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科學能戰勝疾病嗎?

科學能戰勝疾病嗎?

科學能戰勝疾病嗎?

現代科學能戰勝疾病嗎?聖經裡以賽亞書和啟示錄的預言,是不是說將來人能夠消滅所有疾病?對某些人來說,這並非是個遙不可及的目標,因為人類在衛生保健方面,已取得可觀成就。

各國政府聯同一些私人贊助的機構,跟聯合國一起並肩工作,以空前的規模合力對抗疾病。他們其中一項重點工作,就是提高貧窮國家兒童的身體免疫力。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公布的資料,假如有關國家能完成指標,那麼「到了2015年,全球最貧窮國家的7000萬兒童,對肺結核、白喉、破傷風、百日咳、麻疹、風疹、黃熱病、乙型流感嗜血桿菌、乙型肝炎、脊髓灰質炎、輪狀病毒,肺炎球菌、腦膜炎球菌和日本腦炎等疾病,每年都可接種有關的疫苗,免除死亡」。此外,一些基本的保健措施,例如供應清潔的飲用水,提供營養較佳的食物,推行健康教育等工作,都正積極進行。

不過,科學家希望的,不單是向人提供基本的醫療護理,而是更好、更全面的護理。科技上的新發明正不斷革新現有的醫療方法。有人指出,每八年科學家就把醫學方面的知識增加一倍。以下提到的,只是對抗疾病方面最新科技的一些例子而已。

X射線影像醫生和醫院三十多年前已開始使用電腦斷層掃描術 (CT scan)為病人診斷。電腦斷層掃描器能產生立體的X射線影像,讓醫生看清楚病人體內的情況,有助於診斷疾病和檢查病人體內的異常情況。

人接觸輻射會不會產生危險,這方面雖然仍有爭議。不過,醫學專家對這種先進科技於將來所帶給人的裨益,卻抱樂觀態度。芝加哥大學附屬醫院的放射學教授邁克爾·瓦尼耶說:「就在過去的幾年,這方面的進展足以令你刮目相看。」

比起以往的電腦斷層掃描器,最新的掃描器效率更快,準確度更高,成本也較廉宜。新型掃描器最重要的其中一個優點是速度夠快,在掃描心臟時,這尤其重要。由於心臟會不停跳動,以往許多心臟X射線影像都是模糊不清的,令醫生難以準確判斷。《新科學家》週刊(英語)解釋,新型的掃描器「只需三分之一秒,就能繞身體一周,完成掃描,比心臟跳動一次所需的時間還短」,因此能產生清晰的心臟影像。

憑著新型的掃描器之助,醫生不但能「剖開」病人的身體,仔細看個究竟,還能對病人身體某個部位的生化反應作局部檢查。藉著應用這種新儀器,醫生就能在癌細胞出現的初期,把癌病診斷出來。

借助機械人進行手術設計精巧、能模仿人類動作的機械人(機器人),已不再是科幻小說情節裡的產物,機械人已實際在醫療界裡應用。現在,有數以千計的手術都是借助機械人來進行的。在某些情況下,醫生能同時遙控幾根機械臂來進行手術。這些機械臂配備手術刀、剪刀、攝影機、電烙刀和其他手術工具。這些新科技能讓外科醫生進行非常複雜,精確度極高的手術。《新聞週刊》(英語)報導:「跟以往的開刀手術相比,醫生發覺使用這種新技術動手術,病人失血的情況減少了,痛楚減低了,出現併發症的風險也降低了。不但如此,病人留院的時間也縮短了,康復也快得多。」

納米醫學納米醫學(奈米醫學)就是把納米科技 應用在醫療方面。納米科技是製造和應用微細物質的一門科學。這門科學所研究的東西十分微細,長度是以納米(nanometer)為單位,即十億分之一米。 *

要把納米這個長度單位形象化,你可以想像,1納米就是你正在看的這頁紙直徑的十萬分之一左右,又或是一條頭髮厚度的八萬分之一左右。一個紅血球的直徑大約2500納米,一個細菌的長度大約1000納米,一個病毒的長度大約100納米,而你的遺傳基因的直徑則大約2.5納米。

擁護納米科技的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科學家能夠製造一些微型的工具,可以在人體內進行治療。這些微型工具,通常就是指納米機器。納米機器會配備裝上特定程式指令的微型電腦,來進行特殊任務。叫人難以置信的是,這麼複雜的機器,是由一些小於100納米的組件組合而成的,它們的長度少於紅血球直徑的25分之一。

由於納米機器這麼細小,人們希望有一天它能進入人體的微血管,把氧氣帶到血液去不到的組織裡去,把阻塞血管的東西除去,把腦內的腫瘤清除,甚至能找出病毒、細菌和其他傳播疾病的東西,把它們除掉。納米機器甚至可以把藥物直接送到特定的細胞裡去。

