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你認為自己被人誤解嗎?

你認為自己被人誤解嗎?

你認為自己被人誤解嗎?

安東尼奧 *感到焦慮不安。他不知道為了什麼原因,好朋友萊昂納多竟突然對他冷漠起來。在多個不同場合,安東尼奧跟他打招呼,他也沒有理睬。每逢大家在一起,兩人之間就好像有一道牆,難以溝通。安東尼奧擔心萊昂納多的反應是由於自己說了或做了些什麼,以致產生了誤會。但究竟差錯出在哪裡呢?

人與人之間產生誤解是很平常的事。許多誤會都無足輕重,毫不費力就得以解決。其他的卻不然;有時儘管當事人設法消除誤解,可是錯誤的觀感卻揮之不去。這種誤解最叫人苦惱。誤解是怎樣產生的呢?誤解對事情涉及的每一個人有什麼影響?要是別人誤解你所做的事,你可以怎樣做?別人對你的看法其實是否真的那麼重要?

無法逃避的現實

既然別人不能看穿我們的想法和動機,遲早總會有人誤會我們,不是誤解我們的話,就是誤解我們所做的事。可以造成誤解的情況實在很多。有時,僅因為我們沒有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得清清楚楚,就足以引起誤解了。別人可能被周遭嘈雜的聲音或其他事分散了注意力,以致沒有全神貫注地留心聽我們的話,於是誤解就產生了。

某些行藏舉止也很容易引起誤解。舉個例,羞怯的人也許被人誤會是性情冷漠、孤高自賞,甚至自以為了不起。以往的個人經歷也許使人對某些情況感情用事,以致難於作出理智的反應。由於文化差異和語言隔膜,我們不能期望別人自然而然地了解我們。此外,如果失實的報導和流言蜚語使別人的想法跟我們的原意大相徑庭,我們也不應感到意外。當然,在那些被人誤解的人看來,凡此種種理由並不足以令他們寬心。

舉個例,安娜曾就一個不在場朋友受人歡迎的程度說了一句毫無機心的話。這句話事後被人斷章取義地加以複述。後來,叫安娜大為吃驚的是,那個朋友怒氣沖沖地當著幾個人面前指責安娜,說她由於妒忌一個男士向這個朋友獻殷勤,就惡意品評她。安娜的話完全被人誤傳了,儘管她用盡方法向朋友保證,自己並沒有半點惡意,朋友仍舊不肯相信她。當時的情勢實在令人十分難堪;過了很久之後,安娜才能完全消除這個誤會。

別人怎樣評估你,往往取決於他們認為你懷有怎樣的意圖。因此,要是別人誤解了你的動機,感到苦惱自然是很正常的。你也許感到憤憤不平,認為別人沒有理由誤解你。在你看來,他們對你的評價是偏頗之見,吹毛求疵,或壓根兒錯了。這種不公的評估可以令你大感痛心;如果對方是個你向來敬重的人,你所受的創傷就更深。

儘管你對別人的批評感到生氣,尊重別人的看法卻是適當的。我們無視別人的想法,就跟基督的教訓不一致了;再者,我們也絕不想自己的言詞或行為對別人產生破壞性的影響。(馬太福音7:12;哥林多前書8:12)因此,有時你也許必須設法糾正別人對你的錯誤觀點。不過,過度關心贏得別人的好感卻會帶來負面效果,可以使人失去自尊或產生被拒的感覺。畢竟,你的真正價值並不有賴於別人對你有什麼看法。

在另一方面,你也許意識到批評你的話是有根有據的。這些話同樣會造成若干痛苦。但只要你願意忠實承認自己的不完美,這樣的經歷也有積極的一面,可以激勵你作出所需的改變。

負面的影響

誤解也許會導致嚴重的後果,也許不會。舉個例,如果你在菜館裡聽到一個男子高聲說話,你可能認為,這個人不是性情外向,就是愛表現自己。你的判斷也許是錯的,跟他說話的人可能聽覺有問題。或者你看見一個店員態度不很好,也許她有病也說不定。雖然這些誤解會使人產生負面的觀感,但大概不會引致嚴重或長久的影響。可是,有時誤解卻足以引起災禍。請考慮古代以色列國的兩宗歷史事件。

亞捫王拿轄死了,他兒子哈嫩繼位,於是大衛差遣使者去慰問哈嫩。可是,亞捫人卻以為使者的來意是要窺探他們的國土。由於這個誤解,哈嫩把來使羞辱一番,繼而跟以色列交戰。結果,至少有四萬七千人喪生。這個悲慘後果全因為當事人誤解了別人的良好意圖之故。——歷代志上19:1-19

在以色列較早期的歷史,另一次誤解卻憑著完全不同的方式獲得解決。呂便部族、迦得部族,以及瑪拿西半個部族在約旦河邊築了一個引人注目的祭壇。以色列其餘各部族看見了,認為這樣做是對上帝不忠,等於反叛耶和華,於是齊集起來,準備動兵攻打兩個半部族。不過,他們在採取這個嚴厲行動之前,先派使者到兩個半部族那裡表達他們的憤懣,指出對方的不忠行為。幸虧他們這樣做,因為兩個半部族告訴他們,建造這個壇絕非表示他們打算背棄純真崇拜。剛相反,這個壇是要作為標記,證明他們決心忠於耶和華。這場誤會本來很可能導致流血衝突,但憑著明智行事,他們避免了這樣的不幸後果。——約書亞記22:10-34

