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我們為什麼不墮胎?

我們為什麼不墮胎?

我們為什麼不墮胎?

第一篇文章提到的維多利亞告訴男友比爾,她不會把胎兒打掉。維多利亞說:「因為我覺得自己懷的是一個生命。但如果我繼續和比爾在一起,我知道我懷孕期間他一定不會幫助我,所以我就離開了他。」

後來,比爾改變了想法,決定跟維多利亞結婚。可是,要照顧初生的嬰兒很不容易。維多利亞解釋說:「我們沒有車,沒有錢,衣服也不多,樣樣都缺乏。比爾收入低,我們住在租金低廉的房子裡,雖然如此,我們還是堅持熬下去。」

其他人也由於意外懷孕而使生活陷入困境。他們跟維多利亞和比爾一樣拒絕墮胎。既然他們沒有打算要孩子,但為什麼他們還決定把孩子生下來,並願意面對養育孩子的壓力呢?關鍵在於他們聽從了聖經的智慧之言。

避免行事急躁,要計劃周詳

聖經提出明智的勸告說:「勤奮人計劃周詳,必得益處;凡行事急躁的人,都必匱乏。」箴言21:5

康妮有三個兒子,其中一個身有殘疾,她很難想像再多一個孩子,生活會變成怎麼樣。她說:「我們實在沒有能力再多養一個孩子,所以我們考慮墮胎。」可是,康妮不想太快做決定,所以就把事情告訴了同事小凱。小凱幫助康妮看出她所懷的是一個生命,這改變了康妮的想法。

可是,康妮需要有人幫助她,好應付孩子的出生。康妮有個姨媽住在附近,小凱建議康妮找姨媽談談。康妮的姨媽知道她的情況之後,就很願意幫助她。另外,康妮的丈夫也額外再做點兼職,他們也搬到租金便宜的樓房居住。這樣,他們不但可以應付生活,還可以照顧初生的嬰兒。

有些機構會對意外懷孕的女子提供援助,小凱幫康妮找到這些機構。許多國家都設有這類機構,幫助剛生下孩子的媽媽。人可以到公共圖書館上網或查看本地的電話簿,找到這些機構的聯絡資料。雖然人可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得到幫助,但是「勤奮人 計劃周詳」,所做的事就能成功。

胚胎是一個生命

聖經說:「有智慧的人目光清晰,頭腦清醒;愚昧的人行事,好像在漆黑中摸索。」傳道書2:14

真正有智慧的女子不會「在漆黑中摸索」,不願面對現實。相反,她會保持「目光清晰,頭腦清醒」,意思是她會運用思考力。這樣,她就會清楚知道她所做的事有什麼後果。那些不願面對現實的女子,不願承認腹中的胚胎是個生命,但是,有智慧的女子卻會憐愛保護體內的胎兒。

絲特凡妮本來考慮墮胎,後來她透過超聲波掃描圖,看到體內兩個月大的胎兒時,就說:「我就哭了,心想:『我為什麼要結束一個生命呢?』」

另一個未婚懷孕的少女丹尼絲,也承認腹中的胎兒是一個生命。當她的男朋友給她錢,要她「盡快把事情解決」時,丹尼絲說:「要我墮胎?我是不會這樣做的!」她拒絕把腹中的胎兒殺死。

懼怕人的會怎樣

有些人由於別人的壓力而考慮墮胎,他們應該想想聖經這句箴言:「懼怕人的,必陷入網羅;倚靠耶和華的,必得安全。」箴言29:25,《聖經新譯本》)

莫妮卡17歲時,跟男朋友發生關係而懷了孕,那時她快要到商科學校就讀。莫妮卡的母親是個寡婦,要獨力撫養五個孩子。她知道莫妮卡有了身孕,就十分震驚。她本希望女兒學會一技之長,那麼他們就可以擺脫貧窮。在絕望之中,她堅持要莫妮卡墮胎。莫妮卡說:「當醫生問我是否要把胎兒打掉時,我告訴他,『不要!』」

莫妮卡的母親眼看女兒的大好前途就此毀於一旦,又想到要多照顧一個孩子,就感到壓力很大,十分氣憤,於是要莫妮卡搬出去。莫妮卡搬到姨媽家裡暫住。幾個星期之後,她母親的態度軟化了,讓莫妮卡搬回家。莫妮卡生下兒子利昂,她母親幫她照顧寶寶,對這個小孫子越來越疼愛。

已婚的露比卻要面對另一種壓力。露比說:「我的腎受到感染,醫生替我治療之前,沒有替我做妊娠檢查,其實當時我已經懷孕了。他告訴我,嬰兒的智力會大受影響,變得非常遲鈍。」醫生勸她把胎兒打掉。露比說:「我向醫生解釋聖經對生命的看法。我告訴他,不論如何,我都不會墮胎。」

