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東帝汶之民間風情

東帝汶之民間風情

東帝汶之民間風情

《警醒!》澳大利亞撰稿員來稿

東帝汶,也稱帝汶萊斯特,是個面積很小的國家,位於帝汶島的東半部。「帝汶」源於馬來語,萊斯特是葡萄牙語,兩者的意思都是「東邊」。說英語的人一般把這個國家稱為東帝汶。東帝汶這個名字很貼切,因為這個島位於印尼群島的最東端。

東帝汶面積大約1萬4800平方公里,比美國的康涅狄格州稍大一些,但不及荷蘭面積的一半。島雖小,卻集亞洲、澳洲的生態風情於一身,有茂密的熱帶叢林,乾旱的桉樹林,以及貧瘠的草地。這裡的野生動物也匯集了兩地的物種。比如說,澳洲的有袋動物和鳥類,亞洲的猴子和熱帶鹹水鱷,都在此處棲身。那麼,東帝汶的居民怎麼樣呢?你想認識他們嗎?

憶往昔殖民歲月

葡萄牙航海家大約在1514年首次登陸東帝汶。那時候,滿山覆蓋著繁茂的檀香樹。這種木材價值不菲,所以,單是這一點已叫葡萄牙人興致勃勃,要在此設立一個貿易前哨站。羅馬天主教會也覬覦這個地方,打算派傳教士東來,使當地居民改信天主教。在這兩個動機驅使下,葡萄牙人在1556年把這個島變為殖民地。

但此後,東帝汶就成了一個與世隔絕、被人遺忘的殖民前哨站。直到1556年,荷蘭奪取了該島西半部的控制權,葡萄牙人只好退守島的東端。最後,在歷時四百多年的殖民統治後,葡萄牙人終於在1975年完全退出東帝汶。

同年,東帝汶爆發內戰。在其後24年間,估計有20萬東帝汶人,也就是該國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口死於戰亂與衝突。1999年,一股暴力狂潮席捲全國,多達百分之85的住宅遭到破壞,被損毀的基礎設施不計其數。約二十萬人逃進山中避難。最終聯合國插手,使得破壞暫時停止,國家的局勢也得以穩定下來。

自那時起,東帝汶人就一直在奮力重建他們支離破碎的生活。在2002年5月,東帝汶,或稱東帝汶民主共和國正式成立,成為一個新的國家。

文化大熔爐

幾個世紀的貿易活動,亞洲和大洋洲的移民遷徙,以及歐洲的殖民統治,創造了東帝汶多姿多彩的多元語言及文化。雖然葡萄牙語仍是官方及商用語言,但百分之80的國民都說一種叫德頓語的混合語(該語言本身借用了大量葡萄牙語詞彙)。全國混雜著多個不同民族,這些人說至少22種不同的語言。

在鄉郊地區,世襲酋長仍然在鄉村生活上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主持慶典儀式、管理土地分配以及其他的傳統事務,而公眾選出的首領則負責督導民政事務。

這裡的宗教是傳統泛靈論和外來天主教教義的混合物。祖先崇拜、巫術和通靈術滲透在生活的每個方面。經常上教堂的人會請本地的「馬壇杜克」,也就是巫醫,幫忙占卜未來、治療疾病以及驅逐邪靈,這是很普遍的事。

好奇又好客的居民

東帝汶人天性快樂、好客,對一切都充滿好奇心。總統沙納納·古斯芒(古斯茂)說:「我們很喜歡學習、談天,與人交際和往來,就算跟陌生人也不例外。」

遊客如果受到邀請與當地一家人共進晚餐,很可能是跟家裡的男主人一起進餐。他的妻子和孩子會負責招呼客人,到晚些時候才吃飯。一開始少吃些是禮貌的做法,這樣客人就可以再叫一份飯以表示對廚師的賞識。

帝汶菜大都包括米飯、玉米或木薯以及綠葉蔬菜。這裡有道美味可口的特色菜叫做薩波扣,做法是:先把沙丁魚、酸豆果醬和調味品混在一起,然後用一片棕櫚葉把它們全部裹起來。然而,肉類在這裡依然是昂貴的奢侈品。

童聲處處聞

東帝汶不僅是一個新國家,而且也是一個年輕人的國家。全國近半數人口都是孩童,許多家庭有10至12個小孩。

孩子們通常會手牽手去上學,男孩牽男孩,女孩牽女孩,一路歡歌笑語。他們的學校教育不僅傳授文化知識,還訓練適當的謀生技能以及教導正確的道德規範。

東帝汶的小孩從不獨自一人或是安安靜靜地玩耍,他們總是跟周圍的孩子一起嬉戲。他們最喜歡的遊戲叫做「嘟嘟卡爾它」,即推車。自行車輪圈就是假想的小汽車,而一根小棍就是「小車」的驅動和導向裝置,孩子們推著「小車」沿街跑,邊跑邊追,一路撒下歡笑聲。

