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教會變得怎麼樣?

教會變得怎麼樣?

教會變得怎麼樣?

北至墨西哥,南到智利,拉丁美洲國家的文化在許多方面都很相似。年長的人還記得,拉丁美洲過去基本上只有一種宗教,就是羅馬天主教。16世紀時,西班牙征服者用武力脅迫人們歸附天主教。而在巴西執掌殖民政權的,就是信仰羅馬天主教的葡萄牙。有400年之久,天主教會全力支持當權政府,以換取政府在經濟上的支持,及被認可為官方宗教。

可是,到了20世紀60年代,一些天主教教士意識到支持統治階層使教會失去民心,於是開始呼籲人扶貧濟困,推行所謂的解放神學。這個運動在拉丁美洲興起,起初是抗議社會貧窮的情況,因為那裡有許多天主教徒生活在貧困中。

儘管教士參與時下的政治運動,數百萬人還是離棄了羅馬天主教,轉而參加別的教會。新興的教會迅速增加,他們的禮拜儀式包括熱烈拍手唱詩,有的氣氛近於搖滾演唱會。鄧肯·格林在他的《拉丁美洲面面觀》(英語)一書中談到:「拉丁美洲的福音運動產生了無數獨立的教會。在這些教會裡,牧師的影響力往往很大。教會人數一旦增長,通常就會分裂,新教會隨之誕生。」

歐洲不再虔信教會

在1600多年的時間裡,自稱信奉基督的政府統治歐洲大部分的地方。時至21世紀,教會在歐洲仍然興盛嗎?2002年,社會學家史蒂夫·布魯斯在他的著作《上帝死了——西方社會世俗化》(英語)中談到英國:「19世紀時,幾乎所有婚禮都是按宗教儀式舉行的。」但到了1971年,在英國按宗教儀式舉行的婚禮只有百分之60,到2000年就只有百分之31。

倫敦《每日電訊報》的宗教事務記者論及這種趨勢:「所有主流教派,不論是英國聖公會或羅馬天主教會,還是循道會或聯合歸正會,長期以來都在走下坡路。」他談及一個報告說:「如今只有百分之2的英國人在星期日上教堂,到2040年,英國的教會將會走向滅亡。」關於荷蘭的宗教也有類似的報告。

荷蘭社會及文化規劃部進行的一項調查指出:「近幾十年來,荷蘭明顯地越來越世俗化。到2020年,預計會有百分之72的荷蘭人不再隸屬任何宗教。」德國的一個網上新聞報告說:「越來越多的德國人向魔法和玄秘術求助,期望獲得以往從教會、工作和家庭得到的安慰……由於信徒稀少,德國的教堂被迫紛紛關門。」

繼續上教堂的歐洲人,通常不是想在教堂裡找出上帝對他們有什麼要求。一份來自意大利的報告說:「意大利人把宗教修修改改,好使宗教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那裡的一位社會學家說:「教宗盡可以說這說那,我們只聽進自己愛聽的話。」西班牙天主教的情形也差不多,人們已經不再虔信宗教,而是熱中於滿足物慾,他們想現在就生活在一個有豐富物質享受的人間天堂裡。

耶穌和他的門徒所提出的教誨,並實踐的基督教,跟教會裡出現的趨勢實在有天淵之別。耶穌創立的不是什麼自助餐式的宗教,任人隨意挑挑揀揀,中聽的話就接受,不中聽的就撇在一旁。耶穌說:「誰想來跟從我,就該承認不再擁有自己,天天背起自己的苦刑柱,不斷跟隨我。」耶穌教導民眾,人要過基督徒的生活方式,就要甘願自我犧牲和樂意付出努力。(路加福音9:23

在北美推銷宗教

觀察家評論說,加拿大人傾向於對宗教持懷疑態度。可是在美國,情況卻恰恰相反,人們對宗教一般都很認真。據一些大型民意調查公司報導,至少有百分之40接受調查的美國人聲稱,他們每週都去教堂,儘管點算出來的參加人數只有百分之20左右。超過百分之60的人說他們相信聖經是上帝的話語,可是,他們即使參加某個教會,但對教會的熱情卻可能很短暫。在美國,許多上教堂的人很容易就換個教會。如果一個牧師失去了聲望或是感召力,他很快就會失去自己的信眾,這通常也意味著會失去一筆豐厚的收入!

有些教會研究商業手法來學習如何更好地「推銷」教會的活動。教會不惜花上大筆金錢,雇了專為教會服務的諮詢公司。據一份關於這類公司的報告指出,一個牧師曾滿意地說:「這筆投資很划算。」大型教堂擁有數千信徒,財政收入豐厚,連一些商業刊物,例如《華爾街日報》和《經濟學家》週刊都加以報導。這些刊物說,大型教堂「為身體和靈魂」提供了特有的「一站式服務」。一個「多功能」的教堂可能包括餐廳、咖啡店、美容院、桑拿浴和運動設施,教會還安排文娛活動,包括上劇院、拜訪社會名流和欣賞當代音樂。但是神職人員則教導人什麼呢?

教會喜歡傳講「致富福音」,這不足為奇。信徒從教會得知,如果他們慷慨捐獻,就會飽享財富健康。在道德標準方面,上帝通常被描述為寬容的上帝。一個社會學家說:「美國的教會要前來守禮拜的人感到身心舒暢,不覺得受到諸多批評。」廣受歡迎的教會通常向人傳講自助秘訣,教人怎樣才能成功快樂。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參加沒有宗教派別的教會,因為在教堂裡幾乎從不談論教義,以免引起不和。然而,政治卻成了談論的焦點,而且往往談得非常明確具體。近來,教會參政的事例就令一些神職人員感到尷尬。

北美的宗教究竟有沒有復興呢?2005年,《新聞週刊》(英語)報導有關一些流行的宗教儀式,包括「做禮拜時信徒會喊叫、昏厥和跺腳」,可是雜誌指出「不管在教堂裡舉行什麼儀式,做禮拜的人肯定沒有激增」。相反,在調查中聲稱自己不隸屬任何宗教的人數倒是增加得最快。有些教會看來是人數增加,但這只不過是因為其他教會的信徒減少而已。據說,教堂的禮拜儀式、管風琴音樂和身穿長袍的神職人員都不再吸引信眾,人們正「成群結隊地」放棄傳統的宗教。

從這篇短文我們看到,教會在拉丁美洲不斷地分裂,在歐洲失去越來越多的信眾,在美國就通過提供娛樂和熱鬧的活動來換取人們的支持。當然,這是一般的趨勢,但也有不少例外。可是,以整體而言,各地的教會都在竭力掙扎,挽回自己的聲望。這是否意味著基督教正日漸衰微呢?

[第6頁的附欄或圖片]

宗教市場化

據報,法國天主教會全國神職服務部的負責人曾說:「我們看見宗教正在市場化。人們上教堂就好像到超市購物一樣,如果這個不適合,就揀選那個。」在一個研究歐洲教會的報告中,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教授格蕾斯·戴維說:「人們只是從各種各樣的宗教中『挑這挑那,混合起來』,就有了自己喜歡的宗教。像其他很多東西一樣,宗教已經市場化了,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個人喜好來挑選自己合意的宗教。」

[第4,5頁的圖片]

意大利那不勒斯一間教堂大門上的塗鴉

[鳴謝]

©Doug Scott/age fotostock

[第4,5頁的圖片]

許多墨西哥人不再虔信天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