛肉吃,連皇室成員也來與民同樂。一些在泰晤士河上售賣的書籍和玩具也十分搶手。還有人把報紙甚至主禱文印在牌上,豎在結了冰的河上。

牛津大學跟劍橋大學的划船比賽,始於近代,是泰晤士河每年春季的一樁盛事。比賽時,群眾在泰晤士河帕特尼和莫特萊克之間的岸上,沿途為每隊參賽的8個划船手打氣,賽程不足7公里,20分鐘左右就可完成。第一次的船賽於1829年舉行,地點是上游的亨利市,後來比賽安排在較下游的地點,但上游牛津郡的皇家船賽,仍在亨利市舉行。這個道道地地的船賽世界知名,是歐洲同類比賽中最古老和最獨特的。每年夏季,來自世界各地的划船精英,都會雲集於此,在這場約1600米的比賽中一顯身手。

一本英國導遊指南說,「沿著泰晤士河,你自可一邊走,一邊領略有英國特色的鄉野之美,在山丘起伏之處,綠樹掩映之中,幾所郊野房舍,幾個美麗的村莊和小城鎮,不同景致,都能給你不同的享受。……河畔一帶,可能一大段沒有道路可以行車,但通常總有人行道讓你行走。泰晤士河的清幽之美,駕車是難以完全體驗的,只有泛舟河上,或徒步河畔,才能令你融入其中」。

你打算到英國旅遊嗎?如果你有機會到英國一遊,不妨花多點時間來看看泰晤士河,細味一下它的歷史底蘊。從上游的鳥語花香,到下游的繁忙水道,都有無數的事物可以讓你觀賞學習,參與其中,這個老爸從不會令你失望。

[腳注]

^ 5段 倫敦之得名,雖根源於倫丁尼恩 這個拉丁語,但兩者可能都源自讀作llyn din 的兩個凱爾特字,它們合起來的意思是「湖上的城鎮[或要塞]」。

[第27頁的附欄]

寄情山水,文景相成

小說家及劇作家哲羅姆在他所寫的《小船三男》中,敘述三個好朋友帶著一條狗,划船沿著金斯敦到泰晤士河上游牛津度假的旅程。文中細寫泰晤士河令人生發幽情的水色山光。這本書寫於1889年,被譯成多種語言,內容充滿稀奇「古怪的幽默言談」,成為跨越時代的經典之作。

另一本老少咸宜的書《楊柳風中》也很知名。作者肯尼思·格雷厄姆就居於泰晤士河邊一個名叫潘本的小城鎮。這本書寫成於1908年,內容敘說泰晤士河上或其附近動物的生活,想像力很豐富。

[第27頁的附欄或圖片]

泰晤士河,永伴倫敦

詹姆士一世在17世紀初統治英格蘭時,有一次向倫敦市政府索取2萬英鎊。倫敦市長斷然拒絕,國王就威嚇說:「你將永遠沒好日子過,我會把你的城市鏟為平地。我會把我的法院和國會搬遷到溫切斯特或牛津,威斯敏斯特會一無所有,你好自為之!」市長還擊說:「倫敦商人永遠可以放心,陛下不可能把泰晤士河也拿走。」

[鳴謝]

From the book Ridpath’s History of the World (Vol. VI)

[第24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英格蘭

倫敦

泰晤士河

[鳴謝]

地圖:Mountain High Maps® Copyright © 1997 Digital Wisdom, Inc.

[第24,25頁的圖片]

倫敦威斯敏斯特的大笨鐘和國會

[第25頁的圖片]

1756年用石建造的倫敦橋

[鳴謝]

《新舊倫敦》:A Narrative of Its History, Its People, and Its Places (Vol. II)

[第26頁的圖片]

1803年的一塊雕版顯示泰晤士河及數以百計的船在碼頭靠岸

[鳴謝]

Corporation of London, London Metropolitan Archive

[第26,27頁的圖片]

記錄1683年寒霜市集的一塊雕版

[鳴謝]

《新舊倫敦》:A Narrative of Its History, Its People, and Its Places (Vol. 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