然而,對於東帝汶的小孩來說,生活不僅僅是玩耍。舉例來說,大人也許會讓他們拿上一根重重的鐵棒去搗玉米。但他們工作的時候卻是笑逐顏開,似乎意識不到自己的家園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十個國家之一。

產痛中的新國家

極度貧困導致帝汶人的生活動盪不安。百分之40的人口每日的生活費不及1.5美元,而這只是應付基本食宿所需的底線。公共基礎設施也極其落後。一份政府報告指出:「全國範圍內,四分之三的人沒有生活用電,五分之三的人沒有安全的衛生設施,一半的人沒有安全的食用水。」

如此惡劣的條件使得健康問題層出不窮。營養不良、瘧疾、結核病以及其他疾病使這裡人的平均預期壽命只有50歲。大約十分之一的孩子不滿5歲就夭折。2004年間,全國大約有80萬人口,但醫生卻不及50人。

許多外國政府正與聯合國攜手幫助帝汶人重建破碎的家園。而帝汶海蘊藏的豐富石油和天然氣,也使經濟窘況有望改善。然而,東帝汶最寶貴的資財卻是它達觀和謙卑的人民。一位帝汶婦女告訴《警醒!》說:「我們也許貧窮,但絕不痛苦。」

「美事的好消息」

近年來,耶和華見證人一直努力向東帝汶的居民傳講「美事的好消息」。(以賽亞書52:7;羅馬書10:14,152005年,見證人在東帝汶惟一的會眾用了3萬小時宣講聖經的奇妙應許,告訴人們即將來臨的地上樂園。(詩篇37:10,11;彼得後書3:13

當地居民由於學習聖經真理,得以擺脫通靈術的重擔。舉例來說,雅各布是一家之主,有五個孩子,他曾熱中於傳統的通靈術。他定期向亡靈獻動物祭,這給他家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一份家禽祭幾乎耗費一天的工資,而一份特別的山羊祭或豬祭卻要耗盡數週的工資。

後來,雅各布的妻子弗拉茜卡開始和耶和華見證人學習聖經。之後,她翻開聖經向丈夫證明死人毫無知覺而且不能傷害活人。(傳道書9:5,10;以西結書18:4)由於接受聖經的觀點,兩人決定不再向亡靈獻祭。結果,親戚憤然與他們斷絕了關係,並威脅說亡靈會很快來報復並將他們殺死。然而,雅各布和弗拉茜卡卻堅定不移地說:「耶和華會保護我們。」

與此同時,雅各布開始學習聖經,並且與家人一同參加基督徒聚會。結果,他又作出另一些令人欣喜的改變。雖然多年來每天都要抽一包香煙,但他毅然戒除這一惡習。此外,他還學會讀書寫字。這其間,弗拉茜卡也戒除了嚼檳榔的習慣。最終在2005年,雅各布和弗拉茜卡受浸成為耶和華見證人。現在,他們善用金錢為孩子提供教育,並支付必要的醫療費用。

的確,正如耶穌預言,上帝王國的好消息正被傳到「地極」,甚至連東帝汶這小國裡,好學好問而又慷慨好客的居民也聽到好消息。(使徒行傳1:8;馬太福音24:14

[第17頁的附欄或圖片]

「拿線和線筒來」

以前,帝汶人說:「拿線和線筒來」就是在宣告一個女嬰的降生。這是因為編織「提絲」是帝汶婦女的本分。「提絲」是一種裝飾布料,被用來製作圖案精美的慶典服飾、毯子,甚至是傳家之寶。年長的婦女教年輕的婦女如何種棉、採棉、紡紗、染色,然後把棉線編織成絢麗多彩的圖案。根據織法的複雜程度,一幅「提絲」的完成時間可能需要一年或更久。由於每個地區的設計都有各自的傳統特色,所以專家可以立即辨認出一幅「提絲」的產地。

[第14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巴布亞新幾內亞

印度尼西亞

東帝汶

澳大利亞

[第15頁的圖片]

傳統錐形房

[第16頁的圖片]

「嘟嘟卡爾它」——孩子們最喜歡的遊戲

[第16,17頁的圖片]

雅各布和他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