懷著愛心澄清問題

比較一下這些記載可以對我們大有啟發。顯然,把事情弄清楚是明智之舉。有誰知道,在剛才談及的第二宗事件中,由於雙方開誠布公地對話,有多少人得以保全性命?在大多數情況下,即使你不明白別人的真正用意,事情也不致危及性命,但友誼卻有受損的可能。因此,如果你認為有人對你不公,你肯定事情的確像你想的一樣嗎?還是你誤解了別人的用意呢?對方其實懷有怎樣的動機?你大可以問問他。你覺得被人誤解嗎?大家可以開誠布公地談談。千萬不要讓自驕心妨礙你們的溝通。

關於消除誤解,耶穌提出這個極佳的勸告:「你把禮物帶到壇來,在那裡要是想起有弟兄對你不滿,就要把禮物留在壇前,離開那裡;你要先跟弟兄言和,回來才把你的禮物獻上。」(馬太福音5:23,24)因此,適當的做法是私下去見這個人,不要把其他人牽涉在內。如果開罪你的人先從別人那裡聽到你的怨言,大家的關係只會變得越來越壞。(箴言17:9)你的目標應當是,懷著愛心彼此恢復和好。要心平氣和地用清晰、簡潔而非指責對方的話,說明難題的所在。披露你對事情有什麼感覺。然後客觀地細聽對方的看法。不要貿然認為對方動機不良。在沒有真憑實據之前,要把對方視為清白。不要忘記,愛是「凡事相信」的。——哥林多前書13:7

當然,即使大家消除了誤解,雙方仍可能有受創的感覺,或仍然要忍受各種不良後果。該怎麼辦呢?如有必要,你可以衷誠地向對方道歉,同時採取任何足以糾正事態的適當行動。在這些情況下,受傷害的一方最好聽從以下受上帝啟示的勸告:「無論誰對人有不滿的地方,都要繼續彼此包容,彼此甘心寬恕。耶和華怎樣甘心寬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甘心寬恕人。除了這一切之外,你們要穿上愛,因為愛是促進團結的完美繫索。」——歌羅西書3:13,14;彼得前書4:8

只要我們仍然是不完美,誤解和受創的感覺就會繼續存在。人人都有可能犯錯,或說出一些聽來缺乏體貼或不仁慈的話來。聖經指出:「我們人人都難免絆倒許多次。誰不在言語上絆倒,誰就是完美的人,也能勒住全身了。」(雅各書3:2)耶和華上帝清楚知道這件事,所以他向我們提出以下的訓示:「你不要心裡急躁惱怒,因為惱怒存在愚昧人的懷中。人所說的一切話,你不要放在心上,恐怕聽見你的僕人咒詛你。因為你心裡知道,自己也曾屢次咒詛別人。」——傳道書7:9,21,22

「耶和華衡量人心」

假如你看來無法把某個人對你的惡劣印象除去,那又怎樣呢?千萬不要感到絕望。只管繼續竭力培養和表現基督徒的各種特質。要懇求耶和華幫助你作出所需的改善。你的真正價值最終不是由別人來決定的。只有耶和華才能正確地「衡量人心」。(箴言21:2)甚至耶穌也曾被人輕看和鄙視,但這件事絕沒有影響耶和華對他的看法。(以賽亞書53:3)即使有人錯誤地判斷你,你仍然可以向耶和華「傾心吐意」,深信他了解你,「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詩篇62:8;撒母耳記上16:7)只要你堅持不懈,繼續做對的事,過了一些日子,對你懷有壞印象的人可能會看出自己的錯誤,於是改變他們的看法。——加拉太書6:9;提摩太後書2:15

你還記得文章起頭所提及的安東尼奧嗎?他鼓起勇氣聽從聖經的勸告,跟朋友萊昂納多傾談,問對方他究竟做了什麼事令他不高興。結果怎樣?萊昂納多大吃一驚。他說安東尼奧並沒有做過任何觸怒他的事,而且肯確地表示自己絕沒有故意對安東尼奧冷冰冰。如果他看來好像很冷漠,也許是因為他正在想著某些事情的緣故。萊昂納多為自己無意中傷害了朋友的感情而道歉,同時很感激安東尼奧把事情告訴他。他說以後會小心避免使別人產生類似的感覺。這樣,彼此之間的緊張就完全消除了,兩人甚至成為比以前更親密的朋友。

被人誤解並不好受。可是,只要你採取一切可行的步驟去澄清問題,同時應用聖經裡關於愛和寬恕的原則,很可能你也會獲得同樣良好的結果。

[腳注]

^ 不是真名。

[第23頁的圖片]

懷著愛心和寬恕去澄清問題,能夠帶來愉快的結果