科學家預測,將來納米機器能幫助醫生大大提高偵測癌細胞的準確度。醫學、物理及生物醫學工程教授塞繆爾·威克萊恩說:「借助納米機器,醫生要在癌細胞尚小的時候把它找出來,這個可能性比以往大大提高了,而且還可以針對癌腫瘤的範圍下重藥,並同時減少對身體產生有害的副作用。」

納米機器,看來像個超現實的幻想,但在某些科學家眼中,它的成效卻十分實在。研究這門尖端科技的研究員,預計在未來十年,納米技術將會應用在修理和重組活細胞方面。一個擁護納米科技的人聲稱:「納米醫學能徹底除去20世紀常見的疾病,以及所有由疾病引致的痛楚,甚至可以提高人類的體能。」即使是現在,有些科學家指出,應用納米技術在動物身上作研究,已有成功的例子。

基因組學專門研究基因結構的,稱為基因組學。人體內的每個細胞都由許多部分組合而成,而每部分都是構成生命的重要元素。遺傳基因就是其中一個重要部分。我們每個人都有3萬5000個基因在細胞內,這些基因決定了我們頭髮的顏色和質地、皮膚和眼睛的顏色、身體的高度及其他外貌特徵。基因也決定了我們體內各器官的素質是優是劣。

當基因受損,身體的健康也會受到影響。事實上,有些研究員相信,人之所以生病,是由於某些基因發生故障,不能正常運作所引致的。有些基因缺陷是由父母遺傳的,其他的基因損害,則是由於環境裡的有害物質所導致的。

科學家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找出使人容易染病的那些基因。這就能幫助醫生了解,為何某些人較易患癌病,為何某種癌病是某些人特別容易患上的。基因組學也可以解開一些現今仍未能解釋的迷,例如為何某些藥物對某些病人有效,但對另一些病人卻起不了作用。

掌握了病人的基因資料後,醫生就能做到以「量體裁衣」的方式,為病人調配個人藥物。你能夠從這門科技獲得什麼裨益呢?藥物個人化這個概念,預示未來的醫院,將會因應病人的基因特徵來提供醫護服務,以配合病人的需要。例如,醫生研究過你的基因後,認為你較易患上某些疾病,他就能在病徵出現之前很久,查出這個病來。積極支持納米科技的人聲稱,有些例子表明,疾病還沒有出現時,病人可從食物和改變行為習慣著手,採取最恰當的療法,防患未然。

你的基因資料也可以提醒醫生,你或許會對某些藥物有不良反應,因此醫生就能因應你的情況,為你揀選最合適的藥物和最恰當的分量。《波士頓環球郵報》報導:「到了2020年,[按個人基因而配製的個人藥物]將會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是遠遠超越我們今天的人所想像的。針對病人基因而設計的新型藥物,將會為糖尿病、心臟病、早老性痴呆病、精神分裂症及其他高死亡率疾病的患者而開發研製。」

以上所說的醫學新技術,只是科學家說能改善人健康的其中一個應許而已。醫學知識會繼續以空前的速度不斷增加。不過,科學家並不期望將來人可以完全消除疾病。要完全消除疾病,人類面前還有許多看來難以逾越的障礙。

困阻重重

人類對生態環境的行為,可能會減慢消除疾病的進程。舉個例,科學家相信人對生態系統所造成的破壞,會引發一些新的、可怕的疾病。在《新聞週刊》(英語)的一篇專訪裡,野生動物基金會的會長瑪麗·珀爾指出:「從20世紀70年代中以來,有超過30種新疾病湧現,其中包括愛滋病、伊波拉病、萊姆病、非典型肺炎等。當中大部分相信是由野生動物傳染給人的。」

除此之外,人比以往也少吃了新鮮水果和菜蔬,多吃了糖、鹽和飽和脂肪,再加上少運動和養成了一些損害健康的不良習慣,結果便有許多人患上心血管病。此外,吸煙的人也有增無減,導致全球每年因吸煙而死亡或出現嚴重健康問題的人,多達數百萬。另一方面,每年在交通意外中死亡或嚴重受傷的人,數目也達二千多萬。戰爭和其他形式的暴力事件,也導致無數人死亡或終生殘障。還有的是,因酗酒或濫用藥物而令健康受損的人,數以百萬計。

事實就是:無論疾病的成因是什麼,無論醫學科技多麼昌明,有些病依然令許多人受苦。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每一天,全球有超過1億5000萬人受抑鬱病所折磨,2500萬人受精神分裂症之苦,3800萬人被癲癇症折騰」。此外,感染愛滋病、腹瀉、瘧疾、麻疹、肺炎、結核病的人,每年也達數百萬,而死於這些疾病的兒童和青少年,也不計其數。