雖然醫生的憂慮是可以理解的,但露比並沒有立即的生命危險。 *露比說:「我的女兒出生後,測試顯示她只患有輕度的大腦性麻痺,除了智力稍為遲鈍之外,沒有其他的問題。她現在15歲了,閱讀能力一天比一天好。她是我的寶貝,我每天都為她不斷感謝耶和華。」

跟上帝為友,使人有力量

聖經說:「上主和敬畏他的人做朋友。」詩篇25:14,《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

很多人拒絕墮胎是因為他們重視造物主對生命的看法。他們最關心的是,跟上帝的友誼和做上帝嘉許的事。之前提到的維多利亞,就是由於這個緣故不肯墮胎。她說:「我深信上帝賜人生命,我沒有權奪去別人的生命。」

維多利亞很認真地學習聖經,她跟上帝的友誼就不斷加深。她說:「我決定把孩子生下來,這使我更親近上帝,也使我在生活的各方面都渴望令上帝歡喜。我向他禱告尋求指引,其他的事都迎刃而解了。」

上帝是生命的源頭,由於跟他做朋友,我們學會了尊重胎兒的生命。(詩篇36:9)另外,上帝也會賜下「超凡的力量」,使意外懷孕的女子和她的家人有能力克服難題。(哥林多後書4:7)由於尊重上帝對生命的看法,有些人不肯墮胎,回想當初的決定,他們有什麼感想呢?

沒有後悔

他們不用受罪疚感折磨,也沒有難以平伏的憂傷和失落感。事實上,他們真的感受到「腹中所懷的胎」是上帝的賞賜而不是咒詛!(詩篇127:3)文章之前提到的康妮,生下孩子僅兩個小時,就已覺得孩子是上帝的賞賜!她興奮不已,就打電話給小凱,告訴她,一想到可以親自撫養自己的女兒,令她十分開心,還說:「做上帝喜歡的事,會蒙上帝賜福,這的確是真的。」

以上帝的觀點看待生命,並按之而行,為什麼大有裨益呢?因為上帝是生命的源頭,他在聖經裡定下的律法和標準,都是為了「使[我們]得益處」或正如另一本聖經譯本說,是「為了[我們]的幸福」。(申命記10:13,《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

這篇文章和第一篇文章都談過維多利亞和比爾的經歷,他們決定不 墮胎,結果改變了他們的一生。他們解釋說:「以前,我們毒癮很深,如果繼續下去,我們早就死了。可是,為了尊重未出生胎兒的生命,我們認真想想自己的生活,我們也得到耶和華見證人的幫助,終於改變過來了。」

他們的兒子朗斯快34歲了,他結婚也超過12年了。朗斯說:「從小爸媽就教我要按照聖經的原則來做決定。這使我和妻兒大大得益,一家人生活得十分快樂。」朗斯的爸爸比爾,起初想要維多利亞墮胎,現在他說:「一想到我們差一點失去一個寶貝的兒子,就不禁流了一把冷汗。」

再想想莫妮卡,儘管媽媽給她很大的壓力,她還是拒絕墮胎。她說:「我的兒子出生兩個星期後,我遇到耶和華見證人,我學會怎樣使自己的生活跟上帝的律法一致。不久,我也教兒子利昂要服從上帝,後來,他對上帝養成了深摯的愛。利昂現在是個耶和華見證人,負責探訪不同的會眾。」

利昂回想母親為他所做的事,說:「我知道媽媽真的很愛我,她要忍受很大的壓力才能讓我活下來,這推使我要好好運用自己的一生,以報答上帝賜給我奇妙的生命。」

許多人明白了上帝對生命的看法後,就決定生下孩子,他們對這個決定沒有半點遺憾,現在這些孩子都是他們所心愛的。他們滿心感激地說:「幸好,我們當初沒有 墮胎!」

[腳注]

^ 20段 要是分娩時,媽媽和嬰兒的生命都有危險,那麼,當事人就要決定保全哪一個生命。可是,隨著醫療技術在許多國家不斷提升,這樣的情況就很少出現。

[第7頁的圖片]

絲特凡妮透過超聲波掃描圖看到腹中兩個月大的胎兒後,就決定不墮胎

(原本的照片沒有藍線)

[第8頁的圖片]

維多利亞和朗斯

[第8,9頁的圖片]

維多利亞、比爾和朗斯一家今天的合照

[第9頁的圖片]

莫妮卡和兒子利昂都很慶幸,莫妮卡36年前沒有因為別人的壓力而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