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吃魚也中毒?

吃魚也中毒?

吃魚也中毒?

《警醒!》斐濟撰稿員來稿

「吃?還是不吃?」,阿雷邦托想了又想。他明知有中毒的危險,但肚子又很餓,怎麼辦?烤魚香氣撲鼻,看來味道不錯。他猶豫了一會兒,還是敵不過自己的肚子,張口就吃了。但他馬上覺得噁心和腹痛,接著又上吐下瀉。他心想,早知就不吃那條魚了。

阿雷邦托住在太平洋一個小島上,他的朋友立即送他進當地一家醫院,當時他呈半昏迷狀態、出現脫水、胸痛、嚴重低血壓、脈搏減慢的症狀。隨後幾天,他覺得頭痛、頭暈、疲倦,雙腿麻痺,排尿時痛楚,又出現冷熱感覺顛倒的怪異現象。八天後,他的脈搏才慢慢穩定下來,但麻痺和疲倦的感覺卻持續了幾個星期。

阿雷邦托中了一種天然的毒素,這種毒素時常污染食用的熱帶珊瑚魚。他的情況屬於珊瑚魚中毒(又叫珊瑚礁魚毒),常見於印度洋、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這些地區的居民平常就以海魚為主食。

珊瑚魚中毒並不是新的疾病。事實上,一些歐洲航海探險家都曾中過這種毒。今天,很多遊客也曾因珊瑚魚中毒,而導致身體機能衰弱。難怪這種疾病對很多島國的捕魚業和旅遊業造成影響。此外,由於國際間的貿易,這些活珊瑚魚和冷凍珊瑚魚可以出口到熱帶地區以外的國家;那些對珊瑚魚毒不大認識的地方,就把這種魚毒也一併「入口」了。 *

珊瑚魚為什麼會變成毒魚?我們可以怎樣辨認毒魚?讓我們看看過去幾十年的研究結果。

追尋真兇

一般認為,珊瑚魚毒的毒素是由一種稱為腰鞭毛蟲 *的微生物所引致的。這種微生物棲於死去的珊瑚裡或依附著海藻生長。小魚吃海藻時會把腰鞭毛蟲產生的毒素(稱為西加毒素,又叫雪茄毒素)一併吞下。毒素會透過食物鏈,由小魚吃海藻、大魚吃小魚層層積聚,因此,越大的魚所含的毒素越高。可是,毒素對海魚本身並沒有影響。

在已知的生物物質當中,毒性最強、足以致命的就是西加毒素。幸好,澳大利亞一份官方報章指出,「只有幾種海魚含有西加毒素」。單憑魚的外觀不能分辨是否含有毒素,牠的氣味或味道不會改變;即使蒸煮、曬乾、用鹽醃、熏製或用調味汁浸泡,也不能消除毒素。以阿雷邦托為例,他吃的魚單看外表並沒有任何有毒跡象,直到他的腸胃、心臟血管和神經組織都出現了嚴重的症狀,才知道自己中了毒。

診斷及治療

目前沒有專為人類進行的珊瑚魚毒測試。要知道患者是否中了西加魚毒素,通常是根據患者進食魚肉後數小時內所出現的症狀,或者測試患者吃剩的魚肉來診斷。(參看右頁附欄)如果你懷疑自己中了珊瑚魚毒,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接受醫生的治療。雖然現在並沒有西加魚毒素的解毒劑,但接受治療能減輕中毒的症狀,這些症狀通常在幾天內就會消失。不過,中珊瑚魚毒會削弱身體機能,及早診治可以預防一些症狀變成慢性疾病。

病人對毒素的反應也因人而異,視乎一些因素而定,例如:魚本身的毒性強弱、患者吃的分量、病人體內已有的毒素多寡和魚的產地,因為水域不同,魚體內的毒素似乎是有輕微差別的。人中了西加毒素後,並不會產生免疫力。如果再次吃到有毒的魚,就會比上一次更容易中毒,情況也更嚴重!另外,喝酒也會使病情加劇。一本講述珊瑚魚毒的刊物指出,為了防止再次中珊瑚魚毒,病人康復後應該停止吃魚三至六個月。

較嚴重的個案,病情可能延續數星期、數個月,甚至數年不等,還會引發一些跟慢性疲勞綜合症類似的症狀。在一些罕見的情況,患者會因休克、心臟或呼吸器官衰竭,或脫水而死亡。不過,這些病例通常是吃了含毒素較高的魚頭或魚內臟所致。