在消除疾病的道路上,除了上述的障礙,還有其他的欄柵需要跨越。貧窮和政府管治失當是兩大不利因素。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無數人因傳染病而賠上性命,要不是由於政府無能和資金不足,這些人就無須枉死。

科學知識和醫療技術的大躍進,能跨越上述所說的障礙嗎?我們可以看見一個沒有疾病的世界來臨嗎?誠然,上述所談的因素並未能給人確鑿的答案。不過,聖經卻在這問題上給人一線曙光。以下的文章會討論:聖經怎樣論述一個沒有疾病的未來世界。

[腳注]

^ 10段 這個前綴(nano)源自希臘文「矮子」這個詞,意思是十億分之一。

[第7頁的附欄或圖片]

X射線影像

更清晰、更精確的人體影像,能幫助醫生在疾病出現的早期,把疾病檢查出來

[鳴謝]

© Philips

Siemens AG

借助機械人進行手術

醫生借助配備手術工具的機械人,能進行非常複雜並要求精準的手術

[鳴謝]

© 2006 Intuitive Surgical, Inc.

納米醫學

人造的微型機器,能讓醫生在細胞的層面上治療疾病。照片展示在畫家筆下,納米機器怎樣模仿血細胞發揮作用

[鳴謝]

畫家:Vik Olliver (vik@diamondage.co.nz)/設計家:Robert Freitas

基因組學

從研究病人的基因結構著手,科學家希望甚至在病徵出現前,就能發現並治療有關疾病

[鳴謝]

染色體:© Phanie/Photo Researchers, Inc.

[第8,9頁的附欄]

六大頑疾

醫學知識日益增長,醫療技術也不斷發展,一日千里。可是,傳染病卻一場接一場的席捲全球。下面談談幾種難以治癒的疾病。

愛滋病

過去,6000萬人感染了愛滋病毒,其中約2000萬人已病發死亡。2005年,全球有500萬宗新病例,因愛滋病引發的疾病而死亡的人多達300萬,患者包括50多萬個兒童。大部分愛滋病患者都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

腹瀉

每年約有40億宗腹瀉。有人說,腹瀉是窮人的主要殺手。病患者受細菌感染,主要是因為水源、食物受到污染,沒有注意個人衛生。每年,腹瀉的死亡人數高達200多萬。

瘧疾

每年約有3億人患上瘧疾。一年間,就有100萬瘧疾患者去世,其中許多都是兒童。在非洲,每30秒就有一個兒童死於這種病。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科學還沒發明什麼靈丹妙藥,能夠制伏瘧疾。許多科學家認為,這樣的靈丹妙藥永難出現」。

麻疹

2003年,有50多萬人死於麻疹。這種高度傳染的疾病,是兒童的主要殺手之一。每年有3000萬人患上這個病。諷刺的是,一種特效而低廉的疫苗卻早已在40年前研製出來。

肺炎

世界衛生組織說,死於肺炎的兒童比死於其他傳染病為多。每年約有200萬五歲以下的兒童死於肺炎,他們大多住在非洲和東南亞。在全球很多地方,由於醫療設施不足,患者未能及時得到醫治,以致喪命。

結核病

2003年,結核病奪去了超過170萬人的性命。衛生官員關注的一個急切問題,就是研製抗結核病的藥物。一些病人對所有結核病藥物都呈現抗藥反應,他們往往缺乏適當的醫療督導,也可能沒有遵囑完成整個療程。

[第9頁的附欄或圖片]

另類療法日漸流行

今天治療方法林林總總,但不少是還沒有得到傳統醫學工作者認同的。這些治療方法通常被人稱為民間療法或另類療法(輔助及替代性療法)。在發展中國家,大多數人依靠民間療法來治病。在貧窮地區,許多人無力承擔正統的治療,另有些人就只求助於民間療法。

在發達國家,另類療法方興未艾。最流行的另類療法是針刺術、脊柱按摩療法、順勢療法、自然療法、草藥治療。有些另類療法經科學研究,證明適合治療某些疾病。但有些療法的效用尚待充分肯定。另類療法日趨流行,也引起了有關治療安全方面的問題。在許多國家,另類療法還沒受到規範,這就可能導致有害的自我治療,而且,假藥和庸醫行騙的事也時有發生。親戚朋友雖是出於好意,卻因缺乏必要的醫藥知識而給錯了建議。這一切都導致了不良後果和健康隱患。

在許多對另類療法有合法規管的國家,另類療法正獲得傳統醫學組織的認可,並且由醫生進行治療。但是,看來,從沒有任何人宣稱,用上述的方法能夠消除一切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