仍是個謎

事實上,所有生長在珊瑚礁的海魚,以及捕食牠們的動物都有可能含有西加毒素。但有一個問題一直令人費解:為什麼有時在一個珊瑚礁區捕獲的一種魚含有很高的毒素,但在附近捕獲的同一品種卻無毒呢?為什麼同一種魚在某一個海域常常含有西加毒素,在另一個海域卻完全不含任何毒素?由於腰鞭毛蟲釋放的毒素沒有規律,究竟哪種珊瑚魚在哪個海域可能受到毒素感染,至今仍是個謎。

此外,令人憂慮的是現在仍未有一種經濟和可靠的方法可以測出這種魚毒。衛生當局目前可以做的,就是根據吃珊瑚魚中毒的病例,通知社會大眾避免進食哪類海魚,哪些水域可能有毒魚。有些海魚很可能含有西加毒素,包括梭魚、石斑、無鰾石首魚、白斑笛鯛、岩魚、笛鯛和海鰻。魚齡越高、體型越大的魚,毒素含量通常也越高。在一些地區,售賣可能含有毒素的海魚是違法的。可是,如果我們吃的海魚不是以珊瑚魚為食物,而且也不是生長在溫帶和熱帶水域,就可放心食用。

據估計,未來中珊瑚魚毒的發病率將會越來越高。其中一個原因是,根據報告,有越來越多珊瑚礁生病或死亡,這些死亡的珊瑚是有毒腰鞭毛蟲繁殖的「好環境」。

雖然我們無法預知魚是不是含有毒素,但小心留意以下的事項,就可以減少一些中毒的風險。(見上面的附欄)阿雷邦托由於沒有注意,差點賠上性命。他吃了當地一種岩魚的魚頭和魚肉,當地人都知道吃岩魚容易中毒。他以前也吃過這種魚,但沒有不適,所以他就像很多島上的居民一樣掉以輕心。

這是不是說,你以後要到熱帶地方旅遊,就不該吃海鮮?當然不是。吃海魚前只要小心選擇就不會有危險。

[腳注]

^ 6段 由於錯誤診斷和未被報導出來,全球中珊瑚礁魚毒的實際發病率不詳。據一些國家估計,全球每年因吃珊瑚魚中毒的個案約有5萬宗。

^ 9段 腰鞭毛蟲的拉丁語學名是:Gambierdiscus toxicus.

[第21頁的附欄或圖片]

中魚毒的常見症狀

▪ 腹瀉、噁心、嘔吐、腹部絞痛

▪ 發冷、出汗、眩暈、頭痛、發癢

▪ 嘴唇、雙手或雙腳麻痺或刺痛

▪ 冷熱感覺顛倒

▪ 肌肉和關節疼痛,排尿時感到痛楚

▪ 脈搏緩慢、低血壓、疲勞

[第21頁的附欄或圖片]

降低中毒的風險

▪ 詢問本地漁業部門或專家的意見,應該避免進食哪類海魚,哪些水域所捕獲的魚含有毒素。

▪ 留意最近報導哪些地方發現珊瑚魚中毒,避免吃當地出產的海魚。

▪ 避免進食魚齡較高,體型較大的珊瑚魚。

▪ 不要吃珊瑚魚的頭、肝和內臟。

▪ 捕獲珊瑚魚後,立即徹底清除內臟。

[第20,21頁的圖片]

可能含有西加毒素的海魚

(名稱因地而異)

笛鯛

石斑

梭魚

岩魚

無鰾石首魚

海鰻

[第20頁的圖片]

腰鞭毛蟲,西加毒素的源頭

[第20頁的圖片鳴謝]

上述各種魚(除了海鰻):Illustrated by Diane Rome Peebles - Provided by the Florida Fish and Wildlife Conservation Commission, Division of Marine Fisheries Management; 海鰻:Photo by John E. Randall; 腰鞭毛蟲:Image by D. Patterson and R. Andersen, provided courtesy of micro*scope (http://microscope.mbl.edu)

[第21頁的圖片鳴謝]

背景的魚:Illustrated by Diane Rome Peebles - Provided by the Florida Fish and Wildlife Conservation Commission, Division of Marine Fisheries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